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結腸炎有哪些症狀
你好
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主要臨床表現腹瀉、腹痛、粘液便及膿血便、里急後重、甚則大便秘結、數日內不能通大便;時而腹瀉時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復發作。
結腸炎的主要臨床症狀?
本病起病多數緩慢,少數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遷延數年至十餘年,常有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或持續性逐漸加重,偶呈急性暴發,臨床表現:
(1)腹瀉:粘液便及膿血便,輕者每天3-4次,重者數十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2)腹痛:輕度病人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陣痛,可涉及全腹有痛一便意一便後緩解的規律.
(3)便秘,大便秘結4-5日排便一次,糞便如羊屎樣,甚則不吃瀉葯不能通便.
(4)其他症狀:腹脹、消瘦、乏力、腸鳴、失眠、多夢、怕冷等症.
怎樣診斷結腸炎
在日常生活中結腸炎是比較好確認,如有腹瀉大便不成形、腹痛、腸鳴、便秘、粘液便及膿血便,此病剛開始服用磺胺類及抗生素葯物可控制病情,多次復發後,用此葯療效甚微,應到當地醫院請專科醫生幫助診斷.1993年,全國慢性非感染性腸道疾病學術研討會,結合我國情況擬定3試行診斷標淮:
(1)潰瘍性結腸炎需先排除細菌性痢疾、阿迷巴性結腸炎等病因明確的結腸炎.
(2)具有反復發作的腹瀉、腹痛、粘液、膿液等典型的臨床表現,至少有結腸鏡"X光線"的特徵性改變中的一項。
(3)臨床表現不典型,但有典型結腸鏡或X光表現或粘膜活檢組織學表現。
結腸炎的臨床分型
結腸炎的臨床分型有利於治療和判斷預後,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和臨床過程,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輕度型:最多見、起病慢、症狀輕、輕度腹瀉,每天少於4次,並與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僅有少量血液粘液無全身症狀,病變多局限在直腸和乙狀結腸,血況正常。
(2)中度型:介於輕度與重度之間,腹瀉每天多於4次,並有輕度全身症狀。
(3)重度型:有發熱、倦怠、消瘦、貧血等全身表現腹瀉每天多於6次,血便或粘液膿血便。
(4)暴發型:少見。
慢性腸炎的中醫分型
中醫認識:認為結腸炎大多為濕熱壅結、脾腎陽虛、氣血兩虛、氣滯血瘀、飲食失調、勞累過度、精神因素而誘發。本人經過20餘年臨床經驗和眾多專家共同努力總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獨特中醫分型論治,因此在臨床中取得奇特療效,從而對治癒結腸炎及預防結腸癌有一定作用。
(1)腹瀉型:泄瀉、大便不成型、腹痛、便血、粘液便、膿血便、腸鳴及排便不暢、不盡、里急後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惡寒、頭昏等症。(此型最易治療,一般20-60天可根治)
(2)便秘型:大便秘結,如羊屎樣,排便不暢、不盡,甚則數日內不能通大便,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長期腹瀉史,伴有腹痛、消瘦、口乾、腹脹貧血等症,易惡變。(治療一般30-60天)
(3)腹瀉便秘交替型:大便時干時稀、時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脹等症。(治療一般20-60天)
怎樣從根本上治療結腸炎?
慢性結腸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某些病原體感染、遺傳基因及精神因素有關,大多病程長,病情纏綿難愈,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大便帶粘液和膿血,患者十分痛苦,這些症狀不是通過調理脾胃、健脾益腸就能解決的,而應寒熱通補、健脾和中、燮理陰陽,就能從根本上治療腸炎。
山東患者劉某,腹痛腹瀉5年,服用過很多中西葯物,開始見效,越用效果越差,有的葯服用時減輕,停葯後復發。就診時患者腹瀉加重,大便帶粘液,每天5-6次,里急後重,大便後肛門有灼熱感,飲食尚好,但吃飯後就得去廁所,行動稍有遲緩,大便就不能控制,身體逐漸消瘦,全身無力。舌質紅,苔白膩,脈弱。根據病情,用健脾祛濕、寒熱通補法治療,服葯15劑後,大便次數減少,每天3次,但仍有粘液,不成形,在原方基礎上用補腎葯,用服15劑,大便基本上恢復正常。患者以為完全好了,沒鞏固治療,但因飲食不節而病情復發,大便日3-4次,病症基本同前,但反應較輕,仍用原方加炒薏米30g,繼服15劑,大便基本恢復正常,再服15劑,完全恢復正常,至今未再復發。
結腸炎的治療用葯,關健是在組方,大便次數多不一定就用補葯,要辨證和辨病相結合,健脾和中和通補通用相結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這樣效果才能更好。
2、結腸炎 結腸炎是痛在哪個地方?
