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愛咬指甲是怎麼回事呀?
生活中,有的孩子只是啃指甲尖,這不算嚴重。但有的孩子啃指甲以至於把指甲撕壞或版者使手指出血權。手指甲上皮有重要的功能,它可以抑制細菌、酵母菌以及液體進入手指皮膚的上層,所以當孩子那樣做的時候會造成手指和指甲根部的輕度感染,甚至會引起永久性的指甲變形。如果你看到孩子的指甲腫脹發紅,或者指甲凹凸不平,你應該考慮帶他上醫院的皮膚科了。 如果不是生理上的原因,那就可能是習慣上或心理上的原因。孩子假如從小養成啃指甲的習慣,這種壞習慣就會成癮,看到指甲就想啃,而且父母這樣的身邊的親人的指甲也會拿過啃;還有可能的原因是在恐懼缺乏安全感、焦慮、緊張的時候的一種自我化解方式。 運用潛意識調控技術刪除他內心深處(潛意識里)的恐懼不安記憶,輸入安全、自信、積極、樂觀的信念,再也不啃指甲了。」
2、孩子總咬手指甲是什麼原因如何防治
小孩子咬指甲是一種常見現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咬指甲的經歷。因此,一些年輕父母對孩子咬指甲的習慣往往不在意。其實,咬指甲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不少危害。據解放軍304醫院消化科李艷梅醫生介紹說,人的手接觸外界最多,特別是孩子,出於好奇,總喜歡這兒摸摸,那兒抓抓,甚至在地上爬,在指甲縫中和指尖上會沾有大量的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指甲縫是利於細菌滋生的場所,蟲卵在指縫中可存活多天。孩子在咬指甲時,無疑會在不知不覺中把大量病菌帶入口腔和體內,導致口腔或牙齒感染,嚴重的還會引發消化道傳染病如細菌性痢疾,或者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病、蟯蟲病等。經常咬指甲還會對兒童的牙齒造成傷害,造成牙齒排列不整齊,如牙齒外暴,門牙缺角,影響孩子的容貌。咬指甲還可能造成指甲畸形,破壞甲床,引發出血或感染,損傷甲板,使甲板縮短,周邊不整齊,甲板板面粗糙,失去原來光澤,如侵及甲溝,可造成甲溝炎。目前中國很多兒童體內含鉛量過高,除了大氣鉛污染外,孩子在玩玩具時,手上就會沾染鉛,咬指甲時就會把鉛吃進體內,因而,糾正愛咬指甲的不良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減少鉛的攝入。李醫生說,孩子愛咬指甲,有時往往反映一種心理情緒,如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敵對感等情緒狀態,其根源可能是受關注不夠或缺乏安全感。而有些孩子,由於咬手指甲經常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訓斥,反過來又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成為繼發性精神刺激因素。糾正孩子咬指甲的習慣可採用心理療法和行為矯正法。以耐心說服和鼓勵為主,要循循善誘,平時多給予孩子心理上的關注,消除造成孩子緊張的因素。引導孩子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多交朋友,如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塊玩玩具,一塊做游戲等,轉移其注意力。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常修剪指甲,對大一點的孩子,可通過講道理告訴他們咬指甲的危害。糾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有一個過程,年齡越小越比較好糾正,所以,家長發現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時就要盡早矯治。家長要有耐心和信心,千萬不可體罰,不可大聲訓斥,不要粗暴地強行將孩子的手指從嘴邊拉開,這樣可能會在潛意識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習慣。
3、孩子為什麼愛咬指甲?
