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知識庫 > 狼瘡治療方法有哪些

狼瘡治療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1-07 18:57:52

1、系統性紅斑狼瘡有哪些治療方法?

患系統性來紅斑狼瘡治療源時,首先要治療徹底,盡量避免疾病的反復發作。第二,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服用葯物過程中注意監測葯物的不良反應。第三,要定期的復診檢查,維持治療。不管怎麼說對疾病要有正確的認識,首先不能被疾病打倒,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這對身體的康復有著很好的輔助作用。

2、紅斑狼瘡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很多的朋友們出現了紅斑狼瘡這種症狀以後是非常的焦急的,因為大多數人對於治療紅斑狼瘡的方法還不是非常的了解了,那麼如何治療紅斑狼瘡呢?其實我們生活中對於治療紅斑狼瘡的方法也是非常多的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治療紅斑狼瘡吧。

紅斑狼瘡的一般治療

急性活動期應卧床休息。慢性期或病情已穩定者可適當參加工作,精神和心理治療很重要。病人應定期隨訪,避免誘發因素和刺激,避免皮膚直接暴露於陽光,不然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治療效果,並且還會加重病情的哦。

紅斑狼瘡的葯物治療

非甾體類抗炎葯 這些葯能抑制前腺素合成,可做為發熱、關節痛、肌痛的對症治療。如消炎痛對SLE的發熱、胸膜、心包病變有良好效果。由於這類葯物影響腎血流量,合並腎炎時慎用。

抗瘧葯 氯喹口服後主要聚集於皮膚,能抑制DNA與抗DNA抗體的結合,對皮疹,光敏感和關節症狀有一定療效,磷酸氯喹250-500mg/d,長期服用因在體內積蓄,可引起視網膜退行性變。但是如果過早的停葯,那麼也是有復發的可能的,所以我們如果想要停葯,那麼一定要向醫生咨詢哦。

糖皮質激素 是目前治療本病的主要葯物,適用於急性或暴發性病例,或者主要臟器如心、腦、肺、腎、漿膜受累時,發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血小板減少作出血傾向時,也應用糖皮質激素。

上面我們已經了解了許多的關於治療紅斑狼瘡的好方法了,相信大家對於這些方法也是有了一定了解了吧,當然了,這些治療紅斑狼瘡的方法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哦,所以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出現了紅斑狼瘡的症狀,那麼我們就是可以通過這些方法來治療的哦。

3、紅斑狼瘡治療方法?

紅斑狼瘡的治療目標是改善症狀、控制病情,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採取個體化治療。其治療方式主要為葯物治療,包括糖皮質激素、抗瘧葯、免疫抑制劑等葯物的使用,對於皮損的處理可塗抹外用葯物進行治療。

葯物治療
1、抗瘧葯

為系統治療的一線用葯,常用羥氯喹口服,主要不良反應是眼底病變,長期服用者應定期進行眼底檢查。有心動過緩或有傳導阻滯者禁用抗瘧葯。

2、糖皮質激素

(1)系統口服用葯是治療SLE的主要葯物,能夠穩定病情。常用的有潑尼松,應根據病情決定治療療程,病情控制後緩慢遞減並盡早停用。

(2)局部外用治療是治療CLE廣泛採用的治療手段之一。皮膚薄嫩處選擇弱或中效制劑,肥厚及疣狀皮損選用強效或超強效制劑,亦可採用皮損內注射糖皮質激素。

3、免疫抑制劑

與糖皮質激素合用有利於更好地控制SLE活動,保護重要臟器功能,減少復發,以及減少長期激素的需要量和副作用。可選用甲氨蝶呤、嗎替麥考酚酯等,使用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並及時調整用葯。

4、維A酸類

如阿維A或異維A酸。主要用於CCLE的治療,尤其對VLE的療效肯定。進餐時服葯可促進吸收。

5、植物提取物

如雷公藤多苷、白芍總苷等,此類葯物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和(或)免疫調節作用。兒童及生育年齡有孕育要求者禁用雷公藤多苷。

