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知識庫 > 癔症是什麼病

癔症是什麼病

發布時間:2021-03-09 00:31:40

1、癔病是什麼病?

癔病,又稱歇斯底里,屬中醫臟躁的范疇。臨床上以成年女性居多,多因精神因素而誘發。發病最早的症狀,往往是在睡眠中悲哭或妄笑為主,有的患者可從夢中哭醒,常在睡眠中發作,以致影響正常的睡眠。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這是一種心因性疾病,如患者遇到急劇的天災、人禍、親人死亡等,慢而持久的刺激產生氣憤、委屈、羞愧、悲傷等精神誘因,在自身特殊性格的基礎上,加上心理創傷因素,除白天的軀體症狀以外,常伴有夜間夢中的大哭與大笑,使患者從睡夢中醒來。這是癔病中最輕的一種。中醫認為,睡夢中大喜大樂,由於心火熾盛,神無所舍,以及痰火擾心,上擾心竅,神不守舍而發生;而睡眠中的悲傷哭醒,中醫則認為,主要因為臟陰不足,臟躁為患,陰虧而心不得靜,神躁擾而腦不安,是心不能主神明,故而出現悲傷欲哭,且在睡眠中醒來。

癔病是一種比較可怕的精神疾病,嚴重的話會導致患者發瘋,很恐怖。癔病患者會遺忘重要的個人經歷,一般這種經歷都是具有創傷性的事件,給患者造成了很大傷害。癔病患者通過葯物治療的效果不夠明顯,一般都是通過心理治療。出現癔病的原因:一是心理因素,患者如果在幼年的時候經歷過創傷性的事件,那麼成年後會因此發生分離轉換障礙出現癔病。但是並不是所有有童年陰影的人在成年後患癔病,而是那些有暗示性、自我中心、幻想性等特徵的人才會容易患癔病,這樣的人長期生活在極度恐懼之中,精神緊綳。二是社會文化因素,患癔病的患者普遍文化程度較低,他們往往生活在封閉性的單一文化氛圍當中。因為他們受教育程度低,所以他們無法進行自我疏導。再加上他們所生活的社會生活環境水平低下,所以也就沒有有利的外界因素進行幫助。

2、癔病是什麼病

概述癔症,又稱歇斯底里症。這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於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軀體症狀,意識范圍縮小,選擇性遺忘或情感爆發等精神症狀;但不能查出相應的器質性損害作為其病理基礎。病因精神因素,特別是精神緊張、恐懼是引發癔症的重要因素。這在戰斗中發生的急性癔症性反應特別明顯。而童年期的創傷性經歷,如遭受精神虐待,軀體或性的摧殘,則是成年後發生轉換性和分離性癔症的重要原田之一。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病症,或引發何種類型癔症與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質有關。情緒不穩定、易接受暗示、常自我催眠、文化水平低、迷信觀念重、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較一般人更易發生癔症。具有情感反應強烈、表情誇張,尋求別人經常注意和自我中心等表演怪人格特徵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現心理沖突或接受暗示後容易產生癔症。但這類人格特徵並非發生癔症的必要條件。有一些不屬於這類人格的人在強烈的精神因素影響下,同樣可以發生癔症反應。癔症的遺傳學研究結果頗不一致,有的研究認為癔症存在遺傳因素影響,而有的研究結果又認為遺傳的影響甚小,有人認為是一種多因素遺傳形式。症狀臨床表現:癔症的臨床表現甚為復雜、多樣,一般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一、癔症性精神障礙。又稱分離性障礙。主要表現為發作性意識范圍狹窄、具有發泄特點的急劇情感爆發,選擇性遺忘或自我身份識別障礙。癔症的這一類型起病時精神因素通常很明顯。盡管患者本人否認,但旁人看來疾病的發作常有利於患者擺脫困境、發泄被壓抑的情緒、獲取別人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補償。反復發作者,往往通過回憶和聯想與既往創傷經歷有關的事件或情境即可發病。按照臨床特點,這一類型又可區分為以下類別。1、癔症性朦朧狀態。2、情感爆發。3、癔症性神遊症。4、癔症性假性痴呆。5、恍惚狀態和附體狀態。6、癔症性木僵。7、癔症性遺忘症。8、多重人格。9、癔症性精神病。

3、癔症是什麼病

癔症(分離轉換性障礙)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於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癔病的主要表現有分離症狀和轉換症狀兩種。癔症的症狀是功能性的,因此心理治療佔有重要的地位。該病預後一般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內自行緩解。

