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知識庫 > 腦瘤是怎麼引起的

腦瘤是怎麼引起的

發布時間:2021-01-21 12:45:42

1、腦腫瘤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腦腫瘤一復般分為原發和繼發制兩大類。原發性腦腫瘤可發生於腦組織、腦膜、顱神經、垂體、血管殘余胚胎組織等。繼發性腫瘤指身體其它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或侵入顱內形成的轉移瘤。在病理上有:神經膠質瘤(包括髓母細胞瘤、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星開形細胞瘤、少突神經膠質瘤、室管膜瘤)、腦膜瘤、聽神經瘤、腦血管性腫瘤(包括腦血管畸形、腦血管母細胞瘤)、顱咽管瘤、垂體腺瘤、膽脂瘤、松果體瘤、第三腦室膠質囊腫、顱內轉移瘤等多種。每種的病因都有所不同。多數腦腫瘤的病因尚不明了,但多數學者認為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歸納起來有:①腦胚胎組織發育異常;②遺傳因素;③化學因素,致癌物等;⑤病毒感染。

2、腦腫瘤是怎麼引起的

1.癌基因和遺傳學因素
腫瘤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與腫瘤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的基因回有答兩類基因。癌基因的活化和過度表達誘發腫瘤形成,抗癌基因的存在和表達有助於抑制腫瘤的發生。帶有癌基因的細胞並不一定都發生腫瘤,需要經過反復多次的各種激惹,才能使細胞發生小的演變。病毒、X線、致癌化學物質等生物的、化學的和物理的刺激因素,都能促使細胞染色體上的致癌基因使細胞發生失控性增殖,形成程度不等的惡性腫瘤。神經纖維瘤病、血管網狀細胞瘤和視網膜母細胞瘤等有明顯的家族發病傾向。
2.物理因素
放射線可增加腫瘤發生率,射線量多在30Gy以上。可用「雙重打擊」學說作解釋,射線為第二打擊因素,可引起細胞的癌基因再次變種而導致細胞間變。
3.化學因素
化學因素中以蒽類化合物為主,其中甲基膽蒽易誘發膠質瘤。苯並比易誘發垂體瘤。甲基亞硝胺、乙基亞硝胺是很強的致癌物,特別是對中樞神經系統。其中乙基亞硝脲在圍生期特別易發生致癌作用。
4.致瘤病毒
病毒侵入細胞後,在細胞核內合成DNA的細胞增殖S期內被固定於染色體內,改變了基因特性,促使增殖失控。

3、腦瘤是由什麼引起的

常見引起腦腫瘤的原因有以下幾種:一種是遺傳原因,這種因素是人從小就遺傳自父回母的,發病答的可能性相對較高。一種是物理原因,比如輻射,如果正常人受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傷害,從而激發了體內的腫瘤基因,那麼人體就可能產生腫瘤實體。還有一種是化學原因,比如接觸一些對人體有害的化學葯劑葯品,從而刺激到體內的腫瘤因子產生腦部腫瘤。還有一種原因是致瘤病毒,是指人體受到致瘤病毒的危害,從而在人的頭顱內產生腫瘤。另外,長期的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也可以導致腫瘤的產生。

4、腦瘤怎麼引起的

腦瘤

生長於顱內的腫瘤通稱為腦瘤,包括由腦實質發生的原發性腦瘤和由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至顱內的繼發性腦瘤。原發性腦瘤依其生物特性又分良性和惡性。良性腦瘤生長緩慢,包膜較完整,不浸潤周圍組織及分化良好;惡性腦瘤生長較快,無包膜,界限不明顯,呈浸潤性生長,分化不良。無論良性或惡性,均能擠壓、推移正常腦組織,造成顱內壓升高,威脅人的生命。
在全身惡性腫瘤中,惡性腦瘤約佔1.5%,居第11位,列胃、肺、肝、食管、乳腺、直腸、結腸、胰、膀胱及鼻咽部癌腫之後。男性稍多於女性,性別比約為1.12~1.52:1,各個類型腦瘤的性別比例不盡相同,有隨年齡增長而不斷加大的趨勢。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2歲以下的嬰兒及年齡超過6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較少。在兒童,腦瘤所佔比重較大,約為全身腫瘤的7%,佔全部腦瘤病例的20%。
腦瘤的年發病率約7/10萬,佔全身腫瘤的2%。死亡率居12歲以下兒童的第1位,成人的第10位。

