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的正常體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
正常的體溫是36-37度之間,達到或超過37.5度既是發燒,39.2度是高燒的體溫。發燒一般是炎症的表現,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治療,防止反復或加重,同時飲食生活規律有序,多補水,避免受涼熬夜勞累等。腋下測量的溫度讀數一般是應該加上0.5度代表體內溫度,醫院一般也是這樣做的。
其實只要在 36.2-37.5都是正常的溫度。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可以有0.5-1度的波動。但是測量的時候一定測量10分鍾,而且一定要夾緊,保證測量准確 。
太短可能不準確 。超過37.5度才是發燒。從你的描述來看,體溫稍微高了一點點,腋下正常溫是36到37度,正常人的體溫也是可以變化的,一般上午體溫較低,下午略高,24小時內波動不超過一度,多喝水就好了,沒有什麼問題的。
(1)正常的體溫是多少度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基礎體溫必須連續測量至少兩三個月。在此期間,應盡可能保持正常的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另外,睡眠時間必須達到6小時以上。
2、起床後應避免上廁所,洗臉或漱口等行為。為了找到溫度計,也不可能站在上半身。即使沒有做出如此大的舉動,只是躺在被子里,伸展或打呵欠,翻身或碰觸睡在旁邊的孩子或與丈夫說話,都會引起體溫的微妙變化,影響了測量結果。
3、精神狀態對體溫也有影響。例如即使身體仍然躺著,但前一天與丈夫吵架,醒著時仍然感到焦慮。
2、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至多少度
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熱,38℃以下是低熱,39℃以上是高熱。
以上就有危險了
3、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人和高等動物都有一定的體溫。體溫的產生是機體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的結果。同時,體溫又是機體功能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隨著動物的進化,體溫調節功能越來越完善。低等動物的體溫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不能保持其體溫的相對恆定,因此稱為變溫動物。人和高等動物能夠在環境溫度不同的情況下,通過對體內產熱和散熱過程的調節來保持體內環境溫度的相對穩定,並提高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因此稱為恆溫動物。
在健康狀態時,如飲食正常,衣著適宜,人體的體溫一般是比較恆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於36.2℃~37.3℃),而不因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但人體正常體溫並不是指某一具體溫度,而是一個溫度范圍。如對大多數正常人來說,口腔體溫范圍在36.7℃~37.7℃之間(而37.19℃僅是一個平均值),腋窩溫度范圍在36.0℃~37.4℃,直腸溫度范圍在36.9℃~37.9℃。人體的體溫雖然比較恆定,但人類個體之間的體溫有一定的差異,少數人的標准體溫可低於36.2℃,也可高於37.3℃。即使同一人體溫在一日內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晝夜間體溫的波動可達1℃左右。
4、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5、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37攝氏度左右。
低於35為低熱
高於37.3為發熱
高於38.3為中度發熱
高於39.3為高熱。回
以上說的是腋下測答量溫度。
在健康狀態時,如飲食正常,衣著適宜,人體的體溫一般是比較恆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於36.2000
℃~37.3000℃),而不因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但人體正常體溫並不是指某一具體溫度,而是一個溫度范圍。如對大多數正常人來說,口腔體溫范圍在36.7℃~37.7℃之間
(而37.19℃僅是一個平均值),腋窩溫度范圍在36.0℃~37.4℃,直腸溫度范圍在36.9
℃
~37.9℃。人體的體溫雖然比較恆定,但人類個體之間的體溫有一定的差異,少數人的標准體溫可低於36.2℃,也可高於37.3℃。即使同一人體溫在一日內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晝夜間體溫的波動可達1℃左右。
採納我把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6、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呢??
人的體溫是指人身體內部的溫度。由於身體內部的溫度不容易測量,所以臨床上常以口腔、腋內窩和直腸的溫度容來代表體溫。正常人的口腔溫度為36.7~37
℃(平均為37.2
℃),腋窩溫度為36.0~37.4
℃(平均為36.8
℃),直腸溫度為36.9~37.9
℃(平均為37.5
℃)。其中直腸溫度最接近人體內部的溫度,但測量不方便,因此大多採用腋下和口腔測量。
7、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一般情況下人的正常體溫在37.3度左右。
人的正常體溫一般在36°~37°左右,不同的人基礎體溫也不一樣,有人偏高有人偏低,女性普遍比男性低,一般如果沒有其它不適症狀都應屬正常。普遍來說,37.4~38度是低燒,38~39度是中度發燒,39~41度是高燒,41度以上為超高燒。
正常人體溫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剛出生1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25℃,6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5℃,1歲以後高1℃。
嬰兒出生後,正常的體溫較成人稍高,且易波動。這是因為小兒新陳代謝旺盛,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善。
一般小兒的正常體溫在37~37.2攝氏度左右,少數小兒一天中最高體溫可達37.4攝氏度。除此之外,小兒體溫在一日之間可有較大波動,年幼兒一日之間體溫可相差0.5~1攝氏度,稍大點的則在1攝氏度以上。飯後、運動後、洗澡後、大哭後、大量出汗後及天熱、午後體溫較高。相反,上午和睡眠時體溫較低。
由於個人的正常體溫有差異,因此,並不是所有孩子的正常體溫均能達到37.2攝氏度,或每日上下午體溫均有0.5~1攝氏度的波動。在一些疾病早期,病情較輕時,孩子都有低燒現象,如果這些孩子平時的正常體溫低於37攝氏度的話,在其患病的早期階段,低燒溫度則可能只在37.5攝氏度左右,對於這種情況則必須予以重視。
正常體溫的測量方法是在早晨8點左右、午後3點左右、晚上8點左右各測一次體溫,連續測量幾天,取其最穩定的值即為正常體溫。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