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知識庫 > 腸炎什麼症狀如何治療

腸炎什麼症狀如何治療

發布時間:2021-01-08 05:51:44

1、結腸炎都有哪些症狀?如何治療呢?

結腸炎的基本症狀:

本病起病多數緩慢,少數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長達數年至十餘年,常有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或持續性逐漸加重,偶呈急性暴發,臨床表現有:

1、腹瀉:粘液便及膿血便,輕者每天3~4次,重者數十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2、腹痛:輕度病人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陣痛,涉及全腹有痛一便意一便後緩解的規律。

3、便秘:大便秘結4~5日排便一次,糞便如羊屎樣,甚則不吃瀉葯不能通便。

4、其他症狀:腹脹、消瘦、乏力、腸鳴、失眠、多夢、怕冷等症。

結腸炎的中醫臨床表現

①輕度型:最多見、起病慢、症狀輕、輕度腹瀉,每天少於4次,並與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僅有少量血液粘液無全身症狀,病變多局限在直腸和乙狀結腸,血況正常。

②中度型:介於輕度與重度之間,腹瀉每天多於4次,並有輕度全身症狀。

③重度型:有發熱、倦怠、消瘦、貧血等全身表現腹瀉每天多於6次,血便或粘液膿血便。

④暴發型:少見。

結腸炎在中醫上的臨床分型主要有4種,具體介紹如下:

①腹瀉型:泄瀉、大便不成型、腹痛、便血、粘液便、膿血便、腸鳴及排便不暢、不盡、里急後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惡寒、頭昏等症。

②便秘型:大便秘結,如羊屎樣,排便不暢、不盡,甚則數日內不能通大便,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長期腹瀉史,伴有腹痛、消瘦、口乾、腹脹貧血等症,易惡變。

③腹瀉便秘交替型:大便時干時稀、時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脹等症。

結腸炎的一般治療

1、休息:休息對疾病有很大好處,特別對活動期病人要強調充分休息,減少精神和體力負擔。隨病情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一般應避免重體力活動。

2、飲食和營養:腹瀉期要注意補充營養,又要適當減少飲食中的纖維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苔等,要用少渣飲食,以減輕高纖維素成份可能給結腸粘膜帶來的機械性損傷。關於結腸炎患者喝牛奶的問題,要看喝牛奶後有無腹瀉加重,因為潰瘍性結腸炎病人可能對牛乳蛋白過敏,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腸道的乳糖酶缺乏服牛奶腹瀉。在我國,患有乳糖酶缺乏症的人要比西方為多,因此,對腹瀉期的炎症性腸病患者應仔細詢問有無對牛乳過敏史,限制乳製品的攝入,有時會起到止瀉的效果。

由於腹瀉便血、長期攝食過少和吸收營養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鐵、葉酸缺乏或貧血、應給予適量補充。一般可經口服或注射補充,運用益氣健脾、養血補腎中葯也可達增加體質和補充營養的目的,但不要濫補,要辨證用葯。長期腹瀉者,要補充鈣以及鎂、鋅等微量元素。

結腸炎治療用葯原則

1、適當補充液體和電解質,補充維生素乙和鈣。服鐵制劑和葉酸治療貧血。病情嚴重,腹瀉頻繁,營養嚴重不良的病人,可給一時期胃腸要素飲食或胃腸外營養。[1]

2、抗感染葯:水楊醯偶氮磺胺吡啶對治療各部結腸炎,防止並發症有較好療效。有的引起惡心、嘔吐、頭痛、皮疹、粒細胞減少、貧血和肝功能不良。如不見效和有不良反應,可改用甲硝噠唑。新黴素和酞磺噻唑也有效用。

3、激素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氫可的松和強的松可改進全身狀況,使病程緩解,排糞次數減少,復發症狀減輕和食慾增加。但也有的病人效果不好,並可使潰瘍穿孔,出血和癒合緩慢。現在認為應用范圍較小,對於急性暴發性或早期發作嚴重的病人可使症狀明顯減輕,病情好轉;對於長期反復發作的效果並不滿意;促皮質激素單位溶於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症狀改進後改用肌肉注射。氫可的松靜脈注射,症狀緩解後逐漸減量,可給葯。皮質激素對緩解症狀比可的松效用較好,但維持緩解的效用不如可的松。這種治療如症狀無改進,不應繼續超過2周。