病因學

本病中醫認為有以下幾種病因病理。①寒氣客於經脈致氣血郁結,腫大成積。②脾腎陽虛,清陽不升,痰濕內生,痰阻經絡,致痰迷心竅。③肝血虧虛,腎精不足,或先天不足,致肝腎陰虛,肝風內動,眼吊復視,抽搐震顫。④邪毒內侵,肝鬱化火,肝火-L炎,氣血上逆,成為濕熱淤毒,故顱內腫瘤的內因有脾腎陽虛或肝腎陰虛;外因為寒氣、邪毒入侵及形成痰濕、淤毒等格於奇恆之府,則陰濁積於腦而發為腫瘤。
現代醫學對腦膠質瘤的病因尚不甚明了,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r歸納起來有:①腦胚胎組織發育異常;②遺傳因素,近年來認為膠質瘤有遺傳傾向;③化學因素,近年來認為致癌物甲基膽蔥及甲基業硝脲或乙基亞硝脲口服或靜注都可致腦膠質瘤;些病毒病因,國外一些學者用某些病毒能在多種動物身上誘發小本瘤,但在人身上未能證實。
顱內腫瘤無論是良性或惡性,多呈浸潤性生長,由於腦內無淋巴結構,瘤細胞不易侵蝕破壞血管,在其他器官內亦無生長適應能力,因此很少發生顱外轉移。

TOP↑
播散與轉移

腦瘤的惡性程度與轉移沒有明顯的相關,腦瘤轉移以顱內轉移為主,顱處轉移較少見。
1.顱內轉移 又稱種植性轉移,產生這種轉移的條件是腫瘤富於瘤細胞而較少間質,因此瘤細胞容易脫落;或因瘤組織暴露於腦脊液的通路內,脫落的細胞要被帶至遠處或沉積於是腦室壁上。符合以上條件的腫瘤有第四腦室的髓母細胞瘤和腦室壁上的室管膜母細胞瘤。此外,脈絡叢乳頭狀瘤及突入腦室的其他膠質瘤亦見有報道。有時腫瘤並不接近腦室或蛛網膜下腔,但手術、特別是腫瘤活檢或部分切除,可使瘤細胞脫落而散布於蛛網膜下腔,增加這種轉移的機會。轉移結節大多位於顱底各腦池及脊髓蛛網膜下腔。
2.顱外轉移 一般較少見,主要原因是機體的循環系統內具有較強的排斥游離的腦瘤細胞的能力,同時顱內又缺乏賴以轉移的淋巴管道。另外顱內腫瘤大多數要求較高的生長環境與條件,轉移至顱外後常因不能適應環境而需要較長時間的潛伏期才能發病。而顱內腫瘤病人的生存期短,在轉移灶尚未被發現前就可因顱內壓增高或因危及生命中樞而死亡。但這些妨礙顱外轉移的條件可隨著治療的不斷進步而消失。首先顱內腫瘤經手術摘除及綜合治療後,病人的生命得到延長;另外手術中接觸硬腦膜、頭皮及顱外軟組織機會大為增加,有時甚至發生瘤細胞直接進入開放的淋巴管與血管腔內、使術後腫瘤在硬腦膜與顱外組織上復發的機會增多,而這些組織中的淋巴道為腫瘤的更遠處轉移提供了途徑。文獻報道過的顱外轉移大多發生於手術後,甚至在有人認為手術是腦瘤顱外轉移的必要條件。但也有自發的轉移,特別是分腫瘤具有較大的浸潤性,能穿越硬腦膜而侵入顱外組織時。文獻報道過能向顱外轉移的腫瘤有膠質瘤、腦膜瘤、原發性肉瘤等。在膠質瘤中以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為最多,佔1/3,其次為髓母細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膠質瘤、星形細胞瘤及未分化膠質瘤。腦膜瘤轉移以血供較豐富的血管母細胞瘤以上皮細胞型為最多。幾乎身體各處都可發生轉移灶,但最多見的部位是肺及胸膜,佔33%;頸及縱隔淋巴結佔22%;肝14%,脊柱骨髓系統佔9%,腎佔6%,其他少見部位有心臟、卵巢、子宮、膀胱、腮腺、甲狀腺、胸腺、腎上腺、胃、結腸、頭皮、腹膜等。

