導航:首頁 > 椎間盤 > 椎間盤狹窄

椎間盤狹窄

發布時間:2020-07-30 01:03:10

1、腰椎間盤狹窄壓迫神經

一般消融術不凸出的髓核消融掉,從而不壓迫神經,症狀就會減輕或消失,但是術後復發率高,纖維環不能生長恢復,髓核還會突出壓迫神經,這也就是術後復發率高的原因,腰椎間盤突出的早中期建議中醫保守治療。

2、腰椎間盤狹窄起因和注意事項

1.腰椎椎管狹窄症的非手術療法
(1)傳統的非手術療法:主要強調:
①腹肌鍛煉:以增加脊柱的穩定性。
②腰部保護:包括腰圍外用、避免外傷及劇烈運動等。
③對症處理:理療、葯物外敷等。
(2)葯物療法:目前尚無特效葯物,大多選用具有活血化淤功能的丹參類葯物,包括復方丹參注射液等,可酌情選用。
2.腰椎椎管狹窄症的手術療法
(1)手術病例選擇:
①非手術療法無效者:此組病例大多系繼發性腰椎椎管狹窄症患者。
②經常發作者:指凡發作頻繁、已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的病例。
③根性症狀較明顯者:宜及早施術,以免繼發蛛網膜粘連。

3、腰椎間盤狹窄怎麼治

腰椎椎管狹窄的話,主要的症狀是間歇性跛行的,就是走路幾百米就會很痛,休息一會會緩解一會又不能走路了,椎管狹窄要看狹窄的程度的,保守治療只是能夠緩解疼痛的症狀,手術的話會能痊癒的

4、椎間盤狹窄除了手術還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你好,避免久坐適當多活動,針灸按摩一段時間觀察看看

5、腰椎間盤狹窄能治好嗎?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退行性的疾病,在臨床上採用各種治療方法,緩解了腰痛、腿痛、麻木、發涼這些壓迫神經引起的症狀,病人自己覺得腰不疼了,腿不疼了,在臨床上評估的時候就認為,這次的治療把疾病治好了。
意見建議:有可能會復發,因為這種勞損性的疾病可能在我們勞累加重的時候腰部用力不當,或者是外傷,都有可能會引起腰痛的腿痛再次發作,所以在臨床上當我們緩解了病人出現的症狀,這個疾病就是治好了

6、腰椎間盤狹窄

腰椎管狹窄症是指因原發或繼發因素造成椎管結構異常,椎管腔內變窄,出現以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特徵的腰腿痛。腰椎椎管狹窄會引起腿麻木,行走受限制.
屬於無菌性炎症,打針吃消炎葯是沒有辦法消除無菌性炎症的.
治療可以做做葯離子導入或者貼點379骨痛貼膏葯。貼敷患處及相關穴位,葯力能直透皮下骨質,通過中葯連鎖生化反應和中葯的引經靶向作用到達椎管而發揮作用,能改善椎管內微循環,清除軟骨鈣,使髓核脫水、分解、吸收、清除黃韌帶、後縱韌帶的水腫、肥厚,擴大椎管的相對容積,徹底解除神經、脊髓的壓迫從而達到臨床治癒目的。
外治安全無副作用可以說是最理想的治療辦法.既避免了口服止痛葯引起的胃腸不適、肝腎損害,又避免了手術痛苦及術後並發症的發生。 而且康復後不易復發.

7、腰椎間盤狹窄給介紹

腰椎管狹窄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椎管體積縮小,壓迫硬膜囊、脊髓或者神經根,從而導致神經功能異常的疾病。腰椎管狹窄有先天性及繼發性之分,先天性腰椎管狹窄較為罕見,而繼發性腰椎管狹窄的病因包括椎間盤突出、黃韌帶骨化、腰椎滑脫等等。腰椎管狹窄最典型的症狀是間歇性跛行。間歇性跛行指的是患者站立或行走後,腰痛、腿痛、腿麻會進行性加重,隨後需要坐下或者躺下休息數分鍾後症狀可完全消失,再次行走後復發。輕度的腰椎管狹窄可以考慮葯物保守治療,包括止痛、營養神經等葯物。如果葯物治療無效,需要手術行腰椎管減壓和內固定手術。

8、腰間盤狹窄是什麼意思?具體有什麼治療的有效方法呢?

