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是怎麼引起的
1.外傷
外傷就是我們沒辦法預防的,畢竟誰也不想受到傷害,可是意外傷害總是在發生,例如,跌倒臀部著地、車禍、抬杠重物,在做之前都沒想到過受傷!
2.退變
這個我們誰也逃不掉,不論是誰都會老去,體現在皮膚上——沒有光澤,長皺紋;體現在骨骼上——骨質增生,骨質疏鬆;體現在椎間盤上——脫水變性,椎間盤突出!只是每個人退變速度不一樣!
3.積累
不良姿態,不良生活習慣,在身體出現不適的時候,不休息,持續做,一次兩次沒關系,一直這樣就會導致退變加速,受過外傷的人,更易積累這種退變,相互影響!
腰椎間盤突出怎麼辦?
1、一般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疼痛的急性發作期主要是卧硬板床休息,這樣可以減輕自身體重對椎間盤的壓力,也可以防止因負重而給患者的腰椎盤造成新的損傷,卧床休息對腰椎盤突出物以及附近的軟組織的炎症的消退有很大的幫助。疼痛明顯時可以卧床2~3天左右,嚴重者需絕對卧床休息3~5天。
2、葯物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若疼痛比較嚴重,不能耐受,可以適當口服鎮痛葯物,起到消炎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配合營養神經葯物、舒筋活血葯物,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因子的消散和吸收,從而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症狀。
3、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主要有按摩推拿、紅外線照射、中頻電療、磁療等。有助於消除局部肌肉炎症,改善循環,緩解肌肉痙攣,從而達到鎮痛,減輕間盤壓力的作用,但也有加重小關節損傷的可能,建議到正規醫院施行,另對有腰椎明顯不穩的患者,不主張按摩推拿。
4、運動治療
運動治療是腰椎間盤突出的鞏固療法,可以使疾病的治療獲得更良好效果。當椎間盤突出的急性症狀緩解後,就可開始運動療法,主要是進行腰背肌鍛煉,改善肌肉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肌肉的反應性和強度,松解軟組織的粘連,糾正脊柱內在平衡與外在平衡的失調,提高腰椎的穩定性、靈活性和耐久性。可以採用五點支撐、小燕飛等。
也可以吃氨糖,它可以修復骨關節、緩解骨關節疾病、增加骨密度等……氨糖能夠加快軟骨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刺激軟骨彈性組織的修復、再造。
適宜人群:
1、骨骼僵硬、運動量大、關節容易勞損的人群;
2、骨質增生、骨質疏鬆、坐骨神經痛、痛風、椎間盤突出的人群;
3、肩周炎、頸椎炎、風濕性關節炎、滑膜炎、及各種關節疼痛腫脹的人群;
4、骨質退化的中老年人群;
5、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者;
6、長期伏案工作者
值得選擇注意:1、看有效成分含量,是否有不良添加劑;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售後有保障。
2、我被診斷為 c3-4.c4-5椎間盤突出。請問怎麼治療才能好?
症狀嚴重的話 理療、按摩、針刺
另外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加強鍛煉
如果你不是老年人的話 可以去把單杠 或者門框一類的 懸空自己身體!
