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樣的症狀才屬於便秘呢?
怎麼樣才算是便秘?以下3個特點,滿足其中一個就屬於便秘
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便秘,那麼到底怎樣才算是便秘呢?眾說紛紜,首先是排便時用力排不出,或者說要用大力氣才能拍出;也有人說是長時間沒有便意;第還有人說是有便意卻欲排不出等。也國外有學者認為,凡排便用力多於正常1/3,或排便間隔時間超過3天者,即可視為便秘。若出現便後不爽,或肛門墜脹症狀,即使每日排便1次或多次是否也應視為便秘呢?當然以上所訴都是便秘的症狀,由此可見便秘影響著每一個人,而且以老、幼、弱為主要群體,讓人苦惱。下面我們來具體聊聊便秘的症狀,以下3種情況滿足其一,都屬於便秘。
(1)便意少,便次也少
長時間沒有大便,而且偶爾有一次量也不多;便便不算太干卻也要蹲上好一陣子才能排出,此類便秘可見於慢傳輸型和出口梗阻型便秘。前者是由於傳輸緩慢,使便次和便意均少,間隔較長時間才能出現便意,糞便常干硬,而且出現便難,蹲廁時間長屬於便秘。旦是如果由於精糧吃多了,也有可能出現便意少,便次少的情況,但是排便時很輕松,這種情況不屬於便秘,多吃粗糧便可緩解。
(2)排便艱難,費力
突出表現為糞便排出異常艱難,也見於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為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力排時若腹肌收縮無力,則更加重排便難度。第二種情況是由於通過緩慢,糞便內水分過多被吸收,糞便干結,尤其是長時間不排便,使干硬的糞便排出異常困難,可發生糞便嵌塞,這類情況容易導致肛裂,出血現象。通常排完便不會有暢快的感覺,而是直腸任然有一種墜墜的感覺,或者肛門有疼痛感。
(3)排便不暢
雖頻有便意,旦卻欲排不出,嚴重的一天會出現多次的現象,即便費力也無濟於事。可伴有肛門直腸刺激症狀,如沉重、下墜、不適等。此類患者常有感覺閾值降低,直腸感覺高敏,或伴有直腸內解剖結構的異常,如直腸內套疊以及內痔等。這類患者有時候會有排不完的便意,經常想上廁所卻又排不出;每次上廁所都不暢快且久蹲不無效,草草收場。
便秘對人體危害主要是損傷肛門,甚至引起肝門出血。如果原來有肛裂、痔瘡等肛門疾病,由於大便乾燥時拼力努掙,不僅會加重疼痛和出血,還會使原來的肛門疾病逐漸加重,甚至引起急性發作或感染等;便秘看似不會危及生命,卻對人體損害非常之大,如果出現以上3個特點時,一定要注意,及時調整飲食習慣,嚴重的要去看醫生,在醫生的叮囑下合理用葯。
2、正常大便是什麼樣的
吃母乳和吃配方奶的寶寶大便看起來很不一樣。你的初乳有通便的作用,能幫助寶寶排出胎糞。大約3天後,當你開始正常分泌乳汁,寶寶的大便就會逐漸變為金黃色或暗黃色,沒有難聞的氣味。吃母乳的寶寶大便稀軟但有質地,有時呈顆粒狀,有時呈凝乳狀。
在最初的幾周里,寶寶可能會在每次餵奶時或餵奶後排便,但他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排便規律,每天在大致相同的時間排便。這個規律會階段性地發生變化,比如當你給寶寶添加輔食、寶寶感覺身體不舒服、或者吃奶的次數逐漸減少時,寶寶的排便規律都會有所調整。
如果因為某種情況,你要將母乳喂養改為配方奶喂養,一定要記住慢慢來,至少要有兩個星期的過渡時間。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寶寶的消化系統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以免發生便秘或腹瀉,同時,也可以減少你發生漲奶疼痛的幾率。一旦寶寶適應了配方奶,他就可能形成一個與之前完全不同的排便規律。
吃配方奶的寶寶大便是淡黃色或黃棕色,與吃母乳的寶寶大便相比,配方奶的殘留物會使寶寶大便看起來更大坨,因為配方奶不能像母乳那樣完全被消化。另外,吃配方奶的寶寶大便的氣味也較臭,更像成人大便。
專家指出,吃配方奶的寶寶通常需要每天排便至少1次才會舒服,越長時間不排便,大便就會越硬,也就越難排出,這就會導致便秘。如果你覺得寶寶排便有困難,一定要找兒科醫生咨詢。
3、正常大便是什麼形狀的?
