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知識庫 > 怎樣預防禽流感

怎樣預防禽流感

發布時間:2021-03-01 22:33:25

1、怎樣預防禽流感?

結合禽流感病毒的特點和現有研究發現,目前認為,攜帶病毒的禽類是人感染禽版流感的主要傳染源。權減少和控制禽類,尤其是家禽間的禽流感病毒的傳播尤為重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急需加快推動傳統家禽養殖和流通向現代生產方式轉型升級,從散養方式向集中規模化養殖、宰殺處理和科學運輸的轉變,提高家禽和家畜的養殖、流通生物安全水平,從而減少人群的活禽或病死禽暴露機會。同時,要持續開展健康教育,倡導和培養個人呼吸道衛生和預防習慣,做到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合理加工烹飪食物等。需特別加強人感染禽流感高危人群和醫護人員的健康教育和衛生防護。
同時,要做好動物和人的流感的監測。及時發現動物感染或發病疫情,以及環境中病毒循環的狀態,盡早的採取動物免疫、撲殺、休市等消滅傳染源、阻斷病毒禽間傳播的措施。早發現、早診斷禽流感病人,及時、有效、合理地實施病例隔離和診治。做好疾病的流行病調查和病毒學監測,不斷增進對禽流感的科學認識,及時發現聚集性病例和病毒變異,進而採取相應的干預和應對措施。
在做好科學防控的同時,還要認真開展流感大流行的應對准備。

2、怎樣防治禽流感?

禽流感,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其特徵為雞群突然發病,表現為精神萎靡,食慾消失,羽毛松亂,成年母雞停止產蛋,並發現呼吸道、腸道和神經系統的病狀,皮膚水腫呈青紫色,死亡率高,對雞群危害嚴重。

(1)流行特點

本病對許多家禽、野禽、哺乳動物及人類均能感染,在禽類中雞與火雞有高度的易感性,其次是珍珠雞、野雞和孔雀,鴿較少見,其他禽類亦可感染。

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病禽和病屍,病毒存在於屍體血液、內臟組織、分泌物與排泄物中。被污染的禽舍、場地、用具、飼料、飲水等均可成為傳染源。病雞蛋內可帶毒,當孵化出殼後即死亡。病雞在潛伏期內即可排毒,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本病的主要傳染途徑是消化道,也可從呼吸道或皮膚損傷和黏膜感染,吸血昆蟲也可傳播本病毒。由於感染的毒株不同,雞群發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異,一般毒株感染,發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在高致病力毒株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

(2)臨床症狀

本病的潛伏期為3~5天。急性病例病程極短,常突然死亡,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一般病程1~2天,可見病雞精神萎靡,體溫升高(43.3~44.4℃),不食,衰弱,羽毛松亂,不愛走動,頭及翼下垂,閉目呆立,產蛋停止。冠髯和眼周圍呈黑紅色,頭部、頸部及聲門出現水腫(圖12-1)。結膜發炎、充血、腫脹、分泌物增多,鼻腔有灰色或紅色滲出物,口腔黏膜有出血點,腳鱗出現紫色出血斑。有時見有腹瀉,糞便呈灰、綠或紅色。後期出現神經症狀,頭、腿麻痹,抽搐,甚至出現眼盲,最後極度衰竭,呈昏迷狀態而死亡。

圖12-1 禽流感

1.健康雞 2.病雞頭、頸水腫 3.病雞喉部水腫

(3)病理變化

病雞頭部呈青紫色,眼結膜腫脹並有出血點。口腔及鼻腔積存黏液,並常混有血液。頭部、眼周圍、耳和髯有水腫,皮下可見黃色膠樣液體。頸部、胸部皮下均有水腫,血管充血。胸部肌肉、脂肪及胸骨內面有小出血點。口腔及腺胃黏膜、肌胃和肌質膜下層、十二指腸出血,並伴有輕度炎症。腺胃與肌胃銜接處呈帶狀或球狀出血,腺胃乳頭腫脹。鼻腔、氣管、支氣管黏膜以及肺臟可見出血。腹膜、肋膜、心包膜、心外膜、氣囊及卵黃囊均見有出血充血。卵巢萎縮,輸卵管出血。肝臟腫大、淤血,有的甚至破裂。

