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腰椎穿刺結構圖

腰椎穿刺結構圖

發布時間:2021-04-09 17:57:57

1、2017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從哪裡下載?

2017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已經公布,2017年護士資格考試大綱相比於2016年沒有變化,醫學考試在線小編整理了2017年護士資格考試大綱內容如下!同時,2017年護士資格考試報名即將開始,請考生關注醫學考試在線,第一時間知曉2017年護士資格考試報名最新消息。

根據《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辦法》規定,衛生部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組織專家編寫了《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試行)》,並由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審定通過。

根據《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辦法》規定,衛生部負責組織實施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以評價申請護士執業資格者是否具備執業所必需的護理專業知識與工作能力。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統一命題、統一合格標准。合格標准由考試委員會確定並公布。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包括專業實務和實踐能力兩個科目。一次考試通過兩個科目為考試成績合格。考試成績合格者方可申請護士執業注冊。《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試行)》是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國家標准,是考試命題的依據,其內容和范圍體現了執業護士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完成護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根據護理工作新法律法規的頒布、新技術的發展和護理臨床實踐工作的實際需要,將適時地修訂和完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試行)》。

一、考試方法:

(一)題型與題量: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試題全部採用選擇題。試題題型採用包含臨床背景的題型,主要使用A2、A3/A4型題(題型示例見附件),逐步增加案例分析、多媒體試題,輔以少量考查概念的A1型題。

考試分專業實務和實踐能力兩個科目,每個科目題量為120~160題。

(二)評分與分數報告:

採用計算機閱卷評分。對考試成績合格考生,提供考生成績單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合格證明。

二、考核內容:

(一)試卷內容結構: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試卷內容結構包括三個方面。它們分別是:

1.主要的護理任務。

2.完成任務所需要運用的護理知識。

3.各類常見疾病。

每道試題可以包括以上三個方面,即以常見疾病為背景,運用所學知識完成某一特定的護理任務。

例如:患者,男,78歲,患原發性高血壓26年,並發心力衰竭入院。醫囑口服地高辛。護士給患者應用地高辛前,首先應評估的內容是:

A.心率、心律

B.24小時尿量

C.呼吸頻率

D.血壓

E.水腫程度

本題主要考查針對高血壓合並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背景),護士應在執行用葯前運用所學的護理學知識(葯理學知識)對患者進行評估(任務)。

(二)考試涉及的主要護理任務:

主要護理任務是指在臨床工作初期(0~3年)的護士,在執業活動中常見的護理工作任務。考試所涉及的護理任務共有7類,分別是:

表1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執業任務分類表

 

(三)考試涉及的知識模塊:

有關的知識模塊是指護士在完成上述護理任務時,所體現的相關知識的要求,主要包括與護理工作緊密相關的醫學基礎知識、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與護理工作有關的社會醫學、人文知識。

考試涉及的知識包括:

1.護理工作需要的醫學基礎知識:現代醫學的基礎知識,包括:人體生命過程;解剖、生理、病理與病理生理、葯理、心理、免疫、醫學微生物和寄生蟲、營養、預防醫學等知識。

2.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護理工作中所需要的臨床知識和技能,是考試的主要部分。包括:基礎護理技能,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健康評估,護理程序及護理專業技術,健康教育以及適量的中醫護理基礎知識和技能。

3.護理相關的社會人文知識,包括:法律法規與護理管理、護理倫理、人際溝通知識。

上述知識模塊中,基礎護理、法律法規與護理管理、護理倫理、人際溝通四個模塊的考查內容見(五),其他與臨床疾病高度相關的知識模塊將以各類常見疾病為背景進行考查。例如,結合「心律失常」,考查考生運用相關醫學基礎知識、疾病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健康評估、護理程序及護理專業技術、健康教育等知識和技能來完成臨床任務的能力。

(四)考試涉及的各類常見疾病:

是指在臨床工作初期的護士,護理的患者疾病的種類。其主要分類依據是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10)。這些類型的疾病在試卷中出現的頻率與臨床實際工作中各類疾病的發病率有關。在考查醫學基礎知識、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時,這些疾病將作為試題的重要信息出現。

以下所列為可能在考查中出現的疾病。

1.循環系統疾病,包括: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疾病、心包疾病、周圍血管疾病、下肢靜脈曲張、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心臟驟停。

2.消化系統疾病,包括:口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小兒腹瀉、腸梗阻(含腸套疊、腸扭轉、腸粘連等)、急性闌尾炎、腹外疝、痔、肛瘺、直腸肛管周圍膿腫、肝硬化(含門靜脈高壓)、肝膿腫、肝性腦病、膽道感染、膽道蛔蟲病、膽石症、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慢性便秘、急腹症。

3.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含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含成人、小兒,包括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血氣胸(含自發性氣胸)、呼吸衰竭(含急、慢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4.傳染性疾病,包括: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猩紅熱、細菌性痢疾、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結核病(含肺、骨、腎、腸結核、結核性腦膜炎)。

5.皮膚和皮下組織疾病,包括:癤、癰、急性蜂窩織炎、手部急性化膿性感染、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

6.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疾病,包括:正常分娩、正常產褥、自然流產、早產、過期妊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異位妊娠、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羊水量異常、多胎和巨大胎兒、胎兒窘迫、胎膜早破、妊娠合並疾病、產力異常、產道異常、胎位異常、產後出血、羊水栓塞、子宮破裂、產褥感染、晚期產後出血。

7.起源於圍生期的疾病和狀態,新生兒與新生兒疾病,包括:正常新生兒、早產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顱內出血、新生兒黃疸、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新生兒臍炎、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低鈣血症。

8.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包括:腎小球腎炎(含急性、慢性)、腎病綜合征、腎衰竭(含急性、慢性)、尿石症(含腎、輸尿管、膀胱結石)、泌尿系損傷(含腎、膀胱、尿道損傷)、尿路感染(腎盂腎炎、膀胱炎)、良性前列腺增生、外陰炎、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痛經、圍絕經期綜合征、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脫垂、急性乳腺炎。

9.精神障礙,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癔症、睡眠障礙、阿茨海默症。

10.損傷、中毒,包括:創傷、燒傷(含化學燒傷)、中暑、淹溺、小兒氣管異物、肋骨骨折、四肢骨折、骨盆骨折、顱骨骨折、破傷風、咬傷(含毒蛇、犬)、腹部損傷、食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有機磷中毒、鎮靜催眠葯中毒、酒精中毒。

11.肌肉骨骼系統和結締組織疾病,包括:腰腿痛和頸肩痛、骨和關節化膿性感染、脊柱與脊髓損傷、關節脫位、風濕熱、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骨質疏鬆症。

12.腫瘤,包括:原發性支氣管肺癌、食管癌、胃癌、原發性肝癌、胰腺癌、大腸癌、腎癌、膀胱癌、乳腺癌、子宮肌瘤、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絨毛膜癌、葡萄胎及侵蝕性葡萄胎、白血病、骨肉瘤、顱內腫瘤。

13.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包括: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14.內分泌、營養及代謝疾病,包括: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庫欣綜合征、糖尿病(含成人、兒童)、痛風、營養不良/蛋白質熱量攝入不足、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15.神經系統疾病,包括:顱內壓增高、急性腦疝、頭皮損傷、腦損傷、腦栓塞、腦梗塞、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短暫性腦缺血(TIA)、三叉神經痛、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炎、帕金森病、癲癇、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腦炎、小兒驚厥。

16.影響健康狀態和保健機構接觸因素,生命發展保健,包括:計劃生育、孕期保健、生長發育、小兒保健、青春期保健、婦女保健、老年保健。

(五)其他知識:

模塊基礎護理、人際溝通、法律法規與護理管理以及倫理的考查內容

如下:

 