你好,觀察糞便一定要仔細,必要時可將其排入便盆中,此時應傾斜便盆,回以利於觀答察。
正常大便的顏色:
大便的正常顏色為黃、褐色。黃色是膽汁中膽紅素產生的顏色,褐色是受吲哚和便中合鐵化合物的影響所形成。多食碳水化合物,大便為黃色;多食蛋白質時,大便呈褐色。如服用某些中葯,大便顏色也會加深。但食物及葯物也會改變大便的正常顏色,合葉綠素多的食物以及葉綠素制劑、鐵制劑(治貧血的葯)、碳末等,可使之呈綠色或黑色。所以根據大便的顏色判斷疾病也應參考其他因素。
血液附在大便表面:
大便變細或變扁: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一般直腸瘍後期,因腸腔狹窄可出現大便形狀的改變(變細、變扁)。此時患者多伴有腹脹、腹痛、消瘦、全身衰弱無力、食慾不振等症狀。腸腔出現炎性腫塊或大的息肉時,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4、大便便秘是怎麼回事?
大便便秘是怎麼回事?這就是上火了吧,幹活嗎?上火了,你可以喝一點蜂蜜,或者是嗯吃點香蕉什麼的,如果說想買的話你可以吃一點那個吃鉛一個親親寶。
5、人體大便什麼樣算是正常???
正常大便的顏色一般為金黃色或者黃褐色,形狀為香蕉狀,或者圓柱形,如回果每天排出的大便是這答種形狀,則說明腸道是健康的。
如果大便的形狀為塊狀或者泥狀,則說明身體出現了問題,因為大便的水分含量比較少,所以腸道就會出現問題,胃腸道蠕動功能減慢,進而導致各種炎症的發生。所以建議上完廁所後應該觀察一下大便的形狀,對健康是很有利的。
(5)便秘的大便是什麼樣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為保證大便暢通無阻,需大量飲水,早晨起床後喝一大杯溫白開,一方面有利於清洗腸胃,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腸道的蠕動,從而容易產生便意。
2、大便時切忌用力,因大便處於直腸時,會立即產生便意而自然排出,根本無需用力。當直腸無大便時,用力則完全無濟於事,純屬浪費表情和作無用功,而且用力將使肛門急劇收縮而增加其血流量,長此以往則易致痔瘡。
3、肉類及辛辣食物則不利於排泄,要多吃韭菜,蘋果,香蕉等綠色食物可以幫助排便。
6、正常情況下,人的大便是什麼樣的?
