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知識庫 > 心率低怎麼調養

心率低怎麼調養

發布時間:2021-01-06 05:18:35

1、心率低怎麼調養

指導意見:你好,這個需要進一步做個心電圖檢查看看,考慮和心肌缺血有關系,注意,口服消心疼和復方丹參治療比較好 , 另外如果有高血壓需要積極控制血壓

2、心率過緩怎麼調理好?

心率是指每分鍾心臟跳動的次數,是人的生命體征之一,心率在正常范回圍可以保證身體各臟器答的充足供血。心率過快或過慢都可能是疾病的反應,也可能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
成人心率的正常范圍是60~100次/分鍾,超過100次/分鍾叫做心率過速,生理性原因有情緒激動、吸煙、飲酒、喝茶、喝咖啡等;病理性原因有細菌感染、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心力衰竭等。心率小於60次/分鍾叫做心率過緩,生理性的心率過緩一般在50~60次/分鍾之間,常見於睡眠中的正常人、從事體力勞動的健康人或運動員;小於50次/分鍾時多為病理性的心率過緩,可見於甲狀腺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等。

3、心率過緩是病嗎?如果是要怎麼調理?

算是,影響全身血液供給

心率過緩怎麼回事?
經常進行體育運動的人,一般心率都比較慢,由於經常鍛煉,心肌收縮力加強,每次射出的血液量多,你如果沒有異常感覺,屬於正常現象。
正常人為竇性心律,成人為60~100次/分。心率在60次/分以下為竇性心動過緩。
引起心動過緩的原因為:
1、生理原因——當迷走神經張力增強時,可發生竇性心動過緩。青少年與運動員較多見。竇性心律的頻律隨年齡增長而減慢,因此老年人也可出現心動過緩。
2、病理性原因——常見心肌炎、冠心病或心肌病累及竇房結;甲狀腺功能減退、高鉀血症等。
心動過緩在40~60次/分時,如沒有器質性心臟病存在的話,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症狀。若心率低於40次/分,則會出現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狀 。
你經常運動,平時心率在50~60次/分左右,偶測44次/分,無心臟症狀,多為平時運動,迷走神經張力相對增高所致,你可再自測幾次心率或脈率,數脈搏時,至少數半分鍾,這樣可減少誤差,如多次在40多次,則應檢查有無病理原因存在。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
臨床表現: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一般無症狀。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診斷依據:
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次,PR間期大於0.12秒。
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用葯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症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輔助檢查:
1.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
2.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
療效評價:
1.治癒:心率提高到每分鍾60次以上,自覺症狀消失。
2.好轉:心率提高到每分鍾50次以上,自覺症狀好轉。
3.無效:治療前後心率無變化,症狀無緩解。

4、心率過低,怎麼辦?

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體檢檢查心電圖時,常常會得到「竇性心律不齊」的診斷。多數人都知道心跳應該是規律整齊的,所以一聽說「心律不齊」,不少人便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雖然沒有任何症狀,但也要四處求醫,找專家,想趕快治好「病」。但醫生往往又說:「不用治。」這些人心裡又打鼓了,是不是什麼疑難雜症,治不好了。

其實,「竇性心律不齊」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竇性心律不齊」以兒童、青少年最常見,成年人也不少見。

正常人的心臟跳動是由一個稱為「竇房結」的高級司令部指揮。竇房結發出信號刺激心臟跳動,這種來自竇房結信號引起的心臟跳動,就稱為正常的「竇性心律」,頻率每分鍾約為60―100次。每分鍾心跳的次數,即心率就是由此而來。但這個頻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甚至呼吸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心跳節律是規律整齊的,如果心臟跳動不整齊,我們稱其為心律失常。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竇性心律不齊」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是由於來自竇房結的信號並不完全規整所致。但是,這種「心律失常」大多數屬於「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它的特點是隨呼吸的變化而變換,吸氣時心率可增加數跳,呼氣時又可減慢數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於一個呼吸周期,屏氣時心律轉為規則。這種隨呼吸變化的「竇性心律不齊」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擔心,也不用治療。