咨詢室的沙發上坐著一對母女二人,媽媽的裝扮精緻,妝容簡潔大方,衣著考究一看就是講究生活品質的女人。但是坐在她旁邊的女兒小雪,感覺就不一樣了。小雪今年7歲了,已經是小學生了。細軟的長頭發草草的扎著兩個小辮子,引人注意的是一雙有些無辜的大眼睛,長長的睫毛上下忽閃,坐在精緻的媽媽身邊,看起來就像個『受氣包』很是招人憐愛。在詢問了來咨詢的緣由後,『精緻』媽媽拿起小雪的手給我看:「您看看,您說這是人手嗎?簡直就是爪子!」確實,小雪的小手伸出來有些嚇人,十個小手指幾乎看不到指甲。由於長期對指甲的啃咬,使得小雪的手指看上去就是"肉包甲",手指頂端的皮也被撕咬的血肉模糊,個別手指因甲溝炎而看起來有些腫脹。聽著媽媽這樣說自己,小雪的姿態越發的退縮。看上起似乎很緊張,低下頭扣著甲溝里的『倒刺』,順勢將手指放到嘴上就啃起來了。突然啪的一聲,「還啃!」媽媽怒目圓睜,狠狠的打了一下小雪的手。這突如其來的舉動不僅嚇壞了小雪,也讓我驚一下。通過詢問,小雪的故事也越來越清晰的展現在我面前。小雪媽媽為了自己的身材,拒絕用母乳喂養,在小雪出生3個月以後,父母因為自己的事業正處發展期無心照顧她,因此將小雪送回老家讓姥姥照顧。直到小雪4歲,父母將她和姥姥一起接到城裡生活,在這期間父母幾乎很少回家看望小雪。然而,回到城市生活讓小雪感到不適,老家的生活習慣和方言讓媽媽非常頭疼經常為了改掉小雪身上的『壞習慣』而嚴厲的訓斥小雪,有時也會採用打罵的方式。從未上過幼兒園的她也很難與小朋友相處,常常也因為口音的問題被小朋友嘲笑,這讓小雪在人際交往上越來越退縮。回到家,也只和姥姥最親近。那個時侯,小雪的姥姥就發現她開始出現咬指甲的行為了,當時並沒太在意。小雪5歲時,外婆因心臟病突然離世,這對小雪無疑是一次重大的創傷。通過小雪媽媽的描述,從那個時候開始,小雪啃指甲,咬手指的行為就越來越嚴重了。如今,看著已經不成樣子的兩只小手,媽媽非常著急詢問醫生後被告知是身體缺乏微量元素,又是補鋅、補鐵還補鈣,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升入小學以後,小雪上課的時候總是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師說她上課小動作特別多。回家後父母也沒少教育她,在學校里小雪也成為老師格外『關注』的對象,罰站、罰抄寫字對小雪來說都成為家常便飯。故事多元分析:啃咬指甲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很多人這種從小開始啃咬指甲的習慣如果不加以糾正,有時會延續到成年。長期啃咬指甲可造成指甲畸形,破壞甲床,損傷甲板,引起出血或感染。長此以往,可使甲板縮短,周邊不整齊,甲板板面粗糙,失去應有的光澤,甚至可引發甲溝炎。消化科的醫生介紹說:人的手是與外界接觸最多的,尤其是孩子,往往出於好奇,喜歡摸摸這兒,動動哪兒。甚至他們還會爬在地上,在指甲縫中和指尖上都會粘有大量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甚至有些蛔蟲卵在會在指甲縫中存活多日。這樣在孩子咬指甲的時候,就會不知不覺的把大量病菌帶入口腔和體內,最終導致口腔牙齒感染,甚至嚴重的引起消化道傳染病或腸道寄生蟲病等。其實孩子啃咬指甲,有時反映出一種心理情緒。往往與情緒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敵對感等情緒有關。故事中的小雪,雖然剛剛7歲,但是卻經歷了很多打擊。3個月大的嬰兒原本應該依偎在媽媽的懷抱中,幸福的成長。然而因為現實的生活原因使得這樣與媽媽的依戀關系被強行割斷。對於一個尚未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孩子來說,其實一種莫名的不安全感已經在小雪的心裡埋下了種子。接下來的生命中,雖然與父母分離但還有個外婆可以依靠。當回到父母身邊,環境的變化使得小雪又一次面臨恐慌,媽媽對自己的不接納,小朋友的嘲笑,加之外婆的突然離去。這些都是對小雪脆弱內心的重創,都是刺激小雪啃咬指甲行為的因素。由於咬指甲常常會遭到姥姥嚴厲的批評和訓斥,這些反過來又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成為又一個繼發性精神刺激因素。小貼士:在糾正孩子啃咬指甲的習慣時,家長們應該注意一下幾點:1、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家長不用過分在意寶貝啃指甲的行為,啃指甲是一種無意識的安慰自己行為,如果家長過分關注,會強化孩子啃指甲的行為。 2、不要著急糾正孩子咬指甲的行為,同時還要忽視這個現象。平時也應對給孩子心理上的關注和軀體的接觸,消除造成孩子緊張焦慮的因素。多陪伴孩子參加一些娛樂活動,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用正面的方式轉移孩子對啃咬指甲的注意力。3、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萬不可採用體罰或大聲訓斥等方式,不要粗暴地強行將孩子的手指從嘴裡拉出來,這些行為都會讓孩子產生緊張的情緒,加重啃咬指甲的習慣。 4、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常修剪指甲,對大一點的孩子,可通過講道理告訴他們咬指甲的危害。孩子咬指甲不能算作毛病,要順其自然,改變需要一個很長過程。所以,家長發現孩子有咬指甲現象時,反思自己早年教育愛的缺失,給以孩子溫和、理解、耐心的關愛。
4、小孩子為什麼咬指甲?
