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闌尾疼痛的部位在哪裡?
早期的闌尾炎疼痛部位不固定,可以表現在胃疼及不固定的部位的疼痛,最終轉移至右下腹疼痛,固定在——右髂前上棘和臍連線的中外三分之一處。
2、怎麼知道哪裡痛是闌尾炎發作呢?
闌尾炎是腹部的常見病、多發病。大多數闌尾炎病人能及時就醫,內獲得良好治療。但容是,有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處理不當,則會出現一些嚴重的並發症。到目前為止,急性闌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闌尾炎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為多見,20-30歲為發病高峰。
典型闌尾炎有下列一些症狀:
l.右下腹疼痛;
2.惡心、嘔吐;
3.便秘或腹瀉;
4.低燒;
5.食慾不振和腹脹等。
闌尾炎的腹痛開始的部位多在上腹部、劍突下或肚臍周圍,約經6-8小時後,腹痛部位逐漸下移,最後固定於右下腹部。咳嗽、打噴嚏或按壓時,右下腹都會疼痛。有上述症狀,應該立即就近看醫生,不要掉以輕心。
3、闌尾炎是哪裡痛?
闌尾炎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一般可以分為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傳統觀點認為急性闌尾炎是由闌尾梗阻而引流不暢以及細菌感染所致。
中醫相關病症
參見腸癰。
診斷要點
急性闌尾炎最早出現的症狀是腹痛,大部分典型的患者發病開始時,覺得中、上腹部或臍部周圍疼痛,數小時後轉移到右下腹部慢性闌尾炎的主要症狀是有下腹疼痛並伴有胃腸道功能障礙。右下腹疼痛不適或為間歇性的輕痛或為持續性的隱痛,常因劇烈活動或飲食不當而發作或加重。可伴有各種胃腸道功能障礙的表現,如消化不良、腹脹、惡心、反酸、上腹部不適、排便次數增多或便秘等,而其中最具診斷意義者還是明顯的轉移性腹痛至右下腹部,並有局限性的固定壓痛的體征。如果右下腹部壓痛范圍較廣泛,位置不固定或腹部其他部位有類似壓痛,則慢性闌尾炎的可能性較小。
治療建議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症,要及時送醫院治療。最普通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對於慢性闌尾炎,要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1.從中醫辯證看屬熱毒者,症狀有口渴、便秘、尿黃、苔黃等,用闌尾炎片、連翹敗毒丸、蒲公英片等。屬陰證者,症狀有大便不實、口淡不渴、小便清長,用丁桂散等與闌尾炎片同服或與蒲公英片聯合使用。
2.可以選擇使用抗菌素,如紅黴素、麥迪黴素、增效聯磺片等。
注意事項
1.慢性闌尾炎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避免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睡眠以及精神舒暢,因為這樣便可避免機體抵抗力降低以致病變反復。
2.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有便秘傾向的患者應從飲食等方面進行調理,可以自我進行腹部按摩,病情不易改變者可試服通便葯物,如麻子仁丸、通便靈、果導、番瀉葉等,或用開塞露。但這只是暫時措施,不可長期依賴。
3.慢性闌尾炎患者飲食宜保持清淡,多食富含纖維的食物,以使大便保持通暢。一般來講,對於溫熱性質的動物肉如羊、牛、狗肉應該節制,而蔥、姜、蒜、辣椒也不宜多吃。對於那些具有清熱解毒利濕作用的食物,如綠豆、豆芽、苦瓜等可以擇而食之。
4、請問闌尾炎的疼痛部位是哪裡?
闌尾炎
開始於上腹部或臍周的隱痛,逐漸加重,數小時至24小時後,腹痛轉移至右下腹,這種轉移時急性闌尾炎的特點,在臨床診斷上有重要意義,看你這個部位應該不是
純手打
謝謝支持
5、闌尾炎的疼痛部位具體在什麼地方啊????
典型闌尾炎有腹痛,發熱,胃腸道症狀及右下腹部壓痛和腹肌緊張四專大症狀。
闌尾位於腹腔內屬右下腹部,是附屬於盲腸的一段細腸管,猶如一條小蚯蚓,它的末端為盲端,另一端開口於盲腸內,盲腸中的內容物可經此口進入闌尾。如糞石、腸內寄生蟲及其蟲卵或小兒易吞咽而不易消化的異物(如果核,小豆等)掉入闌尾內可造成梗阻;闌尾因位置異常造成曲折、扭轉或外界壓迫也可造成梗阻;也可因細菌直接通過損傷闌尾的粘膜或由血液、淋巴液將細菌帶到闌尾發生感染,還可因精神,生活環境改變等原因,造成腸功能紊亂,闌尾肌肉神經反射痙攣,血循環障礙引起炎症。
6、闌尾炎是哪個部位疼
闌尾在右下腹部,具體地說就是肚臍與褲頭上的那個骨頭(髂前上脊)連線的中外三分之一的地方(也稱為麥氏點)。如果用手壓住那個地方,突然放開會劇烈痛的話,那就可能是闌尾炎。
7、闌尾炎是哪裡痛?
