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風病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
2、麻風病的傳播途徑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麻風病的流行歷史悠久,分布廣泛。長期以來,麻風病給流行區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病原學
麻風桿菌屬分支桿菌,菌體呈短小棒狀或稍彎曲,長約2 ̄6μm,寬約0.2 ̄0.6μm,抗酸染色呈紅色,革蘭氏染色陽性。麻風桿菌在0℃可活3 ̄4周,強陽光照射2 ̄3小時便喪失繁殖能力,煮沸8分鍾可滅活。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麻風病人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其中瘤型和界線類病人傳染性最強。
(二)、傳播途徑
麻風桿菌主要是通過破損的皮膚和呼吸道進入人體。
(三)、人群易感性
人類對麻風桿菌的易感性很不一致,一般兒童較成人易感,而病例多為20歲以上的成人,男性病例多於女性病例。
臨床表現和治療
(一)、臨床表現
麻風病按五級分類法分為:結核樣型麻風(TT)、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風(BT)、中間界線類麻風(BB)、界線類偏瘤型麻風(BL)、瘤型麻風(LL)。各類麻風病的早期階段為未定類麻風(I)。
1、結核樣型麻風(TT)
臨床上本型較多見,損害常局限於外周神經和皮膚。皮損為紅色斑疹、紅色或暗紅色斑塊,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清,表面乾燥無毛,有時有鱗屑,局部感覺障礙出現早且明顯。
2、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風(BT)
常見皮損為斑疹、斑塊和浸潤性損害,基本特點似結核樣型,但損害多發。典型皮損中央有明顯的"空白區",周圍常有小的衛星狀損害,周圍神經損害多發,皮損感覺障礙明顯。
3、中間界線類麻風(BB)
典型皮損為斑疹與浸潤性的雙型損害,基本皮損呈多形性和多色性。可見有特徵性的倒碟狀、靶狀或衛星狀損害。面部皮損呈蝙蝠狀者,稱"雙型面孔"。皮損大小不一,數量較多;神經損害多發,但不對稱。皮膚與神經的損害和功能障礙介於結核樣型和瘤型之間。中間界線類麻風可向結核樣型或瘤型麻風轉化。
4、界線類偏瘤型麻風(BL)
皮損有斑疹、斑塊、結節和彌漫性浸潤等,分布廣泛,不完全對稱,少數皮損邊緣可見。有的彌漫性浸潤中央可見空白區。淺神經腫大,多發但不對稱。晚期患者皮損融合成片,面部深在性浸潤可形成"獅面",鼻中隔潰瘍或鞍鼻。病變還可以侵犯內臟。
5、瘤型麻風(LL)
早期瘤型皮損多為斑疹,呈淡紅色或淺色,邊緣模糊,形小數多,分布對稱。無明顯感覺障礙和閉汗,可有癢和蟻行感等感覺異常。病程長者可出現溫覺、痛覺遲鈍。
中期瘤型可出現斑疹、彌漫性浸潤和結節等損害,邊緣不清,表面光亮呈多汁感,分布廣泛,局部可出現輕度淺感覺障礙。
晚期瘤型麻風彌漫性浸潤更加明顯且向深層發展,體表皮膚絕大部分都有浸潤。面部皮膚彌漫增厚,額、顳部皮紋加深,鼻唇肥厚,耳垂肥大。四肢和軀干廣泛深在性浸潤,有明顯的感覺障礙與閉汗。
神經損害早期不明顯,摸不到神經粗大。中、晚期可出現廣泛而對稱的神經干粗大,可導致嚴重的殘廢畸形。
早期眉毛外側對稱性稀疏。隨著病程的進展,眉毛睫毛都可全部脫光。頭發等也可逐漸脫落。
粘膜損害出現早而明顯,中晚期常有淋巴結、睾丸、眼球及內臟損害。
6、未定類麻風(I)
為麻風病的早期階段,常見少量斑疹,多為淺色,少數淡紅色,邊緣清楚或不清楚,有不同程度的淺感覺障礙。
7、麻風反應
在麻風病的慢性過程中,麻風病人可突發症狀活躍,出現新皮損,伴惡寒、發熱等急性或亞急性症狀,這種變態反應性現象稱為麻風反應。
(二)、 治療
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葯物和方法治療麻風病。一般選用氨苯碸、利福平、苯丙碸和丙硫異煙胺等對麻風病患者進行聯合化療,或採用免疫療法對病人進行治療。對麻風反應,可選用酞咪哌啶酮、腎上腺皮質素等進行治療。