6、生物制劑

可用於存在系統受累的患者,如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單抗、貝利單抗等。

7、其他

(1)他克莫司軟膏和吡美莫司乳膏,對SCLE、ACLE有一定療效,對DLE療效略差。

(2)他扎羅汀凝膠和維A酸乳膏等,可用於角化明顯的DLE。

(3)沙利度胺可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CLE。因可致胎兒畸形,計劃妊娠或妊娠期女性禁用,服葯期間以及停用該葯6個月以內應嚴格避孕。

(4)氯苯碸主要用於大皰性紅斑狼瘡的治療,也用於常規治療效果不理想的DLE和SCLE。

(5)合並抗磷脂綜合征者需根據抗磷脂抗體滴度和臨床情況,應用阿司匹林或華法林抗血小板、抗凝治療。對於反復血栓病人,可能需長期或終身抗凝。

8、狼瘡危象的治療

通常採用大劑量甲潑尼龍沖擊治療,同時輔以對症支持治療。目的在於挽救生命,阻止或延緩疾病進展,改善預後。

相關葯品
羥氯喹、潑尼松、甲氨蝶呤、嗎替麥考酚酯、阿維A、異維A酸、雷公藤多苷、白芍總苷、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單抗、貝利單抗、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他扎羅汀凝膠、維A酸乳膏、沙利度胺、氯苯碸、阿司匹林、華法林、甲潑尼龍

其他治療
1、血漿置換

其原理是除去機體特異性自身抗體、免疫復合物及參與組織損傷的非特異性炎症介質(如補體、C反應性蛋白和纖維蛋白原等),一般在多臟器損害、激素療效不明顯、器質性腦病綜合征、全血細胞減少及急進性腎炎等重症病例進行。該法對急重症SLE患者效果顯著,但療效持續時間短,且價格昂貴。

2、自體幹細胞移植

選擇對象為難治性患者,部分重症患者或難治性患者經自體幹細胞移植病情獲得緩解或減輕。目前不推薦為常規治療方案,有條件時可視患者具體情況選擇應用。造血幹細胞或間充質幹細胞移植等可用於部分難治性SLE。

3、透析療法與腎移植

晚期腎損害病例伴腎衰竭者,如一般情況尚好,可進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改善氮質血症等情況。腎移植需在腎外損害靜止時進行,用親屬腎做移植,2年存活率為60%~65%,屍體腎移植為40%~45%。

治療周期
紅斑狼瘡的治療周期一般為3-6月,但受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案、治療時機、個人體質等因素影響,可存在個體差異

4、紅斑狼瘡一般有哪些治療方法呢

要看病情的嚴重性。肯定要吃葯。可以每天吃一根香蕉。每天用熱水泡腳。

5、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方法有哪些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能累及身專體多系統、多器官,是一屬種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治療紅斑狼瘡的方法,有多種多樣,最常用的是中葯治療以及包括針灸、按摩、局部封閉、理療等辦法,大多的療法,都要針對紅斑狼瘡的某一症狀,而採用的對症療法。首先,中西醫結合治療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方法之一。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方法還有使用抗瘧葯、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其次,關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專家指出,鑒於在治療中多採用非甾體類抗炎葯、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並且經常用量大、療程長,副作用發生機率特別大。因此要十分注意,在醫生的指導性進行治療最關鍵。然後,物理及醫療體育療法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方法之一,效果也很好。社會心理及精神治療也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方法。最後,中醫中葯常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方法。紅斑狼瘡一定要及早治療,治療方案也要慎重選擇,不恰當的治療不但耽誤病情最重要的是最造成喪失患者的自信心,為防止誤診錯診的發生,建議患者去醫院讓醫生詳細了解情況再進行治療。

