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痛怎麼來的,怎麼讓腰痛滾!!!【後半部分】
直接引發骨盆前傾的其他情況是:1. 長期穿鞋跟超過5cm的高跟鞋,重心前移,骨盆前傾,下背部緊張出現腰痛,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把高跟鞋收起來,不得不穿的時候再穿
2. 練鏡子肌肉,就是鏡子能照的到的地方就練,照不到的就不練。經常看到人練胸不練背,練胳膊不練腿,練推不練拉,比如前面緊張後面弱脊椎自然就向前帶,腰椎受力就大了。所以建議練胸的同時更注重背闊肌訓練,而練習背闊肌更深層的意義在於激發後背豎脊肌的控制能力並且提高腰背筋膜的張力,從而進一步穩定脊椎。
3. 鍛煉完不做拉伸,比如跑完步,練完收腿動作,髂腰肌都會收緊,需要拉伸。4. 錯誤的蹲起類動作,讓股四頭肌發力過多或腰椎壓力過大,而臀大肌與腘繩肌參與過少,股四頭肌的股直肌部分過度緊張時同樣將導致骨盆前傾不良情緒引起腰痛:不良情緒出現的時候,呼吸變得不均勻,而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它會因為情緒的變化而受到明顯的影響,同時膈肌又有另外一個功能,就是把胸腔和腹腔隔離開,托住了心,肺,肝等臟器。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其實所有臟器都懸掛於脊椎上。情緒為什麼會引起腰痛的邏輯就變得很簡單,比如說如果你心情沮喪並且呼吸無力,於是膈肌工作能力就會下降,時間一長膈肌就會鬆弛,承托臟器的能力就下降,脊椎的負擔就大,不但腰出問題,肩背都會有問題。
[膈肌像一把傘一樣上下活動]而在解剖學上,這彷彿僅僅是個開始,肋骨、橫隔、腹腔、骨盆和下肢肌群在體前形成了一個嚴密的連接機制,被稱為前深線
【前深線】前深線一個部分出現問題可能會引起其他大量問題,比如肋骨疼痛,骶髂疼痛,膝蓋疼痛,足底疼痛,哮喘,肝炎。從這一點來說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腰痛,激烈的社會競爭與生活壓力讓很多人情緒不穩定,出現腰痛是更小的開始而已。在這我只是建議大家盡量真實對待自己盡量開心,如果你長時間心情沮喪,焦慮,生氣,煩躁還能每天抬頭挺胸那也實屬難得。更多情緒和身體相互影響的問題大家可以查看《生理心理學》一書。不良情緒引發腰痛的根本原因是前深線過緊,使得脊椎壓力過大,出現疼痛。如果可以從前深線這個整體概念出發,那很多腰痛問題都變得容易解釋。導致前深線過緊的其他情況:1. 不注重小腿肌肉拉伸 :比如長期跑步或者健身房跳團操課,長期的小腿重復蹬踏會導致脛骨後肌過緊,讓前深線緊張,軀乾重心前移,引起腰痛。和腓腸肌與比目魚肌過緊,腰背筋膜張力降低,重心前移,前深線縮短,引起腰痛2. 不良坐姿:如果長期久坐加上不良坐姿那必須腰痛了。不良坐姿包括身體前傾,膝蓋內扣,軀干旋轉,含胸弓背,股內收肌,髂腰肌,肋間內肌,肋間外肌 膈肌通通都可以改變你的腰椎位置,有關前深線或者更多肌肉筋膜連接機制以及身體結構問題請查看《Anatomy Trains》
不好的生活習慣引起腰痛:翹二郎腿:
例如,左腿搭右腿上,左邊臀部的梨狀肌被拉長,右邊臀部的梨狀肌被收緊,左右肌肉不平衡,骨盆就出現了側傾,從體態評估上看就是左側髂骨高,右側髂骨低,或者左腿長右腿短,其實這個時候不僅僅是骨盆側傾,還伴隨著腰椎側彎,這種姿態往往導致一側腰痛。
如果梨狀肌持續收緊還會引發坐骨神經痛,讓人誤以為是腰椎間盤突出而實際上這被稱為梨狀肌綜合症。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不要翹二郎腿。【坐骨神經痛】
引起骨盆側傾或腰椎側彎的其他情況:單肩背包:
如果你的背包只背到肩膀一側,問題就會引起一肩高一肩低,同時肩胛骨上附著的很多肌肉鏈接到了脊椎,所以肩的一高一低會導致脊椎的側彎和骨盆側傾,出現腰痛。這只是一個典型,還有很多情況都可能出現肩的高低不平。不良運動姿態導致腰痛:例如:做深蹲或者硬拉時膝蓋先伸直,髖關節還沒打開,或者整個動作過程髖關節就沒有完整打開過,髖關節打不開重心就在前面,腰椎壓力就過大,然後腰痛。實際上髖關節可能不是真的打不開,我以前在健身房遇到這個問題時,讓學員不負重或小負重去做動作,完全可以控制關節活動幅度。其實這種錯誤姿態形成的真實原因是他用了一個超過自己控制范圍內的重量,而選擇這個重量的出發點是為了讓旁邊的人覺得他不是那麼弱,好面子引起腰傷的情況很多很常見,即使有人不願承認,但是已經潛移默化變成習慣了。當然,除了要面子確實有一些根本上的關節活動能力不足導致了腰痛,比如說髖關節活動能力不足,見下圖,骨盆和股骨構成了髖關節,骨盆又與脊椎鏈接到一起。
當你和別人一起做一個高踢腿動作,你身邊也許有人腳都快碰到頭了,但是你還抬不到90度,也就是髖關節靈活性不好,為了讓自己看起來踢得也高一些,你不得不弓背讓自己的頭靠近腿,這個時候動作幅度雖然看起來一樣,內部發生的變化是腰椎過度彎曲來補償了這個幅度,腰椎過度彎曲或被拉長就會導致腰椎不穩定,時間一長引發疼痛。更為常見的情況是人們在做很多屈膝的動作都存在這種關節代償活動。這個根本原因是什麼呢?坐的時間太長,坐姿不對,關節喪失原有活動幅度,並且不自知的情況下喜歡和人比拼。由於關節活動能力不足引起的腰痛,除了髖關節靈活性不足還有以下情況:1. 肩關節的對稱靈活性與穩定性不足肩關節在解剖學上不僅僅是和脊椎相關,在眾多運動中肩和髖是直接聯系的,比如跑步,如果肩關節的對稱靈活性不足,就會出現兩側髖關節擺動幅度不一致,長期下來導致髖關節兩側肌肉不平衡,影響腰椎,出現腰痛問題2. 胸椎靈活性不足,引發腰椎代償工作3. 膝關節穩定性不足影響到髖關節,間接影響腰椎4. 踝關節靈活性不足或者足部姿態問題,直接引起腰椎疼痛。
2、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確實,出現了膝關節疼痛是很懊惱的事情,不論你是運動損傷還是膝關節炎,除了正常的就醫,還可以通過以下7個方法改善膝關節,促進膝關節的功能康復。
1、緩步行走
當你的膝痛緩解後,首先應進行行走訓練。開始時緩步行走,腿要緩抬輕放,避免膝關節骨面撞擊,加重損傷。步速需要控制在每分鍾60步以內,每天進行20-30分鍾的行走訓練。之後逐漸加長鍛煉時間,在3周內達到每次鍛煉可以維持20-30分鍾的標准。通過行走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環,改善關節的靈活性。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就是這個道理。
2、騎自行車
研究表明:每天進行30-40分鍾的騎車運動,可以令膝痛人群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因為騎自行車可以鍛煉下肢深部肌群,如:大腿的股二頭肌、股三頭肌、股四頭肌和小腿的腓腸肌、比目魚肌都可得到充分的鍛煉。
3、慢跑
對於膝關節疼痛不是很嚴重的人群,慢跑是增強關節韌帶彈性的好方法。跑步時最好用腳的前半部分先著地,以緩沖腿的震動,防止膝關節損傷。跑步結束後不要馬上停下來,而應緩慢步行或原地踏步。
4、高位馬步
兩膝稍彎曲(腿與上身保持10-30度),以膝關節不痛為宜。靜蹲不動,兩手平舉,目視前方,開始堅持幾分鍾,並逐漸增加時間。一般達到每次10分鍾左右即可,每天早晚各做1次。扎馬步的好處是會使腿部的肌肉越來越發達,對於脾胃有非常強大的保健作用,同時還可以改善血管的內環境,對於健康有很大的好處。
5、仰卧抬腿
仰卧床上,患腿上抬15度左右,初做時可保持1-3分鍾,練習一段時間後,空中抬腿時間爭取達到10-15分鍾。隨後也可練慣用腳挑一個枕頭,增加力量,每天做2-3次。仰卧抬腿能夠促進下肢靜脈血液迴流,緩解下肢疲勞之後所導致的腫脹或者酸脹感。
