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CT檢查都有哪些內容
一、普通檢查CT掃描無任何外加因素進行多層面軸狀位的連續掃描稱普通掃描或稱平掃。做腰椎常規掃描取仰卧位,同時為減少因腰椎正常的生理前突所造成的偽影,採用雙膝屈曲位和墊高雙腿。先攝正位或側位像定位(一般採用側位定位法),以便確定掃描部位及主機架的最佳傾角。根據臨床和病理情況不同,腰椎常用的掃描方法有三種:(1)連續掃描:取5mm層厚,Smm層距,主機架呈垂直位置,掃描觀察區。該方法主要用於要檢查部位的骨及軟組織結構。特別對骨結構異常如椎管狹窄、小關節病變、椎弓崩裂、腫瘤、炎症、結核等。(2)椎間盤掃描:取4-5mm層厚,4-5mm層距。主機架平面與椎間盤平面平行。每個椎間盤掃3-5層,其中上下兩層位於椎間隙上下骨質內。一般掃描L3,4,L4,5和L5S1椎間隙。根據需要可加掃L1,2和L2,3椎間隙。觀察椎間盤、小關節、黃韌帶、神經根、側隱窩等,此為椎間盤病變的常規檢查方法。(3)薄層掃描:層厚為2mm,間隔2mm。主機架平面與椎間盤平面平行。當椎間隙變窄或需精確掃描時採用此法。(4)窗技術:對脊柱應分別觀察骨和軟組織結構,一般觀察骨,窗寬為1000H,窗位為150H;而觀察軟組織及椎間盤,窗寬為350H,窗位為50H。二、增強掃描靜脈注射造影劑後,進行掃描的方法稱增強掃描或稱強化掃描。血供豐富的組織明顯,椎間盤組織無明顯變化。脊髓與脊柱病變增強掃描效果不如顱腦系統顯著。三、CT腰椎三維重建CT只能對腰椎進行橫斷位掃描,其圖像也僅是前後左右的二維圖像,重建可顯示矢狀位、軸狀位和冠狀位三維圖像。採用薄層掃描,范圍從上一椎體椎弓根下緣到下一椎體椎弓根上緣,必要時增加掃描層面。掃描線盡量與椎間隙平行。掃描後採用脊柱三維重建軟體進行處理顯像。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是診斷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可靠方法。四、椎管造影CT掃描在蛛網膜下隙內注入含碘的水溶性造影劑後,再行脊柱CT掃描的方法,常用的造影劑有Omnipaque、Isovisi等。多用於脊髓病變或椎管內病變。造影劑的濃度一般為200-300mg/ml,劑量為10-15ml。讓病人平卧4-6小時,使造影劑在椎管內很好地彌散。CTM的優點在於造影劑可彌散均勻填滿蛛網膜下隙,清晰勾畫出脊髓、脊神經及終絲的形態,以便測量脊髓的大小、蛛網膜下隙的寬窄等。注人造影劑後,不可立即進行CT掃描,此時造影劑一方面濃度太高,神經根等組織不易顯示,另一方面彌散不均,可能出現偽像,影響診斷。五、椎間盤造影CT掃描是在椎問盤內注人造影劑後.再作CT掃描的方法,用於診斷椎間盤病變。一般採用非離子性含碘造影劑,每個椎間盤注入1.5-3.Oml,1-3小時後掃描。目前隨著MRI技術的發展,其對一般椎間盤突出的診斷價值已經降低,但它對椎間孔和孔外型椎間盤突出以及椎間盤源性下腰痛有極其重要的診斷價值。在CT的連續掃描中,還是有很多的結構需要得到足夠的關注的,CT增強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希望小編上述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祝您身體健康!
2、跪求幫助!ct診斷結果: 腰椎退變;腰2-骶1椎間盤膨隆伴相應椎管狹窄
椎間盤膨出可考慮保守治療,以修養為主,平時生活中可以積極鍛煉腰背肌,五個動作:
1、仰卧,輪替收腳,足跟盡可能靠近臀部;
2、仰卧,輪替綳直太高下肢;
3、側卧,輪替綳直太高下肢;
4、五點支撐:頭部,雙肘部(曲肘)、雙足(曲膝),將腰部撐起;
5、燕子飛:俯卧,以肚子為支撐點,向後抬起四肢及頭部;
另外針對急性期(即腰痛、腿麻嚴重時)可輔助理療及輸液用葯:
1、神經根脫水劑(20%甘露醇快速靜滴 每日二次~三次,依嚴重程度而定),注意連續使用不能超過7天;
2、活血化淤:血塞通粉針或者疏血通針 靜滴 每日一次 持續14天
3、營養神經:甲鈷銨針 靜滴 每日一次 持續14天
難為你的孝順,祝你媽媽健康!
3、腰間盤突出做ct能看到椎管狹窄嗎和裡面的東西嗎
一般通過做腰椎CT的檢查,這樣就可以確定是否有椎管狹窄的情況的。
4、腰痛!臀、腿無不適感覺。CT診斷為:腰4-5椎間盤中央偏左型突出,腰3以下椎管狹窄。【腰痛】
從上傳的CT看,腰椎間盤突出明顯,不用再郵寄了。病史超過半年,多次反復發作,保守治療無效,應考慮手術治療。
(王波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5、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左腳麻木沒知著,ct上顯示,腰椎生理弧度存在,l3-4椎間盤膨隆,l4-5向左
患者需要多休息,注意保護腰部,患者可以使用中醫中葯的方法進行治療。
祝早日康復!
6、cT映像診斷為,1,L5一s1椎間盤突出並椎管狹窄,2,L4一5椎間盤膨出,3,腰椎骨質增生,請哪
指導意見:
應以功能恢復為主的,其治療方法一般有常規開放性手術,椎間盤鏡微創手術 ,經皮穿刺切吸術 ,人工腰椎間盤置 換。建議到正規的醫院具體檢查來選擇治療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