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麼處理傷口好
無醫療抄條件的小傷口的處理襲方法:
1,如果傷口內沒有異物,可以立即使用一些常見日用品止血,最好的是澱粉類的,例如麵粉、生粉、珍珠粉、香煙煙灰、老式火柴擦皮、甚至衣服口袋角上的沉積棉絮物都可以用來止血。最好的是用麵粉或者生粉、珍珠粉!我受傷了都是這么做的,好得快,不會感染,也不用去醫院!!有一次一根手指的一半都被割了,可以看到白色的筋膜了,用麵粉塗上去,然後用布包紮,一周就完全好了,不過留下一條線樣的痕跡。
2,如果傷口內有異物,應該立即清除,然後再按上面的方法進行止血。
3,如果當時沒有及時處理好傷口,導致傷口感染化膿,應該盡量把膿、血水擠出,它們的壞處太大了,容易滋生細菌,阻礙傷口癒合。如果光靠擠無效的話,就是用鹽開水蒸的方法了,我已經教會了10幾人,最好的情況下,本來醫院說需要動手術,要花4000多的腿指潰爛,用鹽開水蒸汽治療的方法才5天就好啦,不用花一分錢。這種方法值得推廣。
2、傷口化膿怎麼處理
傷口化膿怎麼辦呢?
1.首先觀察傷口化膿情況,確定傷口化膿是否嚴重,是否出現內部化膿的症狀,是否出現了組織壞死等。
2.對於傷口化膿情況比較輕的病患來說,可以按照醫生的指導吃一些消炎葯,然後使用生理鹽水來對傷口進行沖洗。洗凈膿液後可以用碘伏來消毒、殺菌。
還有種方法,可以把姜、食鹽加入開水裡面,將化膿的傷口裹上紗布,把傷口處對著加了鹽的開水蒸,直到開水變得不燙。這種方法是最簡便的蒸汽法,干凈且方便,一般持續5分鍾左右。
3.對於一些較為嚴重的傷口化膿患者,患者由於長期的感染導致組織壞死。對於這種類型的傷口化膿我們需要首先清理患者的壞死組織,避免傷口感染加重。清理膿液後,使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同時搭配使用快速修復傷口的葯物進行治療。
4.如果你的傷口裡面可以感覺到水波動的情況,那麼這種化膿算是很嚴重的,必須去醫院將傷口切開,把裡面的膿液釋放出來再進行消毒處理。如果你的傷口只是周圍一些發紅現象,那麼你可以不必擔心,這樣是傷口即將癒合的前兆。
注意事項
一旦傷口化膿後禁止使用粉劑葯品,粉劑葯品不利於傷口的痊癒,還會使膿水和葯品混在一起,會導致癒合不良。
總之,發生了傷口化膿一定要積極地進行處理,根據自己傷口化膿的情況,選擇正確的處理方法,如此才能更好、更快的治癒傷口化膿。
傷口一定要用無菌紗布進行包紮,或者可以用消毒的干凈的創可貼。一定要定期進行更換葯物,防止感染。
那麼傷口為什麼會化膿呢?
實際上當我們身體受傷以後,細菌乘虛而入,入侵人體,在人體內繁殖,並且放出毒素。這時機體會調動血液中的鬥士——白細胞,去和細菌作戰。血液中的嗜中性白細胞做變性運動,穿出血管壁,到達傷口,吞噬入侵的細菌,分解掉細菌。白細胞把細菌消滅掉的同時,它自己不久也會死掉,白細胞與被溶解的組織共同形成膿液,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傷口化膿現象。如果這些膿液淤積在傷口內也會影響傷口的癒合,甚至可能導致患者長期傷口不癒合的發生。
3、傷口應該怎麼處理
過氧化氫溶液處理傷口5-8分鍾,然後用醫用鹽水清洗,清洗完擦乾晾乾,塗上創回灼答膏,蓋上一層紗布,再蓋上一層又軟又薄的塑料,再蓋兩層紗布,用醫用紙膠帶固定,一開始早晚各換一次葯,以後每天換一次。創灼膏治療燙傷,傷口都有很大的作用的。
4、創傷怎麼處理?