6、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因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疾病譜很廣,每個人所表現的疾病程度及臨床表現、損害的臟器各不相同,因此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強調因人而異,同時要考慮到治療風險與效益比,用葯應個體化。
治療目的:維持器官功能,防止臟器損傷,或使臟器的損傷減輕到最小限度,同時預防或延緩活動期的發生。
1.西醫治療
(1)一般治療:
①教育病人:對病人的教育十分重要,使病人懂得合理用葯,定期隨訪的重要性;讓病人了解應根據病情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應因人而異。
②去除誘因:及時去除對日常生活中能夠誘發或加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各種因素,如避免日光曝曬,避免接觸致敏的葯物(染發劑和殺蟲劑)和食物,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入,盡量避免手術和美容,不宜口服避孕葯等。
③休息和鍛煉:在疾病的開始治療階段休息十分重要,但當葯物已充分控制症狀後,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合理的運動計劃,可參加適當的日常工作、學習,勞逸結合,動靜結合。
④精神和心理治療:避免精神刺激,消除各種消極心理因素,患者既要充分認識到本病的長期性、復雜性和頑固性,又不要對前途和命運擔憂,無論病情是否緩解,都應定期到專科醫生處進行長期隨訪,及時得到指導,才能鞏固最佳的治療效果。
⑤患者自我保護:
A.避免紫外線照射,避免日光照射,以防光過敏。
B.教育病人盡量防止感染,因為SLE本身就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再加上長期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其抵抗力進一步下降,故易繼發感染。一旦感染後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及時控制感染,以免病情反復。應教育病人平時適當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葯物如轉移因子、胸腺素等。同時還應開導病人調整心理狀態,因長期抑鬱或精神受刺激、情緒不悅,通過神經-免疫-內分泌網路可加重病情,不利於治療。根據臨床觀察,SLE病人一旦生氣後很容易加重病情,因此病人的親屬也應盡量使SLE病人保持愉快的情緒,此點對配合葯物治療尤其重要,特別在緩解期維持治療時很重要。
⑥葯物和飲食:許多前述的葯物能誘發與加重SLE,要盡量避免或慎重使用。還有許多食品亦可激發或加重病情,也應慎食或禁食,尤其是無鱗魚類必須禁食,以免加重病情。
(2)葯物治療:
①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是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主要葯物,尤其在其他葯物療效不佳或機體重要器官(如心、腦、腎等)受損的情況下更為首選。主要適用於急性活動期病人,特別是急性暴發性狼瘡、急性狼瘡性腎炎、急性中樞神經系統狼瘡以及合並急性自身免疫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糖皮質激素應用的劑量和方法必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確定,通常有以下用法。
A.沖擊療法:一般選用甲潑尼龍(甲基強的松龍)1g,加入液體中靜脈滴注。30~60min內滴完(有人認為仍以在3h內滴入為妥),1次/d,連續3~5天。可在第2周甚至第3周重復使用。也有用地塞米松每天7.5~15mg進行沖擊治療,但因地塞米松作用時間較長,現已較少採用。療程結束後給予潑尼松(強的松)每天60mg口服。臨床主要適用於急性暴發性系統性紅斑狼瘡或狼瘡性腎炎近期內腎功能惡化,血肌酐明顯增高,以及有中樞神經狼瘡尤其是並發癲癇大發作、昏迷和器質性腦病綜合征的患者。沖擊療法應注意適應證、禁忌證、副作用及對副作用的處理。
B.大劑量療法:口服法一般選用潑尼松每天60~100mg或按每天每千克體重1~1.5mg,待病情穩定後逐漸減量,主要用於累及重要臟器或系統的時候,如彌漫增殖型腎炎,常規治療不見好轉;如局灶性腦組織損害,抗驚厥治療無效的癲癇;急性溶血性貧血;血小板顯著減少