癔症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較有影響的觀點大致可歸納為兩種。第一種觀點認為癔症是一種原始的應激現象。所謂原始反應即人類在危機狀態下所表現出的各種本能反應。包括:①興奮性反應如狂奔、亂叫、情感暴發等精神運動性興奮狀態;②抑制性反應如昏睡、木僵、癱瘓、聾、啞、盲等;③退化反應如幼稚行為、童樣痴獃等。

第二種觀點認為癔症是一種有目的的反應。臨床實踐發現癔症常常發端於困境之中或危難之時,而且癔症的發作往往能導致脫離這種環境或免除某些義務。

(3)癔症是什麼病擴展資料:

癔症型人格障礙的表現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引人注意,情緒帶有戲劇化色彩。這類人常好表現自己,而且有較好的藝術表現才能,唱說哭笑,演技逼真,有一定的感染力。有人稱她們為「偉大的模仿者」、「表演家」。她們常常表現出過分做作和誇張的行為,甚至裝腔作勢,以引人注意。

2、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這類人不僅有很強的自我暗示性,還帶有較強的被他人暗示性。她們常好幻想,把想像當成現實,當缺乏足夠的現實刺激時便利用幻想激發內心的情緒體驗。

3、情感易變化。這類人情感豐富,熱情有餘,而穩定不足;情緒熾熱,但不深,因此他們情感變化無常,容易激情失衡。對於輕微的刺激,可有情緒激動的反應,「大驚小怪」,缺乏固有的心情,情感活動幾乎都是反應性的。由於情緒反應過分,往往給人一種膚淺,沒有真情實感和裝腔作勢甚至無病呻吟的印象。

4、視玩弄別人為達到自我目的的手段。玩弄多種花招使我就範,如任性、強求、說謊欺騙、獻殷勤、謅媚,有時甚至使用操縱性的自殺威脅。他們的人際關系膚淺,表現上溫暖、聰明、令人心動,實際上完全不顧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5、高度的自我中心。這類人喜歡別人注意和誇獎,只有投其所好和取悅一切時才合自己的心意。表現出欣喜若狂,否則會攻擊他人,不遺餘力。

此外,此類患者還有性心理發育的不成熟,表現為性冷淡或性過分敏感,女性患者往往天真地展示性感,用過分嬌羞樣的誘感勾引他人而不自覺。

4、什麼叫癔症?

癔症一詞的原有注釋為「心意病也」,也稱為歇斯底里,是一種較常見的神經病,以鄉村多見。目前認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誇張,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點,常由於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發病。可呈現各種不同的臨床症狀,如感覺和運動功能有障礙,內臟器官和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以及精神異常。這類症狀無器質性損害的基礎,它可因暗示而產生,也可因暗示而改變或消失。

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是癔症發病的主要原因。但是,當人們受到精神因素的影響以及暗示的作用以後,為什麼有的人保持健康,有的人就患了癔症呢?這與他們的性格不同有關。癔症患者的病前個性,是屬於有強烈情感,缺少堅定理智,意志不穩定,幻想多,爭強好勝,虛榮,情感不穩定,易沖動。這類性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點。

(1)情感代替理智:癔症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緒反應強烈而不穩定,容易從一種情感轉移為另一種情感,他們對人處事往往感情用事,整個精神活動均易受情感的影響而趨向極端。如對某人有好感時,覺得他十全十美,是世界上少有的好人,但當遇到一點小事時就立刻認為這人一無是處,是最大的惡棍。這就是癔症者的「情感邏輯」。其判斷推理完全從當時的情感出發,情感有了變化,其判斷推理也隨之改變。
(2)暗示性強:他們的情感和行為極易受別人的言語和行為的暗示影響,尤其是當他對某人印象良好時,則該人的意見都會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下來。他們的自我暗示也很強烈,以致各種身體不造感可作為自我暗示的基礎。

(3)自我中心和好幻想:他們好誇耀自己,顯示自己,樂於成為大家注意的中心,喜歡得到別人的贊揚。他們富於生動的幻想,特別是當情感反應強烈時,想像和現實常易混淆一起,以致有時連他們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想像還是事實,因而造成他在說謊的印象。