4、免疫抑制葯:硫唑嘌呤,每日1次,可改變病的進程,抑制臨床表現,但不能改變基礎病,常用於靜止期減少復發,也可能中毒,應加註意。6硫基嘌呤(6-MP)與激素合用可減輕症狀。

5、止瀉葯:可減少排糞次數,減輕腹痛,常用復方苯乙哌啶、可待因和復方樟腦酊。止瀉葯物對急性發作的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引起中毒性巨結腸,應慎重使用。也可給鎮靜葯物和解痙葯物。

6、保留灌腸:常用於直腸和乙狀結腸炎,可減輕症狀,促使潰瘍癒合。

腸炎患者自我鍛煉法

1、做時全身放鬆,排除雜念,姿勢取仰卧式,雙眼微閉,深呼吸,先提肛30次,向上提時吸氣,向下放時呼氣。一提一放為一次。

2、提肛時一定要意守肛門,做完30次後再揉腹200次,揉腹前要排凈大小便,不宜過飽過餓。

3、揉時手心向下,右手放在肚臍上,左手放在右手手背上,按順時針方向揉腹,力度適中,揉的幅度由小到大,即先從肚臍開始,再慢慢擴大,直到整個腹部,揉一圈為一次,揉腹時要意守丹田(肚臍下約5厘米處),在揉腹前心中默念「消炎、止痛、痊癒」六字。

4、做完運動之後,雙手放在肚臍上,還是左手放在右手上,做深呼吸三次,平躺三分鍾後起床。

此法要持之以恆,揉腹時如出現腹部溫熱感,腸鳴或排氣現象均屬正常。

結腸炎的治癒標准

慢性結腸炎的治癒標准,一般來說,必須是大便完全恢復正常,日行1次或隔日1次,糞便成形,不再出現粘凍和腹痛等症狀,並經內鏡檢查,證實結腸粘膜的充血、水腫已經消除時,這時結腸炎才達到臨床治癒標准。臨床上有不少患者自我感覺症狀消失,自己主張停葯,這時未經內鏡檢查,其實疾病還沒有完全治癒,這樣停葯就容易復發的,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葯,達到臨床治癒標准,並長期保持良好狀態。

結腸炎治療誤區

1.腹瀉就是結腸炎——盲目服葯

2.結腸炎應該消炎——濫用抗生素

3.用葯見效後未能鞏固——中途停葯

4.只重視葯物治療——忽視營養補充和心理調適

3 飲食保健

對急性腸炎患者,除注意休息和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外,在飲食方面應採取易消化、少刺激、溫熱適度、營養豐富、少食多餐和適時補充水分的原則。

腸炎初期:

是腸道急性充血、水腫、發炎和滲出的階段,此時腸蠕動活躍或處於痙攣狀態,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較弱,所以,在起病後8~12小時內,患者可吃流質食物,如大米粥、藕粉、細掛面等。如腹瀉嚴重或出汗較多,還應適當給病人多喝一些湯水,如米汁、菜湯、果汁、淡鹽開水等,以補充體內水、維生素和電解質的不足。

腸炎好轉期:

可給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大米粥、細面條等。宜採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進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時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因這些食物進入腸道後容易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腹脹腹痛,增加患者痛苦。

腸炎恢復期:

由於胃腸道尤其是腸道病理生理的改變,此時腸道對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別注意節制飲食,飲食上宜吃些清淡、軟爛、溫熱的食物,避免過早地進食肥肉、油炸、生冷堅硬的食品以及多纖維食物,如芹菜等。恢復期後2~3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飲食進餐。

結腸炎飲食原則

1、少纖維、低脂肪食物有促進腸蠕動、刺激腸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對腸道不利,故應限制。

2、注意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

3、慢性腸炎如有脫水低鈉現象時,應及時補充淡鹽水,食用菜葉湯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的丟失。

4、排氣、腹瀉過強時,應少食糖及易產生發酵的食物:如薯類、豆類、牛奶等。

5、柿子、石榴、蘋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膠成分,均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結腸炎可適量食用。

4 預防護理

結腸炎的預防需注意飲食

1、要飲食有規律,一日三餐做到定時定量,不過分飢餓、不暴飲暴食,這樣有利於腸道消化平衡,避免因無節制飲食而致腸道功能紊亂。

2、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膩為基本原則,宜食:健脾食品,山葯、扁豆、蓮心、百合、紅棗。少食冷飲,少食易脹氣的食物,如西瓜、哈密瓜、韭菜、洋蔥、大蒜、油炸食品、咖啡、碳酸飲料等。