臨床表現

神經膠質瘤來自神經系統支持組織,屬外胚葉腫瘤。很多膠質瘤其瘤細胞與成熟的或未成熟的膠質細胞相似。
(1)細胞瘤
1)星形膠質細胞瘤
這是膠質瘤中最多見者,占膠質瘤的51.2%,本病在成人中最常見發生部位是額頂、顳葉等,兒童多發生在小腦半球b星形細胞瘤生長緩慢,病程較長,若腫瘤位於在大腦半球,其臨床特點則多出現癲癇、肢體癱瘓及感覺障礙等,顱內壓增高征出現較晚,故有長期癲癇發作而無其他體征者。如生長於小腦,則將產生小腦損害的症狀與體征,如共濟失調、眼球震頓、輪替動作障礙等;當其壓迫第四腦室,即可使顱內壓增高,引起頭痛、嘔吐,視神經孔頭水腫等症狀。發生於兒童的星形細胞瘤40%位於小腦半球,位於腦干者約佔10%,後者首先表現腦干腫瘤的各種臨床表現,如交叉性麻痹等。有時亦可影響小腦而出現相應的症狀、約3%星形細胞溜在X線平片上見腫瘤鈣化灶。
2)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
本病為成人大腦半球常見的腫瘤,占膠質瘤的23.5%,多發生在40歲左右的成年人,常位於大腦半球,從白質長出伸展到皮質,甚至可達腦膜。兒童少見,且多生長在腦干。此種膠質瘤是一種惡性度很高的腫瘤,其臨床特徵為病情進展快,病程常在1年以內,由於腫瘤生長在大腦半球,可迅速出現偏癱、失語及各種感覺障礙等。顱內壓增高出現較早,偶有因瘤內出血,突然出現昏迷、偏癱等症狀,甚至被誤診為腦血管意外。
3)室管膜瘤
此種腦瘤占膠質瘤的11.3%,為膠質瘤的第3位,較常見於兒童及年青人,本病的特點為絕大多數腫瘤位於第四腦室內,腦瘤位於幕上者,主要位於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川,其症狀因腫瘤所在部位不同而異,以頭痛、嘔吐、視力減退及視神經孔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症狀最為多見、腫瘤位於幕上者多發生在枕後部疼痛。
4)成髓膠質細胞瘤
此種膠質瘤為兒童顱後凹中線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占膠質瘤的4.2%,占兒童顱內腫瘤15.1%至l8%、臨床特點為常迅速出現小腦中線的症狀與體征,早期即出現頭痛、嘔吐、視力減退、視神經孔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症狀。
5)少枝膠質細胞瘤
本病為成人少見的生長緩慢的腫瘤,僅占膠質瘤的2.9%。其臨床特點為大多生長在大腦半球,因其生長很慢,顱內壓增高征出現較晚,常表現有癲癇、久語、偏癱、錐體束征及感覺障礙等,而無明顯顱內壓增高症狀。X光片有68%可見到腫瘤鈣化。
6)松果懷瘤
本病較少見,約占膠質瘤的1.3%,主要見於兒童或青年人。其臨床特點為早期即引起顱內壓增高,出現頭痛、嘔吐,視力減退,視沖經孔頭水腫等;腫瘤壓迫鄰近腦組織時,則產生一系列症狀與局限性體征。
(2)腦膜瘤
腦膜瘤又稱蛛網膜內皮瘤,是原發於顱內腦膜上的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5.7%,但在兒童腦瘤中只佔3.1%-6.9%。本病好發生在20-50歲的成年人。其平均發生年齡為30-33歲。病程平均多在2-3年以上,一般認為腫瘤起源於蛛網膜絨毛,故好發生在靜脈竇附近。其臨床特點因腫瘤部位而各異。腦膜瘤好發於大腦凸面及矢狀面竇旁佔66.5%,後顱凹14%,蝶骨8.7%,中顱凹4.4%,嗅溝2.3%,鞍區2.1%。