6、直身跪坐
晨起後或晚上臨睡前,兩膝跪在床上練習跪坐。跪坐時腰桿保持直立、臂部盡量向後坐,盡力能接觸到腳後部。跪坐可以對膝部的犢鼻穴進行刺激,起到通經活絡,疏風散寒的作用,可以引血下行,對於手腳冰涼,下肢麻痹,膝蓋酸痛等情況,起到很好的驅寒護足作用。
7、使用健洛通
健洛通是香港中醫世家黃道益之子研發的,具有舒筋活絡,祛風散瘀的作用,可用於風濕骨痛以及筋骨疼痛等。對於腰部疼痛和肘、膝關節的疼痛、陳舊性的跌打損傷都很有幫助。含有活血止痛的成分,局部使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利於消腫以及緩解疼痛。
運動前放鬆肌肉,將健洛通塗抹在肌肉緊張的部位,並持續按摩2-3分鍾;運動後修復,將健洛通塗抹在疼痛的區域,做深層的護理,3分鍾左右即可。
記住以上7個膝關節保養方法,防止膝蓋過早老化,人到中年注意鍛煉,避免外傷。天氣寒冷時注意保暖,不要著涼,那麼我們擁有健康的膝蓋也不是難題。
3、走路走多了,腳後跟疼是怎麼回事
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較多,臨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圍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墊損傷;(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竇軟組織勞損;(8)跟骨結核、腫瘤等。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1、休息;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硅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5、功能鍛煉。 治療方面:1、理療;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物治療;3、局部封閉治療;4、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減輕刺激,緩解疼痛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因此,要保護好腳後跟,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特別是運動鞋;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採用改變站姿的方法,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台放鬆一下腳關節,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就應該停止運動,讓韌帶充分休息。還可以採用一種「跟骨墊」將後跟墊高,使腳掌受力點前移,減少後跟韌帶的拉力,幫助韌帶盡快恢復。 另外,現在認為一般是與跟部的骨內壓增高有關系,現在有腳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採用一種鑽孔減壓的辦法,但是有些並不是骨內壓增高,現在中醫說的腎虛的人,也會出現這個腳跟疼痛的現象,特別是有些女性,或者產後,或者有些比較長的體質比較差的人,容易出現腳後跟疼痛,這種疼痛中醫說與腎虛有關。
4、小腿肌肉酸痛是怎麼回事
5、小腿裡面突然開始痛是怎麼回事
一般來說,下肢靜脈曲張遷延日久,就會導致:皮下硬結、潰瘍、色素沉著、濕診等並發症狀。如無深靜脈功能不全還會出現水腫。
6、對於田徑運動員來說,常見的運動損傷有哪些?