三、科目劃分: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包括專業實務和實踐能力兩個科目。

專業實務科目考查內容:運用與護理工作相關的知識,有效而安全地完成護理工作的能力。考試內容涉及與健康和疾病相關的醫學知識,基礎護理和技能,以及與護理相關的社會人文知識的臨床運用能力等。

實踐能力科目考查內容:運用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完成護理任務的能力。考試內容涉及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健康評估、護理程序及護理專業技術、健康教育等知識的臨床運用等。

四、題型說明及樣例: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全部採用選擇題。所有試題均由一個題乾和五個選項組成,五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為正確答案,其餘均為干擾答案。

干擾答案可以部分正確或完全不正確,考生在回答本題型時需對選項進行比較,找出最佳的或最恰當的選項。考試採用A1、A2、A3/A4型試題,各類試題題型說明與樣例如下:

(一)A1型題(單句型最佳選擇題)

A1型題以簡明扼要的提出問題為特點,考查考生對單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A1型試題樣題:

1.腰椎穿刺後,患者應去枕平卧的時間為:

A.1~2小時

B.3~4小時

C.4~6小時

D.10~12小時

E.24小時

(二)A2型題(病歷摘要型最佳選擇題)

A2型題以敘述一段簡要病歷為特點,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A2型試題樣題:

2.患者,男,30歲。30分鍾前因汽車撞傷頭部發生顱前窩骨折入院,採取保守治療。對此患者的護理措施不正確的是:

A.床頭抬高15~20°

B.抗生素溶液沖洗鼻腔

C.禁忌堵塞鼻腔

D.禁止腰椎穿刺

E.保持外耳道、口腔、鼻腔的清潔

(三)A3型題(病歷組型最佳選擇題)

A3型題以敘述一個以患者為中心的臨床情景,針對相關情景提出測試要點不同的、2~3個相互獨立的問題。

A3型試題樣題:

(3~5題共用題干)患者,男,40歲。飽餐後出現上腹部劇痛3小時,伴惡心、嘔吐就診。初步體格檢查:神智清楚,腹部平,全腹明顯壓痛,呈板樣強直,腸鳴音消失。

3.分診護士應首先判斷該患者最可能為:

A.急腹症,懷疑胰腺炎

B.癔症

C.消化道感染,懷疑傷寒

D.中樞神經疾病,懷疑腦疝

E.外傷,懷疑盆腔骨折

4.分診護士最恰當的處理是:

A.優先普通外科急診

B.優先神經外科急診

C.急診按序就診

D.回家繼續觀察

E.進一步詢問病史

5.腸鳴音消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A.腸穿孔

B.腸血運障礙

C.機械性腸梗阻

D.劇痛而不敢腹式呼吸

E.炎症刺激而致腸麻痹

(四)A4型題(病歷串型最佳選擇題)

A4型題以敘述一個以單一患者或家庭為中心的臨床情景,擬出4~6個相互獨立的問題,問題可隨病情的發展逐步增加部分新信息,以考查臨床綜合能力。

A4型試題樣題:

(6~9題共用題干)患者,男,63歲。確診慢性阻塞性肺病近10年,因呼吸困難一直需要家人護理和照顧起居。今晨起大便時突然氣急顯著加重,伴胸痛,送來急診。

6.採集病史時應特別注意詢問:

A.胸痛部位、性質和伴隨症狀

B.冠心病、心絞痛病史

C.吸煙史

D.近期胸部X線檢查情況

E.近期服葯史如支氣管舒張劑、抗生素等

7.體檢重點應是:

A.肺下界位置及肺下界移動度

B.肺部啰音

C.病理性支氣管呼吸音

D.胸部叩診音及呼吸音的雙側比較

E.頸動脈充盈

8.確診最有價值的輔助檢查是:

A.B型超聲顯像

B.心電圖

C.X線透視或攝片

D.MRI

E.核素肺掃描

9.[假設信息]經檢查確診肺氣腫並發左側自發性氣胸,其治療擬選擇胸腔插管水封瓶引流。護士應向患者解釋,引流的主要目的是:

A.維護已經嚴重受損的肺功能,防止呼吸衰竭

B.縮短住院時間

C.防止形成慢性氣胸

D.防止胸腔繼發感染

E.防止循環系統受擾和引起並發症

2、運動神經元怎麼治療呢?