1)大腦凸面腦膜瘤
常在腦表面,與腦膜有粘連,也可在腦實質內。因腫瘤所在部位不同,故其臨床表現也不一樣,從精神症狀到運動障礙、感覺障礙、視野缺損均可出現,癲癇發生率較高,並常為首發症狀,也可有顱內壓增高的症狀與體征。
2)矢狀竇旁腦膜瘤
頭顱外表有時可發現局部逐漸隆起,甚至有壓痛,頭顱平片可見到骨質增生或骨質破壞、腦膜血管溝增寬等改變。當腫瘤位於矢狀竇前1/3時,可有長時間的頭痛、視力減退、顱內壓增高等症狀,並有精神症狀(如記憶力減退、懶散、易疲勞等)和癲癇發作,部分病人可出現對側中樞性面神經癱瘓或肢體運動障礙。
(3)腦垂體瘤(又稱垂體腺瘤)
垂體腺瘤是原發於腦垂體上的腫瘤。
垂體瘤系指垂體前葉(腺部)所發生的腫瘤而言,為成年人常見的顱內腫瘤之一,多發生在20-40歲的青壯年。
其臨床特點有如下幾方面:
1)視神經受壓症狀與體征:由於腫瘤生長在蝶鞍內,向上發展則壓迫視交叉或視神經而造成視力、視卻的改變,90%以上的病人都有視力減退,也可為單眼視力減退,甚至造成一目或雙目失明。
2)內分泌及代謝障礙症狀及體征:垂體腺內分泌功能很復雜,主要是在中樞神經的支配下,通過內分泌周圍腺體控制著人體的生長、發育、物質代謝及性器官、性功能等生理活動的調節。已和垂體前葉有6種激素,即生長激素、促腎上腺皮質質激素、催乳激素、促甲狀腺激素及兩種促性腺激素。垂體後葉含有抗利尿激素與催產素等,故垂體後葉受累可出現尿崩症。
3)垂體功能低下:垂體功能低下的程度與正常垂體腺細胞受壓的程度有關。由於垂體前葉機能低下以致其所控制的內分泌腺萎縮,表現多方面的功能障礙。
4)垂體功能亢進:嗜酸性細胞能產生生長激素及催孔激素。嗜鹼性細胞產生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激表及促性腺激素等。
① 生長激素亢進:嗜酸性垂體腺瘤如發生在骨骺閉合前(成年前)表現為巨人症,發病在成年後則為肢端肥大症,介於兩者之間的為混合型。
②促性腺激素亢進:促使其靶腺分泌性激素增多,男性初期可有性功能亢進,以後逐漸衰。女性則月經少,閉經,乳房發達,泌乳期可延長至停止哺乳後數年之久。
③嗜鹼性細胞功能亢進:促甲狀腺、促腎上腺及促性腺激素等均受影響,可產生柯興綜合征,患者表現為向心性肥胖,以臉、頸及軀幹部更為明顯,四肢相對瘦小,臉圓如滿月,紅潤脂,常有痤瘡,上背部也有脂肪沉著,皮膚非薄,伴紫紋,呈大理石樣。
(4)顱咽管瘤
本病又稱牙釉質細胞瘤或成釉質細胞瘤、垂體管瘤、鞍上上皮樣囊腫等。居顱內先天性腫瘤的首位,占頓內腫瘤的5.1%,占兒童腦瘤的13%-15.8%,為兒童幕上最常見的腫瘤。其臨床特點為:
1)顱內壓增高症狀:多見於腫瘤位於鞍上者,因腫瘤阻塞室間孔引起顱內壓增高,發生頭疼、嘔吐技視神經孔頭水腫等。
2)腦垂體及丘腦下部損害症狀:主要為內分泌障礙,兒童表現身體發育停滯,出現性器官或其他器官發育障礙,基礎代謝率降低,出現糖代謝障礙及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等。
3)視神經或視交叉受壓症狀:可造成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和視力、視野的改變,因腫瘤的位置不同,對視神經或視交叉造成的損害亦不相同,兩眼視力減退的程度亦常不同,視野的改變亦不規則,多數為雙顳側偏盲或象限盲,但亦可為同側偏旨或單眼失明。

