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椎間盤 > 椎間盤突出症名詞解釋

椎間盤突出症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2020-03-16 19:33:14

1、【腰椎間盤突出症】

椎間盤突出作為石化行業的高發疾病之一,其發生與從業者的職業特點有很大關系。腰椎間盤突出是指,腰椎間盤髓核從纖維環破裂處突出,以至壓迫神經根所導致的以坐骨神經痛為主的一系列癥候群。腰椎間盤突出根據其發病形態,可分為椎間盤突出、椎間盤膨出、椎間盤脫出3類。

1.發病原因

外傷、運動過度、超負荷體力勞動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直接原因。而發育不全、家族病史、腰椎畸形、妊娠等因素也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原因。

2.主要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症狀為腰痛、單側下肢放射痛、脊柱側彎畸形、脊柱活動受限、腰部壓痛伴放射痛等。腰痛和放射痛會隨著動作而加重。疼痛在休息後雖然可得到緩解,但活動後疼痛感加劇。放射痛經過坐骨神經的傳導,還會傳達至小腿外側、足背、足趾。

3.治療手段

(1)牽引。包括骨盆牽引、垂直懸吊牽引、機械牽引。牽引能夠增大椎間隙,使後縱韌帶緊張,從而有助於突出的髓核部位復位。牽引還能夠緩解椎間隙和神經根的壓力。

(2)按摩推拿。採用按摩推拿療法可改善突出髓核和神經根的相對關系,從而可減輕神經根的壓迫。

(3)西醫葯物治療。西醫葯物的應用適用於改善疼痛和炎症症狀,可採用非激素類抗炎止痛葯物。

(4)硬膜外激素治療。通過在硬膜外注射長效激素和麻醉葯能夠起到理想的止痛效果。

(5)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適用於長期保守治療無效、症狀反復發作、有顯著馬尾神經症狀及合並其他腰椎骨性病變的患者。可採用腰椎間盤摘除術、前路椎間盤摘除術、顯微腰椎間盤摘除術等。

4.預防措施

(1)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睡姿。工作中的正確坐姿有助於腰骶部的肌肉放鬆,可有效預防腰椎間盤突出,應做到收腹、上身挺直、下頜微收、下肢並攏、腰背部緊貼於椅背。睡眠中,最好採用仰卧位和側卧位姿勢,保持身體放鬆,從而可減小椎間盤壓力。

(2)保持正確的站姿。站立時應保持重力線正好經過腰椎椎體或椎間盤後部,這樣可有效預防髓核突出。同時,應盡量避免工作中站立時間過久,站立時也可以適當進行腰背部的活動,以緩解腰背肌肉疲勞。

(3)適度鍛煉。經常鍛煉能夠促進肌肉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這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的防治很有好處。鍛煉的同時,應注意加強腰背肌肉的功能訓練,但也必須以適度為原則,避免過度勞累。

2、椎間盤的名詞解釋

椎間盤 [ zhuī jiān pán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 zhuī jiān pán ]
連接兩個相鄰椎體的纖維軟骨盤。盤中央為膠樣物質(髓核)。具有承受壓力、緩沖震盪沖擊、保護脊髓的作用。

3、名詞解釋椎間盤

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由多層纖維軟骨環按同心圓排列。頸腰部纖維環前厚後薄,髓核易向後外側脫出,突入椎管或椎間孔,壓迫脊髓或脊神經——椎間盤脫出症。椎間盤突出可使用健身操進行康復治療。
中醫學名
椎間盤
所屬科室
外科 - 骨科
發病部位
腰椎,頸椎
主要症狀
疼痛,麻木
多發群體
中年人,老年人
是否進入醫保

4、椎間盤突出症的特點是什麼

腰腿痛是腰椎間突出壓迫神經引起,刺激下肢神經的結果。學習倒著走 穿好負跟鞋

2011年05月25日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盧素仙

■ 倒走是慢性、姿勢性腰痛和椎間盤突出的常規康復鍛煉方法,因效果良好簡便易行而備受推崇,但對於倒走的科學原理,人們的了解並不太多。

與其它運動相比,倒走的本質特徵,是人體重心向後移動,而重心是人體姿勢的決定性因素。脊柱在人體的後背側,只有重心也在後側,脊柱才會挺拔。大家可自我體驗,讓脊柱保持最挺拔的姿勢,重心一定是在腳跟的。倒走時重心向腳跟移動,脊柱趨於挺拔,身體前傾和腰椎曲度減小,既矯正了姿勢,又是鞏固性的康復鍛煉,而且是直接針對姿勢性腰痛的病因。

站立的時候也一樣,雙腳前腳掌踩一本厚書,只要讓腳跟低於腳掌,重心後移,就可以矯正姿勢。只是運用了外部的強制性力量,該方法在舞蹈形體訓練教學中,針對初學者較為常用。

這也給康復醫學帶來了啟示,鞋也具有地基功能,於是負跟矯形鞋便應運而生,簡稱「負跟鞋」,特點是鞋底前高後低。強制人體重心後移,矯正姿勢,這又與倒走鍛煉的原理完全相同,只是更安全,更容易堅持,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就可以起到替代倒走的作用,最初使用的幾天,腳跟會有輕微的壓痛感,說明是重心明顯後移了,這是倒走不容易達到的效果。負跟鞋最初的研究,也正是替代倒走鍛煉。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負跟鞋品種逐漸增多。也出現了一些頗為牽強的產品,比如負跟拖鞋,雖然也是前高後低,但由於不利於行走且腳跟易滑動,容易導致前足和全身的緊張,不可能具有矯正姿勢的作用。專業的矯形鞋均不考慮拖鞋的形式,作為矯正人體重心位置、替代倒走的負跟鞋,要求更高。鑒別的方法也簡單,試驗一下該產品是否能夠輕松倒走,不利於倒走的,自然也就不具有替代倒走的作用。