豆瓣
搜索
douban icon
豆瓣App
記錄你的書影音生活


打開App
運動神經元該如何治療
客服
2019-05-27 14:45:23
運動神經元即外導神經元,運動神經元是負責將脊髓和大腦發出的信息傳到肌肉和內分泌腺,支配效應器官的活動的神經元。運動神經元病帶來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那麼運動神經元該如何治療 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運動神經元疾病如何治療

一、運動神經元疾病的治療非常重要,及早治療是關鍵。患上運動神經元疾病後,病人會因胃腸炎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尤其病毒性胃腸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使肌萎縮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加重或加重。肌萎縮患者維持消化功能正常。

二、合理調配飲食結構。對於運動神經元疾病的治療,飲食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採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並積極配合食療。

三、要想更好的治療運動神經元疾病,就要嚴格預防感冒、胃腸炎。存在著某種免疫缺陷和肌萎縮患者由於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肌萎縮患者一旦感冒病程延長,病情加重,肌跳加重,肌萎無力、特別是球麻痹患者易並發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後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運動神經元該如何治療了,發現疾病的同時要及早的治療,避免耽誤病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線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會為您一對一的解答。祝您能夠早日恢復健康。

3、腰椎穿刺時的解剖結構圖

&

4、腰椎穿刺術依次穿過哪些結構

通常在腰3,4棘間隙,經過,皮膚,淺筋膜,深筋膜,棘上韌帶,棘間韌帶,黃韌帶,硬膜,硬膜下腔

5、什麼是腦灰質移位?症狀有哪些?

胚胎3~5個月期間,由於X線、中毒、感染、缺血、缺氧 等有害因素使在此期間移行的神經母細胞受損,神經元移行中途受阻,未能到達皮質表面則 發生異常中止,致大腦灰質位於異常位置而發生的一組先天性畸形。異位的灰質可見於室管 膜 到軟膜之間的任何部位,大腦、小腦均可發生。異位的灰質結節位於室管膜下時稱結節型, 位於白質內稱板型,位於側腦室旁並延伸至大腦皮質稱帶形。前兩型多見,第三型少見並易 漏診。病灶可單個或多個,可與巨腦回畸形 、腦裂畸形、胼胝體發育不良等並存。

6、請問腦出血有幾種?

腦出血又稱腦溢血,是指大腦實質內的出血,與高血壓病有直接關系,這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腦出血占所有腦中風病人的10%~20%。腦出血與高血壓病的密切關系在於:高血壓病人約有1/3的機會發生腦出血,而腦出血的病人有高血壓的約佔95%。
高血壓形成腦出血的機理有許多說法,比較公認的是微動脈瘤學說。由於長期高血壓,導致腦動脈內膜損傷和粥樣硬化,在腦內的穿透動脈可形成微型動脈瘤。這種動脈瘤是在血管壁薄弱部位形成囊狀,當血壓突然升高時,這個囊就破裂造成腦出血。
腦出血的原因除了高血壓外,還有腦血管的畸形(年輕人腦出血的主要原因)、腦外傷、腦腫瘤和血液病。

(一)腦出血的易患因素:
(1)高血壓,以收縮壓升高尤為重要;
(2)脾氣急躁或情緒緊張,常見於生氣、與人爭吵後;
(3)吸煙、酗酒、食鹽過多、體重過重;
(4)過分疲勞,體力和腦力勞動過度,排便用力,運動。