TOP↑
生活提示

中醫治療
(一)辨病治療
腦腫瘤合劑:牛尾草40g,鹿茸草30g,天葵子20g,陰地蕨30g,葛根30g,僵蠶15g,川紅花10g,鐵掃帚30g,珍珠粉1瓶(0.6g裝,吞服)。
腦動脈瘤加川芎、白芍;腦靜脈瘤加升麻、金銀花;腦垂體瘤加花椒;腦膠質瘤加薏苡仁、制附片;腦膜瘤加玳瑁粉、煅石決明;腦外傷加王不留行、田七粉(沖服);癲癇狀發作加積實、半夏、赤石脂;吞咽困難加威靈仙、僵蠶等。
(二)辨證分型治療
腦瘤可分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患者,腫瘤尚小,正氣尚盛,瘀毒不深,多採用以攻為主,或大攻小補,或先攻後調;中期,腦瘤發展到一定程度,正氣亦傷,但正邪相爭處於勢均力敵階段,宜攻補並重;晚期,腫瘤已增至嚴重階段,正虛邪盛,患者不任攻伐,當扶正為主,少佐祛邪抗瘤葯。
1.痰毒凝聚型
主證:頭痛頭暈,肢體麻木,身重倦怠,舌強語蹇,惡心嘔吐,視物模糊,痰多胸悶,舌胖有齒痕,苔白厚膩,脈滑或弦細。 治法:化痰散結,解毒開竅。
方葯:滌痰湯加味。膽南星10g,清半夏10g,枳實10g,竹茹10g,陳皮10g,白術10g,雲苓30g,石菖莆15g,全蠍5g,蜈蚣2條,山慈菇15g,徐長卿20g。
2.氣血郁結型
主證:頭痛頭脹,面色晦黯,視物模糊,口唇青紫,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細澀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散結開竅。
方葯:通竅活血湯加味。桃仁10g,紅花10g,赤芍10g,地龍10g,川芎10g,白芷30g,蟬蛻5g,白蒺藜10g,全蠍10g,王不留行15g,麝香0.2g(絹包入葯,每包煎3次)。

參考資料:http://www.tai-sui.com/azfl/na.htm

5、腦瘤是怎麼引起的

生長於顱內的腫瘤通稱為腦瘤,包括由腦實質發生的原發性腦瘤和由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至顱內的繼發性腦瘤。其病因至今不明,腫瘤發生自腦、腦膜、腦垂體、顱神經、腦血管和胚胎殘余組織者,稱為原發性顱內腫瘤。由身體其它臟器組織的惡性腫瘤轉移至顱內者,稱為繼發性顱內腫瘤。顱內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20-50歲為最多見。

近年來,顱內腫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據統計,顱內腫瘤約佔全身腫瘤的5%,占兒童腫瘤的70%,而其它惡性腫瘤最終會有20-30%轉入顱內,由於其膨脹的浸潤性生長,在顱內一旦占據一定空間時,不論其性質是良性還是惡性,都勢必使顱內壓升高,壓迫腦組織,導致中樞神經損害,危及患者生命。

生長於顱內的腫瘤通稱為腦瘤,包括由腦實質發生的原發性腦瘤和由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至顱內的繼發性腦瘤。原發性腦瘤依其生物特性又分良性和惡性。良性腦瘤生長緩慢,包膜較完整,不浸潤周圍組織及分化良好;惡性腦瘤生長較快,無包膜,界限不明顯,呈浸潤性生長,分化不良。無論良性或惡性,均能擠壓、推移正常腦組織,造成顱內壓升高,威脅人的生命。
  在全身惡性腫瘤中,惡性腦瘤約佔1.5%,居第11位,列胃、肺、肝、食管、乳腺、直腸、結腸、胰、膀胱及鼻咽部癌腫之後。男性稍多於女性,性別比約為1.12~1.52:1,各個類型腦瘤的性別比例不盡相同,有隨年齡增長而不斷加大的趨勢。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2歲以下的嬰兒及年齡超過6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較少。在兒童,腦瘤所佔比重較大,約為全身腫瘤的7%,佔全部腦瘤病例的20%。
腦瘤的年發病率約7/10萬,佔全身腫瘤的2%。死亡率居12歲以下兒童的第1位,成人的第10位。
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可歸屬於中醫的"真頭痛"、"厥逆"、"頭風"等范疇。