闌尾炎的痛點在右下抄腹,肚臍與右邊髂前上脊連線的外3/1處,學名麥氏點!麥氏點周圍壓痛、反跳痛,均首先考慮闌尾炎炎症。輔助檢查:血液常規(白細胞明顯增高),B
超檢查均可確診。如闌尾已破裂,臨床症狀為全腹彌漫性疼痛!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外科門診就診。
防止闌尾炎的發生主要是:不食用生冷硬食物,飲食規律,飯後30分鍾內不進行劇烈運動!
8、闌尾炎女生是哪邊疼?
臨床表現
1.急性闌尾炎
(1)腹痛典型的急性闌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後腹痛轉移並固定於右下腹。當炎症波及漿膜層和壁腹膜時,疼痛即固定於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因此,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並不能除外急性闌尾炎。
單純性闌尾炎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和鈍痛,持續性劇痛往往提示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持續劇痛波及中下腹或兩側下腹,常為闌尾壞疽穿孔的徵象。
(2)胃腸道症狀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症狀並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於反射性胃痙攣而有惡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數增多。
(3)發熱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亦不超過38℃。高熱多見於闌尾壞疽、穿孔或已並發腹膜炎。
(4)壓痛和反跳痛腹部壓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於麥氏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反跳痛也稱Blumberg征。在肥胖或盲腸後位闌尾炎的患者,壓痛可能較輕,但有明顯的反跳痛。
(5)腹肌緊張闌尾化膿即有此體征,壞疽穿孔並發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顯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較弱,須同時檢查對側腹肌進行對比。
(6)皮膚感覺過敏在早期,尤其在闌尾腔有梗阻時,可出現右下腹皮膚感覺過敏現象,范圍相當於第10~12胸髓節段神經支配區,位於右髂嵴最高點、右恥骨嵴及臍構成的三角區,也稱Sherren三角,它並不因闌尾位置不同而改變,如闌尾壞疽穿孔則在此三角區的皮膚感覺過敏現象即消失。
2.慢性闌尾炎
(1)腹痛右下腹部疼痛,其特點是間斷性隱痛或脹痛,時重時輕,部位比較固定。多數患者在飽餐,運動,勞累,受涼和長期站立後,誘發腹痛發生。
(2)胃腸道反應患者常有輕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慾下降。病程較長者可出現消瘦、體重下降。一般無惡心和嘔吐,也無腹脹,但老年患者可伴有便秘。
(3)腹部壓痛壓痛是惟一的體征,主要位於右下腹部,一般范圍較小,位置恆定,重壓時才能出現。無肌緊張和反跳痛,一般無腹部包塊。
(4)體征各種特定的壓痛點如麥氏點、蘭氏點及腰大肌征、羅氏征陽性。
診斷
急性闌尾炎患者取仰卧位時,用右手壓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擠壓近側結腸,結腸內氣體可傳至盲腸和闌尾,引起右下腹疼痛為陽性。取左側卧位,使右大腿後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為陽性。說明闌尾位於腰大肌前方、盲腸後位或腹膜後位。患者取仰卧位,使右髖和右大腿屈曲,然後被動向內旋轉,引起右下腹疼痛者為陽性。提示闌尾靠近閉孔內肌。
對曾有急性闌尾炎發作史,以後症狀體征比較明顯的反復(間歇)發作性闌尾炎患者,診斷並不困難;對於無急性闌尾炎發作史的慢性(梗阻性)闌尾炎,鋇灌腸檢查幫助較大。
9、闌尾炎疼痛部位
1 腹痛 轉移性腹痛為闌尾炎的典型症狀,開始疼痛始於上腹漸移向臍周,6--8小時轉專移至右下腹。80/100左 右病屬人具有這種特點。
2 胃腸道症狀 惡心.嘔吐.腹脹.排氣減少等。
3 全身症狀 發熱.心率增快.乏力等。
4 按下臍眼右下3--4公分處,有壓痛感,鬆手後劇痛。闌尾膿腫有可能形成包塊,有硬物感.
5 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6 腹部 B超及CT有助於鑒別診斷。
7 極易與盆腔炎.卵巢囊腫.輸尿管結石.潰瘍穿孔.盲腸炎等疾病混淆。
中葯可以在幾天內根除不再復發的。
最好通過彩超和血檢結合起來基本可以確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