創傷可分為閉合性創傷和開放性創傷兩類,前者受傷部位皮膚與粘膜完整,沒有開放傷口或外出血,包括挫傷、扎傷等;後者受傷部位的皮膚粘膜破裂而有開放傷口及外出血,並伴有深部組織損傷,包括割傷、刺傷、裂傷等。
對創傷處理的原則是:對大量出血的患者,宜首先採取止血方法;對切割傷、刺傷等小傷口,若能擠出少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細菌和塵垢;對傷口宜用清潔的水洗凈,對無徹底清潔的傷口,須用清潔的布覆蓋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衛生紙覆蓋。
1.割傷:
淺的傷口用溫開水或生理鹽水沖洗拭乾後,以碘酊與酒精消毒、止血,或以「好得快」噴霧劑噴於傷口,然後包紮,一般多能較好痊癒。對較小傷口外用「創可貼」即可。對較深的傷口,應立即壓迫止血,宜速到醫院進行清創術,視傷情而縫合修補。刀傷傷口不可塗抹軟膏之類的葯物,以利傷口癒合。
2.刺傷:
宜先將傷口消毒干凈,用仔細滅菌過的針及鑷子,將異物取出,消毒後包紮傷口。異物留在體內易化膿感染,對傷口小、出血少者,宜在傷口擠壓出一些血液比較好。指甲的刺傷不易處理,可先將近指甲剪成V字型口,將刺拔出,或到醫院處理。若被針、金屬片等刺傷而留於體內,應到醫院在X光下取出。深的傷口可能有深部重要組織損傷,常並發感染,可予抗炎葯物治療。不潔物的刺傷要預防破傷風的發生,宜到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3.挫傷:
鈍力打擊所致的皮膚和皮下軟組織損傷,皮膚無裂口,傷部青紫,皮下瘀血、腫脹、壓痛。輕者可用傷濕止痛膏外貼受傷區。對胸腹部挫傷及頭部挫傷,應考慮有無深部血腫或內臟損傷出血,宜到醫院觀察診斷。
4.扭傷:
扭傷常發生在踝部、腰部、頸部及手腕等處。扭傷的一般處理原則是讓患者安定情緒,固定受傷部位,用冷濕布敷蓋患處。手足扭傷者可抬高患部,頸部、腰部扭傷者在搬運時不可移動患部。扭傷常伴有關節脫位或骨折,宜到醫院診療。另外,扭傷後無論輕重,不可即刻洗澡、按摩,須觀察1周後視情況而定。扭傷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局部封閉(0.25~0.5%普魯卡因)、葯物外敷內服、理療等。
5、傷口怎麼處理
1.傷口的清創
由於傷口上沾了泥沙所以我們要用清水沖洗干凈後在用碘酒消毒,這樣的回話因為它的刺激性答比較小,所以適用於皮膚黏膜的消毒。因為醫用酒精的刺激性較大,所以不建議朋友們用於大面積的皮膚消毒。像雲南白葯、紅花油、紫葯水等這些外用葯醫生不建議用於有破損的皮膚。
2.而不同傷口的急救方法也不同
一般像沒有裂開的表淺創口局部清創的,我們要遵醫囑外用或口服抗生素,然後再直接包紮就行了。
但是有些皮膚創口較深的,我們要局部清創、縫合後包紮一下,同時還要注射破傷風,然後需要用抗生素。
那麼對於扭傷或肌肉拉傷時,大家就可以外用雲南白葯,紅花油等這類的外用葯,一定不要在24小時內不宜按揉,這樣會加重腫脹程度。
所以別小看了小傷口它也可能引起大問題的,因此出現傷口時大家一定不要自己亂用葯,我們一定要根據傷口輕重的情況,然後按照正確的方法消毒和抹葯,而對於傷口嚴重的情況下,一旦清創後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切記不要擅自主張。