孩子咬指甲的習慣要早糾正 小孩子咬指甲是一種常見現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咬指甲的經歷。因此,一些年輕父母對孩子咬指甲的習慣往往不在意。其實,咬指甲是一種不良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危害。 解放軍304醫院消化科李艷梅醫生介紹說,人的手接觸外界最多,特別是孩子,出於好奇,總喜歡這兒摸摸,那兒抓抓,甚至在地上爬,在指甲縫中和指尖上會沾有大量的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指甲縫是利於細菌滋生的場所,蟲卵在指甲縫中可存活多天。孩子在咬指甲時,無疑會在不知不覺中把大量病菌帶入口腔和體內,導致口腔或牙齒感染,嚴重的還會引發消化道傳染病如細菌性痢疾,或者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病、蟯蟲病等。 經常咬指甲還會對兒童的牙齒造成傷害,造成牙齒排列不整齊,如牙齒外暴,門牙缺角,影響孩子的容貌。咬指甲還可能造成指甲畸形,破壞甲床,引發出血或感染,損傷甲板,使甲板縮短,周邊不整齊,甲板板面粗糙,失去原來光澤,如侵及甲溝,造成甲溝炎。 據報道,目前中國很多兒童體內含鉛量過高,除了大氣鉛污染外,兒童玩具、食品包裝和學慣用品等帶顏色的塑料產品鉛含量較高。孩子在玩這些玩具時,手上就會沾染鉛,咬指甲時就會把鉛吃進體內,因而,糾正愛咬指甲的不良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減少兒童鉛的攝入。 李醫生說,孩子愛咬指甲,有時反映一種心理情緒,如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敵對感等情緒狀態,其根源可能是受關注不夠或缺乏安全感。而有些孩子,由於咬手指甲經常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訓斥,反過來又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成為繼發性精神刺激因素。 糾正孩子咬指甲的習慣可採用心理療法和行為矯正法,以耐心說服和鼓勵為主,平時多給予孩子心理上的關注,消除造成孩子緊張的因素。引導孩子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多交朋友,如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塊做游戲等,轉移其注意力。家長要有耐心和信心,千萬不可體罰,不可大聲訓斥,不要粗暴地強行將孩子的手指從嘴裡拉出,這樣可能會在潛意識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習慣。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常修剪指甲,對大一點的孩子,可通過講道理告訴他們咬指甲的危害。 糾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一個過程,年齡越小越比較好糾正,所以,家長發現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時就要盡早矯治。 那麼如何矯正呢? 專家發現,用習慣扭轉法治療神經性習慣,包括咬指甲、揪頭發、吸吮拇指,及一些嘴部的不良習慣如咬唇和磨牙,是最管用的一個方法。 步驟大致如下: 1、教給孩子分辨識別習慣性行為出現的情況,例如想辦法讓孩子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最愛咬手指頭。 2、教給孩子掌握在習慣性行為出現時運用的對抗反應,例如對自己說「媽媽說了,咬指甲容易生蛔蟲。我不要長蟲子。」 3、讓孩子想像用對抗反應控制習慣性子行為時的情景,如想像肚子里不再有蛔蟲,不再鬧肚子疼了。 4、父母要給予必要的督促,當孩子成功地使用對抗反應不再出現習慣性行為時,一定及時給以表揚,這叫作社會支持。 對抗反應應該是一種容易做而且與神經性習慣不相容的自然行為。例如,對有咬指甲習慣的學齡期兒童來說,對抗反應就應該是用手握緊鉛筆1—3分鍾或攥緊拳頭1—3分鍾。因為握鉛筆不論在教室里還是在家裡學習時都是一種自然的行為,對抗反應不會引人注意。讓孩子先學習辨認每一次開始咬指甲的時間和情境。一旦察覺到這種行為(例如,當手指接觸到牙齒時,當手正向嘴移動時),就應立即中止行為並握緊鉛筆。如果孩子當時沒有筆可握,對咬指甲的對抗反應就應該用拳頭,用另一隻手握住它1—3分鍾或把手放到口袋裡1—3分鍾。對孩子使用習慣扭轉法時,父母應給予具體指導。 為什麼習慣扭轉療法有效呢?這可能源於對抗反應的兩種功能:第一種功能在於它是一種替代物,它提供一種替代性行為,從而限制習慣性行為。第二種功能在於它是一種懲罰物,因為它是一種不情願的活動。就是這種雙重的功能使對抗反應抑制以致最後消除了習慣性行為。
5、兩歲孩子老愛咬指甲是什麼原因呢?
