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白尿是怎樣分類的
尿蛋白是尿液通過酸化加熱後混濁而檢出的。 正當尿蛋白的組成主要包括有:血漿蛋白,從腎小球濾過,經腎小管重吸收而排出;腎組織蛋白,由腎小管細胞分泌或因腎小球細胞損傷滲出;尿路分泌的蛋白質,由膀胱、前列腺或尿道等分泌或因尿路組織損傷或炎症而滲出。兩者各約佔50%.血漿蛋白以白蛋白為主,其餘為小分子量蛋白,如免疫球蛋白、IgG、IgA、免疫球蛋白к和λ輕鏈等;腎組織蛋白主要是Tamm-Horsfall蛋白。尿蛋白組成很大程度受不同疾病的影響。 (一)、按蛋白尿發生機制分類 1. 腎小球性蛋白尿 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高,或腎小球內血流動力學改變,如腎小球毛細血管內壓增高或血漿流量減緩,可使大量蛋白質濾過到腎小球濾液中,遠遠超過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造成蛋白尿。這類蛋白尿臨床上最常見,多鑒於原發性或繼發性腎小球疾病、腎循環障礙、缺氧等。 2. 腎小管性蛋白尿 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影響對腎小球濾液中的蛋白質的重吸收而造成蛋白尿。常見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腎小球-間質疾病,如腎盂腎炎、鎮痛葯腎病抗生素腎損害、重金屬(汞、鎘、金等)中毒,先天性多囊腎,腎髓質囊性腎,海綿腎以及各種先天性腎小管疾病。 3. 溢出性蛋白尿 腎小球的濾過膜無損,由於血漿中異常蛋白質如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輕鏈、血紅蛋白或肌紅蛋白成分增加,因其分子量小,易從腎小球溢出,不能完全被腎小球重吸收,而造成蛋白尿。 此外,臨床上常出現兩種類型蛋白尿並存的情況,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可同時侵犯腎小球和腎小管,出現腎小球性和腎小管性蛋白尿,稱之為「混合性蛋白尿」。 (二)、按尿蛋白含量分類 尿蛋白含量可輕度或重度,臨床上一般分為腎病綜合征型蛋白尿和非腎病綜合症型蛋白尿。 (三)、按蛋白尿的分子量分類 尿中蛋白質可分為小分子、中分子和大分子蛋白質,按尿蛋白的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質組成,可分為選擇性和非選擇性蛋白尿,這對診斷、鑒別診斷、病理改變、病情、治療和預後估計有參考價值。 1. 選擇性蛋白尿 尿蛋白組成中以中分子(白蛋白、轉鐵蛋白)和小分子(1.5萬~5萬)為主,而大分子蛋白質很少。表明腎小球濾過膜的損害較輕。 2. 非選擇性蛋白尿 尿蛋白組成除中、小分子蛋白質外,大分子蛋白質也增多,嚴重者各種血漿蛋白質均能濾出。表明腎小球濾過膜的損害比較嚴重。 在臨床上,有報告尿蛋白的選擇性與腎小球病變無肯定的關系。 健康的人也會排出一些尿蛋白 健康的人也會出現極少量的尿蛋白,但在定性檢查時只要試紙不變色呈陰性(一)就屬正常。 此外,定量檢查尿蛋白量,每日在100毫克以下時皆屬正常的范圍。 另外,即使身體並無障礙,只要有激烈運動、酷寒、精神興奮、強烈壓力時,也會出現尿蛋白。 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 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數為良性,當其疾病治癒後,蛋白尿也就隨之消失。 熱性蛋白尿:感冒等疾病引起發燒至攝氏三十八度以上時就會出現蛋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年輕人脊椎向前彎屈壓迫到腎臟血管時就會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療,在三十歲前後也會自動消失。 淤血腎:心臟衰竭等腎靜脈淤血時會出現尿蛋白,但淤血消失時蛋白也會消失。