7、狼瘡腎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對狼瘡性腎炎的治療,應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病理變化來決定治療方案。一般認為,臨床症狀輕微,腎小球結構正常或輕微病變,輕度系膜增生者,可用抗瘧葯、阿司匹林(乙醯水楊酸)或NSAID等治療,可同時加用小劑量激素口服。膜型狼瘡性腎炎,多用激素加細胞毒葯物治療,但要注意本型治療後蛋白尿難以完全陰轉,而病情發展多呈良性經過,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要防止治療過度而冒葯物毒副作用的危險。WHOⅢ型和Ⅳ型(尤其是WHOⅣ型)在臨床上多表現為腎病綜合征或急進性腎炎,甚至出現進行性腎功能衰竭,多主張激素加細胞毒性葯物聯合治療。下面的治療方法主要針對表現為腎病綜合征的LN。
1.糖皮質激素自1948年腎上腺皮質激素首次被用於治療SLE後,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目前仍然是治療LN的傳統葯物。一般選擇標准療程的潑尼松治療,即首始治療階段,予潑尼松1~1.5mg/(kg·d),每天晨頓服,8周後開始減量,每周減原用量的10%,至小劑量[0.5mg/(kg·d)]時,視情況維持一段時間後,繼續減量至維持量(隔天晨0.4mg/kg)。現認為如終生服葯可以減輕復發。有學者認為對腎病綜合征型LN,如首始治療階段激素劑量不足則往往無效,腎小球損害會持續發展而導致尿毒症。對表現為重症腎病綜合征或伴有急進性腎功能衰竭者,可先予甲潑尼龍0.5~1.0g加入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沖擊治療3天,再改為標准療程潑尼鬆口服治療。在激素治療首始階段,可配合滋陰降火中葯,以減少外源性大劑量激素的副作用,在激素撤減至小劑量以後,酌加補氣溫腎中葯,以防止病情反跳和激素撤減綜合征。
2.細胞毒性葯物臨床實踐表明細胞毒性葯物聯合激素治療較單純應用激素治療者療效要好得多。常用的細胞毒性葯物有:
(1)環磷醯胺(CTX):在眾多的細胞毒性葯物中,環磷醯胺(CTX)是最為廣泛用於治療LN的葯物。狼瘡性腎炎患者用激素加環磷醯胺(CTX)治療,對保存腎功能、減少腎臟死亡率較單純使用激素治療療效更明顯。重復腎活檢顯示,使用激素加環磷醯胺(CTX)治療的患者,其腎臟狼瘡活動指數和慢性指數均低於單純應用激素的患者。激素治療失敗的患者,如加用環磷醯胺(CTX)也能取得良效。近年來有資料顯示,大劑量靜脈環磷醯胺(CTX)沖擊治療對腎臟的保護效果比口服為好,並且各種副作用反而更輕。靜脈環磷醯胺(CTX)沖擊療法國外多採用每次0.75~1.0g/m2,每月1次,用6次後改為每3個月1次,共2年,同時口服小劑量潑尼松(0.5mg/kg)。對於高度狼瘡活動者,也可採用2周沖擊的方法,即在標准激素治療的同時,予以環磷醯胺(CTX)8~12mg/kg加入生理鹽水中靜脈點滴或靜注,連續2天,每隔2周沖擊1次,至累積總量為150mg/kg後,改為每3個月沖擊1次,直至病情穩定1~2年後可考慮停止環磷醯胺(CTX)沖擊治療。美國NIH研究小組的研究結果顯示,長療程環磷醯胺(CTX)治療組(環磷醯胺0.5~1.0g/m2靜脈滴注,每月1次,6次後改為每3個月1次,共2年)對保護腎功能、減少狼瘡復發的效果明顯好於短療程環磷醯胺(CTX)治療組(環磷醯胺0.5~1.0g/m2靜脈滴注,每月1次,共6次)。
1998年Brodsky等報道靜脈注射大劑量環磷醯胺(CTX)[50mg/(kg·d)],連續4天,配合重組人體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而不移植造血幹細胞治療SLE獲得成功。不移植造血幹細胞能恢復造血功能的理論依據是骨髓幹細胞表達高水平的醛脫氫酶,可保護幹細胞免受環磷醯胺(CTX)的細胞毒作用。此方法尚有待進一步的臨床觀察。