3 、少吃高脂食物,以免因為其難消化加重腸胃負擔,例如少吃高脂的快餐。

4、 避免過量飲酒。

5、每天不要攝入過多纖維食物,可以選擇全麥食品,以及柑橘、菠菜、胡蘿卜等。

6、避開過敏食物,如果發現自己每次吃過某種食物就有類似反應,就要小心是不是對此過敏,可以選擇其他食物代替。

結腸炎護理需注意觀察病情

1、根據病情觀察腹瀉的頻率次數和大便的性狀。

2、暴發型患者因大便次數頻繁,應觀察是否有口渴、皮膚彈性減弱、消瘦、乏力、心悸。血壓下降等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和營養障礙的表現。

3、如病情惡化、毒血症明顯、高熱伴腹脹、腹部壓痛、腸嗚音減弱或消失,或出現腹膜刺激症,提示有並發症應立即與醫師聯系協助搶救。

結腸炎一般護理

1、連續便血和腹瀉時要特別注意預防感染,便後溫水坐浴或肛門熱敷,改善局部循環。並局部塗擦抗生素軟膏。

2、需行葯物保留灌腸時,宜在晚睡前執行,先囑患者排便,後行低壓鹽水灌腸。

3、輕者適當休息,指導患者晚間安然入眠,重視午睡;重型患者應卧床休息,以減輕腸蠕動和腸痙攣。

結腸炎對症護理

1、腹痛應用解痙劑時,劑量宜小,避免引起中毒性結腸擴張。

2、嚴重發作者,應遵醫囑及時補充液體和電解質、血製品,以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症等。

3、需行結腸內窺鏡或鋇劑灌腸檢查時,以低壓生理鹽水灌腸做好腸道准備,避免壓力過高防止腸穿孔。

4、指導患者以刺激性小、纖維素少、高熱量飲食;大出血時禁食,以後根據病情過渡到流質和無渣飲食,慎用牛奶和乳製品等。

綜上所述,結腸炎護理還應做健康指導,向患者講解此病的誘發因素、治療後的效果,並保持情緒穩定。囑咐患者按時正確服葯,配合治療和護理。

2、怎樣治腸炎

臨床表現:
1、急性腸炎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發病,並多有誤食不潔食物的病史。
2、病人多表現為惡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天3~5次,甚至數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症狀。病人以惡心、嘔吐為表現者稱急性胃炎;以腹痛、腹瀉為表現者常稱為急性腸炎;臨床上往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同時並見,故亦稱急性胃腸炎。
3、急性腸炎是由於伙食不當,進食發酵分解或腐敗污染的食物所致腸道的急性炎症,臨床上與急性胃炎同時發病者,又稱為急性胃腸炎。
葯物治療:
1、根據不同的細菌感染選用不同的抗生素(3-7天一療程):成人可選用氟哌酸、阿莫西林,甚至頭胞類抗生素。但兒童就不宜選用氟哌酸等抗生素。
2、胃腸粘膜保護劑(3-7天一療程):主要有思密達(蒙脫石散)可保護胃腸粘膜,凝固殺死腸道的細菌與病毒,起到止瀉作用。
3、微生態制劑(7天-1個月一療程):如媽咪愛、金雙歧、整腸生等,主要是調節腸道菌群抑制腸道有害細菌生長,達到止瀉作用。
4、腹痛可用解痙劑,如口服阿托品。
5、可聯合用中成葯藿香正氣膠囊、消炎止痢靈(2盒一療程)、鹽酸黃連素片、固腸止瀉丸、速效止瀉膠囊等。

注意交待顧客應防止脫水,可口服葡萄糖鹽水,飲食注意應清淡,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多吃蘋果、石榴以起到收劍止瀉作用。
胃腸疾病(如潰瘍病、胃炎、食管炎等)可搭配營養素:
1、蛋白質粉1瓶,每次1勺,每日1次。
易吸收,促進受損細胞的修復,對腸炎腹瀉、胃炎、潰瘍病、食管炎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2、蜂膠
每次1粒,一天1—2次。連服1個月為1療程。
功效:抗菌消炎、修復胃腸粘膜、提高機體免疫力。
3、螺旋藻片1瓶,每日2次,每次3片。
可促進潰瘍病的癒合。
4、大蒜油膠囊1瓶,每日2次,每次1-2粒。