馬拉松比賽進入下半年的旺季,很多跑者接連參加比賽,平時一些隱藏的傷病,在比賽中或比賽後,相繼發生。跑步跑傷了,對跑者來說,是最痛苦的事情。據一項調查統計,中國超過1/3的跑者曾出現膝蓋受傷,約1/5的跑者曾出現腳部或腰部受傷,約1/7的跑者曾出現腳踝受傷或足底筋膜炎,幾乎沒有傷病的跑者僅佔15.7%。全馬完賽者中跑步傷痛發生率甚至高達90%以上。
跑步受傷的 3 個主要原因跑步受傷的部位主要集中於下肢和膝關節,跑步受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1. 過度訓練,這是最主要的受傷原因。2. 先天骨骼的排列不齊,比如膝外翻,或膝內翻,這個無能為力,屬於先天方面的缺陷。
3. 肌肉過弱,可以通過加強特定肌群的力量訓練得到改善。
跑步最容易受傷的 3 類人群1. 跑步初學者。在還沒掌握跑步的基本知識之前就迫切開跑。2. 跑步激進者。在身體還未適應跑步節奏之前就盲目地增加跑量、增大跑步速度。3. 有傷病史者。忽視自己的傷病史,不注意恢復與休息並進行高負荷的劇烈運動。
跑步最常見的 5 種傷病
1. 髕骨關節疼痛綜合征(跑步膝)這是一種典型的很模糊的疼痛,痛點一般位於膝蓋下部,很難說到底是哪裡痛,在上下樓的時候疼痛會加重,做下蹲動作或者登山遠足時也會加重,而且更奇怪的是下山會比上山(下樓會比上樓)更疼,因為下山的時候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更大。
病理:主要是由於膝關節伸屈時,髕骨運動軌跡不良造成勞損、創傷以及錯位。主要表現形式:膝蓋下方疼痛。在做類似於上下樓或下蹲的動作時,疼痛會加劇。損傷的主要誘因:髕骨周圍的肌群薄弱,跑者的不當訓練行為,比如過量訓練。所以,要想預防該損傷的發生,我們首先要制定好良好的跑步計劃,避免訓練不當。其次,就是加強股四頭肌的鍛煉,加強髕骨周圍的肌群。
遇上了怎麼辦?
進行及時的休養治療,要在恢復期減輕訓練量,循序漸進,如果加量過大容易引起二次損傷。進行相關的力量訓練,保證股四頭肌的力量。穿可以給你提供必要的支撐的合適的跑鞋。▲ 拉伸股四頭肌2. 髂脛束摩擦綜合征髂脛束位於大腿外側,從臀部延伸到膝蓋。在跑步時,你膝關節彎曲、伸展,將使髂脛束和大腿骨摩擦。若增加里程太快,特別是下坡跑時,就可能拉傷。
病理:是由於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的過度摩擦,導致韌帶或滑囊發炎並使髂脛束的滑動受到阻礙所引起的。主要表現形式:膝蓋外側疼痛。在下樓或下山時疼痛加重。
損傷的主要誘因:
康復始於肌肉放鬆,就是放鬆過於緊張的髂脛束跟相關肌肉,當它不再緊緊地綳直,與股骨外上髁的接觸跟摩擦自然就會減少,症狀就可以得到緩解。通過冰敷來減少疼痛感、緩解膝蓋壓力。
對髂脛束進行拉伸或者滾泡沫軸,建議滾泡沫軸,緩解疼痛的效果好一些。記得休息,休息也是跑步中的一大學問。加強臀外展肌的訓練。▲泡沫軸髂脛束按摩
▲髂徑束拉伸3. 脛前疼痛
是指脛骨內側的受壓迫的綜合病症,一種由於脛骨肌肉撕裂引起的疼痛。占跑步損傷中的比率為15%;《跑步者世界》網站民意調查中跑步者的10%遭受此問題。
病理:主要由於附著在脛骨上的小腿肌肉收縮,導致骨膜反復牽拉所引起的,多為慢性炎症。主要表現形式:局部腫脹、按壓疼痛。
步態異常,如足過度內旋或外旋;足部、小腿負荷過度;訓練量增加太快;長時間在硬地面跑步以及踝關節柔韌性不夠。按摩有助於改善病情。適當增加小腿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的鍛煉。穿著適合你足型的正確的跑鞋。在鍛煉前後做徹底的拉伸,特別注意拉伸腓腸肌。有計劃、循序漸進地增加你的跑步距離。必要時減少跑步的時間,慢慢地找回狀態。改進你的跑步技術,有助於治療你的傷病,還能預防它們復發。▲ 拉伸腓腸