環磷醯胺(CTX)進入體內代謝後約20%從腎臟排泄,因此,當患者Ccr<30ml/min時,要適當減少用葯劑量。另環磷醯胺(CTX)不能被透析完全清除,因此透析患者用量要減少,約為原量的75%。
(2)硫唑嘌呤: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具有免疫抑製作用,其能直接抑制B細胞功能,耗竭T淋巴細胞,並能減少狼瘡病人的免疫復合物在腎臟沉積,此外尚有非特異性抗炎作用。有資料顯示,激素加口服硫唑嘌呤(Aza)治療與激素加靜脈環磷醯胺(CTX)治療具有相同的療效,而且不良反應更少。但對本葯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有待進一步觀察,另其對急性或嚴重SLE患者的療效不及靜脈環磷醯胺(CTX)。近年來多主張環磷醯胺(CTX)沖擊治療6~8次後改為口服硫唑嘌呤(Aza)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考慮撤葯。在常規免疫抑制葯量[2~2.5mg/(kg·d)]下長期應用硫唑嘌呤(Aza)的副作用少見。
3.環孢素環孢素(cyclosporineA,CsA)目前越來越多用於SLE,特別是LN的治療。1989年Favre等報道了26例LN患者每天使用環孢素(CsA)5mg/kg治療2年後,疾病活動指數、淋巴細胞活化指數明顯降低,組織學顯示狼瘡活動指數和慢性指數也明顯降低,尿蛋白明顯減少,腎功能有輕度改善,並且減少了激素用量。Balletta等(1992)對兩組LN患者進行環孢素(CsA)3mg/(kg·d)聯合潑尼松與單獨使用潑尼松治療的對照研究,發現12個月後,盡管兩組的Cer均無明顯改善,但環孢素(CsA)治療組尿蛋白從而2.7g/24h減少到0.3g/24h,而單用激素組尿蛋白從2.1g/24h增加至2.6g/24h。我院曾報道環孢素(CsA)與環磷醯胺(CTX)沖擊療法總體療效相似,環孢素(CsA)能早期誘導LN臨床緩解,減少激素和環磷醯胺(CTX)用量及其相應的副作用。我們也曾報告,在臨床中對某些激素加環磷醯胺(CTX)治療無效或因種種原因不能使用環磷醯胺(CTX)治療的患者,採用環孢素(CsA)聯合激素治療成功。Hussein等(1993)用環孢素(CsA)治療5例女性LN,其中2例孕婦也獲得良好療效,並正常順產嬰兒良好,因此有認為環孢素(CsA)可代替環磷醯胺(CTX)用於孕婦狼瘡的治療。一般環孢素(CsA)用量為5mg/(kg·d),分2次口服,服用3個月,以後每月減1mg/kg至23mg/(kg·d)做維持治療。在有條件測定血葯濃度的單位,血葯谷濃度應維持在250~350ng/ml。應用期間必須密切監測肝腎功能,另本葯還存在著停葯後極易復發的問題,且葯費昂貴,目前仍暫不推薦作為第一線治療葯物。FK506是另一種與環孢素(CsA)具有相似作用機制的葯物,但毒副作用低於後者,也有用於治療SLE的報道。
4.霉酚酸酯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是一種新一代的免疫抑制葯,其作用機制為:選擇性抑制淋巴細胞鳥嘌呤經典合成途徑,抑制T和B細胞增殖,抑制抗體生成;還可阻斷細胞表面黏附分子合成,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1997年Corna等首先報道霉酚酸酯對實驗性狼瘡性腎炎治療有明顯效果,隨後,有學者將之用於對CTX無效或不能耐受的狼瘡性腎炎患者,蛋白尿明顯減少,腎功能穩定。1998年國內也有報道用霉酚酸酯(MMF)治療17例難治性Ⅳ型LN患者3~9個月,蛋白尿明顯減少,重復腎活檢示腎小球活動性病變顯著減輕。近年我們應用霉酚酸酯(MMF)治療LN,初步結果令人滿意。目前,霉酚酸酯(MMF)對LN的治療尚缺乏多中心、大樣本、長時期的觀察,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由於霉酚酸酯(MMF)副作用輕,肝腎毒性小,無骨髓抑製作用,應用前景令人鼓舞。用量為0.5~1.5g/d,分2~3次口服。用葯期間需注意血象改變及防止感染發生。本葯昂貴,目前仍暫不宜作為治療LN的第一線葯物。