檢疫監測
(一)、隨時掌握國內外麻風病流行的最新疫情動態,有重點地對出入境人群進行監測。
(二)、當在來自疫區的交通員工和旅客中發現有斑疹、眉發脫落、歪嘴兔眼、虎口無肉、勾手吊腳、足底潰瘍、"馬鞍鼻"或"獅面"等麻風病體征者,應立即檢診,並及時做出診斷。
(三)、對來自疫區人員,在入境時應填報"旅客健康申明卡",凡曾患過麻風病者,應立即實施體檢,以檢出麻風病復發者。
疫情管理
(一)、在國境口岸發現的外國人患有麻風病時,國境衛生檢疫機關應立即阻止其入境。入境後發現患有麻風病也應令其出境。
(二)、凡在國境口岸或交通工具上發現的外國人為麻風疑似患者時,應立即隔離檢查。徵得疑似患者同意後,進行細菌學和組織病理學檢查,符合麻風病診斷標准者,應立即勸告其離境。對不願接受細菌學和組織病理學檢查者,也應立即勸告其離境。
(三)、出入境的中國公民患有麻風病時,不能簽發健康證明書,應立即實施隔離,並通過有關部門,將其送往當地麻風院(村)隔離治療。必要時取得公安部門協助,對麻風病患者採取強制性隔離治療措施。
對麻風疑似患者,也要立即隔離,並實施細菌學和組織病理學檢查,當診斷明確後作出相應處理。
(四)、對密切接觸者(尤其家庭成員),應立即實施健康檢查,以判斷是否患有麻風病,然後作出相應處理。
(五)、對麻風患者或疑似患者用過的什物、用具等應進行消毒。
(六)、當旅途中因患有麻風病而死亡的屍體到達國境口岸時,國境衛生檢疫機關應按規定令其就近火化處理。
(七)、國境衛生檢疫機關應阻止移運因患麻風病而死亡的屍體、棺柩和骸骨出、入境。
3、麻風病是怎麼傳染的?
全球醫院網專家介紹:麻風病的傳染方式通常主要有兩種,直接傳染和間接傳染。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傳染方式。下面對於麻煩病的傳染方法給大家介紹介紹,希望對你有一定的了解。麻煩病是怎麼傳染的?一、麻煩病直接接觸傳染麻風病最主要的傳染方式,當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病人的直接接觸,傳染是通過含有麻風桿菌的皮膚或粘膜損害與有破損的健康人皮膚或粘膜的接觸所致。這種傳染情況最多見於和患者密切接觸的家屬。雖然接觸的密切程度與感染發病有關,但這並不排除偶爾接觸而傳染的可能性。二、麻煩病間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患者經過一定的傳播媒介而受到傳染。例如接觸傳染患者用過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間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視。此外,麻風病還會通過那些方式傳染?全球醫院網專家介紹:麻風菌無論通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體而致成感染。近來有人強調呼吸道的傳染方式,認為鼻粘膜是麻風菌的主要排出途徑,鼻分泌物中的麻風菌在離體後仍能存活相當的時間,帶菌的塵埃或飛沫可以進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蟲為媒介可能造成麻風病的傳染。然而,對這些看法尚有爭論。而且在麻風的流行病學方面還未能得到證實。麻煩病是怎麼傳染的?以上就是麻風病的一些傳染的途徑的介紹了。通過介紹希望對你有一定的幫助。了解麻煩病的傳染方式,有助於你更好的去預防麻風病遠離疾病的危害。
4、什麼是麻風病?它有傳染性嗎?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麻風桿菌屬分支桿菌,菌體內呈短小棒狀或稍彎曲,容抗酸染色呈紅色,革蘭氏染色陽性。麻風桿菌在0℃可活3-4周,強陽光照射2-3小時便喪失繁殖能力,煮沸8分鍾可滅活。
麻風病人是本病的惟一傳染源,其中瘤型和界線類病人傳染性最強。麻風桿菌主要是通過破損的皮膚和呼吸道進入人體。人類對麻風桿菌的易感性很不一致,一般兒童較成人易感,而病例多為20歲以上的成人,男性病例多於女性病例。
5、麻風病是怎麼得的啊`?
