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有時候腿會無緣無故的疼痛?
腰腿疼痛
是一種一般不構成生命危險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而令人煩惱的疾病
出現腿痛
一般考慮脊源性 肌源性 血栓性 神經性 骨病性等
下面簡單談談它們各自特點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談談血栓性
包括動脈和靜脈血栓
動脈栓塞往往發生相當突然
閉塞動脈所供血區域疼痛明顯並且向肢體遠端放射
患肢皮膚溫度會降低(很簡單的道理 因為動脈不流動了 溫度不能傳導)皮膚還會出現蒼白甚至青紫 栓塞平面以下動脈搏動消失
晚期就更麻煩些
可能出現壞疽等
而且 這種疼痛不會隨睡覺 休息而緩解
因為栓塞始終存在嘛 呵呵
所以你應該不是這個可能
而靜脈栓塞呢
多發生在小腿靜脈和腘靜脈內
一旦栓塞
疼痛當然會有的 在行走的時候更甚
更重要的是
會出現患肢的腫脹 也就是水腫
還有發紺
若是淺表靜脈栓塞
還可以在病變部位摸到呈「條索狀」的靜脈
以上症狀你有么?
若沒有
血管栓塞所致腿痛的可能基本可以排除了
而脊源性呢(尤其是常聽說的腰椎間盤突出症)
發病年齡比你現在要稍微大一些
這種疾病除了會腰痛以外
腿痛的特點是沿坐骨神經走行放射性疼痛:
從大腿後面到腘窩 小腿外側 足部
而且
很多這種病的患者腰部活動受限 比如彎腰相當痛苦
所以
個人以為
這種疾病可能似乎也不大
神經源性呢
多半考慮坐骨神經痛(特點同脊源性 而且 多半也是由於脊源性所致)
這里要提一個不怎麼長常見的疾病
就是多神經炎
這種疾病多見於青年
以四肢遠端麻木 疼痛(多為刺痛和燒灼痛) 觸電感 感覺減退等等症狀
表現為無力(你敘述裡面有這一點) 不靈活 肌力減退等等
但 和你休息後緩解不符合
所以
這個方面似乎還是可能性不大
最後
結合你病史不長
且有長時間站立 休息後緩解等特點
應高度懷疑肌肉痛性痙攣
這種疼痛以小腿腓腸肌痙攣 疼痛為症狀
發作時疼痛明顯 休息後可以緩解
夜間也有可能發生
同時
骨源性疾病無法排除
綜上
建議
去醫院做一個腿部X線檢查
排除骨病可能
然後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盡量減少站立時間
同時多活動揉捏下肢
疼痛厲害時可以口服點
雙氯芬酸鈉緩釋片(路林) 一次一片 一日一次
如願意
可以行中醫按摩 推拿等方法有利於緩解
就這樣吧
早日康復!
2、為什麼腰椎間盤膨出、突出、腰脫三者不同,區別在哪?謝謝
其實差不多
3、dds生物電理療騙局
樓上的回答簡直就是放屁,DDS根本就是一個傳銷組織,拿著化妝品的許可證在賣醫療器械,很多認證根本就是無中生有,所謂的電療法就是用電流刺激身體里的細胞,短時間或許有用,但你一旦停止,過度刺激細胞的代價就會顯現出來,人體加速老化。還有酸鹼平,人體的酸鹼不可能達到真正的平衡,如果真的達到了,那人體就不會有任何疾病,全世界那麼多專家研究不出來,這個傳銷公司就研究出來了?
