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世界的五大病毒個有哪幾種?
全世界的五大病毒個有哪幾種?
霍亂。
腦膜炎。
艾滋病。
埃博拉病毒。
登革熱。
2、病毒有哪幾種?
按表現性質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危害性小,不破壞系統和數據,本身可能是惡作劇的產物。良性病毒一旦發作,一般只是大量佔用系統開銷,將使機器無法正常工作。惡性病毒則要猛烈得多,不但可能會毀壞數據文件,而且也可能使電腦停止工作,甚至能毀壞電腦配件——如cih。
按激活的時間可分為定時的和隨機的。定時病毒僅在某一特定時間才發作,而隨機病毒一般不是由時鍾來激活的。
按入侵方式可分操作系統型病毒,這種病毒具有很強的破壞力,可以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原碼病毒,在程序被編譯之前插入到fortran、c、或pascal等語言編制的源程序里,完成這一工作的病毒程序一般是在語言處理程序或連接程序中;外殼病毒,常附在主程序的首尾,對源程序不作更改,這種病毒較常見,易於編寫,也易於發現,一般測試可執行文件的大小即可知;入侵病毒,侵入到主程序之中,並替代主程序中部分不常用到的功能模塊或堆棧區,這種病毒一般是針對某些特定程序而編寫的。
按是否有傳染性可分為不可傳染性和可傳染性病毒。不可傳染性病毒有可能比可傳染性病毒更具有危險性和難以預防。
按傳染方式可分磁碟引導區傳染的電腦病毒、操作系統傳染的電腦病毒和一般應用程序傳染的電腦病毒。
按其病毒攻擊的機種分類則有攻擊微、小型電腦的,攻擊工作站的,以攻擊微型電腦的病毒為最,幾乎90%是攻擊ibm
pc機及其兼容機。
當然,按照電腦病毒的特點及特性,電腦病毒的分類還有其他的方法,例如按攻擊的機種分,按寄生方式分等等。
3、病毒有多少種以及它會出現在哪裡?
人們發現的病毒已有400多種,凡是有生物的地方,幾乎就有病毒,它們可以傳染動物、植物,還可以傳染細菌。傳染細菌的病毒就叫噬菌體。
4、病毒有幾種
病毒是根據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類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結構、有或無被膜等進行分類的。
一、根據專性宿主分類:
有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放線菌病毒(噬放線菌體)、藻類病毒(噬藻體),真菌病毒(噬真菌體)。
二、按核酸分類:
有DNA病毒(除細小病毒組的成員是單鏈DNA外,其餘所有的病毒都是雙鏈DNA)和RNA病毒(除呼腸孤病毒組的成員是雙鏈RNA外,其餘所有的病毒都是單鏈RNA)。
5、人體有多少種病毒
據估計,我們的身體中有380萬億多個病毒[2],這些病毒群體統稱為人體病毒組(human virome)。不過這些病毒並不是你經常聽到的危險病毒,比如導致流感或普通感冒的病毒,或者像埃博拉病毒或登革熱病毒那樣的更險惡的病毒。很多病毒能夠感染生活在你體內的細菌,它們被稱為噬菌體。
人體是噬菌體的滋生地,而且盡管它們很豐富,但是我們對身體中的它們和任何其他的病毒的作用都知之甚少。
6、病毒有多少種類?
