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幽門螺旋桿菌怎麼治療?
感染幽門螺旋桿來菌以後,要進行正源規的殺幽門螺旋桿菌治療,資料顯示攜帶幽門螺旋桿菌的人大約15%-20%左右都會得消化性潰瘍,還有不到1%的有可能會發展出胃癌、淋巴瘤等惡性腫瘤,這是WHO規定的胃癌當中的第一大元兇,所以對Hp必須進行根除治療的患者。
全世界通用方法是三聯方案,質子泵抑制劑加兩種抗生素的方法,和四聯方案質子泵抑制劑加鉍劑和兩種抗生素,或者質子泵抑制劑加三種抗生素的方案。療程10-14天,通過多管齊下的方法才能徹底殺滅幽門螺旋桿菌,同時又防止產生耐葯性,治療結束以後停葯一個月以上進行復查,若陰性提示治療成功。細菌因為能夠通過唾液、飛沫或者共用餐具、相互夾菜等方式傳染,因此生活當中有可能會出現,一人胃病全家感染的景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飲食和餐具衛生,不要隨便和別人共用餐具,才能防止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另外即使復查陽性,也不需要特別恐慌,還是有辦法的,目前社會上有所謂的吃什麼食物、喝什麼茶可以殺菌,應該是廣告成分佔了很多,沒有明顯的科學研究依據,所以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謹慎,還是需要咨詢專業的醫生來進一步的治療。
2、怎麼治療才能根除幽門螺旋桿菌(HP陽性+)??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蘭氏陰性桿菌。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幽門螺旋桿菌病包括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門螺旋桿菌病的不良預後是胃癌。
治療方法: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可以治癒的。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治療方案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常用的葯,1.是以抗生素為主,輔加抑酸劑(鉍劑)的方案,2.是以質子泵抑制劑的方案。常用抗生素羥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克拉黴素和阿莫西林等。患者到醫院檢查後,應按照醫生的指導堅持服葯,並及時檢查療效。
另外再有兩種抗菌素,最常用的是阿莫西林,再就是甲硝唑,我們常採用的方案就是這三種方案,對胃炎或者是對經濟條件不是特別好的,這個方案是比較容易一些,效果能夠達到80%根除。這個方案不適合的病人是青黴素過敏的,青黴素過敏的可以換四環素類的葯,它對於螺桿菌的作用也是比較好,配用甲硝唑,連續一個星期就可以,如果有胃潰瘍病可以加上雷尼替丁或者是法莫替丁;再就是洛塞克,青黴素過敏可以換四環素,甲硝唑可以換成克拉黴素。
治療原則:
①採用聯合用葯方法,如國際上普遍採用的三聯療法
②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
③無明顯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④病人經濟上可承受性。
判斷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效果應根據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療終止後至少在一個月後,通過細菌學、病理組織學或同位素示蹤方法證實無細菌生長。
3、怎麼治療才能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呢?
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病息息相關,如何有效進行治療?
幽門螺桿菌本質上是一種細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該細菌生存能力極強,能夠在胃中強酸性環境中生存,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能夠在胃裡面生存的細菌。由於我國沒有實行分餐,大家都是通吃一碗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據統計有50%的人群感染。
幽門螺桿菌進入胃後,藉助菌體一側的鞭毛提供動力穿過黏液層。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在粘稠的環境下具有極強的運動能力,強動力性是幽門螺桿菌致病的重要因素。幽門螺桿菌到達上皮表面後,通過粘附素,牢牢地與上皮細胞連接在一起,避免隨食物一起被胃排空。並分泌過氧化物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以保護其不受中性粒細胞的殺傷作用。幽門螺桿菌富含尿素酶,通過尿素酶水解尿素產生氨,在菌體周圍形成「氨雲」保護層,以抵抗胃酸的殺滅作用。
一般認為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原因,引起腹脹、腹痛、噯氣、反酸、惡心、口臭等症狀,也使患胃癌的風險增加。然而深居胃黏膜興風作浪的Hp,並不那麼老實,不僅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有關,還可引起其它器官和組織疾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性紫癜及蕁麻疹等。
很多人在體檢中一旦查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都希望盡快清除。那麼,該不該把幽門螺旋桿菌「趕盡殺絕」呢?
最新研究證實,幽門螺旋桿菌只是一種生活在胃內的細菌而已。幽門螺旋桿菌是不是唯一的胃病致病菌,醫學界尚無定論。有專家認為,所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其實就是胃腸道菌群紊亂的一個特例,提示人體內環境紊亂,本質上應該調整機體內環境的平衡,而不是盯住一個幽門螺旋桿菌窮追猛打,更不應該為了根除病菌而讓體內益生菌群體生態失衡。
在臨床上,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往往需要多種抗生素協同作戰,才會有較好的效果,而濫用抗生素或不規律使用抗生素,很容易產生耐葯菌,導致多次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不成功。反復多次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容易加重肝腎負擔,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導致人體內環境失衡,產生更多疾病。因此,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需要慎重,不可盲目殺菌。
那麼,究竟該如何對待幽門螺旋桿菌呢?專家建議:患有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性疾病的患者,如消化性潰瘍、胃癌、胃惡性淋巴瘤等,有條件的可以根除;對於一些不明原因的蕁麻疹、不明原因的貧血等,有時也需要根除。假如根除效果不好,建議完善胃鏡檢查,內鏡下取組織黏膜做細菌培養,根據幽門螺旋桿菌的耐葯性選擇合適抗生素,再進行敏感抗生素組方的規范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根源主要是「病從口入」。因此,保持個人衛生、避免「口口相傳」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勤洗手,尤其是餐前洗手;吃飯碗筷要消毒,尤其是與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者共同進食的時候,做到餐具分開;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應主動與他人分餐;聚餐時盡量使用公筷,推廣全民公筷行動。
4、怎麼治療才能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呢?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可以治癒的。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治療方案包括內兩大類,一類是常用的葯容,1.是以抗生素為主,輔加抑酸劑(鉍劑)的方案,2.是以質子泵抑制劑的方案。常用抗生素羥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克拉黴素和阿莫西林等。
幽門螺旋桿菌病包括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門螺旋桿菌病的不良預後是胃癌。所以預防是關鍵,推薦大家准備一盒愛衛5-羥吲哚乙酸檢測試劑,在家就能測幽門螺桿菌,無痛無創很方便。
5、[急]幽門螺旋桿菌怎麼治療?
建議到正規的醫院遵醫囑進行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現在常見的是三聯療法,積極的採用葯物進行治療,避免自己盲目的用葯,另外在平時的生活方面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生活盡量有規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