因此,被診斷為「竇性心律不齊」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減速跟呼吸之間有沒有關系。只要沒有任何其他症狀,就不需要治療,完全可以從事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現在不少醫生也注意到「竇性心律不齊」給人帶來的恐慌,於是在診斷時會寫作「竇性心律」。

此外,精神緊張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竇性心律不齊」,這種情況也不需要治療。

竇性心律不齊
竇房結發出的激動不規則,心動周期顯著快慢不均,稱為竇性心律不齊。臨床上,竇性心律不齊分以下幾種類型:
(1)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ズ粑?性竇性心律不齊是竇性心律不齊中最常見的一種。多發生於兒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較少見。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發生機理是由於在呼吸過程中,體內迷走神經與交感神經的張力發生變化,使竇房結自律性也因之發生周期性、規律性改變。吸氣時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氣時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心率變慢。心率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於一個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時心律轉為規整。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其形態恆定。
②心率的快慢隨呼吸變化而變化,吸氣時心率增快,呼氣時心率減慢,其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於一個呼吸周期。
③在同一個導聯中,r-r間距或p-p間距差異達0.12秒以上。
④p??r間期大於0.12秒。

(2)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
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較少見,具體原因還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與生氣、情緒不穩定、或使用某些葯物(如洋地黃,嗎啡等)有關。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其形態較恆定。
②p波頻率變化與呼吸無關,心率有時突然增快。
③在同一導聯中,p-p間距或r??r間距差異達0.12秒以上。
④p??r間期大於0.12秒。

(3)竇房結內遊走性節律:
激動的發生點在竇房結內移動,因此,心電圖上的p波形態、大小與方向逐漸發生變化,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是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
②p波形態、大小變化不一致。
③p??r間期發生長短變化,但都已超過0.12秒。

(4)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
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是由於心室收縮排血異常致竇房結血液供應不均勻,從而造成竇房結的自律性發生改變。
(5)異位心律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異位激動,尤其是發自心房的異位激動,有時可使竇房結的激動提早發生,繼之竇房結受抑制,因而發生一過性異位激動所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
臨床表現: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一般無症狀。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診斷依據:
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次,pr間期大於0.12秒。
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用葯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症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輔助檢查:
1.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
2.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
療效評價:
1.治癒:心率提高到每分鍾60次以上,自覺症狀消失。
2.好轉:心率提高到每分鍾50次以上,自覺症狀好轉。
3.無效:治療前後心率無變化,症狀無緩解

5、心率過緩怎麼調理

絕大多數是功能性的。如果沒有症狀,可以不管他。
如果心率低於50次,或者症狀明顯,可以口服阿托品。並且做毫特,查明是否有病竇綜合症或者其他心臟傳導異常。

6、心率慢怎麼調理?

心動過緩是心律失常的一個重要類型,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鍾60到100次,如果低於專60次,稱為心動過緩。
有些患者平屬時的基礎心率偏慢,在每分鍾50到60次,甚至低於50次,平時有頭昏倦怠、精神差的症狀。有些患者平時心率可表現為正常,心動過緩可突然出現,下降到每分鍾40次以下,可出現黑蒙,暈厥情況。
治療心動過緩,在糾正可逆轉的原發疾病並排除葯物的影響之後,患者的症狀不能逆轉,則需要置入心臟起搏器。
在調理方面,要進行比較緩和的體育運動,飲食營養全面均衡,葷素搭配,少食多餐,注意休息。

7、心率低該怎麼食補

1、堅果類。杏仁、花生等堅果富含對心臟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心臟病十分有益。薏苡仁:屬於水溶性纖維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膽固醇,保護心臟健康,有利於預防心臟病。黑芝麻:黑芝麻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維持血管彈性,預防心臟病。