4. 足底筋膜炎疼痛往往在你早晨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最嚴重,或者是在長時間的休息、足部沒有負重之後。輕柔地運動會減輕疼痛,但足部著地時間一長疼痛又會加重。足底部受到突然的拉伸(如上樓梯或墊腳尖)可能會使疼痛加重。
病理: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發生無菌性炎症所致。
主要表現形式:足底任何部位的疼痛,從足跟到足弓。最常見的疼痛位置是:足跟前方4 厘米 的地方,在按壓時可能會有觸痛。
跑者體重過大,導致長期處於高負荷的壓力下,跑步過量。從結構上也有導致足底筋膜炎的不良因素,例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過短等。冰敷、一定的葯物治療外,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在足跟部有緩沖墊,並且對足弓有良好支持的跑鞋。在鞋裡放入鞋墊和足弓支持墊。定期對跟腱和足底筋膜,做輕柔地拉伸有助於緩解症狀。用按摩球來按摩足底,以拉伸、活動足底筋膜。▲拉伸足底
5. 跟腱炎腓腸肌和比目魚肌,這兩塊肌肉的肌腱部分會在最後匯聚成一根肌腱,這根肌腱就叫做「跟腱」,這個地方供血情況不好,所以較容易患跟腱炎。
病理:跟腱急慢性勞損後形成的無菌性炎症。主要表現形式:為足跟部上方及內部的疼痛、酸痛、壓痛、僵硬,在活動後加劇。
跑步前熱身准備不充分;跑量過度;扁平足以及外傷或感染。其中,如果是因為扁平足引起的就一定要選擇一雙適合該足型的跑步鞋,其餘三點只要多加註意改善便能避免。
建議選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葯物進行外敷,冰敷也可以。拉伸附著於跟腱的肌肉,對於減輕張力至關重要。症狀相對嚴重的跑友,可以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便可得到恢復。▲拉伸跟腱
▲很有效的治療慢性跟腱炎的方法:「踮腳尖」
對業余選手來說,跑步最重要的作用在於鍛煉身體,讓身體更強勁有力,越練越傷不是任何人運動的初衷。只有克服了大規模的「傷病潮」,跑步才能帶來更大的健康和快樂。跑步,就應該無傷,跑到天荒地老。
7、關於脛骨疼痛的問題
定義:
肌肉附著處和小腿前內側脛骨間的骨膜發炎。注意:「脛骨疼痛」是使用非常廣泛的一種說法,可以用來描述多種小腿損傷。這里所說明的脛骨疼痛特指前面描述的炎症。
症狀:
脛骨內側疼痛或觸疼,通常疼痛的部位在脛骨的下半段。疼痛或觸疼可能延伸到膝蓋
觸摸脛骨有疼痛感
開始跑步時疼痛感覺最劇烈,但是可能在跑步過程中消失,因為這時候肌肉變得松馳。脛骨疼痛不同於應力骨折(疲勞骨折),只有在進行負重活動(走、爬樓梯)時才感到疼痛
原因:
小腿肌肉過於僵硬
跟腱傳到肌肉附著處的應力過大
關節過度旋前(在沖擊下腳關節向內旋轉過多)
在很硬的路面上練習跑步,如混凝土澆灌的人行道
穿著不舒適或磨損嚴重的鞋
訓練過度,訓練負荷和強度增加過快
由於各種原因,初跑者更容易患脛骨疼痛。但是,最常見的是由於他們的腿部肌肉以前沒有用這樣的方式承受過應力
自我治療:
停止跑步,特別是在劇烈的疼痛緩解後。減少訓練負荷和強度,避免在起伏不平的路面上或下坡時進行奔跑
讓你的醫生或葯劑師給開你一個療程(5-7天)的非甾體類抗炎葯物(異丁苯丙酸/扶他林/雙氯芬酸鉀/美洛昔康)
對脛骨區域進行冰敷---10分鍾/2小時,以緩解炎症
自我按摩---用山菊油或消炎凝膠劑對肌肉進行按摩(沿脛骨內側方向)
拉伸腓腸肌和比目魚肌,保持30秒,緩慢放鬆,換另一隻腳重復,每天拉伸2-3次
記得在跑步之前進行充分拉伸
逐步地恢復跑步
一般情況下,完全恢復需要二至四周
醫學治療:
如果傷勢在進行自我治療兩周到三周後沒有好轉,進行物理療法
請矯形醫生或足科醫生為你定製矯形器控制關節過度旋前
如果物理治療對傷勢無效,用超聲波或X光對脛骨進行檢查、診斷,可能需要檢查是否有應力骨折
