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容易出現哪些疾病?
腰椎綜合征,常見的有肥大性脊椎炎、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後關節錯位、腰椎滑脫症、骶髂關節勞損及腰部軟組織損傷。
肥大性脊椎炎;又稱退行性腰椎關節病,屬老年常見病之一。骨質增生可發生在脊椎各段,在腰椎段好發於L4、5。按脊椎病因分型屬骨關節損變型。
腰椎後關節錯位;又稱後關節功能紊亂,按脊椎病因分型屬關節功能紊亂型。
腰椎急性扭挫傷或慢性勞損是本症的主要病因,而老年性脊椎退行性變(椎間盤變性和椎周軟組織變性)導致的椎間失穩,則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因。
腰椎後關節錯位,輕的由於關節囊的損傷、關節無菌性炎症過程,可有局限性腰椎旁疼痛和壓痛,此時,可通過卧床、腰部運動或熱敷等而迅速自愈。
腰椎後關節錯位,如不及時治療,可因脊柱力學的損害而引起椎間盤的繼發性損害,成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原因(無外傷史的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後關節錯位,糾正關節錯位是取得療效的關鍵,而治療軟組織勞損,是根治本症的重要措施,故應用物理綜合療法要比單項理療效果明顯。
腰椎滑脫症;先天性或後天性因素引起的腰椎狹部不連,使椎板、下關節突與椎弓根之間,只以纖維相連,骨質連續性中斷,稱為狹部不連或狹部裂。當這些纖維組織尚堅固,使椎體可正常活動時,無症狀出現;但如果由於外傷、慢性勞損(負重、扭轉用力不當),致使狹部不連之椎體向前移位,稱為腰椎滑脫症,多發生於第4或第5腰椎。
根據滑脫程度分為4度:將骶椎分為四等份,滑脫1/4為1度,依此類推。
2、腰部的靈活性和穩定性一般與哪些因素有關啊
腹肌與腰肌有關
3、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原因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是常見的脊柱疾病,大多數是腰部外傷或者是慢性勞損造成的。得了腰椎間盤突出,可以應用-腰椎骨方世貼、按摩、針灸、葯物等方法治療,可以控制病情。醄寶有,多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的久坐、勞累,適當的戶外運動,注意保暖防寒。
1、過度負荷:當腰部負荷過重,長期從事彎腰工作,如媒礦工人或建築工人,需長期彎腰取重物,腰椎間盤負重超過100千帕/平方厘米以上時,即導致椎間盤纖維環破裂。
2、長期震動:汽車和拖拉機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長期處於坐位及顛簸狀態時,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過大,可導致椎間盤退變和突出。同時震動亦影響椎間盤營養,對微血管的影響均可加速椎間盤突出。
3、腰姿不正用腰不衛生:無論是睡眠時還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當腰部處於屈曲位時,如突然加以旋轉,則易誘發髓核突出。實際上,在此體位時,椎間隙內的壓力也較高,易促使髓核向後方突出。
4、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椎間盤缺乏血液供給,修復能量較弱,日常生活中椎間盤受到各方面的擠壓,牽拉和扭轉作用,易使椎間盤髓核、纖維環、軟骨板逐漸老化,導致纖維環易於破裂,而致椎間盤突出。
5、外傷:由於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間盤前厚後薄,當患者在腰部損傷、跌傷、閃腰等時,椎間盤髓核向後移動,而致椎間盤向後突出。
4、閃腰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閃腰與腰椎不穩的關系
閃腰是腰椎不穩定的一種表現,偶爾出現一次閃腰不一定會造成腰椎不穩定,但是如果反復出現閃腰就很容易造成腰椎不穩定。正常的腰椎由5節骨頭連接起來,有椎間盤、後方的關節、關節囊、韌帶等,韌帶連接對腰椎的穩定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病人出現了閃腰或反復的閃腰實際上就預示著正常的結構可能受到了損傷,軟骨盤是損傷後造成不穩定的重要因素,通過彎腰和伸腰時的X光片可以看到腰椎發生不穩定的階段椎間的活動度增大,這本身就說明了正常結構有損傷。本來椎體互相之間連接是比較整齊的,但是在異常階段實際上有一部分向前發生了移動,這也是腰椎不穩定的一種表現。
般情況下18歲以前髓核的水分佔80%,30歲以後髓核的水分逐漸下降,彈性也隨著下降,椎間盤高度下降後韌帶就容易鬆弛,在有異常應力的情況下就會造成一些異常應力增大,就容易造成腰扭傷和不穩定的情況,也有一些遺傳原因,我們曾經見過十歲左右的小孩有椎間盤突出的情況,我們認為這可能是遺傳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
閃腰的原因是什麼?
閃腰其實並不需要劇烈的運動,往往臨床上看到的閃腰都是在不注意的情況下出現的閃腰,主要原因是椎間盤受到了損傷,穩定結構有所削減,這時需要肌肉有很大的力量來進行保護,在很注意地做動作時肌肉處於緊張狀態,這時不容易出現閃腰,在注意力不集中、肌肉力量不夠時做動作,由於本身穩定結構不好,就會出現閃腰,這種閃腰實際上與平時漫長的生活狀態和工作狀態有非常大的關系,比如長期保持一種姿勢不動或有一些需要有很大力量維持的姿勢,會造成軟骨出現損傷,軟骨是需要營養的,而這種營養是需要通過活動來增加的而不是通過血液本身直接供應。
出現閃腰後怎麼辦?