從心理上,年齡小的孩子在焦慮,煩躁或者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就很可能誘發啃指甲的行為。在內孩子出現這種行為容的時候,若用打罵等消極的方式會造成負性強化。家長應該以轉移注意力和教育為主。比如,要以耐心關愛的態度教育孩子告訴他把細菌咽進肚子會引起疾病,並且用做游戲等方式轉移其注意力
(程祺專家)
6、孩子喜歡咬指甲,是什麼原因?怎麼辦?
我們常常會看到身邊一些人的指甲形狀非常奇怪,長得凸凸的,而且連帶著指關節都出現了形變。這其實就是因為在小的時候,有咬指甲的習慣導致的。
最近,朋友小林發現她家孩子的手有很長一段時間,指甲都不太長,之前很少見到這樣的情況,這讓小林非常的擔心,孩子的指甲怎麼突然就不會長了呢?
於是小林就對寶寶進行了觀察,發現他家孩子之所以不長指甲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小孩有咬指甲的習慣。
只要寶寶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就會習慣性的把手指頭放到嘴裡去啃,啃完後,指甲就變成禿禿的了。
這也讓小林擔心不已,認為小孩如果養成了這個習慣的話,這將對小孩未來的影響非常大。
那麼像小林寶寶的這種習慣,在許多寶寶身上都有出現。有的孩子因為沒有在小的時候進行糾正,咬指甲的習慣就一直保留了下來了,甚至延續到了孩子成年以後,因此給孩子帶來許多不好的影響。
但很多家長並不清楚,孩子習慣性咬指甲究竟會帶來哪些問題?下面就帶各位具體的了解一下,孩子長期咬指甲存在哪些問題?
在《我不再咬指甲》這本書中,作者就曾經提到小孩咬指甲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會使孩子的身體健康受到影響,也會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下面就帶家長們具體的了解一下,孩子長期存在這種行為,會帶來哪些問題?
1)孩子牙齒容易受到影響
大多數小孩咬指甲的行為,從他們出生後沒多久就會有,所以當孩子開始長牙的時候,無論是牙齒已經冒出了牙床,還是仍然居於牙床之內,堅硬的指甲都會對牙齒,以及牙床造成損傷。
特別是孩子長久使用牙齒啃食指甲的時候,很容易會使牙齒受到較為強烈的磨損。
這會導致孩子牙齒早早的就受到損害,甚至會出現牙根部的形變,導致孩子口腔輪廓出現變形,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樣貌。
2)孩子手指容易出現問題
孩子長久性的咬指甲,會使孩子的手指出現問題,例如孩子的指甲出現變形,而且會越長越短,甚至出現停滯生長的情況。
有些孩子咬指甲的行為是從小到大的,甚至以將手指咬破為樂。那麼這些行為,都會使手指出現較為嚴重的問題,甚至會使細菌順著被咬破的皮膚進入體內,使孩子的身體健康出現問題。
3)孩子容易出現蛔蟲等問題
很多孩子因為有咬指甲的習慣,但是在有咬指甲前,手指就已經亂摸了一些不太衛生的東西,所以,會使一些蟲卵夾雜在孩子指縫等地方。
如果小孩在這個時候去啃咬指甲的話,就很容易把這些蟲卵吃到肚子里,從而使寶寶出現蛔蟲等情況,這也是比較麻煩的。
小孩會出現比較強烈的肚子痛,而且也會影響到他們的食慾,以及健康發育,因此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家長面對孩子咬指甲的問題,常常感到頭痛不已,因為孩子咬指甲存在太多不良影響了,但是面對孩子咬指甲的原因,許多家長並不是特別的清楚。
育兒專家張思萊則表示,孩子出現咬指甲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孩子心理原因導致的。
有的則是孩子自身原因,導致他們喜歡咬指甲,所以,家長一定要分清,孩子咬指甲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孩子尋求安全感
很多寶寶會出現咬指甲的行為,其實是因為寶寶在出生後,常常會感到不安,因為對於這個陌生的環境不太熟悉,所以會通過咬指甲等方式尋求安全感。
等寶寶再大一點,通常在他們三四歲左右,孩子也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咬指甲。這是因為他們想要尋求,在嬰幼兒時期的心理安慰,所以會表現出這種行為。
¶孩子長牙的緣故
有的寶寶在長牙前後,也就是6個月左右,會突然出現咬指甲的行為。這是因為孩子在長牙的時候,牙床出現不適感,所以孩子希望通過咬指甲的方式,來緩解口腔內出現的這種感覺。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等孩子牙齒逐漸長出來後,孩子有咬指甲行為,就會逐漸得到糾正了。
但是在長牙期間,咬指甲還是會對孩子牙齒的生長帶來一定影響,例如會使牙齒長得不整齊,出現變形等情況。
¶孩子心理較為焦躁
有的寶寶之所以會出現咬指甲的行為,很有可能是因為寶寶內心出現了比較焦躁,或者緊張的情緒,所以,才會通過這種方式來緩解自己的不適感。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得出這樣的觀點,當人內心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時,他們就會通過一些行為,來緩解自己的這種不良情緒。