6、腦瘤一般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引起復腦瘤的原因主要有以制下幾種:
1、物理因素:腦瘤放射治療數年後,在照射區發生其他性質的腫瘤是腦腫瘤的發病因素之一。動物試驗發現放射線可使組織間變(癌變)。其機制是放射線使顱內纖維母細胞或腦膜內皮細胞的癌基因突變,而引起細胞的癌變。

2、化學因素:動物實驗證實多種化學物是腦腫瘤的發病因素(各種膠質瘤、腦膜瘤、肉瘤、上皮癌、垂體腺瘤等),常見的有蒽類化合物,如甲基膽蒽、二苯蒽、苯並比等等。

3.先天因素:胚胎發育過程中原始細胞或組織異位殘留於顱腔內,在一定條件下又具備分化與增殖功能,可發展成為先天腦腫瘤的發病因素。這類腫瘤生長緩慢,多屬良性,常見有顱咽管瘤、脂肪瘤及膠樣囊腫等。

4.遺傳因素:人體基因缺陷或突變可形成腦腫瘤。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屬神經系統腫瘤遺傳最具典型的代表,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腫瘤,約半數病人有家族病史。

7、腦腫瘤是怎麼引起的?

顱內腫瘤亦稱腦腫瘤,其病因至今不明,腫瘤發生自腦、腦膜、腦垂體、顱神經、腦血管和胚胎殘余組織者,稱為原發性顱內腫瘤。由身體其它臟器組織的惡性腫瘤轉移至顱內者,稱為繼發性顱內腫瘤。

症狀
下述四個方面的病理生理過程是顱內腫瘤導致顱骨內壓增高並逐漸加重的原因:腫瘤體積超過顱內壓調節代償能力;腫瘤周圍反應性腦水腫;腦脊液循環通路梗阻;靜脈迴流受阻。頭痛、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是顱內壓增高的"三主症",也是顱內腫瘤的主要臨床症狀。
1、頭痛:約見於80%的病人,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但不是診斷的主要依據,凡能加重顱內壓增高的因素,均可使頭痛加劇。
2、嘔吐:與飲食無關,清晨多見。嘔吐多與劇烈頭痛相伴隨,有時可呈噴射性,但非噴射性嘔吐也不少見。
3、視神經乳頭水腫:早期無視力障礙,隨著時間的延長,病情的發展,出現視野向心性縮小,晚期視神經繼發性萎縮則視力迅速下降,這也是與視神經炎所致的假性視神經乳頭水腫相區分的要點。視乳頭水腫是「三主症」中的重要客觀依據。

8、腦癌是怎麼引起的

可能你說的腦癌就是指膠質瘤,但在香港是把腦袋裡長得腫瘤統稱為腦專癌。
我按膠質屬瘤來回答你。
影響因素超多,如同我們身體的其他大多數腫瘤一樣,病因未完全確定。歸結於環境污染、電離輻射、基因突變等等,遺傳傾向僅有2、3個證據支持,統計發現膠質瘤發病率增加,但多考慮與目前技術進步,發現率提高有關。手機大規模普及,未見到腦瘤發病率大幅提高。

可以參考我以前的回答。

9、腦腫瘤是怎麼引起的

腦腫瘤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如今並沒有確定腦腫瘤一定就是由於某種原因產生的。但回是我們還是大答體可以總結,可能有哪些因素導致腦腫瘤的產生。

一、化學因素:基礎研究已證實,腦腫瘤的發生與接觸殺蟲劑、溶劑、染料和甲醛有關。此外,懷孕母親產前接觸酒精、染發劑等,可增加子女患神經母細胞瘤的風險。

二、創傷因素:因外界創傷刺激到腦、腦膜瘢痕組織間而引發腫瘤,這種創傷性腫瘤多半發生在硬腦膜和蛛網膜損傷的基礎上。此外,腦部外傷可促使原已存在的腦腫瘤加速生長。

三、手機、電腦輻射:手機、電腦發出的輻射電波有促進細胞癌化的作用。

四、放射因素:接觸放射線可導致腦腫瘤的發生。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兒童接受中樞神經系統預防性放射治療可增加星形細胞瘤、惡性膠質瘤發生的危險性;垂體腺瘤接受放射治療後常被檢出膠質瘤;放射線還可誘發腦膜瘤。