其它方式:
游泳,水池跑,健騎機(在低檔位)
不要做負重練習
預防措施:
拉伸腓腸肌和比目魚肌,保持每次拉伸30秒,緩慢放鬆,每天重復2-3次,記得在跑步之前進行充分拉伸
拉伸足底和小腿肌肉
1)將一個重物掛在腳上,保持腿的其它部分不要動,活動踝關節讓腳尖抬起、放下。也可以讓你的同伴握住你的腳,人工施加阻力。
2)將松緊帶(如自行車內胎)的一端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套在腳上,移動腳抬起、放下,練習不同的肌群。
穿合適的鞋子,一些特殊的運動控製鞋和矯形器可以對踝關節過度旋前進行矯正。
在跑步後進行冰敷
在相對柔軟的路面上進行跑步鍛煉
避免進行跨越,這將會讓脛骨承受過多的應力
按訓練計劃逐步加強鍛煉
在訓練計劃中合理地安排休息
「前脛骨癥候群」一般用來形容運動過後,發生在脛骨(小腿骨)前側的疼痛感,當肌肉、骨骼與關節持續受到重擊與壓力,身體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無法負荷時便會發生;常見於運動員、入伍新兵,甚至中年的「周末運動員」身上,尤其在氣候剛開始回暖時特別容易發生。
過度使用肌肉是造成這種疼痛的一個主要原因。連接脛骨與踝關節的肌肉是由肌膜所固定,那是一層堅韌而無彈性的膜,就好像香腸的腸衣。當肌肉因為運動而自然擴張時,所產生的壓力會阻斷血流,造成疼痛。這種形式的脛骨疼痛是所謂的「外側肌腔隙癥候群」,常發生在田賽運動員(如足球員)或經常在堅硬地面跑步的運動員身上。
疼痛也可能來自骨骼的損傷,從壓力反應到骨折都有可能。舉例來說,在跑步期間承受的持續撞擊,可能在腿骨中造成極微小的裂縫。一般而言,只要適度休息,身體很容易自行修復這些微小的裂縫。然而,如果沒有充份的修補時間,這些小裂縫可能合並,成為壓力性骨折,形成如發絲般的裂縫;甚至成為完全骨折,也就是骨頭完全斷裂。
一般人要避免脛骨疼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鞋中放置足弓墊,重新分配骨骼承受的重量;或是改成在比較柔軟的地面跑步。醫生也建議「活動式的休息」,也就是說,跑步的人可以暫時改為游泳或騎自行車。這種改變讓受損處有痊癒的時間,但心血管仍可維持從運動得來的益處。
運動之前是否應先暖身以預防傷害,是個爭議頗多的問題,兩方的說法都各有道理。根據本校從事的研究,我們建議緩慢的暖身期。我們相信,在身體從事更多激烈活動之前,最好先以10分鍾左右的漸進式活動當做准備。對於脛骨疼痛,一如生命中的多數事物,中庸之道似乎是最好的葯方。
8、如何盡快拉筋
朱大夫經過五十年臨床經驗,創出一套拉筋法,讓患者在專家指導後自行拉筋治療,效果顯著。中醫雖然沒有專門針對筋縮的療法,但各種撐拉的方法在習武、氣功、瑜加鍛煉中一直存在。道家有一種說法:筋長一寸,壽延十年。所以長壽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軟的筋骨。目前西醫還沒有筋縮的概念,很多病人被治療了很久還不知病因何在,比如有的筋縮就被當作腰椎間盤突出。拉筋過程中,一般醫師認為當患者感覺到筋被拉緊疼痛時便要停止,以免拉傷筋肌。其實正是因為筋縮了,不易拉開,所以愈緊愈要拉開,不然它就愈縮愈緊了,它被拉過痛點後就會松多了。但也不是不顧一切拚命拉!沒病痛的人想避免筋縮可每天拉筋。平日堅持拉筋就是最好的保健法之一。
拉筋方法一:卧位拉筋法
1.將兩張安全穩妥、平坦的椅子擺放近牆邊或門框處;
2.坐在靠牆或門框的椅邊上,臀部盡量移至椅邊;
3.躺下仰卧,右腳伸直倚在牆柱或門框上,左腳屈膝落地,盡量觸及地面,雙手舉起平放在椅上(見圖),做十分鍾。期間左腳亦可作踏單車姿勢擺動,有利放鬆髖部的關節;
4.移動椅子至另一面,再依上述方法,左、右腳轉換,再做十分鍾。
拉筋的療效――祛痛、排毒、增強性功能
拉筋的直接療效是祛痛、排毒、增強性功能,間接療效則數不勝數。其原理何在?
