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常大便乾燥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大便乾燥、排便困難的情況,那麼,應該如何緩解這種症狀?事實上,方法也是很簡單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每天早上起床後飲一杯白開水,增加消化道水分。老年人可以適量喝些蜂蜜水,起到潤腸的作用,促進大便的排除。我們一直都提倡每天至少喝八杯水,這是比較健康的一種方式,很多人在平時可能只有等到口渴的時候,才會想到喝水,這時候,身體已經對排泄物進行二次吸收,裡面的一些水分被小腸吸收,從而導致大便乾燥。只要經常喝水的話,就能夠很好的濕潤大便,起到潤腸通便的效果,對於一些便秘的人來說,這是很簡單而有效的一種方式。
第二種方法:平時注意多吃一些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芹菜、菠菜、香蕉等。吃飯宜定時定量、少食多餐。每一頓都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是下午和晚上。一定要戒煙戒酒,少吃酸、冷、生、硬、油膩、油炸、辛辣等及產氣多的食物。事實上,也可以適當吃一些富含油脂類的乾果,如松子、芝麻、核桃仁、花生等。
第三種方法:事實上,按摩也可以促進排便。受到便秘困擾的人們,可以每天堅持自我按摩,也可以緩解便秘。其實,每天在睡覺前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每次堅持30到50次,最後雙手插腰,提肛50到100次以加強提肛肌張力。事實上,這種方法也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有利於排便。
第四種方法:一定要注意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養成定時大便習慣,有便意時一定要盡快上廁所。同時多做室外運動,多做深呼吸、腹部運動、轉腰屈腿、走步、跑步、打太極拳等運動。總而言之,強健的體質才是健康的基礎。
2、經常大便乾燥怎麼辦?
現在的生活條件大大提高了,食物也越來越多樣化,不愁吃不愁穿得,大家的身體應該是越來越健康才對,但是很多健康問題也隨之出現了。生活中,又不少人經常出現腹脹,排便時又比較費力,大便總是很乾燥,這種現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經常腹脹,大便乾燥,怎麼做才能清理出體內的垃圾呢?有困擾的朋友不妨早點了解,及時調整,排便或能變順暢。
總是腹脹、大便乾燥,是什麼原因?
平時吃得過於「好」了,現在很多人吃的食物大多都非常精細,常吃這些食物,腸道的吸收和消化的能力會下降,還有不少人的飲食都太偏於重口味了,喜愛吃油膩的刺激性強的,或者很容易產氣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對腸胃造成刺激,很容易引起腹脹感和消化不良,排出來的大便也缺少水分,會變得跟干硬。
久坐不動也是很大的一個因素,尤其是很多的上班族,一天幾乎都是坐在工位上,缺乏運動,腸道蠕動速度就會減慢,食物在胃裡難以被及時消化,就容易積食,進而腹脹,排便也會更費力,長時間出現大便乾燥的現象,還很容易引起便秘。
還可能是腸道里的菌群被破壞了,引起的大便干結,腸道里出現了細菌感染的現象,使得它本身一個平衡的菌群遭到破壞了,腸胃的消化和吸收也被破壞了,就容易引起腹脹,大便也容易干硬。
或者是部分人平時又憋便的習慣的,經常憋便,排便就會失去規律,沒有被排出的垃圾會在體內不斷的堆積,就容易腹脹,水分越來越少,排出來的大便就會變得很乾燥。
想要緩解腹脹、大便乾燥的現象,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日常飲食,少吃精細的食物,多吃粗糧和蔬菜瓜果,用燕麥、糙米、胚芽米代替白米飯,常吃點小油菜、菠菜、茄子、絲瓜、香蕉、青梅等食物,其中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有效促進腸道蠕動速度,促進排便,還要多喝水。
要養成一個好的排便習慣,盡量在固定的時間段排便,即使沒有便意也去蹲一下,這也能夠幫你催生便意,對排便有幫助;排便時不要總是抱著手機,那樣很容易分心,反而排不出來,排便的時間不要拖得很久,一般大號在10分鍾之內是能夠解決的。
一般來說,人一天排便一次是比較健康的,但這也受到飲食等多方面影響,如果你平時就是2-3天排便一次,大便也沒有異常乾燥的,不用太焦慮,若是一段時間內,排便頻率減少了,大便還很乾結、排便很費力,就要引起注意了,及時緩解,拖得越久越不利,長時間未得到改善的,最好及時調理。