五、生物學因素。這種情況主要是指各類病毒的入侵,比較不易被察覺。實驗證實病毒(如:腺病毒、猴空泡病毒(SV40)、肉瘤病毒等)可誘發起禽類及脊椎動物的顱內腫瘤。病毒細胞的染色體上,改變了染色體基因的特性,使細胞原有增殖的特性發生改變,從而導致了腦膜瘤的發生

10、腦瘤是怎麼引起的?

 任何一種腫瘤都要佔據顱腦內一定的空間,均屬顱內佔位性病變。其中常見的有: (1)由神經膠質細胞形成神經膠質瘤,約占顱內腫瘤的的1/3。(2)由腦膜細胞形成的腦膜瘤,約占腦腫瘤的1/6。(3)由顱神經的鞘膜細胞形成的神經鞘瘤,約占腦腫瘤的8%-10%。(4)由腦下垂體細胞形成的垂體瘤,約占腦腫瘤的8%左右。腦腫瘤亦有良性與惡性之分,神經膠質瘤屬惡性;腦神經鞘瘤和垂體瘤多屬良性,但腦膜瘤和垂體瘤可以惡變。顱內轉移瘤是由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向顱內轉移而形成的,其中以肺癌轉移最為常見。腦腫瘤後頭痛的出現,是由於腦內佔位性病變引起顱內壓力升高而導致的。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腦瘤,腦腫瘤的嚴重危害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這種疾病造成的死亡和痛苦。腦瘤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之一,且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找出腦瘤危險因素對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因腫瘤所致死亡的疾病中,二十歲以下人群中,腦瘤所致的死亡超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居首位。二十歲至三十歲人群中,居第二位。有許多人易得上腦腫瘤這種疾病,主要是存在著不良的生活習慣等。通過研究發現,飲食不規律、進食速度慢、性格抑鬱、使用手機頻率高、有腫瘤家族遺傳史,均為腦瘤的危險因素。專家提醒,心理憂郁者的發生率、死亡率高,具有性格的人,發生率比普通人群高三倍。手機電磁波輻射會對人體細胞和組織產生不良影響,經常使用手機成為腦瘤發病的危險因素。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應定期進行健康篩查。及早發現,盡快治療。

在如今這個「談癌色變」的現代社會當中,每個人都不願意被疾病「盯上」,尤其是對於腦瘤這樣一種嚴重的腫瘤疾病,如果治療不及時患者可能會因此喪命。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腦瘤的易感因素有很多,其中高危人群一定要尤其注意。那腦瘤是怎麼回事?什麼樣的人容易得腦瘤?下面大家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1.腦瘤的家族性遺傳者腦瘤的發生與家族的遺傳性密切相關,伴有先天基因缺陷或發生基因變異者,其子女發生腦瘤的幾率比普通人高許多。其中以腦血管網狀細胞瘤和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的遺傳性最強,可在幾代人中出現。2.經常接觸化學、物理製品者與腦瘤相關的化學因素如各種染料、殺蟲劑、噴漆劑等,常見的化學致癌物有蒽類化合物,如二苯蒽、苯並比和甲基膽蒽等都屬腦瘤的病因。尤其經常染發的人,染劑中含大量化學物質,一旦長期使用或經常大量使用,容易增加癌變幾率。一些動物實驗表明,物理因素也可誘發癌變,比如長期接觸放射線者.3.有不良生活習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很多疾病的幫凶,腦瘤也不例外。長期使用電腦、手機的人比較危險,尤其經常長時間打電話或晚上睡覺時手機放在枕邊者,長期如此對身體損害極大,而且藍牙耳機比普通耳機的輻射要大許多;經常熬夜、生活工作壓力較大者也是腦瘤的高危人群。4. 不良情緒者如今生活節奏較快,工作壓力也很大,難免會出現焦灼、煩躁、抑鬱等不良情緒,如果這些不好的情緒長期積壓在心裡,得不到很好的釋放,可能也會誘發腫瘤滋生。

與腦瘤是怎麼引起的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