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人的肺活量一般是多少?
肺活量因性別和年齡而異,男性明顯高於女性。在20歲前,肺活量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大,20歲後增加量就不明顯了。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約3500~4000毫升,成年女子約2500~3000毫升。肺活量主要取決於胸腔壁的擴張與收縮的寬舒程度。
肺活量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每10年下降9%~27%,但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人,其肺活量仍能保持正常。體育鍛煉可以明顯提高肺活量,譬如可以經常性的做一些擴胸、振臂等徒手操練習。
堅持耐久跑、游泳、踢足球、打籃球、折返跑等,像中長跑運動員和游泳運動員的肺活量可達6000毫升以上。肺活量體重指數是人體測量復合指標之一,為重要的人體呼吸機能指數。
(1)肺活量正常范圍是多少擴展資料:
4招鍛煉肺活量
1、用吸管做趣味發聲練習。與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一樣,呼吸系統也需要鍛煉才能保持健康。有一種簡單的方法能同時鍛煉聲帶和呼吸系統。把一支吸管插在嘴中,然後用力哼唱。
2、練習講故事。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語音科學的助理教授亞倫·約翰遜認為,大聲朗讀對鍛煉肺活量至關重要。建議老年人每天起床後大聲朗讀報紙上的一篇文章。
3、放聲歌唱。美國埃默里大學語音中心的語音語言病理部門主任伊迪·哈勃納說:「放聲歌唱對健康的好處不容低估。」建議老年人跟著收音機一起唱歌,或是加入合唱團,或是唱卡拉OK。
4、運動也能增強肺活量。哈勃納指出:當一個人的健康狀況良好時,他的聲音效果也會最好。即使是簡單的散步運動也能提高身體素質,其效應會延伸到呼吸系統甚至聲音領域。
2、大學生肺活量正常范圍是多少?
一般成年男子肺活量約為3500毫升,女子約為2500毫升.
一次盡力吸氣後,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氣量,在一定意義上可反映呼吸機能的潛在能力。
成年男子肺活量約為3500毫升,女子約為2500毫升。壯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較小。
健康狀況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肺組織損害如肺結核、肺纖維化、肺不張或肺葉切除達一定程度時都可能使肺活量減小;脊柱後凸,胸膜增厚,滲出性胸膜炎或氣胸等,也可使肺擴張受限,肺活量減小。因此,肺活量明顯減小是限制性通氣障礙的表現。
由於肺活量的測定方法簡單,重復性較好,故是健康檢查常用的指標。測定肺活量因不限呼氣的速度,而測不出呼吸道通氣不暢的疾病,因此採用時間肺活量測定法,作為肺功能的動態指標較為理想。
時間肺活量就是最大吸氣後用力作最快速度呼氣,直至呼完為止。同時分別記錄第1、2、3秒末呼出的氣量。正常人應分別呼出其肺活量的83%、96%和99%。患肺阻塞性肺部疾病者往往需要5~6秒或更多時間才能呼出全部肺活量;呼吸運動受限的許多病理狀態下,第1秒時間肺活量增加,並可提前呼完全部肺活量。所以,時間肺活量可作為鑒別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氣障礙的參考
3、中學生的標准肺活量是多少
肺活量的增長是肺發育的重要標志。
10歲時,肺活量在1400毫升,到青春期14-歲時,肺活量可增加到2000-2500毫升,
男生到17-18歲,女生到16-17歲就可以接近或達到成年人的肺活量。
中學生的標准肺活量男生標准如下圖:
中學生的標准肺活量女生標准如下圖:
肺活量因性別和年齡而異,男性明顯高於女性。
在20歲前,肺活量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大,20歲後增加量就不明顯了。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約3500~4000毫升,成年女子約2500~3000毫升。
肺活量主要取決於胸腔壁的擴張與收縮的寬舒程度。肺活量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每10年下降9%~27%,但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人,其肺活量仍能保持正常。