2、黃豆。是常見的預防心臟病的食物。黃豆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體內脂肪和膽固醇代謝。玉米:玉米油含不飽和脂肪酸、高達六成的亞麻油酸,是良好的膽固醇吸收劑;玉米放在中葯里則有利尿作用,並有幫助穩定血壓的效果。

3、馬鈴薯。該食品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鈉、鉀、鐵等,尤其鉀含量最為豐富,每100克中含鉀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鉀蔬菜。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鉀傾向。常吃馬鈴薯,既可補鉀,又可補糖、蛋白質及礦物質、維生素等有助於預防心臟病。

4、芹菜。芹菜所含的芹菜鹼,可以保護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葉子,因為葉子才是營養精華所在。葉子的維生素C比莖高,且富含植物性營養素、營養價值高。芹菜也是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能夠有效預防心臟病。

5、菠菜。菠菜含有豐富的葉酸,能夠有效地防止血液里引發心臟病的有害物質的積累。菠菜所含有的葉黃素、葉酸、鉀和纖維,能夠幫助心臟保持一個健康的狀態。研究發現,相較不吃蔬菜的人群,每天吃兩份半蔬菜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下降了25%。

6、燕麥。早晨可以選擇吃一碗燕麥作為早餐,它所富含的歐米茄-3脂肪酸、葉酸和鉀,對心臟都很有好處;同時,燕麥能很好的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幫助保持動脈血管的通暢。

8、中醫如何調理心率低的問題?

中醫的「炙甘草湯」「加減復脈湯」對心動悸,脈結代。(心律不齊)。的確有很專好的療效。但是,從西醫的屬角度分析。要查清心律不齊的原因,這很重要。必須要知道是屬於「室性的」還是「房性的」才能採取有針對性的有效治療。
即使是找中醫治療,也要經過仔細的辨證施治。針對不同的病因,採取不同的方法治療才是。因為每個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病情以及病程的長短不同。治療上是有差異的。
這類病人平時要注意的是:心情舒暢。避免著急,生氣,過度興奮,勞累,包括節制性慾房事。飲食合理,不可過食油膩,和過度的清淡,缺少營養也不不是最好的方法。注意血壓,和血糖的變化,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9、心率低怎麼辦?

最佳答案
正常情況下,老年人由於機體代謝需要,和正常成年人相比,心率低一些事正專常的。
第二是你這位屬老年人基礎心率,就是他年輕時的心率,如果他年輕時一直比較低,並且沒有什麼症狀,不需要治療。
如果老年人心率過低,出現過阿斯綜合征,曾經一過性意識喪失等,可以安裝起搏器。

10、心率過慢要怎麼調理,怎麼治療

心率過慢建議先去正規醫院檢查具體原因,聽從醫生的建議。

1、心率過慢一般無症狀,若心跳過慢或伴有器質性心臟病,可導致心排血量降低,會出現頭昏、乏力,甚至暈厥,進而誘發心絞痛、心衰。該病一般多為良性,若無症狀,不必服葯治療,可定期隨訪觀察。

2、若出現頭昏、乏力等症狀,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托品或喘息定等,以提高心率。若心跳過慢,出現暈厥,可安裝心臟起搏器。

3、另外,除竇性心動過緩外,心跳慢還見於房室傳導阻滯、逸搏性心律、緩慢型心房撲動及房顫等,患者可到醫院心內科做一下心電圖即可明確診斷。

(10)心率低怎麼調養擴展資料:

1、正常成人的脈搏跳動和心跳的次數是一致的,大約每分鍾60~100次,成人心率每分鍾低於60次就屬於緩慢性心律失常,心跳過緩了需要做相關檢查避免是否是存在相關的疾病。

2、平時自己在安靜的狀態下去摸脈就是最簡單的判斷方法,脈搏過慢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但是絕大多數緩慢性的心律失常為陣發性。

3、並不是所有的脈動過慢都需要治療,像有些經常鍛煉的人也可能出現脈動比較慢的情況,但一般都不會低於50次,這些人在做過相關檢查後大多數是不需要進行針對治療的。

與心率低怎麼調養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