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知識庫 > 血小板偏低是什麼原因

血小板偏低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2021-01-05 18:57:05

1、血小板偏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本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急性型多發生於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痊癒之後,提示血小板減少與對原發感染的免疫反應間有關。慢性型患者中約半數可測出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體。
一、血小板相關抗體慢性ITP病人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體。若將慢性ITP病人的血漿輸給正常人,可使正常人的血小板減少;如將正常人的血小板輸給ITP病人,輸入的血小板在短時間內被破壞。由此證實ITP病人內血小板壽命縮短是由於血清中存在有破壞血小板的抗體,稱為血小板相關抗體(PAIC3),95%為IgG型,少量未IgM和IgM型。ITP病人血循環中存在血小板相關補體C3(PAC3),其增高與PAIg增高成正比。
二、血小板破壞機制正常血小板平均壽命為7~11天,而ITP病人血小板的壽命僅40~230分鍾。因為脾臟含有大量的巨噬細胞,可產生高濃度的抗血小板抗體,且血流緩慢可阻留抗體被覆的血小板,因此脾臟成為血小板破壞的主要場所。肝臟和骨髓也是血小板破壞的場所。慢性ITP血小板破壞是由於抗血小板抗體與其相關抗原結合後,被巨噬細胞吞噬所致。急性ITP血小板破壞是由於病毒抗原吸附於血小板表面,並與相應的抗病毒抗體結合,導致血小板被破壞。
三、巨核細胞成熟障礙因血小板好巨核細胞有共同抗原,故抗血小板抗體也可抑制骨髓巨核細胞,使其成熟障礙,從而影響血小板的生成。
四、其他因素
1、雌激素的作用:慢性型多見於育齡婦女,妊娠期容易復發,提示雌激素可能在本病發病中其一定作用,可能是雌激素可增加巨噬細胞對血小板吞噬和破壞能力;2、抗體損傷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引起毛細血管通透些增高而加重出血。
牛醫生

2、血小板減少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減少
的原因有很多,不同患者對應的病因也不同。
血小板減少與血小板生成減內少有關,也由Fanconi貧血等容遺傳性因素引起,也可由
再生障礙性貧血
、白血病、病毒感染、葉酸缺乏、應用化療葯物化療葯物等獲得性因素引起,這些因素均可導致血小板產生的數量過少,從而導致血小板減少;患者一般會出現牙齦出血、皮膚出血等症狀。血小板減少還與血小板破壞過多有關,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非免疫性因素,以及HIV感染、輸血、葯物、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免疫因素均可破壞血小板,血小板破壞的數量大於血小板生成的數量,從而導致血小板減少;患者常表現為傷口出血時間延長。血小板減少也與血小板丟失有關,大出血、血液透析等情況可導致人體丟失過多的血小板,血小板總體的數量變少,從而導致血小板減少;患者可伴有鼻衄、乏力等症狀。除此之外,脾功能亢進、降低體溫等情況還會造成血小板分布異常,也會引起血小板減少;患者通常伴有黑便、血尿等症狀。
發現
血小板減少
最好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查明原因後針對病因給予相關治療措施。

3、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血小板減少的抄原因是非常非常復雜的,一般分為幾大類:第一大類就是說在血液系統的疾病,比如說血癌、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都可以導致血小板減少。第二類就是自身免疫病,比如說大家常見的像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那麼都可以出現血小板減少。第三大類可以是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比如說甲狀腺功能亢進和甲狀腺功能減低,都可以出現血小板減少。要想把血小板減少的疾病治療達到一個好的效果,就必須找到血小板減少的基礎病因。只有找到了基礎病因,血小板減少才能獲得根本性的治療。如果血小板減少,比如說是腫瘤引起來,那麼需要進行腫瘤的治療。如果是免疫病引起的,那麼就要進行免疫病的治療。如果是內分泌疾病,比如甲亢,必須進行甲亢的治療,那麼血小板才能完全恢復到正常。所以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治療也是根據原因來進行的。