(二)腦出血易發生的部位:
(1)大腦基底節,佔70%,包括外囊和丘腦;
(2)橋腦出血,佔10%;
(3)腦葉出血,佔10%,額葉、顳葉、枕葉均可發生,以頂顳部多發;
(4)小腦出血;
(5)腦室出血,靠近腦室的腦出血破入腦室稱繼發性腦室出血。
腦CT應用於臨床後,腦出血的診斷和分型很細致,是為了選擇手術的適應證和估計預後而劃分的。

(三)腦出血的臨床表現:
腦出血一般在體力和腦力緊張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容易發病。起病急,發展快,數十分鍾到數小時達到高峰。常見到腦出血病人倒在路邊、廁所里、床旁地上,意識不清,鼾聲大作,嘔吐胃內容物,有時為咖啡色的,大小便失禁,半身不遂。腦出血量較小的病人述頭痛較劇。眼底出血而視物不清。做CT檢查有高密度出血陰影。
腦出血的程度與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很大關系。從一發病就出現意識不清,逐漸加重,說明出血部位不好,出血量大。
下面分別敘述常見部位的腦出血的表現。
1�殼核�內囊部出血 出現典型的口眼歪斜、偏癱,半身感覺減退,偏盲、失語。
2�顳葉出血 出血一側頭痛較劇,頸強直。也可出現偏癱,失語。
3�腦室出血 若出血量大,可引起迅速昏迷,四肢肌張力高,高燒(40℃以上),多汗,消化道出血(吐咖啡色物、排柏油便),死亡率高。
4�橋腦出血 一開始就呈深昏迷。橋腦為生命中樞所在,5毫升以內的出血就引起嚴重後果。瞳孔極度縮小,如「針尖樣」,高燒40℃以上,呼吸衰竭,繼而呼吸停止,多在24小時內死亡。
5�小腦出血 以急劇的眩暈,劇烈頭痛,伴頻繁嘔吐為首發症狀,早期神志清醒,不久即進入昏迷。小腦出血不出現半身不遂。
過去確診腦出血靠腰穿取腦脊液檢查,現在除邊遠地區和基層醫院外,很少這樣做了。目前最常用的是腦CT掃描檢查,對直徑大於1.5厘米以上的血腫均可精確地顯示。可確定出血的部位,血腫大小,是否破入腦室,有無腦水腫和腦疝形成,幾乎無一遺漏。

(四)腦出血的急救原則:
(1)安靜卧床,盡量減少搬動。呼叫急救車大夫出診,待病情較為穩定後,立即送醫院急救。
(2)腦出血的最初的5分鍾內,對於生命是至關重要的。由於病人舌根後墜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採取措施保證呼吸道通暢:松解衣領,取下義齒,側卧位,頭後仰,便於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並及時清除口腔嘔吐物,一旦窒息,盡快掏凈口腔,進行人工呼吸。
(3)調整血壓,對血壓較高的腦出血,可用小量利血賓士療或硫酸鎂10毫升深部肌肉注射;神志清楚的給予口服心痛定。
(4)如果病人倒在廁所、浴池等狹小場所,要盡快設法移到寬敞的地方。具體做法因地制宜,原則是盡量不要震動頭部,保持頭部水平位搬運,以免堵住呼吸道。
(5)用止血葯,常用止血敏、抗纖溶芳酸、維生素K。止血葯用量不可過大,種類不宜多。
(6)防治肺部感染和褥瘡。尤其是腦出血昏迷的病人,早期給予抗生素預防肺部感染,定時翻身防止褥瘡,活動肢體防止關節僵硬。
(7)外科手術治療,可做血腫穿刺抽吸術或開顱手術清除血腫。目的是提高生存率,降低殘廢率。