排便是一種神經反射活動。排便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直腸在正常情況下是空虛的,但當集團運動推進糞便進入直腸時,如容積達150~200ml, 直腸腔內壓力升至7.3kPa時,可刺激直腸壁內感受器及其附近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經盆神經、腹下神經到達S2~4的排便低級中樞,由該中樞發出的沖動沿盆神經的副交感纖維傳出,引起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收縮,肛門內括約肌舒張。同時由低級中樞神經傳出的沖動減少,肛門外括約肌舒張,使糞便排出體外。
正常情況下,低級反射中樞受高級中樞的控制。直腸感受器產生的沖動除傳給低級中樞外,還傳給脊髓丘腦束上行達丘腦,最後至大腦皮質進入旁中央小葉,丘腦下部及腦乾的排便反射高級中樞,並引起便意。排便反射的高級中樞可以加強排便低級中樞的活動,還可使腹肌、膈肌等收縮,增加腹內壓,幫助排便。然後,腹肌鬆弛,肛門括約肌收縮,夾斷一節糞便,因糞便重量自然下落。此後肛管再次閉合,肛門皺皮肌收縮清除剩在肛門周圍的糞便渣。糞便排出後,內括約肌鬆弛,肛門周圍皮折變淺,又可清除皮膚皺折內存留的糞渣。這一排便活動完畢後,可再開始另一排便活動。正常排便時可排空降結腸、結腸脾曲或更上部的結腸,也有人即便是直腸的內容物,也不能完全排空,至於能把全部結腸內容物排空的則屬罕見。
排便時大腸縱肌的收縮很重要。大腸縱肌收縮,可使大腸縮短,還可消除結腸遠端與直腸之間的角度,此時直腸內壓力升高,肛門內、外括約肌舒張,膈肌下降,腹肌收縮,可使腹內壓增高達13.3~26.7kPa,促使糞便排出。排便時盆膈橫紋肌支持腹腔內臟,並能防止直腸和肛門脫出。
排便感覺是由各種沖動引起,有精神的或機體的。另外有由外來對直腸壁壓力引起的假排便感覺,如前列腺腫瘤、膀胱結石、分娩兒頭壓迫直腸等。
正常人的直腸對糞便的壓力刺激具有一定的閾值,達到此閾值時,即產生便意。當100ml糞便將直腸充盈25%時,或者直腸內壓力達到約2.4kPa時,就可產生便意。要達到非排便不可的程度,直腸內容物和壓力須增加3倍。但是否排便最後還取決於排便高級中樞對低級中樞的作用是抑制還是增強。
排便次數和習慣因人不同,一般每日1次,早飯後排便。也有的3~5日或更長排1次,卻不感排便困難。排便後有舒適愉快的感覺。因此,不能只按排便次數多少確定便秘、腹瀉或排便的規律改變,應按各人的排便習慣來確定。
排便是怎樣節制的?
由於人的排便反射受大腦皮層的控制,因此意識可控制排便。肛門部保持一定緊張力,使肛門緊閉,阻止糞便、液體、氣體漏出,這種作用叫排便節製作用。排便節製作用,由感覺、反射、肌肉活動共同完成,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反射活動。可歸納為兩種。
(1)儲存器節製作用(結腸的節制機能):結腸的節制機能不依賴於括約肌作用。結腸特別是乙狀結腸具有適應反應,這種反應可調節腸腔內的容積和壓力,腸腔容積的改變壓力隨之改變, 有防止壓力過高,延遲腸內容物通過的作用。直腸乙狀結腸連接處的阻力、彎曲和皺折能延遲糞便進入直腸,保持直腸平時處在空癟狀態。左側結腸能蓄積一定量的糞便,如超過一定數量時,可刺激結腸,使糞便進入直腸。乙狀結腸造口術病人,如飲食調理適當,每日灌腸,可形成排便習慣,即是由於結腸的節制機能。
直腸是一種既有感覺又能擴張的貯器,對容量有最大的耐受性,能蓄積糞便和液體。直腸瓣能使糞便在直腸內螺旋形活動,使糞便壓力均等,避免了糞便堆積在直腸下部,並防止直行通過直腸,對排糞起到相應的節製作用。
(2)括約肌節製作用:是肛門括約肌抵抗結腸蠕動向前推進力的作用。括約肌的收縮力必須勝過結腸推進力才有節製作用。如不能勝過推進力,則是肛門功能不良。內括約肌是抵抗排便的最重要因素,常處於持續緊張收縮狀態,控制排便活動;外括約肌也常處於收縮狀態,閉合肛管。外括約肌的緊縮力比內括約肌高30%~60%,因此能制止糞便從肛門流出。如外括約肌已失去緊張力,可發生肛門功能不良。
在節制排便活動中,隨意肌外括約肌、恥骨直腸肌和提肛肌功能與不隨意肌內括約肌和縱肌功能有相互關系,聯合作用。如對抗排糞和排氣要求,外括約肌收縮可抑制內括約肌對逼肌收縮的反射性鬆弛,稱為隨意抑製作用。同時提肛肌的底袢收縮牽緊和抑制縱肌收縮,恥骨直腸肌收縮使肛直角的角度變小,直腸下段壓力增加,阻止糞便進入肛管,起到控制排便的作用。
因為意識可控制排便,所以正常人對排便具有節制能力。如果環境條件不許可,有排便感覺而不能排便時,排便的高級中樞下傳沖動抑制低級排便中樞,使括約肌收縮增強,肛門象節制閘門一樣緊閉,並反射地引起乙狀結腸舒張,直腸內的糞便即返回乙狀結腸,使便意暫時消失。但如果經常或長時間抑制排便,可使直腸對糞便刺激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糞便在大腸內停留過久,水被吸收過多而使其乾燥,可產生便秘。
哪些因素能影響排便反射?