4、血小板偏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急性障礙性貧血,嚴格講是因為造血系統病變,造血功能問題,不嚴重時可用鈷類葯物刺激造血系統生血,嚴重時需脊髓移植,也就是常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期間有很多注意事項。我是主治醫師,有事聯系我。

5、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血小板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在正常血液中有恆定的數量,在傷口癒合、止血、炎症反應以及血栓形成等起著重要作用。當血小板減少時會引起一系列症狀,如牙齦和鼻子出血、口腔黏膜出血,甚至會出現血尿、上消化道出血和月經量增多。血小板減少儼然成為損害血液健康的疾病,若沒有及時治療會誘發其他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有哪些?

1、血小板生成不足

某些疾病會使得血小板生成障礙,常見的有受到感染、急性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另外苯、環磷醯胺以及二甲苯等有害物質,會使得巨核細胞增殖或生長成熟出現障礙,從而導致血小板生成不足,血小板數量減少。

2、血小板破壞增多

患有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和系統性紅斑狼瘡,還有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及巨大血小板綜合征時會使得血小板破壞增多。另外生活中的某些葯物會通過免疫機制,讓身體產生抗血小板抗體,從而破壞血小板,使得血小板數量減少。

3、標本放置時間

採集標本後5分鍾內立馬測定,因為可逆聚集的血小板沒有解聚,從而導致血小板計數偏低。一般標本放置15分鍾後才能做檢測。



4、采血導致標本凝聚

采血不順利、采血標本太多和混勻不完全等會使得標本凝聚,導致血小板計數錯誤,這種情況需重新采血。

血小板減少如何治療?

1、一般治療

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發病兩個星期內出血比較嚴重,因此病情早期減少不必要的活動,避免皮膚受到創傷,特別是頭部外傷。嚴重的患者需卧床休息,積極控制感染,提供足夠的液體,選擇易消化且高營養的食物,防止口腔黏膜受到損傷。

2、輸出新鮮的血液或血小板

治療血小板減少症時需謹慎選擇輸注新鮮血液或血小板,僅僅用於嚴重出血時治療,因為患者血液中有抗血小板抗體,輸進體內的血小板可能會很快被破壞且壽命短暫。

3、心理調理

血小板減少症患者需長期接受治療和調養,情緒難免會出現低落恐懼或焦慮,但不良的情緒會影響病情康復,因此需正確面對疾病,保持心情愉悅,家人要給予一定的寬容和理解。

4、調整好飲食

提供高蛋白質飲食,如蛋類豆類,奶製品魚肉、瘦肉等,當伴有缺鐵性貧血時,應該多吃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血液、動物肝臟、黑木耳蛋黃和綠葉蔬菜。



溫馨提示

血小板減少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因此需積極治療。患者需注意飲食有節,多吃軟食,避免吃過冷和生硬食物,只有保證充足營養才能扶助正氣,幫助病情康復。遵循高蛋白質、高營養、高維生素和低脂肪的飲食結構,能提供跟造血有關的原料,利於造血功能恢復。注意調節情志,避免七情內傷。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太緊張,也不能過度驚恐和悲傷,培養寬廣的胸懷和樂觀情緒。