5.大劑量免疫球蛋白自1981年Imbach等首次應用靜脈注射大劑量免疫球蛋白(IVIG)成功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來,已陸續有應用於治療SLE。Francioni對12例頑固性SLE患者用IVIG治療,0.4g/kg,1次/d,連續5天,每4周重復1次,觀察26~24個月,11例獲得明顯臨床改善,並且未見不良反應。對某些重症LN患者;體質極度衰弱,肝功能差,白細胞、血小板低下,環磷醯胺(CTX)及激素應用有禁忌者;並發全身性嚴重感染者;SLE合並妊娠且出現抗磷脂抗體綜合征者,是一種強有力的輔助治療措施。我們用IVIG已成功地搶救了不少危重的難治性LN患者。劑量尚未統一,多為0.4g/(kg·d),每天靜脈點滴,連用3~5天為一療程,1個月後可重復。
6.血漿置換與免疫吸附法對危害生命的SLE、暴發型狼瘡、急進性LN、迅速發展的腎綜、高度免疫活動者、常規治療無效、或對激素免疫抑制葯治療無效或有應用禁忌者可考慮應用。免疫吸附法對致病性免疫物質清除更好,目前多用蛋白A作吸附劑。一般每次按公斤體重除去40ml血漿,每周3次,共2~6周。此療法須同時使用免疫抑制葯,可預防或改善血漿置換後體內抗體產生反跳。但一個多中心對86例嚴重活動期狼瘡性腎炎進行對照研究,未顯示出該療法對腎臟存活率和患者生存率有任何優越性,故尚需進一步觀察。
1994年德國Christian-Albrecht大學免疫學疾病研究中心主任Euler。用血漿置換聯合大劑量環磷醯胺(CTX)治療重症SLE患者6個月後,獲得停葯和長期緩解的效果,並提出了SLE治癒的概念。方法是在治療前3周停用免疫抑制葯,在開始治療前3天停用激素,然後進行血漿置換,1次/d,每次置換量為60ml/kg,連用3天。停用免疫抑制葯和激素,並進行血漿置換的目的是激活狼瘡克隆的免疫細胞,使之對環磷醯胺(CTX)更為敏感。在第3,4,5天,靜脈注射大劑量CTX[500~750mg/(m2·d)],治療期間,需密切注意血象變化,當白細胞計數<10=""109=""l=""12=""g-csf="">2.0×109/L,當白細胞計數>3.0×109/L,開始每天口服環磷醯胺(CTX)(50~350mg/d),將劑量調整為使白細胞計數保持在(2.0~4.0)×109/L,連續6個月。在第6,7,8天,予以靜脈注射潑尼松龍3mg/(kg·d)。後改為口服潑尼松龍治療,起始劑量為50mg/d,連服1周,再以每周減5mg的速度減量,在第3~4個月停用。1
7.造血幹細胞移植對嚴重的頑固性SLE用預處理劑量環磷醯胺(CTX)對患者的造血細胞和免疫系統進行深層次清除,隨後進行自體或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使患者體內免疫系統得到重建,有可能成為治癒SLE的方法。目前國內外均有報道用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SLE,Burt等用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SLE,病情顯著改善可完全緩解,南京大學醫學院鼓樓醫院也報道了應用自體骨髓幹細胞治療1例頑固性SLE的經驗。國外也有用同種異體幹細胞移植治療人類SLE的報道,但目前造血幹細胞移植仍處於初步嘗試階段,尚待進一步的臨床試驗和總結。
8.其他其他可能用於LN治療的方法尚有:
(1)全身淋巴結放射治療:20世紀80年代,有學者試用全身淋巴結放射治療17例LN患者(每4~6周2000rad),取得較好療效。
(2)UVA-1放射:McGrath(1994)報道用波長為340~400nm的UVA-1放射治療SLE,獲得較好療效,而且無不良反應。此方法尚待進一步研究。
(3)抗CD4單克隆抗體治療:有報道用此抗體0.3mg/kg聯合潑尼松50mg/d治療1例難治性LN,3周後尿蛋白排泄明顯減少,CD4數目下降。
(4)抗CD5單克隆抗體治療:有報道用於治療LN取得一定療效。