(4)鑒別診斷

①禽流感與雞新城疫的鑒別:二者有許多相似症狀和病變。如體溫高(43.3~44.4℃),精神萎靡,不食,羽毛松亂,頭翅下垂,冠髯暗紅,鼻有分泌物,呼吸困難,發出「咯咯」聲,腹瀉,後期出現腿腳麻痹等症狀,並均有腺胃、肌胃角膜下出血,卵巢充血,腦充血,心冠脂肪有出血點等剖檢病變。但二者的區別在於:雞新城疫病原為新城疫病毒,倒提病雞時口中流出大量酸臭黏液,頭部水腫少見,而禽流感病雞頭部常出現水腫,眼瞼、肉髯極度腫脹;新城疫病雞剖檢後主要表現在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外,肝臟、肺、腹膜等也呈現嚴重出血。②禽流感與禽霍亂的鑒別:二者均有體溫高(43~44℃),閉目,垂翅,冠髯紫紅,呼吸困難等臨床症狀;並均有全身黏膜、漿膜出血等剖檢病變。但二者的區別在於:禽霍亂一般只流行於個別雞群或小范圍地區,禽流感則波及全村或更大范圍。鴨、鵝對禽流感易感性低,而對禽霍亂則極易感染。在病狀上,禽流感可見到神經症狀,禽霍亂則無此症狀,只偶見有關節炎表現。在剖檢時禽流感可見腺胃乳頭出血,並在與肌胃交界處形成出血環或出血帶,禽霍亂則無此病變。③禽流感與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鑒別:二者均有精神不振,頭翅下垂,腹瀉等臨床症狀;並均有腺胃黏膜、肌胃角質膜下層出血等剖檢病變。但二者的區別在於: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為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病雞體溫升高不明顯(僅升高1~1.5℃,10日後下降1~2℃),自啄肛門,腹瀉,糞便呈水樣或白色黏稠樣,微震顫,弓腰蹲伏,眼窩凹陷。剖檢可見法氏囊腫大、出血。瓊脂擴散試驗呈陽性反應。④禽流感與雞毒支原體感染的鑒別:二者均有打噴嚏,咳嗽,呼吸有啰音,流鼻液,結膜炎,流淚等臨床症狀。但二者的區別在於:雞毒支原體感染的病原為雞毒支原體,病雞一側或兩側眶下竇發炎。有關節炎,關節腫脹,跛行。剖檢可見鼻孔、鼻竇、氣管、肺漿性黏性分泌物增多,氣囊混濁、有乾酪樣分泌物,關節液黏稠如豆油,平板凝集試驗呈陽性。

(5)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抗生素僅可以控制並發或繼發的細菌感染。所以入境檢疫十分重要,應對進口的各種家禽、鳥類施行嚴格的隔離檢疫,然後才能轉至內地的隔離場飼養,再納入健康雞場飼養。

在本病流行地區,按禽流感免疫程序接種疫苗。蛋雞、肉用種雞,於2周齡首次免疫,接種劑量0.3毫升,5周齡時加強免疫,120日齡左右再次加強免疫,以後間隔5個月加強免疫一次,接種劑量0.5毫升。8周齡出欄肉用仔雞10日齡免疫,接種劑量0.5毫升。

雞場一旦發生本病,應嚴格封鎖,對周圍3千米以內飼養的雞只全部撲殺,對8千米以內飼養的雞只進行緊急免疫注射。對場地、雞舍、設備、衣物等嚴格消毒。消毒葯物可選用0.5%過氧乙酸、2%次氯酸鈉,以至甲醛及火焰消毒。經徹底消毒兩個月後,可引進血清學陰性的雞飼養,如其血清學反應持續為陰性時,方可解除封鎖。

3、如何防止禽流感?

(1)免疫接種。嚴格認真地做好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特別是在禽流感的高發季節專每隔3~4個月要進行一次H5N1RE-5+RE-4和H9的免屬疫,這兩種禽流感疫苗的防疫要間隔10天進行。

(2)切實搞好飼養管理。採取封閉式飼養,嚴防野鳥從門、窗進入禽舍;防止水源和飼料被野禽糞便污染;定期對禽舍及周圍環境進行消毒,加強帶雞消毒,定期消滅養禽場內的有害昆蟲及鼠類;死亡禽類必須焚燒或深埋。

作好禽類飼養管理,提高禽只的抵抗力,盡量減少應激因素的發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節的變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及時清理糞便,還可定期在雞舍使用中葯蒼術、丁香酚、艾葉、茵陳、青蒿、紅花等,熏蒸雞舍,減少不良氣體的刺激,從而達到減少呼吸道病和腸道病的發病率。

(3)對於出現死亡和產蛋率下降的雞群可及時使用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葯配合敏感的抗菌葯物用於治療。

與怎樣預防禽流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