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粉瘤是什麼樣的。
粉瘤很小的,有點小硬,我當時耳朵後面長過,動了小手術根治了。
2、什麼是粉瘤?有什麼危害?
粉瘤不開刀也沒有關系的,控制好並觀察其有沒有變化就可以了,一般多是良性的。即使開刀取出也有再長出的可能。開刀取出粉瘤必須要在粉瘤穩定、不發炎的狀況下進行。治療後的反應與疑問可以諮詢主治醫師沒有關系,至於粉瘤不管成熟與否都不建議將其擠出喔,否則不小心容易發炎喔粉瘤,如果是表皮腫瘤、粉瘤,打針會消腫,但是不會消失,且有可能會復發。
粉瘤通常也不會有症狀,但較常會發炎腫痛,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如:前胸,後背,頸部。不過皮膚病的診斷以眼見為憑,建議找皮膚科醫師作一下鑒別診斷。
古稱「粉瘤」,這是皮膚科二種最常見的皮下腫塊之一,另一種是脂肪瘤。一般約一至二公分大小,除非發炎,否則皮膚並無發紅等異狀。好發在年輕人的頭皮、頸部、胸部及背部,但除了手掌、腳掌等無毛處以外,其餘均可能出現 。多數單獨存在,但在陰囊處,常呈多發症灶。
皮脂腺囊腫俗稱「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導管阻塞後,腺體內因皮脂腺聚積而形成囊腫。這是最為多見的一種皮膚良性腫瘤,很多人都曾有過長粉瘤的經歷,尤其是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期的青年人。
皮脂腺囊腫好發於頭皮和顏面部,其次是軀幹部。由於其深淺不一,內容物多少不同,因而其體積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如雞蛋大小。往往被診斷為脂肪瘤,纖維瘤等。皮脂腺囊腫生長十分緩慢,但患者仍能感到其在逐漸增大。
皮脂腺囊腫多為單發,偶見多發,形狀為圓形,硬度中等或有彈性,高出皮面,一般在1毫米內,表面光滑,推動時感到與表面相連但與基底無粘連,無波動感。皮膚顏色可能正常,也可能為淡蘭色,增大過快時,表麵皮膚可發亮。有時在皮膚表面有開口,可從此擠出白色豆腐渣樣內容物。這個開口即通向皮膚表麵皮脂腺的開口所在,開口凹陷系導管長度不足所致。皮脂腺囊腫往往並發感染,造成囊腫破裂而暫時消退,但會形成瘢痕,並且易於復發。皮脂腺囊腫癌變的機會極為罕見。
手術是皮脂腺囊腫唯一的治療方法。手術中可在與囊腫相連的皮膚,尤其是見到導管開口時,沿著皮紋方向設計梭形的皮膚切口,連同囊腫一起摘除。分離時應特別小心,囊壁很薄,應當盡量完整地摘除。如果殘留囊壁,則易於復發。如果術前有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則應首先控制炎症,後期再安排手術。
通常行手術切除,應完整切除。如並發感染,應先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退後再行手術。除了開刀外,在囊腫尚未破裂前,也可嘗試囊腫外翻,像吹泡泡糖似的讓囊腫壁反轉擠出,但除擠出內容物外,也要將包覆囊腫的上皮薄膜翻出,才可能根除,此種治療方式,在美觀及安全性上是最佳的,但需要一些經驗才能有完美的結果。至於已經發炎的囊腫,則建議先將囊腫切開,作清創排膿的處理,等到發炎消退,再擇期割除。但因內容物已破出四散,有時不易完全切乾凈。在臨床上,常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發炎的表皮囊腫,雖然經由細菌比對,認為發炎不是由細菌引起,但抗生素本身除殺菌外,也有消炎的功能,因此或許多少仍有些幫助。
3、粉瘤是什麼
皮脂腺囊腫又稱粉瘤,非真性腫瘤,為皮脂腺外口阻塞所形成。多發生在頭部,其他部位的真皮,皮下組織內也可發生,皮脂腺囊腫未感染時應帶囊壁完全切除,殘留囊壁會復發。合並感染時,可先用抗菌葯物,化膿後需切開引流,待急性炎症消退後再手術切除。
臨床表現
1.腫物呈園形,小者似豆大,大者經達數厘米,與表麵皮膚部分相連,與基底組織不連而可移動。 2.有時在皮脂腺口有一黑頭粉刺樣小栓,受擠壓時可出白色泥狀皮脂。 3.一般無其他不適,若繼發感染時,呈現紅腫,壓痛,也可化膿潰破。
診斷依據
1.於皮脂腺豐富的體表部位出現園形腫物,腫物與表麵皮膚部分相連,與基底組織不連而可移動。 2.有時在皮脂腺口有一黑頭粉刺樣小栓,受擠壓時可出白色泥狀皮脂。 3.一般無其他不適,若繼發感染時,呈現紅腫,壓痛,也可化膿潰破。
治療原則
1.腫物完整切除。 2.若合並感染,可選用抗菌葯物。 3.化膿後需切開引流,待炎症消退後再手術切除。
用葯原則
1.合並感染早期輕型病例以口服先鋒Ⅳ為主。 2.感染較嚴重以肌注頭狍菌素為主。
輔助檢查
一般無需實驗室檢查。腫瘤大行手術時可作基本檢查。
療效評價
1.治癒:腫物完整切除。 2.好轉:炎症消退,但腫物未切除
4、粉瘤是什麼
就是皮脂腺分泌旺盛,又不能有效排出,堆積在皮下,形成腫塊
5、粉瘤是什麼情況下才得的,怎樣預防.?
