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低燒是什麼症狀?
我現來在正在發著低燒給自你留言,這兩天嗓子腫痛,難受很,流虛寒,四肢無力,我也是從小就愛感冒 易感冒就發燒特別難受,後來聽醫生的話 多鍛煉身體 跑步 然後多吃水果 睡覺前後各喝一杯水 不要吃太涼的東西 以及油性大的東西,這樣就慢慢會好些,我現在比以前小時候好多了 一個月才感冒一次,以前一個星期感冒發燒2次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突然發低燒,其他沒看出有什麼症狀
我怎麼絕的抄是病毒型感冒呢,你應該去去化驗一下,看是不是病毒性感冒,別只打退燒針,治標不治本,病毒性感冒不將病毒消滅,就一直發燒,前一陣感冒,打了三天消炎針,加抗病毒的,居然都沒好,就一直持續發燒,特別是第一天,燒到39度,到四五天才好點,如今的天氣不穩,你居然打球出一身汗,不換衣服,還洗澡,肯定著涼了,加上打球消耗體力,身體缺乏營養,所以嚴重了,去看看吧,老燒著,把腦袋燒壞了。
3、成人低燒的症狀是什麼?
多種疾病會引起低燒。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內下等疾病都會引容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低燒的原因是什麼,通過血、尿、便等常規檢查很難查出,有些因細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燒,要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
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葯。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葯,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亂用退燒葯,還有導致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葯。
持續低燒應盡早就醫,應及早進行全面檢查。一些惡性腫瘤早期或細菌感染早期的症狀也是低燒。建議你到醫院做相關檢查,以避免引起發燒的病因惡化。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4、低燒什麼症狀
多種疾病會引起低燒。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版下等疾病都會權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低燒的原因是什麼,通過血、尿、便等常規檢查很難查出,有些因細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燒,要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
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葯。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葯,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亂用退燒葯,還有導致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葯。
持續低燒應盡早就醫,應及早進行全面檢查。一些惡性腫瘤早期或細菌感染早期的症狀也是低燒。建議你到醫院做相關檢查,以避免引起發燒的病因惡化。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5、發低燒時,人會有哪些症狀?
精神不振~呼吸時鼻子呼出的氣燙燙的~嘴唇乾裂~如果是中燒·遇風頭會疼~高燒就更疼~伴有嗜睡症狀。
6、低燒有什麼症狀?
體溫超37.2敏感體質容易感覺到,一般有四支無力腰酸背痛等。
7、發低燒時,人會有哪些症狀?
發燒是一種症狀,多種疾病會引起低燒。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回下等疾病都會引起答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
低燒的原因是什麼,通過血、尿、便等常規檢查很難查出,有些因細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燒,要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
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葯。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葯,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亂用退燒葯,還有導致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葯。
低燒和體溫測量
每個人的正常體溫都略有不同,但一般在三十六度五到三十七度左右,而低燒不能只看三十七度或三十八度,一般是所量體溫比正常體溫高零點三到零點六度左右便可視為發低燒。同時在不同的季節或一天中不同的時間測量體溫則有可能有小的差別。另還要注意量體溫時的時間和方法:人的正常體溫最好在早上進行,即還在床里,連上廁所拉尿,洗瀨都還沒做的時候進行測量。
低度發熱:37.4--38℃
中等程度發熱:38.1--39℃
高度發熱:39.1--41℃
超高熱:>=41℃
8、低燒什麼症狀
體溫高於正常低於38度稱為低燒,中醫的低燒也包括體溫正常,但自覺發熱,手足心版熱,午後潮熱,或晚間體溫權升高而白天正常等症。
西醫認為:發熱分為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兩大類,感染性發燒一般能夠查到感染病灶,你既然沒有查到感染病灶,可能不是感染性發燒。
中醫認為:外邪侵襲人體,正邪相爭可致發燒,飲食勞倦,情志郁結,宿食。痰飲,淤血等可致熱久留不去;氣血陰陽虧虛,臟腑功能失調可致發燒,氣血津液虧耗可致發燒,也有少數始於外感,久病不愈導致臟腑虧虛而引起者。
建議你找一個有經驗的中醫師仔細查一查,看看是以前外感拖下來的還是氣血陰陽虧虛引起的,才好對症下葯。
祝早日健康!