(3)肺活量正常范圍是多少擴展資料:
增加肺活量的方法:
1、擴胸運動:每天做兩次擴胸和胸部伸展動作50次,最好每天起床後和臨睡前進行,可有效防止肺活量下降。
2、一展歌喉:唱歌也不失為一種增加肺活量的好方法。歌曲優美的旋律,能使人陶醉其中,樂而忘憂;發聲時講究運氣調神,呼吸均勻深長,有利身心。
3、常吃蘋果:英國諾丁漢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蘋果和西紅柿最有助於幫助人體更暢快地進行呼吸。每周至少吃5個蘋果或是3個西紅柿可以顯著提高人體的肺功能。同時,經常吃香蕉也不會遇到呼吸困難的情況。
4、挺起胸膛:長期堅持抬頭挺胸直腰的正確姿勢,肺活量可增加5%~20%,而身體各組織所獲得的氧氣量也隨之增加。堅持挺胸還能增強大腦的記憶力。
5、水中漫步:如果不會游泳,則建議水中漫步,要有一定的速度,水深最好過腰。快速一次15分鍾,休息5分鍾,再走10分鍾,休息5分鍾,再走15分鍾。每周練習兩次,效果明顯。
4、肺活量為多少是正常
肺活量指數=肺活量÷體表面積
體量面積=0.0061*身高(cm)+0.0128*體重(kg)-0.1329
我國成年人:男2310,女1800低於這個值,說明呼吸功能較弱。
肺活量是指人在深吸氣後,作一次最大的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量,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機能活動量. 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氣量,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呼吸機能的潛在能力.
一般地說,健康狀況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從年齡上看,壯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都較小.
運動做得多的人肺活量也比較大.
可以通過鍛煉來提升的~
那些長跑運動員和游泳運動員的肺活量就比較大~
用正確的呼吸方法提升肺活量
氧氣不能在體內貯存,人們必須一刻不停地吸進新鮮空氣。所以,呼吸對健康影響很大。然而,大多數人只利用了自己肺活量的三分之一。由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公布的2000年國民體質監測的結果中,40至69歲男性肺活量由3347.2毫升下降到2441.3毫升,女性由2362.3毫升下降到1761.6毫升,分別下降28%和26%。肺活量的降低使人到老年後發生多種影響肺部健康的疾患,如氣管炎、哮喘、肺炎以及與肺部功能退化有關的肺栓塞、肺部纖維化、肺部腫瘤等。更為關鍵的是這些肺部疾患一旦與其他的疾病合並,死亡率非常高。所以要積極地進行呼吸運動,使肺部得到鍛煉,使肺活量增加,充分利用肺活量,向血液提供更多的氧氣,使精力更加充沛。下面是幾種有利於健康的呼吸方法,不妨經常為之,來鍛煉提升肺活量。
1.深呼吸。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氣,使肺的下部充滿空氣。吸氣過程中,由於胸廓向上抬,橫膈膜向下,腹部會慢慢鼓起。然後再繼續吸氣,使肺的上部也充滿空氣,這時肋骨部分就會上抬,胸腔擴大,這個過程一般需要5秒鍾。最後屏住呼吸5秒鍾。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可以將屏氣時間增加為10秒,甚至更多。肺部吸足氧氣後,再慢慢吐氣,肋骨和胸腔漸漸回到原來位置。停頓一二秒鍾後,再從頭開始,反復10分鍾。練習時間長了,能成為一種正常的呼吸方法。
2.靜呼吸。將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慢慢地由左鼻孔深呼吸,有意識地想像空氣是朝前額流去的。當肺部空氣飽和時,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把左鼻孔按住,屏氣10秒鍾再呼出。然後按住左鼻孔重新開始。每邊各做5次。
3.睡眠呼吸。睡前做這種呼吸,對失眠者特別有效。躺在床上,兩手平放身體兩側,閉上眼睛開始做深呼吸。慢慢抬起雙臂舉過頭部,緊貼兩耳,手指觸床頭。這一過程約10秒鍾,雙臂同時還原,反復10次。此法可助您安然入睡。
4.運動呼吸。在行走或是慢跑中主動加大呼吸量,慢吸快呼,慢吸時隨著吸氣將胸廓慢慢的拉大,呼出要快。每次鍛煉不要少於20次,每天可若干次。
5、成人的肺活量多少正常
肺活量指數=肺活量÷體表面積