影響排便反射產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進入直腸的糞便量過少,對直腸壁產生的壓力不足,致使直腸壁內的感受器不產生沖動,因而亦無排便反射產生。這種情況多見於進食過少及進食過於精細者。
(2)直腸對腸腔內的壓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不能產生沖動。這種情況見於長期不及時排便、經常灌腸或濫用瀉劑者。
(3)神經或脊髓受損,如多發性神經根炎、截癱等病,使傳導沖動的神經受損,不能產生排便反射。
影響排便過程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排便過程的因素雖然很多,但歸納起來不外有兩種,首先是影響便意產生的因素,另外是影響直腸排空的因素,前者已在「影響排便反射產生的因素」一題中作了介紹,不再贅述,有關影響直腸排空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大腦皮層對便意的抑制,如工作緊張、外出旅行、生活規律改變、情緒抑鬱及過度勞累等均可使便意受到抑制,另外直腸的局部病變如痔瘡、肛裂會引起大便疼痛,從而使大便受到大腦的抑制。
(2)排便無力,如老年人、久病體虛者,由於膈肌、腹肌、腸平滑肌均收縮無力,缺乏推動糞便的力量。
正常人的排便有何差異?
正常人的排便差異很大,這與個體差異、生活習慣,尤其是飲食習慣有關。一般情況下,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有的2~3天一次(只要無排便困難及其他不適均屬正常),但大多數人(約佔60%以上)為每天排便一次。
中醫對正常人排便次數亦有論述:「胃為水谷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陳,一日一便,乃常度也。 」
大便的不同性狀能反映什麼疾病?
了解大便的次數和時間及大便的量、色、質、氣味、便時感覺和伴隨症狀等,對診斷消化系疾病有重要意義。大便秘結,伴見高熱煩躁者,為腸熱證;伴見面色蒼白、脈沉遲者,屬冷秘,為腸寒;老人便秘,脈細數者,屬脾陰虛;大便溏泄,納少腹脹者為脾陽虛;腹痛泄瀉,瀉後痛減,脘悶噯腐為傷食;情志抑鬱,腹痛作泄,排便不爽,為肝鬱乘脾;黎明前腹痛泄瀉,為脾腎陽虛。排便時肛門灼熱,屬大腸濕熱;里急後重,見於痢疾、脫肛,屬濕滯大腸或脾虛中氣下陷,大便下血,色鮮紅為近血,為病在大腸或痔瘡出血;血色黑暗或呈柏油狀為遠血,多屬食管、胃及十二指腸出血。
腸道易激綜合征表現為大便堅硬如羊糞狀,伴有陣發性腹痛,可在排便後暫時緩解,糞便中含有粘液無膿血;大腸癌糞便形狀持續變細,糞便表面可有鮮血;先天性巨結腸見於新生兒,表現為出生後排解胎糞減少,或者有持續性便秘、腹脹。
7、什麼是便秘,通常什麼樣的大便稱為便秘呢?
你好
便秘主要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干結排便費力等
8、便秘的症狀具體是什麼樣子
便秘的初期,沒什麼症狀的,對人體的傷害也是處於積累階段,積累到一定程度,身體就會出現一些反映或者反饋出來。
正常飲食的話,一天1-3次排便為正常。 超過就是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