從第一個病毒出世以來,究竟世界上有多少種病毒,說法不一。無論多少種,病毒的數量仍在不斷增加。據國外統計,計算機病毒以10種周的速度遞增,另據我國公安部統計,國內以4至6種月的速度遞增。不過,孫悟空再厲害,也逃不了如來佛的手掌心,病毒再多,也逃不出下列種類。病毒分類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它們。
按照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及特性,計算機病毒的分類方法有許多種。因此,同一種病毒可能有多種不同的分法。
1.按照計算機病毒攻擊的系統分類(1)攻擊DOS系統的病毒。這類病毒出現最早、最多,變種也最多,目前我國出現的計算機病毒基本上都是這類病毒,此類病毒占病毒總數的99%。
(2)攻擊Windows系統的病毒。由於Windows的圖形用戶界面(GUI)和多任務操作系統深受用戶的歡迎,Windows正逐漸取代DOS,從而成為病毒攻擊的主要對象。目前發現的首例破壞計算機硬體的CIH病毒就是一個Windows 9598病毒。
(3)攻擊UNIX系統的病毒。當前,UNIX系統應用非常廣泛,並且許多大型的操作系統均採用UNIX作為其主要的操作系統,所以UNIX病毒的出現,對人類的信息處理也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4)攻擊OS2系統的病毒。世界上已經發現第一個攻擊OS2系統的病毒,它雖然簡單,但也是一個不祥之兆。
2.按照病毒的攻擊機型分類(1)攻擊微型計算機的病毒。這是世界上傳染是最為廣泛的一種病毒。
(2)攻擊小型機的計算機病毒。小型機的應用范圍是極為廣泛的,它既可以作為網路的一個節點機,也可以作為小的計算機網路的計算機網路的主機。起初,人們認為計算機病毒只有在微型計算機上才能發生而小型機則不會受到病毒的侵擾,但自1988年11月份Internet網路受到worm程序的攻擊後,使得人們認識到小型機也同樣不能免遭計算機病毒的攻擊。
(3)攻擊工作站的計算機病毒。近幾年,計算機工作站有了較大的進展,並且應用范圍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所以我們不難想像,攻擊計算機工作站的病毒的出現也是對信息系統的一大威脅。
3.按照計算機病毒的鏈結方式分類由於計算機病毒本身必須有一個攻擊對象以實現對計算機系統的攻擊,計算機病毒所攻擊的對象是計算機系統可執行的部分。
(1)源碼型病毒該病毒攻擊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該病毒在高級語言所編寫的程序編譯前插入到原程序中,經編譯成為合法程序的一部分。
(2)嵌入型病毒這種病毒是將自身嵌入到現有程序中,把計算機病毒的主體程序與其攻擊的對象以插入的方式鏈接。這種計算機病毒是難以編寫的,一旦侵入程序體後也較難消除。如果同時採用多態性病毒技術,超級病毒技術和隱蔽性病毒技術,將給當前的反病毒技術帶來嚴峻的挑戰。
(3)外殼型病毒外殼型病毒將其自身包圍在主程序的四周,對原來的程序不作修改。這種病毒最為常見,易於編寫,也易於發現,一般測試文件的大小即可知。
(4)操作系統型病毒這種病毒用它自已的程序意圖加入或取代部分操作系統進行工作,具有很強的破壞力,可以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圓點病毒和大麻病毒就是典型的操作系統型病毒。
這種病毒在運行時,用自己的邏輯部分取代操作系統的合法程序模塊,根據病毒自身的特點和被替代的操作系統中合法程序模塊在操作系統中運行的地位與作用以及病毒取代操作系統的取代方式等,對操作系統進行破壞。
4.按照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情況分類
按照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情況可分兩類:
(1)良性計算機病毒良性病毒是指其不包含有立即對計算機系統產生直接破壞作用的代碼。這類病毒為了表現其存在,只是不停地進行擴散,從一台計算機傳染到另一台,並不破壞計算機內的數據。有些人對這類計算機病毒的傳染不以為然,認為這只是惡作劇,沒什麼關系。其實良性、惡性都是相對而言的。良性病毒取得系統控制權後,會導致整個系統和應用程序爭搶CPU的控制權,時時導致整個系統死鎖,給正常操作帶來麻煩。有時系統內還會出現幾種病毒交叉感染的現象,一個文件不停地反復被幾種病毒所感染。例如原來只有10KB存儲空間,而且整個計算機系統也由於多種病毒寄生於其中而無法正常工作。因此也不能輕視所謂良性病毒對計算機系統造成的損害。
(2)惡性計算機病毒惡性病毒就是指在其代碼中包含有損傷和破壞計算機系統的操作,在其傳染或發作時會對系統產生直接的破壞作用。這類病毒是很多的,如米開朗基羅病毒。當米氏病毒發作時,硬碟的前17個扇區將被徹底破壞,使整個硬碟上的數據無法被恢復,造成的損失是無法挽回的。有的病毒還會對硬碟做格式化等破壞。這些操作代碼都是刻意編寫進病毒的,這是其本性之一。因此這類惡性病毒是很危險的,應當注意防範。所幸防病毒系統可以通過監控系統內的這類異常動作識別出計算機病毒的存在與否,或至少發出警報提醒用戶注意。
5.按照計算機病毒的寄生部位或傳染對象分類
傳染性是計算機病毒的本質屬性,根據寄生部位或傳染對象分類,也即根據計算機病毒傳染方式進行分類,有以下幾種:
(1)磁碟引導區傳染的計算機病毒磁碟引導區傳染的病毒主要是用病毒的全部或部分邏輯取代正常的引導記錄,而將正常的引導記錄隱藏在磁碟的其他地方。由於引導區是磁碟能正常使用的先決條件,因此,這種病毒在運行的一開始(如系統啟動)就能獲得控制權,其傳染性較大。由於在磁碟的引導區內存儲著需要使用的重要信息,如果對磁碟上被移走的正常引導記錄不進行保護,則在運行過程中就會導致引導記錄的破壞。引導區傳染的計算機病毒較多,例如,「大麻」和「小球」病毒就是這類病毒。
(2)操作系統傳染的計算機病毒操作系統是一個計算機系統得以運行的支持環境,它包括。com、。exe等許多可執行程序及程序模塊。操作系統傳染的計算機病毒就是利用操作系統中所提供的一些程序及程序模塊寄生並傳染的。通常,這類病毒作為操作系統的一部分,只要計算機開始工作,病毒就處在隨時被觸發的狀態。而操作系統的開放性和不絕對完善性給這類病毒出現的可能性與傳染性提供了方便。操作系統傳染的病毒目前已廣泛存在,「黑色星期五」即為此類病毒。
(3)可執行程序傳染的計算機病毒可執行程序傳染的病毒通常寄生在可執行程序中,一旦程序被執行,病毒也就被激活,病毒程序首先被執行,並將自身駐留內存,然後設置觸發條件,進行傳染。
對於以上三種病毒的分類,實際上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引導區型傳染的計算機病毒;另一類是可執行文件型傳染的計算機病毒。
6.按照計算機病毒激活的時間分類
按照計算機病毒激活時間可分為定時的和隨機的。
定時病毒僅在某一特定時間才發作,而隨機病毒一般不是由時鍾來激活的。
7.按照傳播媒介分類
按照計算機病毒的傳播媒介來分類,可分為單機病毒和網路病毒。
(1)單機病毒單機病毒的載體是磁碟,常見的是病毒從軟盤傳入硬碟,感染系統,然後再傳染其他軟盤,軟盤又傳染其他系統。
(2)網路病毒網路病毒的傳播媒介不再是移動式載體,而是網路通道,這種病毒的傳染能力更強,破壞力更大。
8.按照寄生方式和傳染途徑分類人們習慣將計算機病毒按寄生方式和傳染途徑來分類。計算機病毒按其寄生方式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引導型病毒,二是文件型病毒;它們再按其傳染途徑又可分為駐留內存型和不駐留內存型,駐留內存型按其駐留內存方式又可細分。
混合型病毒集引導型和文件型病毒特性於一體。
引導型病毒會去改寫(即一般所說的「感染」)磁碟上的引導扇區(BOOT SECTOR)的內容,軟盤或硬碟都有可能感染病毒。再不然就是改寫硬碟上的分區表(FAT)。如果用已感染病毒的軟盤來啟動的話,則會感染硬碟。