腦出血的急性期常有腦水腫,顱內壓增高,甚至導致腦疝形成,因此,應及時應用脫水劑以降低顱內壓,控制腦水腫。
其脫水劑的應用原則是:
(1)根據病人的臨床症狀和實際需要,決定脫水劑的用量和用法。並密切觀察顱內壓的動態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葯。
(2)有意識障礙者,提示病灶范圍較大,中線結構已受影響,可給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靜脈滴注,6小時1次,並觀察病情和意識障礙的動態改變,注意用葯後症狀是否緩解,以便調整用量和用葯間隔時間。
(3)若病人昏迷程度加深,腱反射和肌張力逐漸降低,出現對側錐體束征或去大腦強直樣反應時,為病灶擴大或中線結構移位加重的徵象。除應給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靜脈滴注,進行積極的脫水治療外,並應加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靜脈滴注,每日1~2次,以上兩葯可同時或交替應用。
(4)臨床症狀較輕,病人神志清楚,無劇烈頭痛、嘔吐,眼底檢查未見視乳頭水腫者,可暫不用脫水劑。相反,如有劇烈頭痛或嘔吐,可試給50%葡萄糖60毫升靜脈注射,並密切觀察用葯效應。若症狀改善,說明確有顱內壓增高。如果頭痛、嘔吐等症狀未減輕,可能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刺激所致,宜用止痛或鎮靜劑。對此類病人,一般主張暫時不用甘露醇,以免干擾顱內高壓的穩定性。
(5)脫水劑一般應用5~7天。但若合並肺部感染或頻繁癲癇發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腦水腫加重,脫水劑的應用時間可適當延長。
(6)應用脫水劑的過程中,既要注意是否已達到了脫水的目的,又要預防過度脫水所造成的不良反應,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壓,電解質紊亂及腎功能損害等。

腦出血並發應激性潰瘍引起消化道出血,是腦出血最常見的嚴重並發症之一。據報道約占腦出血病人的19%左右,死亡率很高,若搶救不及時,常危及生命。其發病機制,目前多認為與丘腦下部損傷有關。有學者指出,由於丘腦下部損傷性刺激,使交感神經的血管收縮纖維發生麻痹,血管擴張,血流緩慢及瘀滯,導致消化道粘膜糜爛,壞死而發生出血或穿孔。但也有學者認為,由於丘腦下部損傷後,使迷走神經興奮,緊張,胃腸道功能亢進及發生痙攣性收縮,乃致局部缺血,栓塞,而引起潰瘍及出血。

參考資料:
什麼是腦出血?
所謂腦出血是指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出血。其常見原因是高因壓。有資料表明,80%以上的腦出血病人有高血壓病史,所以,過去常有人稱為高血壓性腦出血。
腦出血可以發生在腦實質的任何部位,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但大多數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多為單發。其好發部位為內囊,所以稱之為內囊出血,出血多發生在豆紋動脈,因此,有人稱豆紋動脈為「出血動脈」,其次為基底節,而外囊、橋腦、腦葉、小腦等部位出血相對較少。
腦出血發病多較突然,病情進展迅速,嚴重時在數分鍾或數小時內惡化,病人出現意識障礙,偏癱,嘔吐和大小便失禁等,並可有頭痛和血壓升高。
腦出血的臨床表現,大致分為兩種:(1)全腦症狀,多由腦出血、水腫和顱內壓升高所致。表現為頭痛、嘔吐 、嗜睡、昏迷等。(2)局灶症狀,為血破入腦實質後所致的定位症狀,如中樞性偏癱,面癱,失語及偏身感覺障礙等。
對腦出血病人發病後進行血、尿、大便三大常規檢查,沒有特異性幫助。腦電圖、腦血流圖也沒有確診價值。腰穿檢查腦脊液,腦CT,核磁共振檢查能幫助明確診斷。特別是腦CT掃描檢查,對直徑大於1 5厘米以上的血腫,均可精確地顯示,可確定出血的部位,血腫大小,形狀,是否有腦室受壓,中線結構移位,腦水腫或腦積水的存在等。
腦出血的發病年齡多在40~60歲,男性多於女性。凡是能致血壓驟然升高的因素,均可成為腦出血的直接原因,如劇烈活動、情緒激動、用力排便等。腦出血往往還可以引起繼發性腦室出血,腦疝,高熱等嚴重後果,如果出現以上情況,其死亡率很高,所以,臨床工作中治療腦出血的目的,首先是搶救病人生命,其次是降低病殘率。