結腸炎疼,輕者可無疼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輕偏中度疼痛居多,為左或右下腹陣痛,隱隱作痛,陣發性絞痛,刺痛,擠壓痛,脹痛等,有時還可能波及全腹。疼痛因排氣或大便而有所緩解。
3、結腸炎在哪個地方痛?
結腸幾乎是繞小腸一周的,所以結腸炎疼痛時是在臍下一點的地方,左下腹垂直的地方和右下腹垂直的地方疼痛。一般情況患者疼痛位置是在左腹下及乙狀結腸的位置,因為這個位置是結腸炎的多發部位。
當然,結腸炎的具體病情要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是有關系的。結腸炎,顧名思義就是各種原因引起的結腸炎症性病變,潰瘍性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炎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常發病於中年輕人群,造成結腸炎發病的原因有許多。現在醫學普遍認為,結腸炎的發病與自身的免疫反應密切相關,其中尤其是與細胞免疫關系緊密。
結腸炎也可能是發生在腹部兩側,痙攣性的疼痛或者是脹痛,結腸炎的主要症狀是腹瀉,腹痛,粘液便,排出膿血便,粘液血便或者是血便常伴里急後重,常伴有消瘦無力,反復發作,這個疾病不是很嚴重,但是很頑固,病程比較持久,不易痊癒,大家在平時一定要注意,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結腸炎常常是指潰瘍性結腸炎,屬於一種炎症性腸道疾病,可能是環境、飲食、感染、遺傳、免疫共同導致腸道炎症。
潰瘍性結腸炎常常反復發作,好發於青壯年,炎症主要發生在大腸黏膜以及黏膜下層,病變開始於直腸,並逆行發展引起整個的結腸發生炎症,甚至病變發展到回腸的尾端。
我們的結腸位於腹部的四周,包括了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理論上來說,如果是結腸炎引起的疼痛,發生在肚子的周圍。
得了結腸炎是非常痛苦的,不僅腹痛,還會腹瀉、黏液便及膿血便、里急後重、甚則大便秘結、數日內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而且還反復發作。
潰瘍性結腸炎最常見的表現是便意頻繁拉肚子和大便帶血、大便帶有黏液或者出現黏液膿血便。部分患者可以在腹瀉之後出現便秘,表現為腹瀉交替便秘。
患者可以出現惡心嘔吐,食慾減退以及腹脹。不同程度的發熱。病情進展可以出現消瘦,人越來越衰弱,貧血、營養不良以及低蛋白血。
4、結腸炎一般會那裡疼
結腸炎最長累及直腸和乙狀結腸,因此典型表現為左下腹、下腹痛。當然,因其可發於大腸各段,不排除其他腹部分區疼痛。
5、結腸炎是怎麼回事? 是肚子的哪個部位痛?怎樣預防和治療?
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主要臨床表現腹瀉、腹痛、粘液便及膿血便、里急後重、甚則大便秘結、數日內不能通大便;時而腹瀉時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復發作。
結腸炎的主要臨床症狀:
本病起病多數緩慢,少數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遷延數年至十餘年,常有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或持續性逐漸加重,偶呈急性暴發,臨床表現:
(1)腹瀉:粘液便及膿血便,輕者每天3—4次,重者數十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2)腹痛:輕度病人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陣痛,可涉及全腹有痛一便意一便後緩解的規律.
(3)便秘,大便秘結4—5日排便一次,糞便如羊屎樣,甚則不吃瀉葯不能通便.
(4)其他症狀:腹脹、消瘦、乏力、腸鳴、失眠、多夢、怕冷等症.
怎樣診斷結腸炎?