6、血小板減少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細胞產生,在血液中屬於最小的細胞。正常人的血液中,每立方毫米血小板的數量保持在10到30萬左右,若低於每立方毫米10萬,就是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減少嚴重會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如口腔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腸道出血以及血尿等,因此及早治療很有必要,在治療前先要了解其原因,那麼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有哪些呢?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 引發的4種因素
1.血小板受到過多的破壞。這種情況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後者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常見於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葯物血小板減少;非免疫性常見於感染、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2.血小板過多地滯留在脾內。最常見於脾功能亢進。通過脾切除即可治療。
3.血小板生成減少或無效死亡。這種情況分為遺傳性和獲得性兩種。後者是由於某些因素如葯物、惡性腫瘤、電離輻射等損傷造血幹細胞或影響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這些因素還可影響多個造血細胞系統,使得髓巨核細胞明顯減少。
4.身體所形成的抗體攻擊自身的血小板。某些急性感染,在短時間內輸血太多,或發生不正常出血和凝血,均會使得血小板減少。
最常見的出血性疾病就是血小板減少,其危害性相對比較大,如引起粘膜出血、手術後大出血、引起胃腸道大量出血,嚴重的話會危害到生命,早發現早治療是最恰當的做法,治療有心理治療和一般治療等,血小板減少的治療時間比較長,因此患者要做好心理准備,時刻保持愉快的心情,以早日康復;一般治療就是減少活動,避免創傷,給予足量液體和易消化飲食,避免腔黏膜損傷。

7、血小板偏低,怎麼辦,能是什麼原因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可分為: (1) 血小板生成減少或無效死亡:是由於某些因素如葯物,惡回性腫瘤,感染,電離輻答射等損傷造血幹細胞或影響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這些因素可影響多個造血細胞系統,常伴有不同程度貧血,白細胞減少,骨髓巨核細胞明顯減少。 (2) 血小板破壞過多:常見的有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葯物血小板減少。非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破壞過多包括感染,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3)血小板在脾內滯留過多:最常見於脾功能亢進。

8、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血小板減少原因很多, 1、血小板製造減少,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回、骨髓轉移瘤、答骨髓纖維化、多發骨髓瘤等等 2、血小板破壞過多,比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進。 3、分布異常,如脾大。 4、感染性疾病,特別是病毒感染 5、葯物引起。

9、血小板低是什麼原因?

血小板偏低的原因如樓上所說,這是書本上的原話。
另外根據工作經驗,血小板假性減低的情況非常常見,有些不認真的檢驗工作人員在出現假性升高或降低的情況下沒有復查就發出報告,會給醫生和病人傳遞錯誤信息。最常見的就是標本凝集、采血不順引起血小板活化,另外還有EDTA或肝素誘導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衛星、巨大血小板超出血小板檢測值上限等原因。
希望你報一下你的血小板值,正常是100-300,50-100應引起注意,20-50可能引發手術中大出血,20以下可能引發自發性出血不止等。另外你的血小板平均體積(MPV)、血小板分布寬度(PDW)可正常?可根據這兩個指標來斷定你的血小板減低的具體原因。
白蛋白是人體的營養指標,白蛋白減少一般是由於營養不良引起的,如果排除個人生活飲食問題,那麼一般是有疾病引起的營養不良。

10、血小板偏低是什麼原因

正常參考值范圍是22-198u/l(活性單位每升)。要是72u/l那還算正常范圍。
肌酸專激酶(屬ck)又稱為磷酸肌酸激酶(cpk),是一種酶類蛋白質。它能夠催化,也就是促進或加快某種生化反應的發生。正常生理狀態下,ck在細胞內的功能是給肌酸分子加上一個磷酸基團,使其轉化為高能分子磷酸肌酸。磷酸肌酸作為一種高效的供能物質為細胞活動提供能量。
由於體內絕大多數ck只存在於肌細胞中,血液中ck含量的大量增加意味著肌細胞已遭到了損害,或正處在被損害的階段。但是這個量是很大的,一般在400u/l以上才需要注意,是否患有神經肌肉性疾病。個別炎症性肌肉疾病患者,他們的ck值會達到幾千呢。所以你這個值正常。
補充以下ck-mb是指存在於心肌細胞的肌酸激酶。
血小板分布寬度(platelet
distfibution
width,pdw)是反映血液內血小板容積變異的參數,以測得的血小板體積大小的變異系數表示。pdw在正常范圍內表明血小板體積均一性高。正常參考值是15~17%。但是臨床上10左右都不是什麼大問題。0.097這個值對於血小板正常的人來說臨床上不說明任何問題。

與血小板偏低是什麼原因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