一旦出現了腰痛以後一定要找專業醫生檢查,過去做腰椎脫出手術一般要切除比較多的結構,手術把正常的結構切除得很多,椎間盤也切除了很多,雖然當時神經壓迫解除了但是以後又出現嚴重的腰疼反映了切除這些組織後加上原來的因素就造成了一個腰椎不穩定的結果。
目前還在探討出現椎間盤突出以後這種狀態是否已經出現有腰椎不穩的情況,通過拍片子、症狀體位等檢查,如果發現已經有腰椎不穩的情況,就要找出不穩定的部位,然後針對不穩定的部位進行融合、固定,如果椎間盤突出並沒有出現脊柱不穩的情況,只是髓核壓迫神經,手術就應該盡量做得微創,盡量保存韌帶、關節的結構,這樣既可以解除症狀又可以盡量保持相對穩定的結構,就可以避免以後出現腰椎不穩定。
腰椎滑脫和腰椎不穩的關系
腰椎滑脫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腰椎不穩。通常有三種情況1、先天因素,椎體在發育過程中造成不穩,這種滑脫是很嚴重的,有時甚至達到3-4度滑脫。2、在小的時候由於一種異常的活動造成的腰椎的疲勞骨折,這種疲勞骨折當時是沒有任何症狀的,但是斷裂後的結構變化是存在的。3、由於椎間盤的變化,含水量減小,穩定性下降。
腰椎不穩所致慢性腰痛的表現
1、 腰痛反復發作
2、 常在勞累後加重
3、 腰部有種斷開的不安定感覺
4、 不能適應半彎腰的體位
5、 在變換體位時感到疼痛、早晨腰臀部痛
6、 不能長久的保持一個姿勢,在氣候變化時常有預報性的疼痛發作。
慢性腰疼到了什麼程度就應該進行手術治療呢?
慢性腰痛雖然比較常見但是並非都需要手術,如果發生一些意外情況如神經受到壓迫,不僅腰疼,腿也出現了一些無力、麻木的症狀,這時就應該考慮手術了。有的人疼痛劇烈,嚴重影響到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時間也很長,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就應該考慮手術治療。
腰部的手術風險大嗎?
這是廣大患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客觀上講都會有一定的風險性,但是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這種風險性也在逐漸降低。從我們的實際工作情況來看這種手術並非十分危險。
術後需要長期的卧床休息嗎?
過去手術由於沒有一個很好的固定方法,因此術後必須要卧床很長時間等著骨頭癒合。現在的這種內固定的方法技術變得相對先進,也改善了這些術後的不良因素,術後三天帶上一個保護性的圍腰就可以下地了,手術改進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加快病人的康復。
術後康復的情況
讓病人在三個月後鍛煉腰背肌的功能,持續的抬頭可以鍛煉背肌的等長收縮,持續5秒鍾,反過來鍛煉腹肌,鍛煉抬腿功能,增加靈活性,還要帶保護性的圍腰,一般要帶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
我們平時還應該注意多做運動,這樣可以有效預防腰部疾病。比如仰卧起坐可以鍛煉腹肌,還可以趴在床上鍛煉背肌,讓肌肉做一個等長的收縮。另外建議那些不經常鍛煉或已經出現腰部疼痛的人要避免類似於足球、籃球等的劇烈運動。
5、我是腰椎失穩,腿痛,站長了和走長了都不行。請問怎麼辦
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是有很多的。從步態上來說:症狀較明顯者行走時姿態不自然,較重者行走時身前傾而臀部以向一側傾斜的姿態下跛行。脊柱外形:突出物刺激神經根而引起疼,脊柱為了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在外觀上腰椎生理性前突變淺或側彎,側彎可凸向健側也可凸向患側,此與突出物與壓迫神經根的位置關系有關。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主要取決壓痛點,一般人多位於有病間隙的棘突旁,此壓痛點並向同側,臀部及沿下肢坐骨神經區放射區,壓痛點的多少和程度不一。腰部活動度: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在各方面的活動度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可以是主觀麻木,也可以是客觀麻木,皮膚感覺下降。如針刺皮膚病人亦不覺疼痛等。反射改變:患側有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膝反射的減弱是於腰4神經根受侵犯,多為腰34椎間盤突出所致,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是由於骶1神經損害所致。在平時患上了腰椎的病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治療,這樣才能在短的時間進行恢復,而且不會長久的留下任何的後遺症,及時的進行就醫,這樣才會看到好的效果。
6、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原因是什麼
隨著年齡增長大多在20-25歲以後,椎間盤開始蛻變,髓核含水量逐漸減少,椎間盤的彈性和抗符合的能力隨之減退。日常生活避免不了反復彎曲扭轉,甚至久坐、久站,導致椎間盤反復承受擠壓,容易在腰椎間盤受應力最大的地方,也就是纖維環的後部產生裂隙,如果這種變化逐步加重,裂隙不斷加大,就會使此處的纖維環逐漸變薄弱。在此基礎上,如果受了一次外傷,或者是一些日常活動使椎間盤壓力增加,均可以導致已經蛻變和積累性勞損的纖維環進一步破裂,已變性的髓核組織由纖維環較薄弱的地方或者破裂處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