2、蛋白尿是什麼
患者問到什麼是蛋白尿?尿液中每天蛋白量超過1g稱為蛋白尿。如出現持續性蛋白尿就是有腎實質性損害。但尿蛋白的含量不能確定腎臟受損程度的輕重。腎病綜合征和持續性蛋白尿患者預後不良。知道了,那麼在局灶性腎小球硬化、IgA腎病、糖尿病腎病和慢性腎移植排異反應中,蛋白尿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腎臟病變的情況,因此,判斷腎病損害的輕重,不能只憑蛋白尿來衡量,要綜合蛋白尿得量和持續時間來全面顧及,還要結合全身情況及身功能檢查來確定。以上是,那麼我們應如何預防呢?①蛋白尿患者首先應該有一個愉悅的心情;②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飲水,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水果新鮮蔬菜等。忌食海鮮類和刺激性食物,尤其不能喝酒;③如果有感冒、發燒、感染等症狀要及時咨詢醫生,避免發生並發症;④如出現水腫,要限制水和鹽的攝入量。通過冀兆奎專家為大家解答的和日常防護措施。希望可以給蛋白尿患者帶來一些幫助。日常生活中如發現蛋白尿症狀,應及早的去專業的腎病醫院進行診斷治療,您可以到北京武警總隊第三醫院去治療。該院獨創的「生物細胞移植療法」是將體外鑒別、分離、純化、擴增和培養的優質生物細胞通過穿刺、微創介入或靜脈注射等方式將生物細胞植入患者體內之後,利用生物細胞自身具有靶向性的特性,使之種植到病變部位,來修復失去的組織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3、蛋白尿是什麼樣子的
最明顯的就是小便有泡沫,長時間不消,尿渾濁
4、尿蛋白是什麼顏色
正常的無色,有問題的多呈泡沫狀。望採納
5、蛋白尿的泡沫是什麼樣子的有圖嗎
蛋白尿可以是表現尿液泡沫增多,尿液會出現渾濁,平時注意多飲水。配合服用菌食療苓白多菌粉,可清除導致腎小球基底膜損傷的免疫復合物,增強療效,不增加腎臟負擔。
6、什麼是蛋白尿?
蛋白尿是由於人體血液中的蛋白流失到尿液中,蛋白通過尿液排出體外。患者版多因為排泄或吸收出現權問題導致蛋白尿的出現。蛋白尿常見於腎炎患者和腫瘤患者。
蛋白尿是慢性腎病的典型症狀,蛋白尿的形成原因與腎小球的屏障功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如果是以下項中其中的某一項導致出現蛋白尿,建議去做深入的檢查。
假性蛋白尿常見於以下情況:
1丶尿中混入血液、膿液、炎症或腫瘤分泌物以及月經血、白帶等,常規蛋白尿定性檢查均可呈陽性反應。這種尿的沉渣中可見到多量紅細胞、白細胞和扁平上皮細胞,而無管型,將尿離心沉澱或過濾後,蛋白定性檢查會明顯減少甚至轉為陰性;
2丶尿液長時間放置或冷卻後,可析出鹽類結晶,使尿呈白色混濁,易誤認為蛋白尿,但加溫或加少許醋酸後能使混濁尿轉清,以助區別;
3丶尿中混入精液或前列腺液,或下尿道炎症分泌物等,尿蛋白反應可呈陽性。此情況,病人有下尿路或前列腺疾病的表現,尿沉渣可找到精子、較多扁平上皮細胞等,可作區別;
4丶淋巴尿,含蛋白較少,不一定呈乳糜狀;
5丶有些葯物如利福平、山道年等從尿中排出時,可使尿色混濁類似蛋白尿,但蛋白定性反應陰性。
參考資料網路—蛋白尿
7、什麼是蛋白尿
健康人尿中蛋白質,多指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專小於150 mg,蛋白質定性檢屬查時,呈陰性反應。當尿中蛋白質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規檢查即可測出,稱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則稱為大量蛋白尿。
8、什麼是蛋白尿?