在日常生活中結腸炎是比較好確認,如有腹瀉大便不成形、腹痛、腸鳴、便秘、粘液便及膿血便,此病剛開始服用磺胺類及抗生素葯物可控制病情,多次復發後,用此葯療效甚微,應到當地醫院請專科醫生幫助診斷.1993年,全國慢性非感染性腸道疾病學術研討會,結合我國情況擬定3試行診斷標淮:
(1)潰瘍性結腸炎需先排除細菌性痢疾、阿迷巴性結腸炎等病因明確的結腸炎.
(2)具有反復發作的腹瀉、腹痛、粘液、膿液等典型的臨床表現,至少有結腸鏡"X光線"的特徵性改變中的一項。
(3)臨床表現不典型,但有典型結腸鏡或X光表現或粘膜活檢組織學表現。
結腸炎的臨床分型
結腸炎的臨床分型有利於治療和判斷預後,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和臨床過程,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輕度型:最多見、起病慢、症狀輕、輕度腹瀉,每天少於4次,並與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僅有少量血液粘液無全身症狀,病變多局限在直腸和乙狀結腸,血況正常。
(2)中度型:介於輕度與重度之間,腹瀉每天多於4次,並有輕度全身症狀。
(3)重度型:有發熱、倦怠、消瘦、貧血等全身表現腹瀉每天多於6次,血便或粘液膿血便。
(4)暴發型:少見。
6、結腸炎在哪個地方痛請問小妙招是什麼啊?成全一下我的夢想好不好啊?
在飲食上應暫時迴避自己敏感的食品,但不要太過於緊張,心理因素對胃腸功能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有了結腸炎的症狀後,治療結腸炎選長銨百草這個還不錯啊!
7、結腸炎在哪個地方痛
結腸炎患者症狀,乏力、腸鳴、失眠、多夢、怕冷等症狀;輕者每天3—專4次,重者數十次或腹瀉與便屬秘交替出現。結腸炎是個頑固性的疑是個頑固性的疑難病你可用~•~長 ~•~銨~•~百~•~草~•~ ,有望治癒。
8、結腸炎是怎麼回事啊?
結腸炎可以分為左半結腸炎和右半結腸炎。結腸炎的共同症狀都是腹痛和腹瀉,具專體表現:1、如屬果是右半結腸炎,腹痛多位於右下腹或臍周,呈間歇性發作,常為痙攣性陣痛伴腸鳴增加,常與進餐後加重,排便或肛門排氣後緩解。腹痛的發生可能與進餐引起胃腸反射,或腸內容物通過炎症狹窄腸段,引起局部腸痙攣有關,體檢常有腹部壓痛。部位多位於右下腹。腹瀉,可以是間歇發作或持續性,多為糊狀,一般無膿血和黏液。2、如果是左半結腸炎,它的腹痛主要是位於左下腹或下腹陣痛,亦可累及全腹,常有里急後重,便後腹痛緩解。輕者可無壓痛或僅有腹部不適,重者可有持續劇烈腹痛。腹瀉主要與炎症導致大腸黏膜對水鈉吸收障礙以及結腸運動功能失常有關,主要表現為黏液膿血便。輕者每天排便2到4次,便血有或者無。重者排便,每天大於十次,多數可見膿血,甚至大量便血。除了腹痛和腹瀉的症狀之外,還可以有腹脹,食慾不振,惡心嘔吐,嚴重者可有發熱和營養不良症狀。
9、我是不是有結腸炎的,怎麼我的腹部會痛
肚子痛的話,如果是右上腹痛,須考慮是肝臟、膽囊、膽道、右腎、大腸右段內等問題;右下腹容痛可能是盲腸、闌尾、(女,右卵巢及輸卵管)、右輸尿管等的問題;左上腹痛可能是胃、脾臟、胰臟、大腸左段的問題;左下腹痛則大概是乙狀結腸、左輸尿管等的問題;若是肚臍周圍疼痛,主要表示為小腸疾病。此外,有時出現整個腹腔的廣泛性疼痛,此情形通常是腹膜受到某種原因刺激而發炎,例如:潰瘍穿孔。
你的情況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診斷明確後就可以對症治療了
10、得了結腸炎,身體哪個部位會痛?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呢?
