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鉀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有什麼症狀要用什麼
建議:血來鉀低的原因主要有源三種可能,一是攝入不足,一是丟失過多,另外還有鉀的細胞內外的分布異常情況,所以對於低血鉀症是需要先查明具體的原因,針對病因進行處理,並適當進行鉀的補充。
askKHRHM的追問:
可以服用氯化鉀口服溶液,至於其他的症狀還需要了解具體的病情、病因後才能進行治療的,尤其是心臟方面的疾病,不可以自行用葯的。
2、缺鉀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缺鉀屬於低鉀血症,可見於攝入不足、飲食不好、出汗過多、腹瀉、嘔吐、腎臟病變、服用利尿葯等因素導致。可以口服或靜脈點滴氯化鉀治療,多吃含鉀多的食物,另外要明確病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3、缺鉀是什麼引起的
引起低鉀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腎臟過度排泄:鹽皮質激素專過多、巴特氏綜合症、利屬尿葯或慢性代謝性鹼中毒、某些抗生素或腎小管酸中毒、急性白血病、輸尿管乙狀結腸吻合術等,都能引起鉀經由腎臟過度排出,造成低鉀。 胃腸道排泄:嘔吐、腹瀉等可能造成胃腸道過度排鉀。 細胞外向細胞內轉移:急性鹼中毒、低鉀周期性麻痹、鋇劑和胰島素治療、維生素B12治療、甲狀腺毒症等能引起過多的鉀轉移至細胞內,造成血鉀濃度過低。
4、什麼原因會導致缺鉀
當人體血漿中鉀離子濃度低於3.5 mEq/L時稱為低血鉀,常見原因為攝取減少,流失過多,如腹瀉,嘔吐等及鉀離回子由答細胞外液轉移至細胞內液.當人體發生低血鉀時,將影響人體的心臟血管,中樞神經,消化,泌尿及肌肉系統.
意見建議:
(1),一般採用口服鉀,成人預防劑量為10%氯化鉀30~40ml/d(每g氯化鉀含鉀13.4mmol).氯化鉀口服易有胃腸道反應,可用枸櫞酸鉀為佳(1g枸櫞酸鉀含鉀4.5mmol).
(2),靜脈輸注氯化鉀,在不能口服或缺鉀嚴重的病人使用.常用濃度為5%葡萄糖液1.0L中加入10%氯化鉀10~20ml,每g氯化鉀必須均勻滴注30~40min以上,不可靜脈推注.補鉀量視病情而定,作為預防,通常成人補充氯化鉀3~4g/d,作為治療,則為4~6g或更多. 採納哦 親 *^_^*
5、身體缺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鉀元素攝入量少
對於腸胃功能不好的患者,平常就沒有很強的食慾,於是長期的飲食量少,鉀元素的攝入也就沒有保證,同時鉀元素又在參與人體的代謝,而當人體長期的從食物中,沒有及時的補充,就會造成缺鉀的現象。
同時對於哪些喜歡,以節食控制肥胖的人群來說,缺鉀也是很常見的,因為長期的禁食或少食,同樣會導致鉀元素的攝入量不足。
2、出汗頻繁
都知道人體出汗會增加排毒,但過量的出汗,會不利於身體的健康,人體一旦大量的出汗,而且出汗頻繁,就會導致鉀元素的過多排出,再加上平時鉀元素補充不足,日積月累就會出現缺鉀。
3、甲亢引起缺鉀
甲亢可以是機體總鉀量丟失,而引起的鉀缺乏;也可以使由於鉀離子,轉移至細胞內或體液量過多,而導致鉀離子稀釋,同時治療甲亢的葯物,通常都是利尿的,增加了代謝,從而出現鉀元素的流失過快。
4、腎結石引起缺鉀
與甲亢一樣,治療腎結石的葯物,都是通淋利尿,是通過大量的排尿,來達到控制或預防結石的目的,但在利尿的同時,會導致鉀元素流失過快。
缺鉀的人平時要戒煙戒酒,因為煙酒對人的健康,是有一定影響的,可能會影響到人體對鉀的吸收,平時應該有一個好的飲食習慣,多吃一些豐富的水果,因為大量的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鉀成分。
6、身體缺鉀是什麼原因導致
1、鉀排出過多,經胃腸道失鉀,這是小兒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常見於嚴重腹瀉嘔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喪失的患者。一方面是因為腹瀉而使鉀在小腸的吸收減少,另一方面是由於腹瀉所致的血容量減少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而醛固酮不僅可使尿鉀排出增多。