癔症多發病於16~30歲之間,女多於男。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發病的主要原因。驚恐,被侮辱,委屈,不如意以及親人的遠離等較強烈的精神創傷,往往是癔症第一次發病的誘因。至於以後的發病,不一定都有很強烈的精神因素。也可能由於與精神創傷有聯系的事件,或在與第一次起病相類似的情景下產生聯想而突然發病。

有些患者可因軀體因素,如疼痛,發熱,不適,勞累等,引起精神緊張和恐懼或精神不愉快而發病。
暗示有致病作用。具有特殊意義的談話、表情和傳說,以及看見其他患者發病均可成為病因,即通過自身體驗和聯想、產生疑慮,深信自己會發病而發病,這是自我暗示的作用。患者易受暗示,是癔症性格所致。

5、癔症是一種什麼病?

癔症又名歇斯底里。是由於明顯的精神因素

6、癔症是什麼病?

導讀: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於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
癔症即由於某些因素的影響,在短時間內,連續多人發生同類型的癔病
。第一個發病者大多是在眾人目睹下發病。由於對疾病不理解,眾人產生恐懼、緊張心理,如怕患怪病、傳染病、中毒或認為是神鬼作怪等等。在情境暗示和自我暗示基礎上,相互影響而陸續發病。
癔病
,特別是流行性癔病的發生,與一定的文化背景、社會習俗、傳說有關,常見於邊遠山區或文化層次較低、迷信色彩濃厚的地區和人群,也與一定的人格特徵(如受暗示性)有關。對歇斯底里症的治療,可以使用一些葯物治療。
對癔病的心理治療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由於癔病患者受暗示性高,在心理治療時多採用暗示療法。中醫治療癔病過程中,首先應取得患者對醫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耐心聆聽患者的陳述和發泄。治療者通過指導、解釋和保護,使病人對所患疾病有一個正確認識,消除對疾病的誤解和不必要的緊張、恐懼,樹立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然後運用上海錦醫堂專家獨特的中醫手法進行治療,見效快、無依賴性、無副作用,從根本上對睡眠中樞進行調節,穩定大腦細胞及神經細胞,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最終完全康復,不再復發!

7、癔症究竟是什麼病

分離性障礙又稱分離(轉換)障礙,曾稱癔症或歇斯底里症。分離性障礙是一類由精神因素作用於易感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一部分患者表現為分離性症狀,另一部分患者表現為各種形式的軀體症狀,其症狀和體征不符合神經系統生理解剖特點,缺乏相應的器質性損害的病理基礎。這些症狀被認為是患者無法解決的內心沖突和願望的象徵性轉換。

8、癔症是什麼

癔症也稱「歇斯底里症」,是指一種緊接心理社會刺激起病或發作,以癔症性精神症狀(解離症狀)和癔症性軀體症狀(轉換症狀)為主,症狀缺乏病理解剖學和病理生理學基礎,且可因暗示或「繼發性得益」的發生,而加重或減輕,乃至消失的精神障礙。


癔病起病急驟。起病前多有心理社會刺激,通常為日常生活和人際關系中的一般矛盾。多數起病於青年期或更年期。


可能前面說的有些學術,我這里就用比較淺顯的方式來和你再解釋一下:

什麼叫做起病急驟,且多有心理社會刺激呢?打個比方,比如說有人和你吵架,然後呢,你們兩個人動手了,然後他發現自己打不過你,結果突然躺倒在地方,說「我看不見了,我被你打殘了!」這種毫無預兆的反應,就叫做起病急驟,且多有心裡社會刺激。

什麼叫做缺乏病理解剖學和生理學基礎呢?還是拿剛才的例子,那個人因為說自己看不見了,馬上就被轉到醫院去了,然後醫生為他做了詳細的檢查,發現沒有任何的損傷,所有的眼部功能都是好的,並沒有受到外力的強烈打擊而導致有問題。可是那個人就是說自己看不見,而且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也和看不見的症狀類似。

「繼發性得益」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出現癔症如果對他有好處,那麼他的症狀就會繼續出現。比如說他會出現癔症的症狀是因為他打架打不過你,所以才失明了,然後你們就不打架了,他就得到了好處。未來如果說你因為覺得自己和他打架,導致他看不見了,所以對這個人加倍的好,或者產生愧疚的心情,那麼他就會繼續保持失明的狀態,這個就叫做繼發性得益,就是說當患者覺得自己可以從中得到好處的話,那麼他的症狀就會繼續保持;反之,他的症狀就會慢慢減輕。

與癔症是什麼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