6、受傷了該怎麼處理傷口~詳細點
用雙氧水沖洗傷口,注意是傷口裡面,一定要徹底,在用生理鹽水沖洗,在用碘伏消毒傷口,無菌方紗覆蓋傷口,再口服一點抗生素。如果傷口大於一厘米最好去醫院縫下傷口,傷口太臟的話就要反復沖洗傷口。
7、如何處理傷口
及時和合理的處理方法,往往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痛苦。清潔很重要 如果傷口不在臉上等部位,建議使用醫用棉簽,沾上紅葯水,輕柔擦洗創面,可以多擦幾遍。 擦洗的過程中要膽大心細。(要知道,大多數傷口之所以包紮好還繼續疼痛,多是因為第一步沒有處理干凈,導致了後來不同程度的感染) 如果傷口比較臟(比如有泥土或其它異物),可以先使用大量自來水沖洗,沖洗干凈後再進行上面的步驟。 可以使用加快癒合的葯物 比如雲南白葯。 用法是,如果確定傷口清潔干凈了,撒上雲南白葯粉,數量是,至填滿傷口,至少讓傷口處與周圍皮膚持平。 注意,如果傷口沒有處理干凈,最好不要上雲南白葯。因為雲南白葯的封口效果很快,沒處理干凈的傷口,如果封口,有可能會導致感染。 最後一步:包紮 建議耐心點,使用醫用紗布和膠條,因為紗布透氣性比「創可帖」好,傷口能癒合的更快。要注意的是,不要包的太緊,想像一下,好比給傷口蓋了一層棉被就行。 各種外傷,常常引起皮膚和軟組織的損傷,嚴重時甚至斷肢。傷口處理正確, 能使其迅速癒合;反之,可能化膿感染,經久不愈,甚至因並發全身感染、氣性壞疽、 破傷風等危及生命。因此,對於創傷的傷口,一定要進行嚴格認真的處理。 人體一旦遭受創傷,如果處理傷口不及時,便容易使傷口感染。 處理傷口的原則為: 1.止血:可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止血。 2.包紮:傷口包紮得當,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膿,少痛苦。扎時要做到快、准、 輕、牢,快,動作迅速敏捷;准,部位準確、嚴密;輕,動作要輕,不碰傷口;牢,包紮牢靠,松緊適當。
8、怎麼處理傷口
一、紅葯水。即2%汞溴紅容易,能殺菌、消毒、防腐和促進傷口癒合,但抑菌率較低,而且對人體有毒,現在已經很少使用。
二、紫葯水。即2%的紫溶液,可以加快傷口癒合,一般用於淺表皮膚、粘膜感染傷口。缺點是殺菌率較低,現在也很少使用。
三、雙氧水。它能殺菌消毒,不過濃度大,很容易灼傷傷口。雙氧水主要用於污染重、窄、深的傷口。
四、硼酸水。3%的硼酸溶液,有清洗、收斂和抑菌的作用,一般用來清潔皮膚、黏膜和傷口,其殺菌作用較弱,現在已經很少使用。
五、酒精。主要用於皮膚消毒,有刺激性,用的時候最好避免接觸眼睛,另外酒精不能用於破損皮膚以及糜爛有滲液的部位。
六、碘酒。由碘、碘化鉀溶液溶解於酒精製成的2%溶液,主要用於非黏膜傷口表面的消毒。後來逐漸被碘伏取代。
七、碘伏。是碘和聚醇醚復合而成,能用於皮膚、黏膜的消毒,對於擦傷、裂燒燙傷等一般外傷效果好。與酒精、碘酒相比,碘伏的刺激性較小,孩子更能接受。
下面帶大家理解如何正確處理傷口。
一、傷口受傷,是否要包紮?