所以,孩子在出生後,無論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導致他們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還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父母不正常對待導致的焦慮感,都會使他們通過咬指甲等行為,來緩解自己的焦躁情緒。
但是這種心理,如果長久得不到糾正的話,只會使孩子的這種逃避行為加重。因為轉移注意力這種方式,在心理學上也算是一種逃避行為。
久而久之的話,孩子會很容易將這種行為當成他們心理的宣洩口,從而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孩子感到太過無聊
有的寶寶之所以會出現咬指甲的行為,其實是因為孩子太過無聊導致的,特別是剛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孩,他們因為自己出生後,往往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事,所以,會通過咬指甲來發泄自己無處安放的精力。
又或者是沒有人陪孩子玩,所以,他們會通過這種最為簡便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無聊的情緒。
03家長該如何糾正孩子咬指甲的行為?家長在了解了導致小孩咬指甲的一些原因後,對於小孩咬指甲這一行為的糾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畢竟小孩長時間咬指甲的話,對於他們的身體健康以及身心健康,都有著不太好的影響。那麼家長可以採取哪些方式,對小孩的這一行為進行糾正呢?
①了解孩子焦慮的原因
因為有的小孩是因為產生了焦慮感,才會出現咬指甲的行為,所以,家長可以提前了解,導致小孩出現焦慮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小孩咬指甲的根源所在。
因為家長可以通過其他一些方式,幫助孩子進行焦慮的釋放,這樣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減少因為焦慮導致的咬指甲。
②給予孩子安全感
許多三四歲的寶寶,出現咬指甲的原因,是因為內心缺乏安全感,或者特意通過咬指甲的行為,來尋找嬰幼兒時期的安全感。
所以,家長可以通過充分給予孩子安全感的方式,對他們的這種行為進行糾正。
家長可以給孩子安全感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每天多多抽出時間對孩子進行陪伴,對自己教育孩子上的一些不良行為,以及不良言語進行糾正。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孩子出現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③家長可以轉移孩子注意力
家長想要孩子糾正咬指甲的行為,肯定不是一次就能夠成功的,那麼家長不妨多抽出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看一看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咬指甲?
當孩子有這種行為表現的時候,家長就可以拿出孩子心愛的玩具,或者比較喜歡的故事書,利用這種方式讓孩子注意力得以轉移。
久而久之,孩子在出現想咬指甲的時候,他們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其他一些事,從而使別的事情代替咬指甲這一行為。
④家長需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糾正
有的寶寶出現咬指甲的行為,其實和家長也有一定關系,例如有的成人自己,就有咬指甲的習慣。
但要知道小孩在出生後,往往會對周圍人進行行為習慣的模仿,因此就會使他們出現咬指甲的表現。
所以,當家長發現自己,如果也有咬指甲的行為時,那麼就一定要對自己的這種不良習慣進行糾正。
當孩子身邊沒有人去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小孩也就失去了模仿對象,時間久了,他們也就自然忘記了咬指甲的這一模仿行為。
其實當家長發現自家小孩,出現咬指甲的這一行為後,所需要做的,就是對小孩咬指甲的原因進行判斷。因為每個人都有所差異,所以導致他們咬指甲的原因,也會有所不同。
那麼家長在了解了,導致小孩咬指甲的不同原因後,就可以對孩子的這一行為習慣,進行相應的糾正了。
但家長也不要操之過急,或者對孩子進行打罵,因為這些都不利於孩子不良習慣的糾正,往往循序漸進的進行,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