引導型病毒是一種在ROM BIOS之後,系統引導時出現的病毒,它先於操作系統,依託的環境是BIOS中斷服務程序。引導型病毒是利用操作系統的引導模塊放在某個固定的位置,並且控制權的轉交方式是以物理地址為依據,而不是以操作系統引導區的內容為依據,因而病毒占據該物理位置即可獲得控制權,而將真正的引導區內容搬家轉移或替換,待病毒程序被執行後,將控制權交給真正的引導區內容,使得這個帶病毒的系統看似正常運轉,而病毒已隱藏在系統中伺機傳染、發作。
有的病毒會潛伏一段時間,等到它所設置的日期時才發作。有的則會在發作時在屏幕上顯示一些帶有「宣示」或「警告」意味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外是叫您不要非法拷貝軟體,不然就是顯示特定拒絕芫雁圖形,再不然就是放一段音樂給您聽。病毒發作後,不是摧毀分區表,導致無法啟動,就是直接FORMAT硬碟。也有一部分引導型病毒的「手段」沒有那麼狠,不會破壞硬碟數據,只是搞些「聲光效果」讓您虛驚一場。
引導型病毒幾乎清一色都會常駐在內存中,差別只在於內存中的位置。(所謂「常駐」,是指應用程序把要執行的部分在內存中駐留一份。這樣就可不必在每次要執行它的時候都到硬碟中搜尋,以提高效率)。
引導型病毒按其寄生對象的不同又可分為兩類,即MBR(主引導區)病毒、BR(引導區)病毒。MBR病毒也稱為分區病毒,將病毒寄生在硬碟分區主引導程序所佔據的硬碟0頭0柱面第1個扇區中。典型的病毒有大麻(Stoned)、2708等。BR病毒是將病毒寄生在硬碟邏輯0扇區或軟盤邏輯0扇區(即0面0道第1個扇區)。典型的病毒有Brain、小球病毒等。
顧名思義,文件型病毒主要以感染文件擴展名為。com、。exe和。ovl等可執行程序為主。它的安裝必須藉助於病毒的載體程序,即要運行病毒的載體程序,方能把文件型病毒引入內存。已感染病毒的文件執行速度會減緩,甚至完全無法執行。有些文件遭感染後,一執行就會遭到刪除。大多數的文件型病毒都會把它們自己的代碼復制到其宿主的開頭或結尾處。這會造成已感染病毒文件的長度變長,但用戶不一定能用DIR命令列出其感染病毒前的長度。也有部分病毒是直接改寫「受害文件」的程序碼,因此感染病毒後文件的長度仍然維持不變。
感染病毒的文件被執行後,病毒通常會趁機再對下一個文件進行感染。有的高明一點的病毒,會在每次進行感染的時候,針對其新宿主的狀況而編寫新的病毒碼,然後才進行感染。因此,這種病毒沒有固定的病毒碼——以掃描病毒碼的方式來檢測病毒的查毒軟體,遇上這種病毒可就一點用都沒有了。但反病毒軟體隨病毒技術的發展而發展,針對這種病毒現在也有了有效手段。
大多數文件型病毒都是常駐在內存中的。
文件型病毒分為源碼型病毒、嵌入型病毒和外殼型病毒。源碼型病毒是用高級語言編寫的,若不進行匯編、鏈接則無法傳染擴散。嵌入型病毒是嵌入在程序的中間,它只能針對某個具體程序,如dBASE病毒。這兩類病毒受環境限制尚不多見。目前流行的文件型病毒幾乎都是外殼型病毒,這類病毒寄生在宿主程序的前面或後面,並修改程序的第一個執行指令,使病毒先於宿主程序執行,這樣隨著宿主程序的使用而傳染擴散。
混合型病毒綜合系統型和文件型病毒的特性,它的「性情」也就比系統型和文件型病毒更為「兇殘」。這種病毒透過這兩種方式來感染,更增加了病毒的傳染性以及存活率。不管以哪種方式傳染,只要中毒就會經開機或執行程序而感染其他的磁碟或文件,此種病毒也是最難殺滅的。
引導型病毒相對文件型病毒來講,破壞性較大,但為數較少,直到90年代中期,文件型病毒還是最流行的病毒。但近幾年情形有所變化,宏病毒後來居上,據美國國家計算機安全協會統計,這位「後起之秀」已佔目前全部病毒數量的80%以上。另外,宏病毒還可衍生出各種變形病毒,這種「父生子子生孫」的傳播方式實在讓許多系統防不勝防,這也使宏病毒成為威脅計算機系統的「第一殺手」。
隨著微軟公司Word字處理軟體的廣泛使用和計算機網路尤其是Internet的推廣普及,病毒家族又出現一種新成員,這就是宏病毒。宏病毒是一種寄存於文檔或模板的宏中的計算機病毒。一旦打開這樣的文檔,宏病毒就會被激活,轉移到計算機上,並駐留在Normal模板上。從此以後,所有自動保存在文檔都會「感染」上這種宏病毒,而且如果其他用戶打開了感染病毒的文檔,宏病毒又會轉移到他的計算機上。
參考資料:http://www.yesky.com/65/201565.shtml
7、病毒一共有多少種?