首先,十二筋經的走向與十二經絡相同,故筋縮處經絡也不通,不通則痛。拉筋過程中,胯部、大腿內側、腘窩等處會有疼痛感,說明這些部位筋縮,則相應的經絡不暢。拉筋使筋變柔,令脊椎上的錯位得以復位,於是「骨正筋柔,氣血自流」,腰膝、四肢及全身各處的痛、麻、脹等病症因此消除、減緩;
其次,拉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脈和膀胱經,這對健康具有重大意義,因為督脈是諸陽之會,元氣的通道,此脈通則腎功加強,而腎乃先天之本,精氣源泉,人的精力、性能力旺盛都仰賴於腎功能的強大。督脈就在脊椎上,而脊髓直通腦髓,故脊椎與腦部疾病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任督二脈在人體上是個循環的圈,各種功法要打通的任督二脈即是此意。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系統,也是抵禦風寒的重要屏障,膀胱經通暢,則風寒難以入侵,內毒隨時排出,肥胖、便秘、粉刺、色斑等症狀自然消除、減緩。膀胱經又是臟腑的俞穴所在,即脊椎兩旁膀胱經上每一個與臟腑同名的穴位,疏通膀胱經自然有利於所有的臟腑。按西醫理論解釋,連接大腦和臟腑的主要神經、血管都依附在脊椎及其兩邊的骨頭上。疏通脊椎上下,自然就掃清了很多看得見的堡壘、障礙和看不見的地雷、陷阱。
第三,拉筋拉軟並改善了大腿內側的肝脾腎三條經。許多醫書都介紹,此三條經通暢則人的性功能強悍。因此有的書鼓勵人練習劈叉,但這對普通人畢竟難度太大,還是拉筋最方便。這三條經的不暢也是生殖、泌尿系統病的原因,比如男人的陽痿、早瀉、前列腺炎,女人的痛經、月經不調、色斑、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等等,皆因此而生。所以男人要想增強性能力,女人要想治癒各種婦科病,最簡便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拉筋。此法簡單有效,在家和辦公室皆可實施,不受天氣、場地限制。
拉筋既是治療,也是診斷
拉筋既是治療,也是診斷。比如凡拉筋時膝痛而不直,則定有筋縮症,筋縮則首先說明肝經不暢,因為肝主筋,而肝經不暢脾胃也不會好,因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如胯部、腘窩(膝蓋反面)痛說明膀胱經堵塞,腰有問題。膀胱與腎互為表裡,共同主水,凡膀胱不暢者腎經也不會通暢,浮腫、肥胖、尿頻、糖尿病等皆與此相關。躺下後後舉的手臂不能貼到凳面,則表明有肩周炎。有的人在拉筋凳上一躺,上舉的腿不能伸直,下落的腿懸在空中不能落地,表明筋縮嚴重,不僅有腰腿痛症,可能內臟也有諸多問題。人從生到死的過程,就是個由軟變硬的過程。嬰兒氣血最暢,故最柔,老子因此用嬰兒形容柔,人長大後氣血逐漸不暢,身體也因此逐漸變硬,人死則徹底成為僵屍。
9、右下肢比目魚肌靜脈增寬是什麼意思
靜脈血栓是由於靜脈血管病變或是血液粘稠度及成分改變附著在血管壁組織血液流通的情況造成的,這樣的情況建議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