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以腰腿痛為主症的病症,好發於青壯年,但以體力勞動者較多見。發病原因多由於持續及強度較大的體力勞動,體位需要隨時變換,腰背部肌肉較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椎間盤受到擠壓、牽拉及扭轉的機會較多,容易引起脊椎內外的平衡失調,造成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形成神經根、馬尾或脊髓的壓迫症狀。由於人體下腰部的活動最多,負重量也最大,所以臨床中以腰4、5椎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最高。
本病患者感腰腿痛,疼痛可隨步行、彎腰、伸腰、坐起及咳嗽、噴嚏等動作加劇。嚴重者,影響坐卧翻身、站立,甚則出現步態跛行。疼痛可以呈持續狀,也可以呈間歇狀。腰腿痛多呈單側狀(側偏型),也可呈雙側或馬鞍區(中央型),或是兩側交替發作。但腿痛呈逐漸向下行放射狀。一般先由臀部開始,再向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至足(足踝、足外側至小趾、足背及拇趾等)。多表現為脹痛、刺痛、麻痛。久病則可出現放射疼痛區域的感覺麻木,如小腿外側、足背小趾、足掌、大趾等。
本病急性期疼痛劇烈者應絕對卧硬板床休息2~3周,不可坐起或下地站立,進餐、排便均應取卧姿,以減少脊柱垂直壓力。
2、想了解女性腰椎間盤突出原因是什麼?
腰椎間盤突出典型症狀: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
常見症狀:腰痛、下肢放射痛、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症狀.神經系統反射改變為本病易發生的典型體征之一:腰4神經根受累時,可出現膝跳反射障礙,早期表現為活躍,之後迅速變為反射減退,腰5神經根受損時對反射多無影響.骶1神經根受累時則跟腱反射障礙.反射改變對受累神經的定位意義較大.
其他症狀:1.視受累脊神經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現該神經支配區感覺異常.陽性率達80%以上.早期多表現為皮膚感覺過敏,漸而出現麻木、刺痛及感覺減退.因受累神經根以單節單側為多,故感覺障礙范圍較小;但如果馬尾神經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則感覺障礙范圍較廣泛.
2.70%~75%患者出現肌力下降,腰5神經根受累時,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經根受累時,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3、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原因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是常見的脊柱疾病,大多數是腰部外傷或者是慢性勞損造成的。得了腰椎間盤突出,可以應用-腰椎骨方世貼、按摩、針灸、葯物等方法治療,可以控制病情。醄寶有,多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的久坐、勞累,適當的戶外運動,注意保暖防寒。
1、過度負荷:當腰部負荷過重,長期從事彎腰工作,如媒礦工人或建築工人,需長期彎腰取重物,腰椎間盤負重超過100千帕/平方厘米以上時,即導致椎間盤纖維環破裂。
2、長期震動:汽車和拖拉機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長期處於坐位及顛簸狀態時,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過大,可導致椎間盤退變和突出。同時震動亦影響椎間盤營養,對微血管的影響均可加速椎間盤突出。
3、腰姿不正用腰不衛生:無論是睡眠時還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當腰部處於屈曲位時,如突然加以旋轉,則易誘發髓核突出。實際上,在此體位時,椎間隙內的壓力也較高,易促使髓核向後方突出。
4、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椎間盤缺乏血液供給,修復能量較弱,日常生活中椎間盤受到各方面的擠壓,牽拉和扭轉作用,易使椎間盤髓核、纖維環、軟骨板逐漸老化,導致纖維環易於破裂,而致椎間盤突出。
5、外傷:由於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間盤前厚後薄,當患者在腰部損傷、跌傷、閃腰等時,椎間盤髓核向後移動,而致椎間盤向後突出。
4、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有哪幾個?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典型表現就是腰痛,有的可能會有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在咳嗽或是打噴嚏的時候症狀會加重。還有馬尾神經症狀,嚴重的患者可表現為大小便障礙或失禁。
1、卧床休息:如果輕度腰間盤突出,那麼只要好好的休息一陣,不從事重體力活不到一個月就能很好的恢復,這種情況比較難以堅持,但是如果堅持成功,它的復發率又是最低的,需在在床上待3周,3周之後佩戴腰圍保護下床簡單活動,堅持3個月就能達到效果。