病毒大體可以進行如下分類:
從運作過程來看,計算機病毒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病毒引導程序、病毒傳染程序、病毒病發程序。從破壞程度來看,計算機病毒可分為良性病毒和惡性病毒;根據傳播方式和感染方式,可分為引導型病毒、分區表病毒、宏病毒、文件型病毒、復合型病毒等;按連接方式分為:源碼型病毒、入侵型病毒、操作系統型病毒、外殼型病毒。
8、現在中國到底有多少種病毒?
好像沒,那麼多應該有好幾萬種。
9、病毒有多少種?
一,呼吸道病毒及腸道病毒
麻疹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素
二,蟲媒病毒及出血熱病毒
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登革病毒,出血熱病毒,漢坦病毒,埃博拉病毒
三,狂犬病病毒與逆轉錄病毒
狂犬病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人類嗜T細胞病毒
四,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五,皰疹病毒
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EBV
六,其他病毒
人類乳頭瘤病毒,輪狀病毒,冠狀病毒,風疹病毒
10、世界上有多少種病毒?
現在各種各樣的計算機病毒真是層出不窮,大約已經有幾萬種了,而且其數量還在不斷增加。這些病毒怎樣分類呢?
按照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及特性,計算機病毒的分類方法有許多種。因此,同一種病毒可能屬於不同的種類。
1.按照計算機病毒攻擊的系統分類
(1)攻擊DOS系統的病毒。這類病毒出現最早、最多,變種也最多,目前我國出現的計算機病毒基本上都是這類病毒,此類病毒占病毒總數的99%。
(2)攻擊Windows系統的病毒。由於Windows的圖形用戶界面(GUI)和多任務操作系統深受用戶的歡迎,Windows已取代DOS成為病毒攻擊的主要對象。象已發現的破壞計算機硬體的CIH病毒就是一個Windows95/98病毒。
(3)攻擊UNIX系統的病毒。當前,UNIX系統應用非常廣泛,並且許多大型的操作系統均採用UNIX作為其操作系統,所以UNIX病毒的出現,對人類的信息處理也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4)攻擊OS/2系統的病毒。世界上已經發現第一個攻擊OS/2系統的病毒,它雖然簡單,但也是一個不祥之兆。
2.按照計算機病毒的寄生部位或傳染對象分類
傳染性是計算機病毒的本質屬性,根據寄生部位或傳染對象分類,也即根據計算機病毒傳染方式進行分類,有以下幾種:
(1)磁碟引導區傳染的計算機病毒
磁碟引導區傳染的病毒主要是用病毒的全部或部分取代正常的引導記錄,而將正常的引導記錄隱藏在磁碟的其他地方。
(2)操作系統傳染的計算機病毒
操作系統是一個計算機系統得以運行的支持環境,它包括.COM、.EXE等許多可執行程序及程序模塊。操作系統傳染的計算機病毒就是利用操作系統中所提供的一些程序及程序模塊寄生並傳染。
(3)可執行程序傳染的計算機病毒
可執行程序傳染的病毒通常寄生在可執行程序中,一旦程序被執行,病毒也就被激活,病毒程序首先執行,並將自身駐留內存,然後設置觸發條件,進行傳染。
對於以上三種病毒的分類,實際上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引導扇區型傳染的計算機病毒;另一類是可執行文件型傳染的計算機病毒。
3.按照計算機病毒的鏈結方式分類
由於計算機病毒本身必須有一個攻擊對象以實現對計算機系統的攻擊,而計算機病毒所攻擊的對象是計算機系統可執行的部分。
(1)源碼型病毒
該病毒攻擊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該病毒在高級語言所編寫的程序編譯前插入到源程序中,經編譯成為合法程序的一部分。
(2)嵌入型病毒
這種病毒是將自身嵌入到現有程序中,把計算機病毒的主體程序與其攻擊對象以插入的方式鏈接。這種計算機病毒難以編寫,一旦侵入程序體後也較難消除。
(3)外殼型病毒
外殼型病毒將其自身包圍在主程序的四周,對原來的程序不作修改。這種病毒最為常見,易於編寫,也易於發現。
(4)操作系統型病毒
這種病毒用它自己的程序意圖加入或取代部分操作系統進行工作,具有很強的破壞力,可以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
明白了分類的方法也就可以對症下葯來制服病毒了,請繼續看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