(5)LPJ394:為B細胞DNA耐受原。經大宗的臨床研究顯示,可明顯地降低血清dS-DNA抗體水平,並且相當安全。
(6)氟達拉濱(Fludarabine):是一種新的免疫抑制葯,可用於狼瘡性腎炎的治療,但有可能產生嚴重的骨髓抑制。
(7)T-B細胞共刺激信號抑制葯:在活動期狼瘡性腎炎患者,淋巴細胞共刺激信號異常增高對產生自身抗體有密切關系,抗CDl54(B7)抗體可阻斷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第二信號的合成抑制葯(細胞毒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Ig)也能達到相類似(甚至更佳)的效果。已證實這些抑制葯的聯合應用可有效地抑制T、B細胞而不會引起全身免疫抑製作用。最近,有報道對T細胞表達高水平CDl54的腎移植和狼瘡性腎炎患者,抗CDl54治療有效。
(8)補體抑制葯:動物實驗已經證實,對C5b的單克隆抗體可阻斷C5b-9的膜攻擊作用,減輕狼瘡性腎炎的嚴重程度。該葯物正用於人類的臨床研究。
(9)抗凝治療:包括肝素和其他抗凝葯物、蛇毒安克洛酶(Ancrod)等。
(10)雄激素治療:普拉睾酮(去氫表雄烯酮)用於NZB/NZW狼瘡鼠後,蛋白尿出現的時間推遲,壽命延長。可能對輕症SLE有效。
(11)中葯治療:狼瘡方的主要葯物為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紫草、土茯苓、蜈蚣等。在用狼瘡方的基礎上,辨證論治地對主證分型加入其他中葯治療可有更好的療效。
9.雖然免疫抑制治療為狼瘡性腎炎的主要治療方法,但並非適用於每個病人,也不是所有狼瘡性腎炎病人出現腎功能損害時均需上述的強化免疫抑制葯治療,LN的治療應按個體化分級進行,其中腎活檢病理檢查對LN的治療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臨床常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治療方案:
(1)系膜增生型LN:為最輕型,通常預後良好,不需要特別的治療,除非其進一步發展成更嚴重的腎小球病變。
(2)局灶節段增生型LN:關於此型LN的預後及治療方案的選擇並不十分清楚。輕度的局灶性病變(<25%腎小球病變,主要為節段性的增生)時,不需特別的免疫抑制葯治療,僅有5%的病人5年內會發展成腎功能衰竭,但可用激素來控制其腎外症狀。而對那些病變范圍較廣泛的[40%~50%腎小球受累,伴壞死或新月體形成,顯著的內皮下免疫復合物沉著,腎綜范圍的蛋白尿和(或)高血壓患者],其治療可參照以下彌漫增生型LN的治療。此時,腎臟的長期預後較差,5年內發展成腎衰的比率可高達15%~25%。此型的治療還需考慮到腎穿刺所得標本的局限性。
(3)膜型LN:關於此型LN的治療方案仍不十分肯定。無症狀的病人通常無需治療。那些有中等程度腎臟病變的患者可用潑尼松治療,而對那些血肌酐水平增加或明顯的腎病綜合征患者,其治療方法參照彌漫增殖型的治療。有主張用環磷醯胺(CTX)脈沖治療膜性LN,亦有研究指出激素、苯丁酸氮芥交替使用較單用激素具有更高的緩解率及較低的復發率。LN膜性腎病的預後可有不同,大多數此型病人可在5年內維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肌酐水平。而那些伴嚴重腎病綜合征或腎功能損害的患者,通常亦對免疫抑制葯反應良好,腎臟10年生存率可高達93%,但亦可發生腎功能惡化。
(4)彌漫增生型LN:一般認為對於輕度的本型患者,可予以口服激素1mg/(kg·d)誘導,若8周內完全緩解,可逐漸減量至隔天0.25mg/(kg·d)維持,並監測有無LN的復發。若不完全緩解或對治療無反應及腎功能進一步惡化時,則可予以靜脈環磷醯胺(CTX)脈沖1次,隨之遵行以下重症者的治療方案。對較重的患者,則開始即予口服潑尼松1mg/(kg·d)同環磷醯胺(CTX)脈沖每月1次(0.75~1g/m2)聯合治療。通常此型LN在6個月內不會完全緩解,所以環磷醯胺(CTX)的脈沖可按每月1次,半年後3個月1次,直至病情緩解後1年。但此葯應用過程中所引起的副作用(嚴重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膀胱移行上皮細胞癌)需十分小心。潑尼松則應逐漸減至維持量[0.25mg/(kg·d)]至少維持至LN緩解後3年。亦有採用激素脈沖[甲潑尼龍1g/(m2·d)共3天,每月重復1次直至6~12個月]加口服維持來治療此型LN,但以激素加環磷醯胺(CTX)脈沖的治療方案最常用,療效亦較為肯定。總之,凡有此型的存在,就有強化治療的指征。盡管如此,仍有一些病人最終會發展成腎功能不全。