結腸炎,以潰瘍性結腸炎最常見,本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多見於~40歲,亦可見於兒童或老年人。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別。近年來我國潰瘍性結腸炎患病率明顯增加,以輕中度病人佔多數,但重症也不少見。
一、得了結腸炎,身體會有哪些表現呢?
反復發作的腹瀉、黏液膿血便及腹痛是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症狀。起病多為亞急性,少數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經過,發作與緩解交替,少數症狀持續並逐漸加重。病情輕重與病變范圍、臨床分型及病期等有關。
(一)消化系統表現
1、腹瀉和黏液膿血便
是本病活動期最重要的臨床表現。大便次數及便血的程度與病情輕重有關,輕者排便2~3次/日,便血輕或無;重者>10次/日,血顯見,甚至大量便血。
2、腹痛
多有輕至中度腹痛,為左下腹或下腹隱痛,亦可累及全腹。常有里急後重,便後腹痛緩解。輕者可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重者如並發中毒性巨結腸或炎症波及腹膜,可有持續劇烈腹痛。
3、其他症狀
可有腹脹、食慾不振、惡心、嘔吐等。
4、體征
輕、中度病人僅有左下腹輕壓痛,有時可觸及痙攣的降結腸或乙狀結腸。重型病人可有明顯壓痛。若出現腹肌緊張、反跳痛、腸鳴音減弱等體征,應注意中毒性巨結腸、腸穿孔等並發症。
(二)全身反應
1、發熱
一般出現在中、重度病人的活動期,呈低至中度,高熱多提示病情進展、嚴重感染或並發症存在。
2、營養不良
衰弱、消瘦、貧血、低蛋白血症、水與電解質平衡紊亂等多出現在重症或病情持續活動者。
(三)腸外表現
包括外周關節炎、結節性紅斑、壞疽性膿皮病、鞏膜外層炎、前葡萄膜炎、口腔復發性潰瘍等。骶髂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及少見的澱粉樣變性等,可與潰瘍性結腸炎共存,但與潰瘍性結腸炎本身的病情變化無關。
二、潰瘍性結腸炎的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限於大腸黏膜與黏膜下層,呈連續性彌漫性分布。病變多自直腸開始,逆行向近段發展,可累及全結腸甚至末段回腸。活動期時結腸黏膜固有層內彌漫性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可見黏膜糜爛、潰瘍及隱窩炎、隱窩膿腫。慢性期時隱窩結構紊亂,腺體萎縮變形、排列紊亂及數目減少,杯狀細胞減少,出現潘氏細胞化生及炎性息肉。
由於結腸病變一般限於黏膜與黏膜下層,很少深入肌層,並發結腸穿孔、瘺管或腹腔膿腫少見。少數重症病人病變累及結腸壁全層,可發生中毒性巨結腸。表現為腸壁重度充血、腸腔膨大、腸壁變薄,潰瘍累及肌層至漿膜層,可致急性穿孔。病程超過20年的病人發生結腸癌的風險較正常人增高10~15倍。
三、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分型
按其病程、程度、范圍及病期進行綜合分型:
1. 臨床類型
①初發型,指無既往史的首次發作;②慢性復發型,臨床上最多見,指緩解後再次出現症狀,常表現為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
2. 疾病分期
分為活動期與緩解期。活動期按嚴重程度分為輕、中、重度。輕度指排便<4次/日,便血輕或無,脈搏正常,無發熱及貧血,血沉<20mm/h。重度指腹瀉≥6次/日,明顯血便,體溫>37.8℃、脈搏>90次/分,血紅蛋白<75%正常值,血沉>30mm/h。介於輕度與重度之間為中度。
治療目標是誘導並維持症狀緩解以及黏膜癒合,防治並發症,改善病人生存質量。根據病情嚴重程度、病變部位選擇合適的治療葯物,包括控制炎症治療和對症治療。癌變多見於廣泛性結腸炎、病程漫長者。病程大於20年的病人發生結腸癌風險較正常人增高10-15倍。
活動期病人應有充分休息,調節好情緒,避免心理壓力過大。急性活動期可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病情好轉後改為富營養、易消化的少渣飲食,不宜過於辛辣。注重飲食衛生,避免腸道感染性疾病。按醫囑服葯及定期醫療隨訪,不要擅自停葯。反復病情活動者,應有長期服葯的心理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