原因
病原菌是麻風桿菌。在光學顯微鏡下完整的桿菌為直棒狀或稍有彎曲,長約2~6微米,長約0.2~0.6微米,無鞭毛、芽孢或莢膜。麻風桿菌動物接種,1960年Shepard在小鼠足墊中,初步接種成功,得到有限的局部繁殖,建立了小鼠足墊感染模型。1966年在Ress應用免疫抑製法,造成嚴重的系統性感染,使麻風桿菌的動物接種前進了一大步。1971年Kirchheimer 與 Storrs應用犰狳接種麻風桿菌成功,建立犰狳感染模型。1976年高板健二等報告應用裸鼠(先天性無胸腺小鼠)接種麻風桿菌獲得成功。麻風桿菌的人工培養,到目前還未獲得公認的成功。因此,上工培養仍是今後研究的重點。非完整者可見短棒狀、雙球狀、念珠狀、顆粒狀等形狀。數量較多時有聚簇的特點,可形成球團狀或束刷狀。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麻風桿菌新的結構。麻風桿菌抗酸染色為紅色,革蘭氏染色為陽性。離體後的麻風桿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時即喪失其繁殖力,在60℃處理一小時或紫外線照射兩小時,可喪失其活力。一般應用煮沸、高壓蒸氣、紫外線照射等處理即可殺死。
麻風病人是麻風桿菌的天然宿主。麻風桿菌在病人體內分布(以瘤型一端病人為例)比較廣泛,主要見於皮膚、粘膜、周圍神經、淋巴結、肝脾等網狀內皮系統某些細胞內。麻風桿菌主要通過破潰的皮膚和粘膜(主要是鼻粘膜)排出體外,其它在乳汁、淚液、精液及陰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風桿菌,但菌量很少。在皮膚主要分布於神經末梢、巨噬細胞、平滑肌、毛帶及血管壁等處。在粘膜以甚為常見。此外骨髓、睾丸、腎上腺、眼前半部等處也是麻風桿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圍血液及橫紋肌中也能發現少量的麻風桿菌。
發病機理
麻風病的免疫:麻風病是一慢性傳染病模型,也是一個免疫病慢性疾病模型。長期以來,人們就觀察到,在臨床上存在有結核樣型和瘤型兩種不同的極型,各型麻風在組織病理學上和組織內含菌量的多少都表現明顯差異。這些差異並非麻風桿菌有不同的菌株,而是由於機體對麻風桿菌的免疫反應不同所致。近年來根據臨床、細菌、病理、免疫等方面表現和特點,都可見到這種漸次移行的現象。為了形象地說明以免疫力為基礎的這種狀態,借用物理學上的光譜概念,確立了麻風病的免疫光譜現象。即從結核樣型、界線類、(界線類偏結核樣型、中間界線類、界線類偏瘤型)到瘤型,正像一個連續的光譜狀。一些研究表明,機體的免疫力決定著麻風的感染過程,如感染後是否發病、發病類型和轉歸等。從各型麻風皮膚和淋巴結活檢中,觀察組織病理象變化,可見損害中淋巴細胞的浸潤程度以及組織巨噬系統細胞的形態學變化,都可以反映出病人對麻風桿菌免疫反應的不同。
應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測定方法檢測結果說明,健康成人對麻風桿菌大都具有較強的免疫力,兒童的免疫力較弱,免疫力的強弱隨年齡增長而漸增強。各型麻風對麻風桿菌的免疫力也不同,在免疫光譜一端的結核型麻風(TT),其體液抗體較正常人僅略為增高,而細胞免疫功能正常或略為降低。而在光譜另一端的瘤型麻風(LL),其體液抗體明顯增高,而細胞免疫功能則顯示嚴重缺陷。各型麻風從體液抗體產生來看,其水平在麻風光普中依序為:LL>BL>BB>BT>TT, 免疫力低的瘤型卻較有免疫力結核樣型和正常人為高,這是一個反常現象。說明在麻風病的血清中雖有高水平的坑體,但對身體似乎沒有任何保護和有益作用。從細胞免疫反應的強度來看,依序為:TT>BT>BB>BL>LL。麻風病的免疫防禦機制主要是細胞免疫。需要指出的是,細胞免疫反應的抑制(或缺陷)有特異性和非特異兩個方面,瘤型麻風經有效的抗麻風治療後,其非特異性細胞免疫缺陷可以得到改善;而對麻風桿菌的無反應性(如麻風菌素試驗),雖經多年治療仍不改變,這種特異性缺陷的性質和機制還有待深入研究。
麻風病的傳染方式