大家可以自己搜一搜知乎的帖子,有很多人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們DDS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希望大家能夠擦亮眼睛,不要被傳銷所迷惑
4、在紐西蘭當程序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作者:Road2NZ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1681654/answer/5723575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好巧,我昨天剛寫了篇「在紐西蘭上班」:
-----------------------
昨天正式入職3月整,總的說來,在這家公司蠻開心,如果英語熟練起來後會更開心。
來紐西蘭入職前,大概有一年多時間沒好好寫代碼,雖然現在代碼量也不大,但至少又有點感覺了。想起剛畢業時覺得戴著耳機,寫寫代碼,那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沒想到隔了這么多年,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國內有種風氣,如果你年紀到30歲以上,還在寫代碼的話,基本就沒什麼大出息了。我以前或多或少也有類似的看法,但在去年不寫代碼的那一年內,誠惶誠恐,總覺得會被替代。而現在心安多了,一方面覺得我在學東西,另一方面看到公司還有戴著老花鏡的老同事在寫代碼。See,年紀大也不用太擔心沒人要。
洋人公司,咖啡機是必備的,但是喝的人卻不多,他們更喜歡到樓下咖啡店去買。我卻已經很滿足了,拿鐵,卡布奇諾,黑咖啡,一鍵搞定!廚房裡還有烤麵包,煎牛排的電器,我沒用過。對我而言,最實用的是那一冰櫃的牛奶,全脂,脫脂的,早上洋人把牛奶泡麥片當早餐,我現在也學會了這樣的營養早餐。除了吃,還有玩的,有檯球桌,乒乓球桌和國際象棋。一個奇特的現象,在任何時間段,你總能看到有同事在(bu)放(gong)松(zuo)。以前在MOTO時候上班,也只有中午才會打乒乓球,現在隨時可以打,不用擔心考評因此變差。
這樣的條件我已經很滿意了,但是真正讓我感動的是,公司配備升降桌。這可是作為碼農的我,夢寐以求好多年了。IT這行長期坐著,對腰椎極其不好,我居然在畢業後沒多久就椎間盤突出,只能怪自己當年太拼了!哈哈。有了升降桌,坐著累了可以站著辦公,減少對腰椎損傷。從來沒想過有公司會花錢為員工買這樣的桌子,我怎能不感動呢!
在這邊,工作壓力其實真不大。剛入職那會給自己壓力太大,經常在公司待到老晚。結果發現基本就我一人,沒有人加班!過陣子後,如果太晚下班我都覺得自己太另類,如坐針氈,趕緊下班走人。我在這邊算是真正過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到了周五,基本就工作半天,下午沒人在幹活了,4點以後公司提供各類薯片,飲料,啤酒和紅酒,大家就開始喝酒聊天,一些同事索性提了一箱酒去會議室侃大山去了…這能想像是在公司嗎?
想工作生活兩平衡,來紐西蘭吧
5、為什麼說乳膠床墊特別好
優點:
柔軟且彈性好,不易變形,有減震性能,不易產生睡眠疲勞
七區塌陷有控,托起腰臀部分,保護人的脊椎,讓脊椎不變形
人的脊椎是一個反「S」的形狀,如果床墊不貼身,就會讓身體的某些部位懸空承壓,易導致脊椎變形,嚴重者就會患上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骨質增生等腰椎疾病
乳膠床墊順應人體的曲線完全貼合你的身體,硬而不僵,軟而不塌,呵護每一塊骨骼
6、腰椎間盤突出不疼的原理 知乎答案
一點都不痛嗎
7、腰椎間盤做平板支撐嗎
「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在治療穩定後,一般建議要進行功能鍛煉預防復發及惡化,功能鍛煉的目的在於增強肌肉力量,保持關節穩定,改善腰曲,減輕關節壓力,平板支撐對於這類情況有不錯的效果,特別是中央型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不太適合練習飛燕 拱橋這類鍛煉,練習平板支撐比較安全。
——知乎 鍾文」
前提是你的動作是標準的,脊柱要保證中正位,得有人在旁邊看著,以免你自己脊柱歪了都不清楚。