3、哪種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需要做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否需要手術與下列因素有關:
1.腰椎間盤突出的嚴重程度:輕度腰椎盤突出可以保守治療,如果脫出或游離型椎間盤突出需要手術治療;
2.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病時長:發病時間較長、反復發作需要手術治療;
3.經保守治療效果較差的患者
4、腰椎間盤突出如何自我診斷
體格檢查可以發現,下腰部正中線旁約1.5厘米處可有壓痛,有時向下肢放射。在下肢的後方,坐骨神經走行的途徑上也常有壓痛點。正常人平卧床上,可將下肢抬高到與檢查台平面成90°或接近90°角,而沒有任何痛苦,稱為直腿抬高試驗陰性。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下肢抬高因腰、臀部疼痛受到限制,稱為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2
腰椎間盤突出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腰腿疼痛,其中腿痛重於腰痛,多為坐骨神經痛或先有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和足趾。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雙側坐骨神經痛。當咳嗽、打噴嚏及大小便等腹內壓增高時傳電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甚至會出現間歇性的跛行,走三五分鍾人就感覺疼痛難忍,必須身體側彎才能稍微緩解疼痛。嚴重者,還會導致性功能的下降,甚至造成癱瘓,大大影響人的生命質量。
3
以上專家介紹了患病初期,患者如何自行判斷是否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最終確診是否腰椎間盤突出、確定突出部位和程度,則須選作腰椎CT、MRI(磁共振)或腰椎管造影做進一步的檢查。
5、腰椎間盤突出 磁共振還是CT
要想明確到底是腰椎間盤突出還是錯位做CT就完全可以,
但是如若確診是腰椎間盤突後,醫生可能還會讓你再做核磁。
CT主要針對硬體檢查較好,一般用於骨折檢查。
核磁則對軟體例如「髓核」「神經」的檢查更權威。
兩種檢查的側重點略有不同
6、腰椎間盤突出的護理診斷
你好,腰椎間盤突出一般是由於勞累、乾重活、彎腰多、腰部拉傷等原因引起。年輕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以保守治療為主。注意平時工作不能太累,特別要注意不能頻繁的彎腰工作,睡覺睡硬板床。每天可以倒走散步20分鍾,有利於鍛煉腰背肌力量,也有利於預防腰椎間盤突出。平常工作的時候都需要戴個腰圍保護腰部,還要避免腰部劇烈扭轉。
7、瑜伽對腰椎間盤突出有效嗎
如果能夠治癒,那麼一定是診斷錯誤,治癒的並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而是普通腰痛。 如果是「腰椎間盤突出症」,不能夠單純依靠脊柱的變形「復位」來治療,況且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以及程度千差萬別。 世界上沒有能夠包治百病的方法和葯物以及技術。迷信和科學是無法相容的。
腰間盤突出的治理方法:
葯物治療 葯物治療中,包括治療性葯物和緩解症狀類葯物。由於腰椎間盤的特殊結構決定很多一般葯物難有治療作用,因此一般西葯只有止痛功能,緩解臨床症狀為主,口服大部分葯物還是達不到根治腰椎間盤突出的目的,外用的中葯貼劑,效果會更好,從外皮滲透,葯物滲入骨質,也沒有副作用,真正民間秘方四代祖傳膏葯,治標治本通過體表給葯傳送,葯物直接作用於患處,使局部滲透力更加強大,療效更加迅速,作用更加持久。因膏葯是外敷所以對患者肝、胃、脾,腎臟等功能無任何損傷,無任何副作用。
牽引治療 我們都知道,腰椎間盤突出症以突出物的大小分為膨出、突出和脫出三種類型。以臨床症狀的輕重分急性期和緩解期,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在第一次發病時,一般的醫院均建議病人首先使用牽引治療,牽引主要以機械的力度牽拉椎間隙,而減輕椎間盤的內壓,使突出物對神經的壓迫稍減輕,從理論來講是比較正確的,但臨床的治療效果的確不太理想。這主要是由於牽引的力度因人而異,難以撐握;另一個是適應症的選擇難以准確區分;再者是病人的配合問題。牽引只適合於單純的腰椎間盤膨出患者,而且必須在症狀不重時採用,以緩解臨床症狀為目的,禁用於腰椎間盤突出、脫出,伴隨椎管狹窄的病人,和腰突症急性期的病人。
物理治療、推拿治療、針灸治療 所以做過理療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療時會舒服一點,不做後又會和從前一樣。所以說,理療、推拿、針灸等治療方法,只用於腰突症的配合治療。