作為一種廣譜天然抗菌素,可抗菌、抗感染、提高免疫機能,使各類消化道炎症緩解,並能清腸、去毒。減少胃腸道癌的發作。幫助健胃整腸,刺激胃腸粘膜,促進食慾,加速消化。

各種營養素的實際用法用量可根據說明使用。
胃腸疾病(如潰瘍病、胃炎、食管炎等)與貴細中葯的搭配:
1、
靈芝:治胃炎,調節胃腸道機能,用量沒嚴格標准,以每人每日最少10-20克為下限。
2、
石斛:養胃生津除虛熱,胃脘疼痛。用量:25-50克。
3、燕窩:補虛養胃、止胃寒、反胃、嘔吐。用量:1-5g
4、珍珠(粉):可治療潰瘍、修復潰瘍面,改善消化系統功能。內服用量:每日0.5-1.5g
。。。

3、腸胃炎是什麼症狀的?怎麼醫治呢?

胃炎(weiyan)由各種病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胃粘膜炎性變化。急性胃炎可分為單純性、腐蝕性、感染性和化膿性4種。常見為單純性胃炎。本病可由化學因素(葯物、烈酒等)、物理因素(過冷、過熱或過粗糙的食物)、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沙門氏菌屬,嗜鹽菌致食物污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毒素和腸道病毒感染等)引起。致病因子直接損傷胃粘膜表面細胞,削弱胃粘膜的再生能力,破壞了胃粘膜屏障。另外,胃粘膜缺血和胃酸分泌過多也參與作用。胃炎所造成的病理改變為胃粘膜充血、水腫,粘液增多、出血、糜爛及退行性改變等。細菌或病毒所致的急性胃炎,在進食被污染食物數小時或24小時後急性起病。可有上腹不適、疼痛、惡心、嘔吐,因常伴發腸炎性腹瀉,故又稱急性胃腸炎。重者可出現發熱、脫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狀。一般病程短暫,數天內可好轉自愈。發病後要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飲食和葯物,多飲水,短期禁食。必要時服用四環素,黃連素等葯物。注意飲食衛生,勿暴飲暴食,節制飲酒,不吃不易消化或腐敗變質食物是防止急性胃炎發生的關鍵。慢性胃炎,根據胃鏡檢查所見的胃粘膜形態學傳統的分類法,分為淺表性、萎縮性和肥厚性胃炎。臨床上認為淺表性胃炎是萎縮性胃炎的前期病變,淺表胃炎可以治癒,也可以轉變為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發展為胃癌的可能性約為9%。肥厚性胃炎為單獨的一型,不演變為其它類型。慢性胃炎病因迄今不完全明確。可與下列因素有關:(1)急性胃炎的遺患。(2)刺激性食物和葯物的作用。(3)膽汁反流。由於幽門鬆弛,膽汁反流至胃內破壞胃粘膜屏障而致。(4)免疫因素。部分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中可找到抗壁細胞抗體,以及胃粘膜有彌漫的淋巴細胞浸潤,認為自身免疫反應可能與萎縮性胃炎的發生有關。淺表胃炎的病理改變為胃粘膜充血、水腫、滲出、糜爛及出血等;萎縮性胃炎為粘膜皺襞平坦或消失;肥厚性胃炎為粘膜增厚,上皮細胞增生。臨床表現主要是消化不良症狀,進食後上腹部疼痛,可出現貧血、上消化道反復出血。胃竇部胃炎發生胃癌較胃體部胃炎多見。通過胃液分析,胃脫落細胞檢查、X線鋇餐和胃鏡檢查,以及血清抗壁細胞抗體試驗和血清胃泌素測定,有助於胃炎的分型診斷。如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可能治癒。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對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葯物,戒煙、酒,均有助於預防慢性胃炎的發生。 