8、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裝逼遭雷劈的事件
義和團,抗日神劇。。。。。。太多了
文 / Kaiser
初冬,
微風,
酉時三刻,
二路汽車,
開往青龍山方向。
"Bus is coming." 一位黑衣老者說道,粗礪的嗓音帶著呵氣,泛白,轉捩。
"You know nothing." 接茬的乃是個赤衣少年,渾似觀音座下善財童子。
「放肆!老夫在此等公交的時候,赫魯曉夫還是蘇聯盟主,就是你父母見了我也要禮讓三分。」老者聞言大恚,瞠目手舞。
「豈有此理!倚老賣老,算什麼英雄好漢?先把你那軍大衣洗洗吧,都黑了。」紅衣男孩也跟著來勁。
話不投機,當時就戰在一處。
卻看那老者,腳尖作劃圈點水模樣,跟著身形飄忽,說話間便向少年貼將過來,作勢就往地上躺。
少年也半點不含糊,舌尖一頂上牙膛,左腳一踩右腳背,右腳再踩左腳背,使出一招反·動量守恆,登時凌空飛五米,是跳出圈外。
真是個,尊長者見多識廣怒碰瓷,年輕人跑得賊快巧甩鍋。
「你們想干什麼?不能打架,不能打架。」 循人聲看去,竟是一位半老婦人,五尺體長,一米肩寬,眉眼中英豪氣襲人,腰腹里椎間盤突出。
當是時,軍大衣老者將倒未倒,赤紅裳少年似落非落,這一嗓子下來,二人俱是腳步失據,章法散亂,拍在地上硬直了。
說時遲那時快,以上言語動作不過倏忽毫秒之間。聞著響動人群即時聚攏,依武侯八卦列陣,里圈持手機攝像,外圍發微博直播,好不熱鬧。
正僵持,二路車到,停靠在馬路邊,空氣一時困窘。
好大媽,身影一縱,閃至來車門前,人群分列井然。
「來來來有序乘車,文明出行,為實現中國夢做貢獻了啊!」一聲如黃鍾,兩聲比大呂,三聲四聲直震得地上兩人心驚膽寒,軟組織挫傷。
原來大媽不是旁人,乃是組織上派來的欽差天使,不信你看那左臂有一絳紅袖箍,上書燙金仿宋大字:「協管」。
那老者和少年相扶著蹣跚起身,整理呼吸,調節吐納。
「帝顓頊有曳影之劍,未用之時,常於匣里如龍虎之吟,你可曾聽過?」老者早已收斂了怒容,正色向那少年嘮叨。
「小可知曉,方才幾聲厲斥,竟有游龍騰蛟之勢。想那喉頭響動者,絕不是一般的小舌頭。」少年也正襟挺腰,不復早先輕浮。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這老婆兒當是早年廣場上的舞魂,居委會的龍王!」,少年聞言霎時結舌,不能自理。
「上不上車?再不上走了啊!」
兩人急忙追趕上,打卡,掏錢,禮讓,入座不提。
老司機扶扶墨鏡,離合,掛檔,油門,絕塵而去。
他們獲得了生命的大和諧。
老頭道:當日華山論劍。先是他運起黯然銷魂掌,破了我的七十二路空明拳;然後我改打降龍十八掌,卻不防他伸開右手食指中指,竟是六脈神劍商陽劍和中沖劍並用,又勝我一籌。可見天下武功彼此剋制,武學之道,玄之又玄!
少年聽得心馳目眩,正要再問,老太太罵道:MLGB,玩個石頭剪刀布還說的這么玄乎。
還有那些整日網上高叫「大決戰開始了,比附件之流不投降就讓他滅亡」之類的糞青,都是妄想症狀要挨雷劈的架勢
9、為什麼上班沒什麼事,座電腦前面一天卻很累
為什麼上班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坐著,但是感覺疲憊不堪?
下班了嗎?很累吧。你有沒想過,為什麼上班時一天到晚都是在電腦前坐著,等下班了卻也會感到疲憊不堪、渾身不適?這周知乎上關於這個問題有很深入的討論,這里擷取其中的精華回答送給你,願它能紓緩你的疲憊。
1知友肥肥貓:
不要繼續騙你自己了。
你覺得上班疲憊不堪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根本原因在於:你其實心裡很清楚你每天做的事情毫無意義。
其他回答裡面那些七七八八的理由,什麼坐姿啊乳酸啊頸椎啊血液循環啊統統只是表象,也許有點關系,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更像是逆向合理化的借口。
以前魔獸世界流行的時候每個地方都有很多那種網吧男孩,他們可以啃白麵包,喝礦泉水,窩在毫無人體工程學設計的破椅子上熬上幾個星期,每天超過 15 個小時下副本,只是為了一把橙色武器。他們一樣也是「在電腦前一坐不動好久」,還時有聽說連續幾十個小時後暈倒的。但我從沒見他們喊累,他們只是會周期性的覺得「餓」,「尿急」,「困」 而已。
我們的大腦是個很狡猾的東西,它會在時間流逝的主觀感覺上欺騙我們。有時候刷刷知乎,一個下午,一個晚上嗖的就沒了,但是讓你在跑步機上試試?天,一個小時是有多漫長!