1、直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病人的直接接觸,傳染是通過含有麻風桿菌的皮膚或粘膜損害與有破損的健康人皮膚或粘膜的接觸所致。這種傳染情況最多見於和患者密切接觸的家屬。雖然接觸的密切程度與感染發病有關,但這並不排除偶爾接觸而傳染的可能性。
2、間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患者經過一定的傳播媒介而受到傳染。例如接觸傳染患者用過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間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視。
3、其它傳染方式從理論上說,麻風菌無論通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體而致成感染。近來有人強調呼吸道的傳染方式,認為鼻粘膜是麻風菌的主要排出途徑,鼻分泌物中的麻風菌在離體後仍能存活相當的時間,帶菌的塵埃或飛沫可以進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蟲為媒介可能造成麻風的傳染。然而,對這些看法尚有爭論。而且在麻風的流行病學方面還未能得到證實。
必須指出,盡管目前尚無足夠的證據肯定什麼是主要的傳染途徑,但要機體的抵抗無疑是在傳染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近年來不少人認為,麻風病也和其他許多傳染病一樣,存在有亞臨床感染(Subcllinicalinfection),藉以說明麻風病的感染率要比發病率高得多,絕大多數接觸者在感染後建立了對麻風菌特異性免疫力,以亞臨床感染的方式而終止感染。一個傳染性患者的周圍人群受到感染的機會雖然相似,但發生麻風的畢竟是少數。麻風院(村)附近的地區,麻風發病率也並不高,即使是麻風患者的配偶,患病率一般不超過5%。此外約有2/3的麻風病人並問不出麻風接觸史。這些都表明,多數長期密切接觸者並不發病。麻風桿菌進入人體後是否發病以及發病後的過程和表現,主要取決於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機體的免疫狀態。
6、麻風病傳染嗎
麻風病屬於傳染病會傳染
流行病學
[傳染源] 麻風患者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臨床表現有結核性與瘤型之分,其中瘤型麻風病患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近年來有人提出,麻風還是一種動物傳染病且黑猩猩及黑白臉猴等不同的動物身上證明自然界有麻風存在。因而人類如密切接觸這些野生動物,也很可能感染麻風。當然這種說法有待進一步實踐的證實。
[傳播途徑] 麻風桿菌進入人體的途徑是破損的皮膚、鼻咽或口腔的黏膜。主要傳播方式是與麻風病人的皮膚或黏膜損害直接接觸,特別是與瘤型麻風患者密切接觸而傳染,其次是接觸麻風病人用過的生活用品或器具而間接傳染。此外,也有報道說昆蟲叮咬可能是另一種途徑(有待證實)。
[易感性] 不論什麼年齡、地區和種族的人都可能感染麻風。人對麻風的感受性有較大的個體差異,兒童相對而言對麻風桿菌的抵抗力較弱,易受感染。
麻風病的傳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其次是間接接觸傳染。
1、直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病人的直接接觸,傳染是通過含有麻風桿菌的皮膚或粘膜損害與有破損的健康人皮膚或粘膜的接觸所致。這種傳染情況最多見於和患者密切接觸的家屬。雖然接觸的密切程度與感染發病有關,但這並不排除偶爾接觸而傳染的可能性。
2、間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患者經過一定的傳播媒介而受到傳染。例如接觸傳染患者用過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間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視。