這個好不好說那就要看你何不合作,治癒速度與否取決於您對疾病的態度,像您這樣的情況我見得是數不勝數,您的可能性最大就是長期負重或者勞累過度導致椎間盤壓縮或者突出,可能因為您的年齡(這是由關聯的),建議您首先正規醫院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不要盲醫!以免沒必要的麻煩!下面呢我有些使用的招!您不妨一試!至於精油的話還是免了,其中原委非三言兩語能訴盡,恕我不一一講解,因為您能不能看完下文給不給我面子還是一回事!還不說我打字心不辛苦!非手術治療也稱保守治療,常用的方法有:中葯直接外敷祛、各種中、西葯物治療、牽引治療、推拿手法治療、物理治療、針灸治療、中葯外敷熏洗,甚至單純的卧床休息也是一種傳統而有效的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方法經長期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手術療法則包括融合術、減壓術、後路手術等.副作用就是手術畢竟有一定風險而且費用較高,手術後也存在復發的可能因素。此外,還有介於手術和非手術之間的介入治療,如經皮髓核抽吸術,膠元酶溶解術,椎間盤激光溶核術等。副作用也是有一定風險且治療費用也相對較多。

總之,醫生和患者應根據具體的病理變化和症狀表現以及經濟條件,選用適當的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多採用盡量減少病人損傷的方法進行治療,故常被稱為「保守治療」。80%~90%的病人可經非手術方法治療而愈,此方法對於患者而言最為安全,治療費用也較為低廉且療效較佳。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理基礎是退變、損傷。

退變是隨年齡增長而逐步出現的退行性改變,它隨身體素質的強弱和勞損程度的不同,以及對養生觀念是否重視,或早或晚地發生。20歲左右的椎間盤已有退行性改變,20-30歲間已有明顯磨損而出現裂隙。有文獻報道,腰椎間盤突出症21-40歲發病者佔70%左右。

1.中醫中葯療法:
由於退變及損傷造成的腰椎間盤膨出或髓核突出後,不僅對竇椎神經纖維和脊神經根產生機械性壓迫,尚可引起局部組織的無菌性炎症與粘連,還有髓核的失膨脹形成的脊柱不穩等均可刺激竇椎神經和神經根而引起腰腿痛,所以用中醫中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具有明顯的優勢。

中醫中葯治病求本,針對其退行性改變的病理學基礎,扶正祛邪,用「強筋壯骨濃縮劑」(又名「抗退變方」)補益肝腎,活血化瘀,提高人體自身素質,驅邪於外,可從根本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具有手術適應症的腰椎間盤突出症,還應盡早手術治療,當突出的髓核及變性的間盤組織摘除後,椎間隙變窄,可見腰椎不穩。Vanakkerrecken追蹤隨訪了腰間盤手術的病人,發現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坐骨神經痛消失,而腰痛持續存在,並表現為腰部酸軟無力。腰椎不穩還能加速相鄰椎間盤的退變。為防止其他間隙再突出,鞏固手術療效,維持脊柱的內外平衡,服用「強筋壯骨濃縮劑」(又名「抗退變方」)是十分必要的。

2.牽引、推拿、封閉療法:

牽引、推拿、溻漬及硬膜外封閉等治療腰間盤突出症,可以起到松解粘連,消炎鎮痛的作用,對早期的腰間盤突出症都有一定的效果。體質較好的患者愈後也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至於「能夠使腰椎間盤復位」之說,尚待商榷。腰間盤突出在早期復位的說法,在理論上還有一定道理。中後期的腰間盤突出症,用牽引推拿方法,是否可將突出的髓核還納復位還需要進一步的證實。即使可以復位,如何使破裂的纖維環修復如初,來承受上半身的重力,又是一個需要探討的理論問題。

我認為:突出物直接壓迫神經引起臨床症狀,只是原因之一。髓核突出,合並腰椎其它穩定器的退變等復合因素,所造成的腰腿痛更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推拿牽引、硬外封閉、熏蒸溻洗、中醫中葯才能夠取得一定療效。如果是以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為主要原因,或合並椎管狹窄壓迫較重的話,不手術減壓是不可能治癒的。這就是經保守治療無效的一部分需要手術的病人。
葯膳:


1.穿山龍75克,川草烏20克,威靈仙15克。將上葯加水500毫升,煮成250毫升。渣再加水250毫升,煮成125毫升,將先後煮好的葯水放人煲內,再加小公雞1隻去腸雜,同煮熟,臨食時加酒適量(五加皮酒或當歸酒更好)。連肉及湯,分2次服完。適用於寒濕型腰痛,有滋養強壯作用。
2. 杜仲20克,威靈仙55克。分別研粉,後混合拌勻,再取豬腰子(豬腎臟) 1--2個,破開,洗去血液,再放入葯粉;攤勻後合緊,共放人碗內,加水少許,用鍋裝置火上久蒸。吃其豬腰子,飲其湯,每日1劑(孕婦忌用)。主治腎虛型腰間盤突出症,有補腎壯骨強腰之作用。

9、腰椎間盤狹窄應該注意哪些

建議:您好,腰椎管狹窄及腰椎間盤突出合並椎管狹窄患者平時應注意:一: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
二:注意腰間保暖,盡量不要受寒。白天腰部戴一個腰圍(護腰帶),加強腰背部的保護,同時有利了腰椎病的恢復。
三:平時不要做彎腰又用力的動作(如拖地板…),急性發作期盡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緩解後也要多注意腰部保護.注意適當休息,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疼痛。
四:平時提重物時不要彎腰,應該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後慢慢起身,盡量做到不彎腰。四、平時在飲食上,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蝦皮,芝麻醬,骨頭湯,豆製品等。

與椎間盤狹窄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