人本能排斥像跑步機這種機械性重復的活動。對於工作,也是一樣。可嘆現代分工體系讓每個人都只能做一個零件,越大的公司就只能做越小的事情。工序越分越細,流水線流到你面前,只要你機械重復就好。這個過程是如此的沒有存在感又不需要動腦,以至於有時你甚至不理解他們幹嘛要在面試你時問那麼一大堆問題。
也許你的名片亮出去就讓人閃星星眼,出入頂級寫字樓,有恆溫空調,漂亮前台和各種飲料隨便拿的 pantry 來暗示你很重要,甚至騙過了你的親人愛人,讓她們以為你在從事著什麼偉大的事業。但你依然騙不了你自己,你心底知道自己今天又在無聊的數字、排格式、刪除行、添加列、貼發票、查百度、寫沒人看的報告和回復無窮無盡又無用的 email 里虛度了又一天。
從早上渾渾噩噩踏進電梯到晚上稀里糊塗走出大樓,你一點兒也沒有進步,更妄談成長。你的大腦更是聰明地發現了其實你在整個體系中根本無足輕重。
也許你還隱約意識到了,你在做著一份前途渺茫的工作,你這個職位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承攬一些其他人懶得做或者不想乾的活。你今天又在這里浪費了一天珍貴的年華,而且這是你最好的年齡里的一天。更為沮喪的是,盡管你完全意識到了這些,明天和明天的明天你依然還會坐在這里。
你覺得累是因為你不開心,不開心是因為你騙不了你自己的心。2知友李松蔚:
用腦也是一種勞動,也消耗能量。
確然如此,人腦消耗的能量非常驚人。但是就我的經驗來說,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差異:我在辦公室坐一天,和我在咨詢室坐一天,包括我講課時站一天,同樣用腦,疲倦程度是極其不同的。
我在辦公室坐著的時候,大部分工作也是 paper work,並不怎麼費腦,然而累得像狗,回到家什麼都不想干,有時帶本書,心想「坐地鐵的時候看吧」,實際是一頁也看不進去。做咨詢和講課時用腦的強度明顯更大,但我體驗到的經驗是,咨詢結束或講完課很精神。——最多是站得久了導致肌肉酸痛,或是說話太多嗓子疼。但心情是輕快的,晚上回家還能寫點東西,毫不以之為苦。
讓我最難以忍受的,倒是看起來最輕松的辦公室工作。
原因很簡單:對我來說,辦公室工作很難讓我感受到意義。
何為意義?動機在杭州老師在「如何解決空虛感?」 這道問題的回答中,給了很好的描述:
「我相信,意義感的本質是,我們能感覺自己和未來、和他人、和更大世界有聯系。我們能感覺到,自己是更宏大而有序的整體的一部分。」
農民很容易建立這樣的聯系:春種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最朴實最根本的聯系;手工藝者很容易建立這樣的聯系:他能看見自己的工作成果,並且知道這樣的工作可以為一些人提供便利,或是審美的愉悅(假設他的工作暫時還不能被機器完全替代的話);醫生很容易建立這樣的聯系:他能看見自己的工作如何幫人緩解病痛和不安;老師也很容易建立這樣的聯系:當他意識到教育可以對一個人的生活產生何等重要的改變;還有很多很多……大部分都是傳統職業,具有不言自明的秩序感和對他人的重要性。
在絕大多數時候,從事這些職業的人無須懷疑勞動的意義何在。在他們不懷疑的時候,他們坦然輕松。工作就只是工作,不必再分心去想:「我到底在搞什麼?」在搞什麼就是在搞什麼,很單純的事。投入精力,投入時間,投入熱情,把事情做好。不需要考慮意義,意義就自然而然地存在於那裡。至於說工作累嗎?累,但只是單純的累,累的同時不必再費心去承擔什麼。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道題的答案就一目瞭然了:坐在鋼筋水泥的辦公室里,終日和文件、蓋章、領導打交道的辦公室職員,需要耗費額外的心力,來不斷確認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存在價值。
除了薪酬(通常還是不太令人滿意的),我們很難直觀感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也不知道有誰在意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時候,在內心深處,我們甚至為自己的工作感到沮喪和心虛。這種隱秘的挫敗感,會讓我和世界之間特別築起一道屏障。我們懷疑自己是多餘的、不配存在的,但我們又必須掩飾這些疑問。我們很難為自己的生命畫出一幅確定的,有意義的地圖。我們意識上知道此刻就在這里,但意識深處又不斷思索:究竟在何處?將來往哪裡去?誰在乎?有何意義?——我們只是龐大世界裡的一顆小螺絲釘,但我們看不到這顆螺絲釘究竟是如何成為這個世界運轉的一部分的。