2、腰椎,骨方,世.貼、消炎止痛、止痛、活血化瘀,以緩解臨床症狀為主。某寶有。
3、牽引治療:牽引治療是腰間盤突出的另一方法,也叫盆骨牽引法,相當把頸椎暫時拉開,讓「髓核」回縮復位,當然這個需要在醫院醫生指導下進行。
4、推拿按摩:注意理療推拿最好到醫院理療科進行,不專業的推拿是會導致全身癱瘓的,特別有腰間盤突出的患者更容易出問題。
5、髓核化學溶解法:髓核化學溶解法這個醫學手段也是比較新的,注入葯物,溶解部分突出的「髓核」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6、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激光氣化術、髓核切吸術等手段,其實簡單的理解就是削掉多餘的「髓核」讓髓核不突出頂到神經。
5、什麼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佔95%
6、造成腰椎間盤突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腰椎間盤突出疾病,一般見於青壯年,由於長期彎腰動作引起的。
臨床統計表明,年紀在20~40歲的青壯年,容易引起腰突症。其中,男性患腰突症的概率大於女性。
同時,除了我們經常提起的,長久坐著不動的人,駕駛員,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婦女外,過於肥胖和過於瘦弱的人與家中父輩有腰突症的人,患腰突症的概率也大些。
7、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有哪些?
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1、水量減少,彈性減退:
椎間盤裡面的水和含水量逐漸減少,椎間盤的彈性和抗負荷能力也隨之減退。
2、承受擠壓、屈曲、扭轉等負荷:
日常生活中腰椎間盤反復承受擠壓、屈曲、扭轉等負荷,當腰椎間盤後側的纖維環超出負荷後出現破裂,髓核突出,進而出現椎間盤突出,刺激神經根後,出現下肢麻木,放射性痛,進而發展為椎間盤突出症。
3、不良坐姿、過度勞累:
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會加快椎間盤的退化,如長時間一個位置的坐姿,搬重物,過度勞累等都可能加重椎間盤的退化,進而在一定的因素下形成椎間盤突出。如有幫助請採納~
8、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原因是什麼
隨著年齡增長大多在20-25歲以後,椎間盤開始蛻變,髓核含水量逐漸減少,椎間盤的彈性和抗符合的能力隨之減退。日常生活避免不了反復彎曲扭轉,甚至久坐、久站,導致椎間盤反復承受擠壓,容易在腰椎間盤受應力最大的地方,也就是纖維環的後部產生裂隙,如果這種變化逐步加重,裂隙不斷加大,就會使此處的纖維環逐漸變薄弱。在此基礎上,如果受了一次外傷,或者是一些日常活動使椎間盤壓力增加,均可以導致已經蛻變和積累性勞損的纖維環進一步破裂,已變性的髓核組織由纖維環較薄弱的地方或者破裂處脫出。
9、腰椎間盤突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並可因失水引起椎節失穩、松動等小范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
2.損傷
長期反復的外力造成輕微損害,加重了退變的程度。
3.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
椎間盤在成年之後逐漸缺乏血液循環,修復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礎上,某種可導致椎間盤所承受壓力突然升高的誘發因素,即可能使彈性較差的髓核穿過已變得不太堅韌的纖維環,造成髓核突出。
4.遺傳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家族性發病的報道。
5.腰骶先天異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體畸形、小關節畸形和關節突不對稱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應力發生改變,從而構成椎間盤內壓升高和易發生退變和損傷。
6.誘發因素
在椎間盤退行性變的基礎上,某種可誘發椎間隙壓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見的誘發因素有增加腹壓、腰姿不正、突然負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10、腰椎間盤突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腰間盤突出的原因也是經常坐著不動造成的,這個疾病原來最常發的是重體力勞動者、運動員,他們是因為過勞損傷造成的這種疾病,但是到了現在成了另外一種過勞,就是經常坐著,然後人體在坐著的時候,它的脊柱產生的壓力是最大的,對椎間盤的壓力是最大的,自己的肌肉得不到鍛煉,對脊柱的保護越來越弱。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椎間盤的問題,然後頸椎病、腰椎病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