封閉療法 封閉治療分兩種應用方法,一種為椎管內封閉,一種為神經根封閉。顧名思義,椎管內封閉是直接用葯物注射到椎管內,神經根封閉是把葯物注射在神經根周圍。注射的葯物以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加局部麻醉為主。麻醉葯物則為止痛,麻醉神經使其敏感性降低。所以封閉的效果就是止痛,突出物壓迫無法解決,當封閉葯效過後腰腿痛症狀馬上又恢復。
針刀療法 針刀療法分為水針刀和小針刀。 小針刀療法是在針灸和封閉療法的基礎上發展來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近年逐步「神化」了它治療效果。小針刀治療其實就是一種封閉療法的改良,其治療效果等同封閉。由於在治療過程中運用到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激素的副作用會引起如骨質疏鬆、胃腸反應、痤瘡多毛,向心性肥胖等,而且同時伴隨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禁用。
手術治療 (1)常規開放手術: 常規開放手術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經腹椎間盤手術、椎體融合術等。手術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變腰椎間盤髓核,解除神經根壓迫而達到治療目的。由於腰椎的特殊生理位置的限制,因此手術破壞了正常的腰椎骨生理結構,造成手術損傷大,易造成腰椎術後失穩,術後瘢痕組織粘連,術中誤傷神經根等一系列不良反應。(2)椎間盤鏡微創手術;減少了手術過程中對正常骨關節的破壞,但微創手術一樣是手術,也有手術的風險和並發症,另一個最主要問題在於手術視野變小之後,難以干凈徹底摘除病變腰椎間盤髓核,增高了手術不成功的風險。(30經皮穿刺的切吸術: 損傷較小,但缺點是該手術以減壓為主,對於椎間盤膨出有效,禁用於腰突症脫出、游離、合並鈣化等類型,這樣造成手術面太窄。 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方法總結: 治療方法選擇的原則:盡量選擇非損傷的保守治療方法,包括有損傷的微創介入等均排在保守治療方法之後,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其他治療。 ; 年老體弱者盡量不要考慮有損傷的治療,包括手術、微創、介入等都不適合,應該進行保守治療; 膨出和輕度突出的一般採用保守治療或者介入治療;嚴重突出和脫出的都應該選擇微創治療或者手術治療。
8、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如何鑒別診斷的
腰椎間盤突出疾病,一般見於青壯年,由於長期彎腰動作引起的。
彎腰對椎間盤的壓力比較大, 研究表明對椎間盤最容易受傷的姿勢就是彎腰、旋轉。
腰椎間盤突出臨床表現一般為急性腰突,彎腰特別疼,脊柱側彎,有些患者屁股有點歪;也有慢性長時間椎間盤向後突,壓到周圍神經,導致的下肢神經症狀,比如腿的麻木和疼痛,會放射到大腿後部、小腿外側,腳,腳背,腳心。
如果懷疑建議去醫院做一個具體的檢查。
9、腰椎間盤突出症相應神經系統的定位診斷有什麼特徵?
從生活中大量的證據表明,臨床症狀體征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定位診斷具有較高的特異度,但在不同患者間存在著較大的 多變性,其靈敏度並不高.定位診斷的失誤是導致臨床治療尤其是手術或介入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該文系統探討了神經根性症狀的多變性及其與腰椎間盤突出症定 位診斷的相關問題,提出多方法聯合運用是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症臨床定位準確性的可行途徑.
10、腰椎間盤突出症與腰椎結核的區別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症:
多發生於20~50歲的青壯年,男多於女。患者腰痛伴有一側放射性坐骨神經痛,症狀時重時輕;下腰棘突旁壓痛伴有放射痛;脊柱姿勢改變和不對稱性運動受限;直腿抬高試驗和加強實驗陽性;患側下腰部腰5或骶1根性感覺、肌力和反射異常。同時,X線造影、CT、MRI等檢查有助於確定病變間隙、突出方向、突出物大小、神經受壓情況及主要引起症狀的部位等等。一般來說,根據病史、症狀和體征,X線檢查等對多數患者可作出正確診斷和病變定位。
腰椎結核:
多見於兒童和青壯年,少數患者可出現腰痛和坐骨神經痛,因此應注意鑒別。但腰椎結核患者有結核病史,有低熱、盜汗、消瘦、乏力及紅細胞沉降率增快,膿液及病理檢查有結核改變。患部附近常有寒性膿腫或瘺管,X線檢查可見椎間隙變窄,椎體破壞。
安徽中醫葯附院祝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