當下這個時代,框架被打破,意義被消解,人與人的聯系越發鬆散,「我是誰」這一問題的回答莫衷一是……所以這種困擾已經不是一兩個人的困惑,「無法踏踏實實地,篤定地工作」是很多人共同的心聲。我在《時代病的白描》中提到過這種狀態,一經轉載,得到了很多認同。這個時代有太多人難以確認生命的價值,就只好把「成功」一類的概念模模糊糊地,作為救贖的出口。彷彿工作中不幹出點什麼來,就不配理直氣壯地活下去。但其實歸根到底,價值還是存在於一個人的內心。
卡巴金老師在《正念》中寫道:「當梭羅寫著:『剛剛是早晨,可是你瞧,現在已是晚上了,我沒完成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事。』……但誰敢說梭羅在家門口坐一早上的領會沒有價值?」
「這個見地讓我們想起老禪師說的:呵呵,老僧河畔販水四十載,無何功德。」
——我相信梭羅和禪師並未感到疲倦。我相信他們的領會是我自救的方向。3知友動機在杭州:
這個問題引來這么多關注,實在是因為很多坐辦公室的人,經常覺得一天什麼事也沒做,卻非常疲憊,這並不是矯情而非常普遍。如果你還以勞動強度來界定一個工作的, 並覺得只有搬磚和進行高強度的思考,才容易感到疲憊,那你就錯了。其實瑣碎的辦公室工作最容易讓人疲憊。
疲憊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宏觀點的原因,是關於工作的意義感。正如松蔚老師所說,在瑣碎的工作中,人感覺不到自己和工作、和他人的聯接,因此會懷疑工作的意義。現代社會分工操蛋的地方在於,這種分工完全是按照工作的需要而不是人的需要來設計的。大部分人很難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而且,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是帶著感情的,而工作中的聯結,是類似於機械似的協作關系。再說,有些人明明適合當廚師、修車師傅、動物飼養員,但一來社會不需要這么多人干那些事,二來干那些事的,工資都不高,找不到男女朋友啥的。酷、有趣又有不錯收入的工作嚴重缺乏(總覺得以後會好些),所以大家只好都往辦公室趕了。
微觀點的原因,是辦公室的工作並不符合大腦的認知加工特性。最主要的問題,在辦公室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沒法專注,經常被打擾,沒法做更深的信息加工。
這里又要說到米哈里. 希斯贊特米哈伊的福流(flow)理論了。
米哈里用物理中的「熵」來形容人在心理上的無序狀態。當我們沒有辦法專注地做事時,我們的思想會回歸到一種無規則或混亂的狀態,既「熵」的狀態。一旦陷入了混亂的狀態,我們的自主性、效率和創造性都會降低。我們會懷疑自己的價值,會變得沮喪而焦慮。於是我們不得不百無聊賴地打開網頁,或者查看手機上的 QQ 或者微信,被動地躲到娛樂的避風港。當然,我們也會努力把自己從「熵」的混亂狀態拯救出來。我們要不停地把注意力從重新電話、同事、新任務,各種分心和打擾中拯救回來,讓注意力重新變得集中,讓思維重新變得有序。
這得多消耗能量啊。這種能量消耗,遠遠比有序的創造性工作為甚。所以米哈里才會把福流當作人類的最優體驗。
這里贊嘆下人類的進化機制。為了開疆拓土,發現和創造新的東西,原來進化就需要我們專注、成長和創造。如果不是這樣,他就會讓我們產生虛度光陰的空虛感。
我們總會設計出更符合人性、符合心理加工過程的工作形式,那時候,後人看待我們的辦公室工作,大概就像我們看待工業革命初期的產業工人一樣,帶著憐憫和同情。4知友鍾文:
長期伏案工作,特別是很多辦公室都用那種過軟的座椅,使脊柱長時間處於同一個姿勢,引起脊旁軟組織過於緊張,脊椎關節壓力增大,影響血液循環,使肌肉里的乳酸積聚,因此才會有沒有體力勞動也感覺疲憊的情況,長此以往,還會誘發脊柱生理曲度變形,脊椎小關節紊亂,椎間盤突出等等脊柱疾病。
這時換個硬點有靠背的椅子比較好,不過要在腰部放個抱枕,以保持腰曲,而且椅子高度應該是坐著時可以平視電腦,以免造成頸椎關節壓力增大。其實最重要還是養成鍛煉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