1)忌飲食無規律:胃炎的飲食原則上應清淡、對胃黏膜刺激小的為主,但並非清淡飲食就能緩解病人的症狀。應以飲食規律,勿過飢過飽,少食多餐為原則。尤其是年老體弱,胃腸功能減退者,每日以4~5餐為佳,每次以六七成飽為好。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質的比例,注意維生素等身體必需營養素的含量。 (2)忌煙酒辛辣刺激食物:乙醇能溶解胃黏膜上皮的脂蛋白層,對胃黏膜有較大的損 害,人們在吸煙時候,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溶解並附著在口腔、咽喉部,隨吞咽進入胃內,這些有害物質對胃黏膜也有很大損害。因此,急、慢性胃炎患者,一定要戒除煙酒,以免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惡性變。 辣椒,芥末、胡椒、濃茶、咖啡、可可等食品或飲料,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能使黏膜充血,加重炎症,也應戒除。 (3)忌過冷、熱、硬食物:過涼的食物和飲料,食人後可以導致胃痙攣,胃內黏膜血管收縮,不利於炎症消退;過熱的食品和飲料,食入後會直接燙傷或刺激胃內黏膜。胃炎病人的食物應軟硬適度,過於堅硬粗糙的食品、粗纖維的蔬菜、用油煎炸或燒烤的食品,食用後可加重胃的機械消化負擔,使胃黏膜受到磨擦而損傷,加重黏膜的炎性病變。 (4)忌不潔飲食:胃炎患者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凈,不要吃變質食品。因為被污染變質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細菌毒素,對胃黏膜有直接破壞作用。放在冰箱內的食物,一定要燒熟煮透後再吃,如發現變質,要堅決扔掉,禁止食用。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8-13 17:43 腹瀉是腸炎的主要症狀,病初即可見到。糞便呈液體樣,具有惡臭,後期則常混有粘液、血液和泡沫等。腹陪聽診,可聽到腸蠕動音增強,或聽到雷嗚音,腹部緊張,腰背彎曲。炎症波及十二指腸前部或胃時,病犬常伴發嘔吐。如病犬出現里急後重的症狀時,說明炎症已波及到結腸。小腸發生出血時,犬糞便呈黑綠色或黑色。若感染細菌時,症狀有輕微或中等發熱,體溫可高達38度-38.5度。隨著病情的發展,病犬可出現脫水及酸中毒的症狀,此時,病犬常卧於地,皮膚缺乏彈性,眼球下陷,結膜發紺、脈搏增數,尿量減少,色暗。 [防治措施] (1)食物療法應禁食24小時,只給少量飲水,之後可喂給糖鹽水米湯(每100毫升米湯中加入食鹽1克,多維葡萄糖10克),或給以肉湯、澱粉糊、牛奶、豆漿等,然後逐步變稠,直至完全恢復正常飲食為止。 (2)清理胃腸應使用緩瀉劑如硫酸鈉、人工鹽適量內服。 (3)消炎止瀉用黃連素0.1-0.5克/千克體重,每日三次給病犬內服。磺胺脒0.1-0.3克/千克體重,分2-3次內服;酞醯磺胺噻唑0.1-0.3克/千克體重,分3-4次內服;磺胺甲基異惡唑等。抗生素可選用金黴素、土黴素以及氯黴素。對非細菌性腸炎,當積糞已基本排除,糞便無酸臭味,但仍腹瀉不止的病犬,應給予收斂葯物以止瀉,如活性炭0.5-2克,鞣酸蛋白0.5-2克,次硝酸鉍0.3-1克,每日內服3次。 (4)強心補液為了防止脫水與電解質失調,應給予病犬靜脈滴注射林格爾氏液100-500毫升,維生素C100-500毫克,25%葡萄糖液20毫升,每日靜脈滴注1-2次,也可靜脈滴注乳酸復方氯化鈉溶液。 (5)對症治療可補給維生素B、維生素C和維生素K,特別是排血便的病犬,應補給維生素K。

4、結腸炎都有什麼症狀,要怎麼治療?