(5)LN伴溶血性尿毒症、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或伴血清抗磷脂抗體陽性的血栓性微血管病變時,可考慮在潑尼松與細胞毒葯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抗凝葯物或小劑量阿司匹林以減少血栓栓塞性並發症。如靜脈注射肝素,劑量為75~100mg/d,一般2周為一療程,也可予口服華法林等。雙嘧達莫(潘生丁)為抗血小板聚集葯,可長期配合應用,劑量為50~75mg/d。
(6)對於腎功能急劇惡化、嚴重高血容量、頑固性心衰病例則應採用緊急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治療,使病人渡過危險期,為其他治療創造條件。對於病情呈慢性過程,病理改變亦以慢性為主者,一般不宜盲目地長期使用潑尼松及細胞毒葯物,以防產生嚴重的致死性副作用。
對於一些臨床難治性的LN(通常為Ⅳ型),除了通常所採用的激素、環磷醯胺(CTX)及硫唑嘌呤外,尚可採用其他的治療方案如血漿置換,靜注(Ⅳ)IgG、環孢素、霉酚酸酯(MMF)、及全身淋巴結照射等,但這些治療各有局限,且遠期療效不明,有的尚處於探索階段,採用時需根據實際情況慎重考慮。
中草葯配合激素治療,具有減少激素副作用、改善自覺症狀、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特點,並可減輕病人懼怕長期應用激素的心理因素,可作為其他治療取得療效後長期維持鞏固的方法。
(7)LN出現腎功能衰竭的治療:LN患者出現腎功能衰竭,並不一定是由於腎小球硬化、腎單位廢用等解剖學病變所致,而可能是由於LN發作時的活動性炎症,以及炎症引起的腎內血管收縮等因素,引起腎功能惡化,故經妥善治療後,腎功能有可能好轉而停止透析。對在下列情況下的LN應考慮予以積極治療:
①短期內進展至腎功能衰竭的患者。
②影像學顯示腎臟未縮小者;多數腎小球硬化,間質纖維化。
③LN病史未超過2年者。
④有明顯活動性病變的LN透析患者。
有條件的應對上述患者行腎穿刺活檢,如有明顯狼瘡活動的組織學改變,則是予以積極治療的強烈指征。對這樣的患者,在透析治療的支持下,予以標准激素按療程治療,配合環磷醯胺(CTX)和中葯治療,腎功能可得到明顯改善,約84%的病人能脫離透析,其中半數病人能恢復正常工作。因此,臨床上應提醒每位醫生對這部分患者的治療,以免喪失良機。當病情活動完全靜止後(一般建議透析1年以上),可做腎移植,持續緩解的SLE病人中,移植後移植腎LN復發十分少見。
(二)預後
目前,隨著對LN診斷和治療的進步,LN的預後已大為改觀,局灶增生型腎損害者5年存活率可達75%~80%,膜性腎病者,5年存活率約85%,彌漫增生型LN預後較差,特別是伴有高血壓和氮質血症者,在20世紀70年代,5年生存率僅約25%,近年來由於激素和細胞毒葯物的聯合應用以及良好的活動性監測,多個醫療中心報告5年存活率超過80%,10年存活率超過60%。LN的主要死因是腎功能衰竭、狼瘡性腦病及合並感染。LN的預後與下列因素有關:
1.年輕男性發生腎衰的危險性高。
2.氮質血症緩慢進展預示慢性不可逆腎衰的來臨。腎功能急劇下降表示存在活動性、可治性或潛在可逆性。
3.持續性低補體血症預示LN易發展至腎功衰竭。
4.及時控制LN活動可明顯改善其預後。
5.腎活檢慢性指數與慢性腎衰的發生呈正相關。

與狼瘡治療方法有哪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