粉瘤,學名皮脂腺囊腫,常見病,生長於人體的皮膚之內,不則1公斤直徑左右,大亦不超過5公斤直徑,良性,如不發生感染,可相伴終生而對身體無害。皮脂腺瘤,少見,亦生長於人體皮膚之內,早期各種症狀均與粉瘤相似,惡性,若不能早期診斷正確處理,即可造成癌細胞擴散影響諸多器官而致人死命。因為皮脂腺癌少見且早期各種症狀與粉瘤相似,非腫瘤專科醫生往往想不到。以致誤診成為可能,須是掛萬漏一,但有可能就此要了患者的性命,不得不引起重視,筆者在幾十年腫瘤臨床工作中遇到一例,現介紹如下,以警世人。患者13歲女孩,左前胸部長一核桃大小的腫物,其父與醫生是朋友,請醫生看後,診為粉瘤,建議手術切除,粉瘤手術不大,是醫生就能做,熟人,做得仔細些,當然好。於是,這位醫生應小患者父親之邀,為小患者做了粉瘤切除術,術後切口長得非常好,小患者高興,小患者的父母也高興,感謝的話自然是說了一堆又一堆,拿點東西看看大夫的可能也存在。然而好景不長,術後只2個多月,切口處又長出了新的腫塊,且生長速度很快,一個月就長到了核桃大小。此時原接診醫生沒了主意,親自帶病人找我診治,因我從事腫瘤專科臨床多年,腦子里時候有個癌字,權易建議術除切除並做病理檢查。結果果然為「皮脂腺癌」,術後便做了局部放射治療。由於腫物切除徹底,治療方法得當,愈後秀好,小患者現已大成人。此事於我,雖然值得慶幸,卻也是深刻的教訓,以此不敢小看粉瘤,每做粉瘤必送病理檢查,以免重蹈他人之復轍。(高雲)最近,兩位女友的皮膚不若而同長了小肉粒,不痛不癢,肥姐兒的生在頸後,瘦妞兒的則長在下體大腿內側,她甚至擔心男友看到,會影響性生活。大堆問題湧上腦際,一是聽說這類肉粒割後仍會再長出;二是割後可能會留下凹痕,很是難看,尤其在頸後,因為女友最愛穿大領T恤;三是應找哪科醫生呢?兩人都想試試中醫,希望中葯有助去除。我的意見是,先不要考慮切除問題與疤痕的事,應找專業皮膚科醫生就診,搞清楚長出小肉粒的原因。觀乎兩位姐妹的情況,多是粉瘤,但以儀器去除時還是要留意的,不然,後患接踵而來。而且,最好還是經皮膚科醫生診斷,排除其它問題,才決定治療方案。一般來說,粉瘤會被一層囊壁包圍,所以,服用中西葯物,看來皆不可能將囊壁去除,理想方法始終是割除,但先要留意粉瘤有沒有發炎,否則,很難以儀器徹底去除,復發的可能性亦較高,如在旁邊再長出另一顆。至於疤痕問題,小肉粒留下的小疤,多是白色而細小的,不很覺眼,但亦有人留下凹痕。現時,大可用激光磨皮手術改善,當然,真不想姐妹們為切除一粒粉瘤的手術,搞到要激光磨皮,甚至要以膠原蛋白填平凹疤。為免由凸變凹,絕對要小心選擇專業醫師,不要隨便到美容院了事。粉瘤並沒有特別方法預防,肥瘦人士也會遇上,我覺得,與皮膚有關的問題,經常涉及激素分泌,因此,還是保持皮膚適度潔凈,身心舒泰,分泌正常,相信可控制問題至少一點。
6、粉瘤是什麼東西來的
粉瘤又稱皮脂腺囊腫,為皮脂腺排泄受阻所形成的瀦留性囊腫,多見於頭面部及背回部,囊內為答油脂樣豆渣物。根據你提供的臨床資料,已經合並感染,建議你先服用消炎葯如阿莫西林0.5 tid(一日三次),控制感染後手術切除,是小手術,很安全,不用擔心。
除了手術沒別的治療方法。
願你早日康復!
7、粉瘤裡面是什麼東西呢
膿包裡面是有毒的血
那些垃圾,都已經導致感染了
自己不要隨便亂弄
不進行消毒是不行的
還是去治療比較保險
8、粉瘤有什麼症狀
粉瘤: 一、意義:就是俗話說的「爛痘子」,閩南語的說法是「ㄋㄨㄚ 條仔」;內這是一種真容皮層發炎反應,夏天天氣熱的影響,尤其多見。到底皮膚出現什麼狀況即是粉瘤作祟?一般而言,粉瘤的頂端會有一個小開口,病人可以自行摸到這個開口;用手擠它時,還可以擠出一堆白色、帶點酸臭的分泌物,而這分泌物即是乳化的角質皮膚,至於會發出臭味,原因就像很久沒有洗臉般生成的酸臭。如果不小心弄破了,就會讓真皮層出現發炎反應,包括出現膿包、紅腫、熱痛等感染症狀。 粉瘤,是一種長在皮下組織的良性小軟瘤,通常長於皮脂腺分泌較旺盛的部位。 二、治療: 粉瘤通常不痛不癢,但有時會因為局部感染發炎而引起疼痛,通常找家醫科、外科、或是皮膚科醫師口服葯治療就可緩解,不過原有的粉瘤不會消失。所以,如果粉瘤若一再發炎,不勝其擾;或是長得太大有礙觀瞻;或是引起局部的壓迫症狀,可找外科醫師或皮膚科醫師小手術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