負跟鞋的鞋底還需要有自外向內的保護性傾斜,避免踝關節損傷(崴腳)。正常人腳的壓力都偏向外側,所以鞋底外側磨損總比內側嚴重。負跟鞋強制重心後移至腳跟,會加劇這種壓力的外偏現象,而腳跟的跟骨又是圓形的,穩定性差,就很容易崴腳,所以鞋底外側必須適度加高,以減輕足底外側壓力,增強穩定性,避免損傷。這個安全性措施,也有利於雙腿內收,保持好的姿勢。

使用負跟鞋日常站立行走,足以替代倒走。它排除了倒走的安全性問題,也容易堅持,但容易運動過量,所以要特別控制行走速度,須緩步行走。在腰痛症狀不明顯的鞏固期,康復感覺可能也不明顯,會誤以為沒起作用,其實鞏固期的自我感覺都是這樣,不必大幅增加運動強度,矯正姿勢需要保持溫和鍛煉,能感到足跟輕微壓痛即可。鞏固期是必須的,尤其是對於椎間盤突出患者,要盡可能避免復發。這些原則與倒走鍛煉完全相同。

5、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以腰腿痛為主症的病症,好發於青壯年,但以體力勞動者較多見。發病原因多由於持續及強度較大的體力勞動,體位需要隨時變換,腰背部肌肉較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椎間盤受到擠壓、牽拉及扭轉的機會較多,容易引起脊椎內外的平衡失調,造成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形成神經根、馬尾或脊髓的壓迫症狀。由於人體下腰部的活動最多,負重量也最大,所以臨床中以腰4.、5.椎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最高。

6、腰椎間盤突出症。

本人自己總結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一點經驗,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首先可以貼你們當地有名的膏葯,把腰椎間盤突出的疼痛現象緩解。(如果腰椎間盤突出的比較嚴重,可以貼膏葯的同時卧床休息3---5天。)然後練習倒走。1步子不能大,2雙手四個指頭握住大拇指,成空拳狀。鍛煉至少20分鍾,當然要有個過程,時間有短到長。 倒走的效果是驚人的,(我的病大約有8年歷史了,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冬季腰部疼痛,後來發展成夏天也疼,有一段連腰也直不起來了,屁股小腿肚也開始疼。甚至得卧床休息。我當時就有點絕望的感覺了。)大約30天,我的腰部不再疼痛了,但我要堅持下去,因為這是很好的鍛煉身體的方法。倒走的環境一定要選擇在寬闊,平整的場地里。睡覺當然不能睡彈簧床。

7、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是由於外傷、長期勞累、勞損、用力不協調、姿勢不當等原因導致的椎間盤組織退變、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損處突出,壓迫相鄰的神經跟、脊髓,造成周圍組織水腫、椎管狹窄、脊柱側彎等。與平時的習慣有一定的關系。腰椎間盤突出是退化性病變。

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勞逸結合,姿勢正確,避免久站久坐,宜選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彎曲。

注意事項:
1、保持良好坐姿。一般採取自然端坐位,背部保持挺直,頭部略微前傾。
2、避免頸腰部長期處於一種姿勢。稍感疲勞時可離開座位行走,或每隔一個小時做些簡單的伸展運動,1~2分鍾即可。
3、調整合理的睡眠姿勢,選擇合適的枕頭。
4、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合理的鍛煉。
5、平時注意頸腰部保暖。
6、可以適當補鈣。

8、解剖學 椎間盤的名詞解釋是什麼?謝謝!~

1、解剖學是涉及生命體的結構和組織的生物學分支學科,可以分為動物解剖學和植物解剖學。解剖學的主要分支有比較解剖學、組織學和人體解剖學。在解剖學研究中,研究大體器官常利用剖割的方法,組織、細胞、胞器的觀察則會利用顯微鏡。

2、椎間盤兩個相鄰椎骨的椎體之間的軟骨連結稱椎間盤。由外圍的纖維環和中心的髓核組成。

(8)椎間盤突出症名詞解釋擴展資料

預防椎間盤脫出:

1、睡床要軟硬適中,避免睡床過硬或過軟,使腰肌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腰部受到風、寒侵襲,避免腰部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肌力不平衡,造成腰的勞損。

2、腰的應用:正確用腰,搬抬重物時應先下蹲,用腰時間過長時應改變腰的姿勢,多做腰部活動,防止逐漸發生勞損,因工作性質而用腰過度或已產生輕度勞損時,可服用對症中葯,避免勞損進一步加劇,而最終引起腰椎退性改變。

3、腰部保健運動:堅持腰的保健運動,經常進行腰椎各方向的活動,使腰椎始終保持生理應力狀態,加強腰肌及腹肌練習,腰肌和腹肌的力量強,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對腰的保護能力加強,防止腰椎發生退行性改變。

9、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佔95%

與椎間盤突出症名詞解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