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胸悶氣短吃什麼葯最好?謝謝了。
對於葯物效果的問抄題,每個襲人都是需要看情況的,區別對待,有的效果可能不錯的,有的可能不太好,有醫生的指導會更好,按照你說的情況,使用益安寧丸進行治療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益安寧對於四肢麻木,心慌氣短是有一定療效的 ,還可以養心安神,對冠心病有很好的作用。
2、胸悶氣短,呼吸不暢吃什麼葯
需要根據病自因對症應用葯物,常用的葯物有:
1,抗心律失常葯:該類葯物針對心律失常造成的胸悶氣短。需要遵醫囑進行常規心電圖檢查,醫生會結合臨床情況判斷心律失常的類型,對應的給予抗心律失常葯物。常用葯物包括胺碘酮、普萘洛爾、阿替洛爾、美托洛爾和維拉帕米等。
2,血管平滑肌擴張葯:主要用於冠心病所致的胸悶氣短,常用葯物有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
3,支氣管擴張劑:該類葯物常用於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導致的胸悶氣短。服用後可鬆弛支氣管平滑肌、擴張支氣管、緩解氣流受限,從而改善胸悶的症狀。常用的葯物有異丙腎上腺素、氨茶鹼、異丙托溴銨等。用葯時應警惕胃腸道不良反應、肌肉震顫等副作用的發生。
4,利尿葯:該類葯物用於心功能不全,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的胸悶氣短。常用葯物有呋塞米、螺內酯等。
5,抗生素類葯物:用於治療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所致的胸悶氣短。需要根據血常規和葯物敏感試驗確定病原菌,針對性應用抗生素。常用的葯物有青黴素G、紅黴素、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需要警惕過敏等不良反應。
6,糖皮質激素類及抗過敏葯物:主要用於嚴重過敏導致的胸悶氣短。常用葯物有潑尼松、氯雷他定等。嚴重時需靜脈注射激素。
3、胸悶氣短吃什麼葯最好?
這個要先分清楚是哪種痛才行,一般胸悶氣短的原因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功能內性胸悶容氣短,另一種是由心臟神經官能症造成。功能性胸悶:是指在門窗密閉、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內逗留較長時間,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與別人發生口角、爭執,或處於氣壓偏低的氣候中,往往會產生胸悶、疲勞的感覺;
心臟神經官能症是全身神經官能症的一種,其症狀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最普通的自覺症狀是心悸、呼吸不暢、心前區疼痛和全身乏力等,還有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發抖、眩暈、多夢等表現。現在很多人由於工作壓力大,失眠,多汗而引起,我一個同事就是這樣的,慢慢就嚴重了,後來一個老中醫建議他去吃一些納豆,說納豆的功效挺好的,你可以去他們官網
http://can.baidu.com/bvhtdkqf
了解下,現在我同事的效果就很好,症狀也穩定,應該很快就會好了
4、胸悶氣短,心慌該吃什麼葯比較好?
心慌、胸抄悶氣短的情況應該是心律襲失常導致的,應警惕心肌缺血,心肌勞損等的可能,建議查??看心肌酶譜、心電圖等。胸悶氣短和心慌也可能和平時生活作息不規律有關,建議平時按時休息,避免久坐和熬夜,可以吃點好心人輔酶Q10,對改善心慌、胸悶、氣短早搏等症狀有較大的作用,還可以激活人體細胞和細胞能量的營養,提高人體免疫力和增強人體活力。
5、胸悶氣短吃什麼葯緩解,效果好嗎
胸悶氣短的原因很多,copy比如肺部疾病(肺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心臟疾病(冠心病、心臟神經官能症,心力衰竭等)都可以引起胸悶氣短。建議去醫院做個心電圖、心臟彩超、拍個片排除一下器質性問題,對症治療。中醫上講肝氣不舒可以引起胸悶,所以心情要保持愉快,不要生悶氣。
6、胸悶,氣短吃什麼葯好
引起胸悶、氣短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心、肺疾患及神經心理因素都可以導致胸悶、氣短。
7、心慌氣短胸悶吃什麼葯
一、關於診斷:
你以前無心慌、氣短的病史,近幾天總是心慌氣短,胸悶,應首先除外病理與器質性的原因。常見原因如:
1、活動性心肌炎:可有心悸、心慌、心動過速、心律不齊、胸悶氣短等症狀,應重點檢查排除。
2、低血糖:
最常見的為特發性功能性低血糖,以中年女性多見,特點為無明確的發病原因,檢查空腹血糖多正常,空腹時一般不引起低血糖發作,而發作時間常在餐後 2~ 4小時(上午11點或下午3點),發作症狀較輕,很少喪失知覺。低血糖的早期症狀為心慌、乏力、飢餓感、手抖、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冰冷、或惡心嘔吐等;主要是由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腎上腺素過多所致:
低血糖為發作性,不是經常性,也較少出現胸悶氣短的症狀。
3、貧血:
貧血可引起頭暈、心悸、心動過速等症狀,但一般不引起胸悶的症狀。
4、低血壓:
也主要引起頭暈症狀,但血壓60/90左右,一般不會引起供血的改變。
5、心血管功能紊亂:
在臨床上很常見,症狀特點為:患者自覺胸悶、氣短,主觀感覺空氣不足,呼吸不暢,常有嘆息樣呼吸,深呼吸或長出氣後自感舒適;有時還常伴有心悸、心動過速、心前區刺痛,以及乏力、頭暈、頭腦不清、失眠等神經症狀。症狀多在精神因素後誘發或加重。也可伴有慢性咽炎,如咽部異物感等。
患者常自覺症狀明顯,但心電圖、心臟B超、胸部X線檢查等,均無器質性病變發現。
本病發生的機制為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引起心血管系統一系列功能症狀與表現。
檢查:
建議做心電圖、心臟B超、心肌酶、胸部X線檢查、血常規、血糖等檢查;如有空腹低血糖,應進一步做胰腺B 超或CT等檢查,以除外病理性的原因引起的低血糖。
如經檢查能除外心肺疾病,或低血糖等疾病,可考慮有心血管功能紊亂的存在。
二、關於治療:
如有器質性疾病,應針對病因治療;
心血管功能紊亂的治療:
1、調整心態、放鬆精神、消除顧慮,如是神經功能性症狀,就不必太擔心,經過精神調理,增強體質、或必要的休息及葯物治療,會逐漸好轉與治癒的。
2、在除外病理或器質性病變後,可適當進行體質鍛煉:以增強體質、使心血管功能改善,自主神經的調節功能增強,有利於植物神經功能恢復。
3、葯物治療:
1)有心悸、胸悶、心動過速、喜長出氣等β-受體高敏症狀者,可用安定2.5mg、心得安10mg 口服(或氨醯心安12 .5~25mg 1~2次/日)。
2)抗腦衰膠囊,口服,一次5-6粒,一日3次。
3)刺五加3# 3/日;
4)人參五味子沖劑 10毫升 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