如果皮膚破損程度不大,只是輕微的擦傷、裂傷或輕度的燙傷,可以直接暴露傷口。如果是面部、會陰部受傷,一般也應該直接暴露傷口。
而如果是手掌、腳部等容易摩擦的部位,或者傷口較深的,可以用消毒紗布包紮傷口。滲液較多的應該每天更換紗布敷料,一般傷口可以2-3天更換一次敷料。記住一定要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這樣能減少感染的風險。
二、擦傷: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
如果傷口很淺,面積較小,可以用碘伏、酒精塗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然後塗上抗菌軟膏,可以直接暴露傷口,也可以用干凈的消毒紗布包紮好。小的創口可貼上創可貼。
如果傷口較深,而且傷口有污物,要及時要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如果沒有生理鹽水,可以用清水沖洗干凈傷口,然後用碘伏塗抹傷口以及周圍組織,再塗上抗菌軟膏。而如果受損部位嚴重,最好到醫院檢查。
三、砸傷:輕度的紅腫不需要處理
孩子不小心被重物砸傷,或者擠傷,如果只是出現輕度的皮膚紅腫疼痛,可以先觀察傷口,暫時不用處理。
如果是皮膚破損,可以按照擦傷進行處理。假如皮膚淤紫、破裂、劇烈疼痛,最好盡快到醫院檢查。
四、刺傷:首先判斷是否有殘留刺傷物
如果孩子被細長的玻璃、針、釘子或刺刀刺傷皮膚,需要及時到醫院處理,因為這樣可能會感染破傷風。
在送孩子到醫院檢查之前,可以先簡單的處理傷口:傷口如果沒有刺傷物,可以擠壓傷口,讓它留一點血液,之後用雙氧水、生理鹽水沖洗,最後外塗碘伏。而如果傷口留有刺傷物,可以用消毒後或火燒後的鑷子取出,再按上述的方法處理傷口。
五、燒傷燙
孩子被火焰、高溫液體、熱蒸汽等燒傷或燙傷後,應該先用流動的液體沖洗傷口15-30分鍾。如果衣服沾在傷口上,最好先泡濕衣物,然後輕輕弄開衣服。
家長們可以在孩子的受傷部位裹上干凈的布條、紗布或床單,不能在傷口上塗牙膏。
9、外部傷口怎樣處理及保養
外部傷口怎樣處理:
1、止血消毒
①先用碘酒後用酒精消毒,沿著傷口的邊緣由里向外擦,不要把碘酒、酒精塗入傷口內。傷口內如有異物,要慎重處理,大而易取的,可取出。深而小不易取出的不要勉強取,以免把細菌帶入傷口或增加出血。
②小傷口可以在其淺表塗一點紅汞(紅葯水)或紫葯水,較大傷口則不宜塗上述葯水,以免給下步處理增加困難。傷口上用消毒紗布或敷料覆蓋,並用綳帶(或三角巾)包紮。遇有腸或組織膨出時,應用干凈飯碗,紗布圈套扣住膨出物再包紮,以防擠壓損傷組織。
③在處理較大的創傷傷口時,必須進行詳細檢查,不能只顧傷口表面而忽略內在損傷,頭部傷口合並顱腦外傷者,傷員一般都有神志異常,兩側瞳孔不一般大。胸部傷口合並有腦膜、肺腔損傷時,傷員一般都有呼吸困難。腹部傷口合並臟器損傷時,傷員一般都有腹肌緊張、腹痛等表現。肢體傷口合並骨折時,會有肢體活動障礙,骨異常活動等現象。
2、及時包紮
傷口包紮得當,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膿,少痛苦。扎時要做到快、准、輕、牢,快,動作迅速敏捷。准,部位準確、嚴密。輕,動作要輕,不碰傷口。牢,包紮牢靠,松緊適當。
外部傷口如何保養:
1、保持傷口及敷料乾燥,避免污染,避免觸水。
2、傷口滲出(血或分泌物)較多,或發生污染時,及時換葯。
3、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4、避免勞累,多休息,增加抵抗力,以利於傷口早期癒合。
10、怎麼處理小傷口
生活中的小傷口有幾種情況:
一,銳器切割傷:傷口一般比較整齊,深度比較深回,相對來說比較干凈,對於這答種傷口只要認真消毒,加以按壓就可以止血。當然如果傷口較長,出血較多,不易止住,應該到醫院去縫合。
二,銳器穿剌傷:這種傷口小,但深度深,容易有異物存留,(當然我們這里是談的小傷口,如果是大傷口,如胸腹壁等,就容易造成內臟、神經、血管損傷)對這一類傷口要仔細清理傷口,以免異物殘留。
三,皮膚擦傷:多傷及表皮,重要的是創面處理,消毒,預防感染。
四,軟組織挫傷:這一類頓器損傷除軟組織挫傷外,可能有皮膚傷口。處理這一類損傷主要注意力要放在軟組織損傷上,皮膚傷口如果深、長的話也需要縫合。
五,開放性骨折的傷口:因為主題是小傷口,所以這里要提出的是如鼻骨開放性骨折的而部傷口處理。創口小出血,如果沁有碎骨需要處理的話,按普通傷口處理,需用要縫合的縫合。然後處理鼻骨骨折問題。
所有比較深的小傷口,原則上一律要注射破傷風抗菌素毒素,以預防破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