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知識庫 > 什麼情況會染上鼠疫

什麼情況會染上鼠疫

發布時間:2021-01-05 04:32:02

1、養倉鼠是否會染上鼠疫

養倉鼠當然會染上鼠疫了,這個最好是做好消毒的准備,經常的消毒就不會染上了,建議是不要養倉鼠之類的!

2、在老鼠面前大口吸氣會不會染上鼠疫?

不會的,只要不接觸,不被

它咬傷,就不會有問題。另外,老鼠碰過的食物絕對不要吃了。

3、蒙古國出現鼠疫病例,感染鼠疫會有什麼症狀?

6月30日蒙古國國家人畜共患病研究中心發布消息:該國西部科布多省車車格縣出現1例被初步診斷為鼠疫的病例。此後蒙古國於17日發布通報,該國新增一例確診病例。據報道,兩例病例均與接觸旱獺相關。對此蒙古國已展開防疫措施,數十人接受了防疫隔離。而讓人聞風喪膽的鼠疫,具體會有怎樣的症狀呢?又會對感染者有什麼嚴重的身體危害呢?

鼠疫作為一種在人類社會傳播已久的傳染病,曾在一定時期內造成了數以千萬人的死亡。而隨著人類技術的逐步發展與對於微生物學研究的深入,學界對於鼠疫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並通過受感染的身體部位將鼠疫分為了淋巴腺鼠疫 ,肺炎鼠疫 ,敗血病鼠疫

鼠疫症狀主要表現為:寒戰、高熱,發病比較急,體溫升的比較快,短時間可以升到39~41度,有的時候有劇烈頭痛,伴有中樞性嘔吐,呼吸急促。血壓下降,心動過速等症狀,重症鼠疫患者早期即可出現血壓下降,意識不清等嚴重症狀。而其中淋巴腺鼠疫還會造成鼠蚤叮咬處引流區淋巴結腫痛,腹股溝淋巴結最常受累,其次為腋下、頸部及頜下淋巴結。肺炎鼠疫則會在發病數小時後出現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轉為大量鮮紅色血痰。呼吸困難與發紺迅速加重。敗血病鼠疫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全身毒血症症狀、出血、神志不清、譫妄或昏迷。無論是哪種鼠疫,都具有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傳染性強的特點。 

但隨著醫學的發展,人類已經可以針對鼠疫實施極為有效且穩定的治療方案。所以在現代社會,鼠疫對人類的威脅也在逐漸降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只需要做好個人和環境衛生,發生不明原因的發熱及時就醫,就不用過於擔心鼠疫的風險了。

4、養倉鼠是否會染上鼠疫

倉鼠不是生來來就患病的。也得有病源原體感染才行。野外倉鼠或許攜帶致病基因,但是家養的倉鼠從生到死,都是住在籠子里,無論是飲食,還是飲水,甚至繁殖後代,都是在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完成的,這樣的倉鼠是不可能具有鼠疫病毒的,我們雖然排除了鼠疫的可能性,但在飼養乖萌可愛倉鼠寶寶時,也是要做好預防細菌問題的預防措施的。比如,和倉鼠寶寶互動時摸了其他東西,但沒有洗手,手上攜帶的細菌是會容易傳染的。再者,定期給倉鼠寶寶洗澡時,要用浴沙,不可以用水給倉鼠寶寶洗澡。因為倉鼠寶寶不會游泳會害怕,又太小隻,容易感冒,且會不小心太大力弄傷它。定期用竹醋給倉鼠寶寶的籠子消毒,且要打掃干凈,及時把鼠寶寶的糞便清理掉,因為排泄物是有可能傳播細菌的途徑之一。

5、吃旱獺為什麼會染上鼠疫呢?

旱獺是鼠疫桿菌的自然宿主,其體外寄生蟲是鼠疫的傳播者,直接危害人類健康。

6、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得鼠疫?