2、經腎失鉀,這是成人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引起腎排鉀增多的常見因素有:利尿葯的長期連續使用或用量過多,例如,抑制近曲小管鈉,水重吸收的利尿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Cl-和Na+重吸收的利尿葯(速尿,利尿酸,噻嗪類等)都能使到達遠側腎小管的原尿流量增加。
3、某些腎臟疾病,如遠側腎小管性酸中毒時,由於遠曲小管泌氫功能障礙,因而H+-Na+交換減少而K+-Na+交換增多而導致失鉀。近側腎小管性酸中毒時,近曲小管HCO3-的重吸收減少,到達遠曲小管的HCO3-增多是促進遠曲小管排鉀增多的重要原因,故可發生排鉀增多。
4、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原性和繼發懷醛固酮增多時,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Na+-K+交換增加,因而起排鉀保鈉的作用。Cushing綜合征時,糖皮質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大量增多。
5、鎂缺失,常引起低鉀血症.髓袢升支的鉀重吸收有賴於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Na+-K+-ATR酶,而這種酶又需Mg2+的激活。缺鎂時,可能因為細胞內Mg2+缺失而使此酶失活,因而該處鉀重吸收發生障礙而致失鉀。動物實驗還證明,鎂缺失還可引起醛固酮增多,這也可能是導致失鉀的原因。
6、鹼中毒,鹼中毒時,腎小管上皮細胞排H+減少,故H+-Na+交換加強,故隨尿排鉀增多。
7、經皮膚失鉀,汗液含鉀只有9mmol/L。在一般情況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鉀血症。但在高溫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時,大量出汗亦可導致鉀的喪失。
8、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時,可發生低鉀血症。
(6)缺鉀是什麼原因引起擴展資料:
飲食補鉀的原則:
小心補鉀過量。需要注意的是,補鉀最好是食補,使用補鉀葯物需要正規醫院專業醫生的指導。兒童每日應攝取鉀1600毫克,成人每天2000毫克。補鉀不當甚至過度補鉀,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導致意識模糊、呼吸困難,甚至心臟驟停。
辯證食物補鉀。應該多吃哪方面的食物也要視病情和體質而定,有腎病的病人最好少吃豆製品,而腸道不好的患者則盡量少吃粗纖維食品,體質較弱的女性應少吃紫菜。
不要偏食。鉀在天然食物中分布很廣,日常膳食中一般不會缺乏,如果膳食不平衡,偏食肉、蛋、多糖、多鹽,而糧食、豆類、蔬菜、水果吃得少,就會發生鉀的攝入量減少。
烹飪要科學。烹調不合理,做菜餡去菜汁,吃菜時弄去菜湯,那就等於吃「低鉀菜」,無形中丟失大量的鉀。
7、什麼原因引起缺鉀
1
.鉀來攝入不足
肉類、源水果和許多蔬菜中含有豐富的鉀。
2
.失鉀過多
鉀可以通過消化道(在嚴重嘔吐、腹瀉、腸瘺或作胃腸減壓等情況下,由於大量消化液丟失,可引起失鉀)、隨尿液<如(1)
利尿葯的大量使用,(2)
腎功能不全,(3)
醛固酮增多,(4)
大量使用某些抗菌素(慶大黴素、羧苄青黴素等),
(5)
II
型腎小管性酸中毒,(6)
低鎂血症引起的的失鉀,(7)I
型腎小管性酸中毒時.>或汗液丟失。
3
.鉀向細胞內轉移
<(1)
鹼中毒
(2)
胰島素的使用
(3)
低鉀血症型周期性麻痹症
(4)
鋇中毒>
8、什麼原因引起缺鉀
1 .鉀攝入不足 肉類來、水果和許多蔬自菜中含有豐富的鉀。
2 .失鉀過多 鉀可以通過消化道(在嚴重嘔吐、腹瀉、腸瘺或作胃腸減壓等情況下,由於大量消化液丟失,可引起失鉀)、隨尿液<如(1) 利尿葯的大量使用,(2) 腎功能不全,(3) 醛固酮增多,(4) 大量使用某些抗菌素(慶大黴素、羧苄青黴素等), (5) II 型腎小管性酸中毒,(6) 低鎂血症引起的的失鉀,(7)I 型腎小管性酸中毒時.>或汗液丟失。
3 .鉀向細胞內轉移 <(1) 鹼中毒 (2) 胰島素的使用 (3) 低鉀血症型周期性麻痹症 (4) 鋇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