體量面積=0.0061*身高(cm)+0.0128*體重(kg)-0.1329
我國成年人:男2310,女1800低於這個值,說明呼吸功能較弱。
6、女生肺活量正常是多少
普通成年女子的肺活量約為2500~3000毫升。肺活量因性別和年齡而異,男性明顯高於女性。在20歲前,肺活量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大,20歲後增加量就不明顯了。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約3500~4000毫升。
肺活量主要取決於胸腔壁的擴張與收縮的寬舒程度。肺活量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每10年下降9%~27%,但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人,其肺活量仍能保持正常。
體育鍛煉可以明顯提高肺活量,譬如可以經常性的做一些擴胸、振臂等徒手操練習,堅持耐久跑、游泳、踢足球、打籃球、折返跑等,像中長跑運動員和游泳運動員的肺活量可達6000毫升以上。
(6)肺活量正常范圍是多少擴展資料:
肺活量的重要性:
肺活量與人的呼吸密切相關。生理學研究表明:人體的各器官、系統、組織、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消耗氧,機體只有在氧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正常工作。人體內部的氧供給全部靠肺的呼吸來獲得,在呼吸過程中,肺不僅要攝入氧氣,還要將體內代謝出的二氧化碳排出。
可以這樣認為:肺是機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的容積大小直接決定著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量,這是檢測肺功能的最直觀、也是最客觀的指標。肺活量檢測數值低(與正常數值相比),說明機體攝氧能力和排出廢氣的能力差,人體內部的氧供應就不充裕,機體的一些工作就不能正常。
一旦機體需要大量消耗氧的情況(如長時間學習、工作、劇烈運動時)就會出現氧供應的嚴重不足,從而導致諸如頭痛、頭暈、胸悶、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失眠等不良反映,這不僅僅會影響了學習與工作,而且會給身體健康造成許多無法挽回的損失。
7、正常人的肺活量一般是多少?
肺活量因性別和年齡而異,男性明顯高於女性。在20歲前,肺活量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大,20歲後增加量就不明顯了。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約3500~4000毫升,成年女子約2500~3000毫升。肺活量主要取決於胸腔壁的擴張與收縮的寬舒程度。
肺活量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每10年下降9%~27%,但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人,其肺活量仍能保持正常。體育鍛煉可以明顯提高肺活量,譬如可以經常性的做一些擴胸、振臂等徒手操練習。
堅持耐久跑、游泳、踢足球、打籃球、折返跑等,像中長跑運動員和游泳運動員的肺活量可達6000毫升以上。肺活量體重指數是人體測量復合指標之一,為重要的人體呼吸機能指數。
(7)肺活量正常范圍是多少擴展資料:
4招鍛煉肺活量
1、用吸管做趣味發聲練習。與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一樣,呼吸系統也需要鍛煉才能保持健康。有一種簡單的方法能同時鍛煉聲帶和呼吸系統。把一支吸管插在嘴中,然後用力哼唱。
2、練習講故事。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語音科學的助理教授亞倫·約翰遜認為,大聲朗讀對鍛煉肺活量至關重要。建議老年人每天起床後大聲朗讀報紙上的一篇文章。
3、放聲歌唱。美國埃默里大學語音中心的語音語言病理部門主任伊迪·哈勃納說:「放聲歌唱對健康的好處不容低估。」建議老年人跟著收音機一起唱歌,或是加入合唱團,或是唱卡拉OK。
4、運動也能增強肺活量。哈勃納指出:當一個人的健康狀況良好時,他的聲音效果也會最好。即使是簡單的散步運動也能提高身體素質,其效應會延伸到呼吸系統甚至聲音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