正常人每日濾過的原尿達180
升之多,但經過腎小管重吸收、分泌,最後濃縮排出的僅有1.5升左右。其中含蛋白約為40~100毫克,用尿蛋白定性方法是測不出來的。
蛋白尿並非都是病態,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稱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現於健康人的暫時性蛋白尿。多見於青年人,在劇烈運動、發熱、高溫、受寒、精神緊張等因素影響下,腎血管痙攣或充血,導致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強而使蛋白大量「漏網」。正常孕婦尿中蛋白可輕度增加,這與體位和腎流量加大、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有關。功能性蛋白尿在誘因解除後蛋白尿會自行消失。故又稱可逆性蛋白尿或一過性蛋白尿。
尿中有無蛋白,含有蛋白量的多少,有一個簡便粗略的檢驗方法:將尿液煮沸即止,尿液中可出現白色混濁,加5%醋酸5~10滴再煮沸,如混濁消失,說明尿中無蛋白,尿蛋白定性試驗陰性;如混濁不消失反而增加,呈絮狀沉澱或凝塊,則尿蛋白定性試驗為陽性。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體某個系統或臟器發生病變所致的尿液持續出現蛋白。一般24小時尿蛋白量超過150毫克。常見於三種情況:
腎小球性蛋白尿:
因各種原因所致腎小球毛細血管壁損傷(如免疫損害),使負荷減少或喪失,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高。較多的血漿蛋白濾過後,超出了腎小管重吸收能力,導致蛋白尿。如急慢性腎炎、狼瘡性腎病、糖尿病腎病等。
腎小管性蛋白尿:腎小管發生病變或腎小管功能缺陷時,對蛋白重吸收減少或分泌蛋白增加,導致尿液蛋白增加。如腎小管酸中毒、鎮痛葯引起的腎病、抗生素的腎毒表現等。
溢出性蛋白尿(也稱凝溶蛋白尿)患者尿液加熱到40℃時混濁,60℃時凝固,達100
℃時溶解。見於多發生骨髓瘤、原發性澱粉樣變、巨球蛋白血症等。
9、你知道尿蛋白的顏色是什麼樣的嗎
蛋白尿的顏色不同其腎病的類型也是不一樣的,其中包括:粉紅色或紅色尿:凡回肉眼可見的淡粉紅色雲霧狀、洗答肉水樣、混有血性凝塊狀的尿液統稱為肉眼血尿,即尿中含有大量的紅細胞。如尿液外觀無大改變,只有在顯微鏡下才可見的血尿稱為鏡下血尿。血尿多見於腎結核、腎腫瘤、腎結石、泌尿道結石、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等。白色或渾濁尿液:某些特殊蔬菜和食物含有較多磷酸鹽或碳酸鹽時,特別在寒冷天氣中,尿蛋白可呈現白色混濁或有沉澱現象出現,經過加熱和加酸後渾濁及沉澱消失則無大問題。但濃尿和菌尿時因尿內含有大量濃細胞或細菌等炎性滲出物,新鮮尿液即成渾濁樣、白色雲霧樣,加熱加酸其渾濁均不消失,此類尿多見於泌尿系感染、腎盂腎炎、膀胱炎等。濃茶樣或醬油色尿:多為血紅蛋白尿,常見於蠶豆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尿蛋白、血型不符的輸血反映。乳白色尿:如同牛奶一樣呈乳白色。多淋巴管阻塞而引起。常見於絲蟲病,也可由於結核、腫瘤、胸腹部創傷引起的腎周圍淋巴循環障礙造成腎盂或輸尿管破裂時,淋巴管阻塞而使乳糜液進入尿液。深黃色尿:呈豆油色,從容器倒出時易掛於容器壁上不易倒凈,震盪後多有泡沫,為膽紅素尿,多見於黃膽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