3、其它傳染方式從理論上說,麻風菌無論通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體而致成感染。近來有人強調呼吸道的傳染方式,認為鼻粘膜是麻風菌的主要排出途徑,鼻分泌物中的麻風菌在離體後仍能存活相當的時間,帶菌的塵埃或飛沫可以進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蟲為媒介可能造成麻風的傳染。然而,對這些看法尚有爭論。而且在麻風的流行病學方面還未能得到證實。
必須指出,盡管目前尚無足夠的證據肯定什麼是主要的傳染途徑,但要機體的抵抗無疑是在傳染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一個傳染性患者的周圍人群受到感染的機會雖然相似,但發生麻風的畢竟是少數。麻風院(村)附近的地區,麻風發病率也並不高,即使是麻風患者的配偶,患病率一般不超過5%。此外約有2/3的麻風病人並問不出麻風接觸史。這些都表明,多數長期密切接觸者並不發病。麻風桿菌進入人體後是否發病以及發病後的過程和表現,主要取決於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機體的免疫狀態。近年來不少人認為,麻風病也和其他許多傳染病一樣,存在有亞臨床感染(Subcllinical infection),藉以說明麻風病的感染率要比發病率高得多,絕大多數接觸者在感染後建立了對麻風菌特異性免疫力,以亞臨床感染的方式而終止感染。
7、麻風病的主要傳染途徑有哪些?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侵犯人體皮膚和神經,如果不治療可引起皮膚、神經、四肢和眼的進行性和永久性損害。麻風病的流行歷史悠久,分布廣泛 ,給流行區人民帶來深重災難。那麼,我們生活中應如何引起注意,到底麻風病是如何傳染的呢?麻風病的主要傳染途徑可分為兩種,直接接觸傳染與間接接觸傳染。1、直接接觸傳染: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病人的直接接觸,傳染是通過含有麻風桿菌的皮膚或粘膜損害與有破損的健康人皮膚或粘膜的接觸所致。這種傳染情況最多見於和患者密切接觸的家屬。雖然接觸的密切程度與感染發病有關,但這並不排除偶爾接觸而傳染的可能性。2、間接接觸傳染: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患者經過一定的傳播媒介而受到傳染。例如接觸傳染患者用過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間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視。3、其它傳染方式從理論上說,麻風菌無論通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體而致成感染。近來有人強調呼吸道的傳染方式,認為鼻粘膜是麻風菌的主要排出途徑,鼻分泌物中的麻風菌在離體後仍能存活相當的時間,帶菌的塵埃或飛沫可以進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蟲為媒介可能造成麻風的傳染。然而,對這些看法尚有爭論。而且在麻風的流行病學方面還未能得到證實。盡管目前尚無足夠的證據肯定什麼是主要的傳染途徑,但要機體的抵抗無疑是在傳染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一個傳染性患者的周圍人群受到感染的機會雖然相似,但發生麻風的畢竟是少數。麻風院(村)附近的地區,麻風發病率也並不高,即使是麻風患者的配偶,患病率一般不超過5%。此外約有2/3的麻風病人並問不出麻風接觸史。多數長期密切接觸者並不發病。溫馨小貼士:麻風桿菌進入人體後是否發病以及發病後的過程和表現,主要取決於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機體的免疫狀態。近年來不少人認為,麻風病也和其他許多傳染病一樣,存在有亞臨床感染,藉以說明麻風病的感染率要比發病率高得多,絕大多數接觸者在感染後建立了對麻風菌特異性免疫力,以亞臨床感染的方式而終止感染。