鼠疫不是那麼簡單可以得的喲。
鼠疫是鼠疫桿菌引起的自然醫源性疾病回。
鼠感染鼠疫後主要答通過鼠身上的跳蚤叮咬人,使人感染。人感染後得腺鼠疫,就是高燒,淋巴結腫大。
個別地方有原發性肺鼠疫,那是撥食染疫動物時,鼠疫菌通過氣溶膠進入肺臟感染造成的。
人類感染鼠疫的前提是你居住或者到過的地方是鼠疫疫源地,而且正有動物鼠疫流行。
如果你們那地方沒有宣傳鼠疫的預防措施,你就可以放心了,說明那裡不是鼠疫疫源地。

7、養倉鼠是否會染上鼠疫

倉鼠也屬於嚙齒類動物。也是劇被感染和重播鼠疫的基礎的。存在這種可能。

8、養倉鼠是否會染上鼠疫

養倉鼠只要衛生,環境干凈,給倉鼠做防疫,是沒有問題的。不會傳染的。

9、養倉鼠是否會染上鼠疫

家養倉鼠不會的染上鼠疫,倉鼠不是生來就患病的,也得有病原體感染才行。野外倉鼠或許攜帶致病基因,但是家養的倉鼠從生到死,都是住在籠子里,無論是飲食,還是飲水,甚至繁殖後代,都是在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完成的,這樣的倉鼠是不可能具有鼠疫病毒的。

一、飼養倉鼠的注意事項

和倉鼠接觸的時候可以不戴手套,普通倉鼠是不會帶有鼠疫病毒的,但是大部分哺乳動物身上都是帶有細菌的,如果摸了倉鼠又去摸別的東西,甚至拿手抓食物,可能就會感染細菌生病。所以摸完倉鼠要記得洗手。

二、被倉鼠咬的緊急處置

被倉鼠咬了之後,視傷口的深淺來定,如果被咬出血的話,先將血擠出來,用肥皂水和清水充分傷口至少15分鍾,再抹點酒精消毒。但如果被咬的傷口紅腫或者有其他不適症狀,則應立即到醫院就醫。

(9)什麼情況會染上鼠疫擴展資料

一、鼠疫的傳播

1、傳染源

為感染動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動物常見有嚙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灰旱獺、紅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長尾黃鼠等。

2、傳播途徑

1)蚤叮咬的傳播方式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後再叮咬人,或剝取染疫旱獺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

2)人-人傳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後,經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3、易感人群

人對鼠疫普遍易感。疫區從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獵殺、剝食旱獺的獵人、牧民接觸染疫動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於一般人群。

二、鼠疫的防護

1、減少疫區活動范圍

避免到疫區旅遊或活動,避免接觸嚙齒動物(如:鼠類、旱獺);

2、避免與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觸

與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觸時,盡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觸距離,並戴口罩,勤洗手;

3、採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

使用驅蟲制劑,常用驅蚊劑一般都可以驅趕跳蚤;

4、如果曾去過疫區,應持續2周自測體溫

如果突然出現發熱、寒戰、淋巴結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狀,應當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疫區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療效果較好。

10、一般什麼情況下會得上「鼠疫」?我懷疑自己會得!怎麼辦?因為吃了不幹凈的食物。

如果突然出現發熱、寒戰、淋巴結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狀就有可能會得上「鼠疫」,應當立即就醫,可以通過檢查血常規、細菌的分離和鑒別、血清學檢查、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等方式,確認是否得了鼠疫。

一、鼠疫的臨床表現

主要的臨床類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型鼠疫,其他類型鼠疫如皮膚鼠疫、腸鼠疫、扁桃體鼠疫等型比較少見。

1、腺鼠疫

臨床表現主要是高熱、畏寒、伴惡心嘔吐、頭痛及四肢痛、顏面潮紅、結膜充血、皮膚黏膜出血點等。多表現為腹股溝淋巴結、腋下淋巴結和頸部淋巴結腫大,且發展迅速,多為單側,一周後淋巴結很快化膿破潰。

2、肺鼠疫

臨床表現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熱、頭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發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3、敗血症鼠疫

臨床表現主要是高熱寒戰、神志不清、昏迷,進而發生感染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廣泛皮膚出血和壞死等。

(10)什麼情況會染上鼠疫擴展資料

一、鼠疫的危害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嚙齒動物之間流行,偶爾能引起人間流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北京不屬於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輸入和傳播的風險。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特別是敗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療,病死率為30%-100%。鼠疫潛伏期較短,一般為1-6天,但個別病例可達8-9天。

二、鼠疫的傳播

1、蚤叮咬的傳播方式

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後再叮咬人,或剝取染疫旱獺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

2、人-人傳播方式

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後,經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三、預防辦法

1、減少疫區活動區域

避免到疫區旅遊或活動,避免接觸嚙齒動物(如:鼠類、旱獺)。

2、避免與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觸

與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觸時,盡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觸距離,並戴口罩,勤洗手。

3、採取防蟲措施

採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驅蟲制劑,常用驅蚊劑一般都可以驅趕跳蚤。

與什麼情況會染上鼠疫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