9、低熱是什麼症狀!
低熱體溫超過正常,但在38攝氏度以下者,稱低熱。中醫所指的低熱尚包括患者主觀自覺的手足心熱、胸中煩熱而體溫並不高於正常的一種情況。常見表現為夜熱早涼,或夜間發熱為甚,午後潮熱,手足心熱,骨蒸發熱,常伴有消瘦,神疲,乏力,納呆厭食,煩躁,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症狀和體征。
現代醫學對本病病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長期低熱(持續2周以上)的病因常見者有小兒肺結核及肺外結核;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扁桃體炎、慢性副鼻竇炎、慢性牙齦炎、慢性中耳炎、慢性腎炎等);功能性低熱,特點是清晨體溫正常,活動後出現低熱。
依據臨床表現,以低熱為主症者,診斷並不困難。關鍵是查清病因,審因論治。
現代醫學對本病主要採取祛除病因法。
祖國醫學認為,外邪侵襲人體,正邪相爭可致發熱;飲食勞倦,情志郁結,宿食,痰飲,瘀血等久留不去,導致臟腑機能失調,氣血津液虧耗,陰陽失調,可致發熱;氣、血、陰、陽虧虛可致發熱。而在本症的病例中,一般內傷多於外感。
在低熱病兒中,有不少病例一時難以查清確切病因者,可用中醫治療。
[臨床療效]採用純中葯治療本病1960例,全部治癒,平均服用2劑體溫恢復正常。
http://.baidu.com/question/7492588.html
10、成人低燒的症狀是什麼?
正常人的體溫多保持在36.2℃至37℃之間。
人體腋下體溫持續在37.1℃至37.5℃之間稱為低燒,低燒一般分為生理性低燒和病理性低燒兩種。
引起病理性低燒的原因很多,體內慢性感染病灶是常見的原因,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膽道感染、慢性肝炎、中耳炎、牙周炎、淋巴結炎、前列腺炎、慢性闌尾炎盆腔炎、扁桃體炎、鼻竇炎等都能引起低燒。
有些非感染性疾病也能引起病理性低燒,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變態反應性疾病和結締組織疾病(如風濕熱、葯物熱、血清病、急性皮肌炎等)、肝硬化、腸道潰瘍病等。
有些人低燒查不出臟器疾病,稱功能性低燒,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這類低燒約佔全部低燒病因的一半以上,多見於青年女性,如感染後低燒、夏季低燒都是功能性低燒。
人的體溫是大腦皮層和皮層下體溫中樞控制的。內分泌腺如甲狀腺和腎上腺對體溫的調節也有很大的關系。正常人一天內體溫波動不超過1℃。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產熱和散熱保持著動態平衡。低熱的發生可能是平衡失常,產熱多或散熱慢而引起。凡熱度在37℃至38℃之間,一般熱程持續在4周以上,稱為長期低燒。
還應強調的是持續低燒也可能是某種嚴重疾病的信號,如細菌性心內膜炎、何傑金氏病等。因此對低燒這種徵兆,千萬不能置之不理,要盡快查明真相。
傳統醫學審症求因,辨症施治,辛溫解表,清熱解毒,使溫降燒退病治癒。
1:處方:生石膏30克,板藍根、大青葉各1克,柴胡、僵蠶各9克。
用法:日1劑,水煎,服兩次
療效:用葯1-2劑,有效率達98%
2:生石膏100克,炙大黃5克,麻黃3克,桂枝2克
用法:日1劑,水煎,服2次
療效:用葯後6-12小時,退燒有效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