綜上所述,出現腹脹、大便干結,多半是自己的不良習慣引起的,也可能是腸道健康出現
3、便秘怎麼辦
小兒便秘是由於排便規律改變所致,指排便次數明顯減少、大便乾燥、堅硬,秘結不通,排便時間間隔較久(>2天),無規律,或雖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小兒便秘可以分為功能性便秘和器質性便秘兩大類。小兒便秘是由於排便規律改變所致,可以分為功能性便秘和器質性便秘兩大類。
臨床表現
1.排便異常
主要臨床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污便等,大部分便秘患兒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由於排便次數少,糞便在腸內停留時間長,水分被充分吸收後變得干硬,排出困難,合並肛裂患兒有血便。污便是指不故意弄臟內褲,見於嚴重便秘兒童由於大便在局部嵌塞,可在干糞的周圍不自覺地流出腸分泌液,酷似大便失禁。
2.腹脹、腹痛
便秘患兒還常常出現腹痛、腹脹、食慾不振、嘔吐等胃腸道症狀。腹痛常常位於左下腹和臍周,熱敷或排便後可緩解。腹脹患兒常常並發食慾不振,周身不適,排便或排氣後可緩解。
3.其他
長期便秘可繼發痔瘡、肛裂或直腸脫垂。
檢查
1.大便常規+隱血檢查;
2.甲軸和食物過敏原篩查;
3.鋇灌腸造影和直腸鏡;
4.腰骶椎正側位片;
5.肛管直腸測壓術;
6.肌電圖。
診斷
1.病史
應詳細詢問病史及排便規律,有否胃腸道伴發症狀,如腹痛、腹脹、嘔吐、生長障礙、服用葯物史等。
2.兒童功能性便秘診斷標准
(1)新生兒/幼兒羅馬Ⅲ診斷標准(G7)新生兒~4歲幼兒,至少出現以下2條症狀,達一個月。①排便≤2次/周;②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後至少有1次/周失禁發作;③有大便瀦留病史;④有排便疼痛和費力史;⑤直腸內存在大量糞便團塊;⑥巨大的糞便曾阻塞過廁所。伴發症狀包括易激惹、食慾下降和(或)早飽。隨著大量糞便排出,伴隨症狀可很快消失。
(2)兒童/青少年羅馬Ⅲ診斷標准(H3a)年齡大於4歲兒童,必須滿足以下2條或更多,且不符合腸易激綜合征(IBS)的診斷標准:①排便≤2次/周;②至少有1次/周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糞便瀦留或有與糞便瀦留有關的姿勢;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難病史;⑤直腸內存在大糞塊;⑥巨大的糞便曾阻塞過廁所。確診前至少2個月滿足上述標准;並且發作至少1次/周
3.器質性便秘的診斷
小兒常見的器質性便秘有先天性巨結腸及巨結腸類緣病、肛門狹窄、甲狀腺功能低下,其診斷應結合病史、體查以及相關檢查綜合考慮。臨床上應詳細詢問患兒是否存在胎便排出延遲、納差、腹脹、生長發育遲緩等病史,並行肛門指檢(先天性巨結腸有爆破性排便,而肛門狹窄的患兒成人示指通過困難),鋇灌腸造影有利於先天性巨結腸及巨結腸類緣病、肛門狹窄的診斷,而甲狀腺功能低下有賴於甲狀腺功能檢查。
治療
有原發病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先天性巨結腸及巨結腸類緣病、肛門狹窄、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治療功能性便秘的根本應放在改善飲食內容,多補充水分和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同時養成排便習慣。
1.灌腸治療
是去除直腸內的嵌塞糞便最簡便而有效的方法,可與口服瀉葯配合應用。對於嚴重便秘者可先予以生理鹽水、石蠟油、硫酸鎂按3:2:1比例混合腸內保留。
2.葯物治療
導瀉劑可維持規律性排便,常見的有滲透性瀉劑(乳果糖)、灌胃劑(聚乙二醇)、潤滑劑(液體石蠟)、刺激性瀉劑(番瀉葉)。維持治療需數月,當兒童形成規律性容易排便後才考慮停葯。
3.飲食調整、訓練排便
可防止便秘再發。增加水攝入以軟化大便,多補充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全麥、水果和蔬菜)也是治療便秘的部分。規律性如廁習慣是治療便秘的重要部分。無論有無污便,餐後應有充足的如廁時間,這有利於兒童保持排便頻率的記憶。
預防
補充足夠的水分,多攝入含纖維素多的食物,養成好的排便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