8、麻風病是怎麼傳染的
近來有人強調呼吸道的傳染方式,認為鼻粘膜是麻風菌的主要排出途徑,專鼻分泌物中的麻風菌屬在離體後仍能存活相當的時間,帶菌的塵埃或飛沫可以進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蟲為媒介可能造成麻風病的傳染。
9、麻風病是怎樣的?會傳染嗎?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麻風病的流行歷史悠久,分布廣泛。長期以來,麻風病給流行區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病原學
麻風桿菌屬分支桿菌,菌體呈短小棒狀或稍彎曲,長約2 ̄6μm,寬約0.2 ̄0.6μm,抗酸染色呈紅色,革蘭氏染色陽性。麻風桿菌在0℃可活3 ̄4周,強陽光照射2 ̄3小時便喪失繁殖能力,煮沸8分鍾可滅活。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麻風病人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其中瘤型和界線類病人傳染性最強。
(二)、傳播途徑
麻風桿菌主要是通過破損的皮膚和呼吸道進入人體。
(三)、人群易感性
人類對麻風桿菌的易感性很不一致,一般兒童較成人易感,而病例多為20歲以上的成人,男性病例多於女性病例。
臨床表現和治療
(一)、臨床表現
麻風病按五級分類法分為:結核樣型麻風(TT)、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風(BT)、中間界線類麻風(BB)、界線類偏瘤型麻風(BL)、瘤型麻風(LL)。各類麻風病的早期階段為未定類麻風(I)。
1、結核樣型麻風(TT)
臨床上本型較多見,損害常局限於外周神經和皮膚。皮損為紅色斑疹、紅色或暗紅色斑塊,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清,表面乾燥無毛,有時有鱗屑,局部感覺障礙出現早且明顯。
2、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風(BT)
常見皮損為斑疹、斑塊和浸潤性損害,基本特點似結核樣型,但損害多發。典型皮損中央有明顯的"空白區",周圍常有小的衛星狀損害,周圍神經損害多發,皮損感覺障礙明顯。
3、中間界線類麻風(BB)
典型皮損為斑疹與浸潤性的雙型損害,基本皮損呈多形性和多色性。可見有特徵性的倒碟狀、靶狀或衛星狀損害。面部皮損呈蝙蝠狀者,稱"雙型面孔"。皮損大小不一,數量較多;神經損害多發,但不對稱。皮膚與神經的損害和功能障礙介於結核樣型和瘤型之間。中間界線類麻風可向結核樣型或瘤型麻風轉化。
4、界線類偏瘤型麻風(BL)
皮損有斑疹、斑塊、結節和彌漫性浸潤等,分布廣泛,不完全對稱,少數皮損邊緣可見。有的彌漫性浸潤中央可見空白區。淺神經腫大,多發但不對稱。晚期患者皮損融合成片,面部深在性浸潤可形成"獅面",鼻中隔潰瘍或鞍鼻。病變還可以侵犯內臟。
5、瘤型麻風(LL)
早期瘤型皮損多為斑疹,呈淡紅色或淺色,邊緣模糊,形小數多,分布對稱。無明顯感覺障礙和閉汗,可有癢和蟻行感等感覺異常。病程長者可出現溫覺、痛覺遲鈍。
中期瘤型可出現斑疹、彌漫性浸潤和結節等損害,邊緣不清,表面光亮呈多汁感,分布廣泛,局部可出現輕度淺感覺障礙。
晚期瘤型麻風彌漫性浸潤更加明顯且向深層發展,體表皮膚絕大部分都有浸潤。面部皮膚彌漫增厚,額、顳部皮紋加深,鼻唇肥厚,耳垂肥大。四肢和軀干廣泛深在性浸潤,有明顯的感覺障礙與閉汗。
神經損害早期不明顯,摸不到神經粗大。中、晚期可出現廣泛而對稱的神經干粗大,可導致嚴重的殘廢畸形。
早期眉毛外側對稱性稀疏。隨著病程的進展,眉毛睫毛都可全部脫光。頭發等也可逐漸脫落。
粘膜損害出現早而明顯,中晚期常有淋巴結、睾丸、眼球及內臟損害。
6、未定類麻風(I)