通常情況下,結腸炎對於大眾人群來說是個比較熟悉的診斷,在其他醫院轉診的腸鏡單中,也經常會發現結腸炎、慢性結腸炎的診斷。其實在正規的醫療診斷中,並沒有單獨的結腸炎的診斷。對於結腸的炎症性疾病,我們可以把它分為非特異性的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其他的感染性腸炎,都是結腸炎的比較客觀的分類。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群,認為自己開始有腹痛,或者大便帶有黏液,大便次數也多了,就給自己戴上結腸炎的帽子。其實這些人群更多數是腸胃功能的紊亂,並不是真正的醫學角度上認為的結腸炎,大多數患者僅僅就是腸胃功能的紊亂。我們還是要搞清楚這個疾病的具體診斷,如果你所認為的結腸炎的症狀,腹痛、腹瀉、黏液便,甚至是血便、膿便,這些症狀通過醫生進一步的檢查,給予明確的診斷,再根據相應的診斷的疾病,給予進一步的治療。如果更多的人群是第二種情況,就是並沒有具體的腸道的炎症性疾病,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胃腸功能紊亂。對於這些患者,首先是飲食的調節。規律的、健康的飲食和作息是最主要的。其次,避免可能會引起身體不適的食物,也是比較重要的方式。同時,第二方面,就是要舒緩心情,因為精神的緊張、焦慮、抑鬱,也是導致腸胃功能紊亂發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你已經控制了,已經做到了這些,依然會有這些症狀反反復復的出現,對你的生活產生了困擾。在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給予對症葯物的治療,可能會讓疾病恢復得更加迅速。

5、腸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有什麼?

第一、便血。來便血是腸炎主自要表現之一,輕者血液附於表面,重者鮮血下流,以至休克。 第二、腹痛。腹瀉前多有腹痛,腹痛則腹瀉,腹瀉後疼痛減輕。疼痛多以脹痛為主,多為固定,多局限在左下腹或左腰腹部,持續隱痛者也不少見,輕者多無腹痛。 第三、消化不良,消化不良為非特異性表現,主要見厭食,上腹部飽脹感,惡心嘔吐,噯氣吞酸等。 第四、腹瀉。腹瀉為最主要的表現,常常反復發作或持續不愈,輕者每天2~5次,重者20~30次,糞便性質個體差異極大,軟便,稀糊狀、水樣、粘液便不一,但大便以粘液膿血便多見,有的表現為痢疾樣膿血便。早上起床後腹瀉及餐後腹瀉最常見。個別病人還會出現便秘、腹瀉交替進行的現象。 對於腸炎建議使用(腸胃速康方)調理

6、結腸炎有什麼症狀怎麼治療?

腸炎可以試試用腸結寧新茶,這葯治療腸炎很管用的,而且用上還方便的,希望可以幫住你

7、腸炎病有什麼症狀?如何防治?

該病的病原體為腸型點狀氣胞菌,為條件性致病菌。整個養殖過程中,魚類內的腸道中都存容在著此類病菌。在健康的魚體中,該菌種不佔優勢,不會引發疾病。但當受到水質惡化、溶解氧降低、投喂變質的飼料及投餌不當等因素影響時,魚體的抵抗力下降,從而引起發病。病原菌隨病魚的糞便排到水中污染水質及飼料,經口傳染其他魚類,因此,這類疾病在整個養殖周期都有可能發生、發展。當池塘中水溫在18℃以上時,該病即可流行,一般發生在4~9月,患病的魚一般腹部膨大,且有紅斑,肛門紅腫,輕輕擠壓腹部有黃色黏液從肛門流出;解剖可見腸壁充血、發炎,腸道內無食物,只有淡黃色黏液,內壁腐爛。

預防①定期投喂三黃散、菌毒殺星及腸鰓寧等內服抗菌劑;②做好魚苗、魚種的放養消毒工作;③高溫季節定期使用光合細菌、增氧底保凈等改良水質的葯物,營造良好的水質條件;④定期潑灑外用消毒劑,如二溴海因、殺滅海因Ⅱ等,預防病原菌的生長。

治療①內服氟苯尼考和鑫洋穩C的合劑,同時外用遍灑鑫醛速潔、聚維酮碘溶液、二氧化氯等;②內服腸鰓寧和鑫洋穩C的合劑,同時外用遍灑鑫醛速潔、聚維酮碘溶液、二氧化氯、大黃精華素等。

8、腸炎有什麼症狀?

腸炎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專及里急後重感屬覺,故亦稱感染性腹瀉。腸炎按病程長短不同,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腸炎多是因飲食不當或食物不幹凈引起的,建議平時忌生冷、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飲食規律、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可以服用溫和性胃腸調理葯物如四磨湯,四磨湯口服液在治療腸胃動力不足所致的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方面療效顯著,是也可以配合其他用葯來增強療效。必要時可去醫院做一下腸鏡檢查,觀察腸道內的病變情況

與腸炎什麼症狀如何治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