為麻風病的早期階段,常見少量斑疹,多為淺色,少數淡紅色,邊緣清楚或不清楚,有不同程度的淺感覺障礙。
7、麻風反應
在麻風病的慢性過程中,麻風病人可突發症狀活躍,出現新皮損,伴惡寒、發熱等急性或亞急性症狀,這種變態反應性現象稱為麻風反應。
(二)、 治療
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葯物和方法治療麻風病。一般選用氨苯碸、利福平、苯丙碸和丙硫異煙胺等對麻風病患者進行聯合化療,或採用免疫療法對病人進行治療。對麻風反應,可選用酞咪哌啶酮、腎上腺皮質素等進行治療。
檢疫監測
(一)、隨時掌握國內外麻風病流行的最新疫情動態,有重點地對出入境人群進行監測。
(二)、當在來自疫區的交通員工和旅客中發現有斑疹、眉發脫落、歪嘴兔眼、虎口無肉、勾手吊腳、足底潰瘍、"馬鞍鼻"或"獅面"等麻風病體征者,應立即檢診,並及時做出診斷。
(三)、對來自疫區人員,在入境時應填報"旅客健康申明卡",凡曾患過麻風病者,應立即實施體檢,以檢出麻風病復發者。
疫情管理
(一)、在國境口岸發現的外國人患有麻風病時,國境衛生檢疫機關應立即阻止其入境。入境後發現患有麻風病也應令其出境。
(二)、凡在國境口岸或交通工具上發現的外國人為麻風疑似患者時,應立即隔離檢查。徵得疑似患者同意後,進行細菌學和組織病理學檢查,符合麻風病診斷標准者,應立即勸告其離境。對不願接受細菌學和組織病理學檢查者,也應立即勸告其離境。
(三)、出入境的中國公民患有麻風病時,不能簽發健康證明書,應立即實施隔離,並通過有關部門,將其送往當地麻風院(村)隔離治療。必要時取得公安部門協助,對麻風病患者採取強制性隔離治療措施。
對麻風疑似患者,也要立即隔離,並實施細菌學和組織病理學檢查,當診斷明確後作出相應處理。
(四)、對密切接觸者(尤其家庭成員),應立即實施健康檢查,以判斷是否患有麻風病,然後作出相應處理。
(五)、對麻風患者或疑似患者用過的什物、用具等應進行消毒。
(六)、當旅途中因患有麻風病而死亡的屍體到達國境口岸時,國境衛生檢疫機關應按規定令其就近火化處理。
(七)、國境衛生檢疫機關應阻止移運因患麻風病而死亡的屍體、棺柩和骸骨出、入境。
10、什麼是麻風病傳染嗎
麻 風 病
什麼是麻風病
麻風病(Leprosy)是由麻風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本病的發病率最高的地區是亞洲與非洲,其次是中部以及美洲南部和大洋洲。
流行病學
[傳染源] 麻風患者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臨床表現有結核性與瘤型之分,其中瘤型麻風病患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近年來有人提出,麻風還是一種動物傳染病且黑猩猩及黑白臉猴等不同的動物身上證明自然界有麻風存在。因而人類如密切接觸這些野生動物,也很可能感染麻風。當然這種說法有待進一步實踐的證實。
[傳播途徑] 麻風桿菌進入人體的途徑是破損的皮膚、鼻咽或口腔的黏膜。主要傳播方式是與麻風病人的皮膚或黏膜損害直接接觸,特別是與瘤型麻風患者密切接觸而傳染,其次是接觸麻風病人用過的生活用品或器具而間接傳染。此外,也有報道說昆蟲叮咬可能是另一種途徑(有待證實)。
[易感性] 不論什麼年齡、地區和種族的人都可能感染麻風。人對麻風的感受性有較大的個體差異,兒童相對而言對麻風桿菌的抵抗力較弱,易受感染。
臨床表現
潛伏期長,發病於不知不覺中。主要是麻風桿菌侵犯皮膚、外周神經、眼及上呼吸道黏膜。少數病例可累及深部組織及內臟器官。本病很少引起死亡,但可導致肢體殘疾和畸形。
預防措施
· 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早發現,早治療,預防傳播。
· 向國際旅行者展開衛生宣傳。
· 保護易感者,對患者家屬及密切接觸者進行監測,從最後的接觸日算起,每年體檢1-2次,至少5年,以排除染病的可能。
· 對多菌型患者口鼻、口腔分泌物等可進行適當的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