什麼叫腦出血?
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出血稱為腦出血,又叫腦溢血。不包括外傷性腦出血,多發生於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
腦出血的常見原因是高血壓。有資料表明80%以上的腦出血病人有高血壓病史。由於長期的高血壓,腦內小動脈形成粟粒樣大小的瘤體擴張,在某些因素作用下,當血壓突然升高時,就會使微小動脈瘤破裂而發生腦出血。長期的高血壓,還可使腦小動脈內膜受損,脂質沉積,透明樣變,管壁脆性增強,更易破裂出血。此外,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畸形也是腦出血的常見原因。凡是能使血壓驟然升高的因素如情緒激動、劇烈活動、飲酒過度、大便用力等,都是腦出血的誘發因素。
腦出血可以發生在腦實質的任何部位,可以單發,也可為多發。但大多數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多為單發。其好發部位為內囊、基底節,其次是外囊、額葉。腦乾和小腦較少見。
腦出血發病多較突然,病程進展迅速,嚴重時,在數分鍾或數小時內惡化。病人出現意識障礙、偏癱、嘔吐和大小便失禁。並可有頭痛和血壓升高。
腦出血的臨床表現大致分為兩種:(1)全腦症狀,多由腦出血、水腫和顱內壓升高所致。表現頭痛、嘔吐、嗜睡、昏迷等。(2)局灶症狀,為血破入腦實質後所致的定位症狀,如中樞性偏癱、面癱、失語及偏身感覺障礙。
由於出血量和出血部位不同,臨床預後也不同。如果出血量較大,出血波及到腦室,形成腦疝,或並發中樞性高燒、應激性消化道出血時,後果嚴重,死亡率較高。所以,遇到上述情況要高度重視,積極進行搶救治療,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

腦出血時引起頭痛嗎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因素引起的腦實質內出血,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的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同時並存,是腦出血最常見的病因,其他少見的病因有:繼發於腦梗塞的出血、先天性腦血管畸形形成動脈瘤、血液病、腦動脈炎、澱粉樣血管病、腫瘤等,發病年齡常在50~70歲,寒冷季節發病較多,發病常突然而無預感,少數患者有頭昏、頭痛等前驅症狀,可能與血壓增高有關。頭痛是腦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主要表現,常常伴隨頭昏、嘔吐、意識障礙、肢體癱瘓、失語、大小便失禁等。頭痛的性質有時幫助判斷腦出血的部位,如後枕部頭痛多為小腦出血的症狀,但大多數情況下頭痛是一種非特異性的症狀,判斷腦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體積大小要依靠其他症狀及其他檢查。目前的影像學檢查如CT掃描或磁共振成像能夠在發病後2小時後即能正確判斷出患者腦內有無出血。頭痛是腦出血患者顱內壓增高的一種表現,當患者病情穩定顱內壓恢復正常以後,患者頭痛就會消失。當然如果遺留植物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患者仍會遺留頭痛、頭暈、面紅、汗出障礙等後遺症。腦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所以應積極預防腦出血的發生。預防應從積極控制高血壓著手,除正規服用降壓葯物外,應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勞逸結合,避免長期過度緊張,戒煙,少量飲酒,避免重體力勞動及激烈的情緒波動。

高血壓病人為什麼容易發生腦出血?
腦出血是急性腦血管病人最嚴重的一種。據報道,腦出血病人中有長期高血壓病史者佔89%,平均年限為13年,且這些患者的收縮壓一般都在21.3~31.0kPa(160~240mmHg)之間,舒張壓在12.0~21.3kPa(90~160mmHg)之間,是老年高血壓最嚴重的並發症。
高血壓病人容易發生腦出血的原因:(1)高血壓可促進動脈硬化和形成微型動脈瘤。血壓升高時,小動脈的長期加壓作用,使動脈內膜增厚,玻璃樣變性,纖維化增生,以致形成小動脈硬化。這種小的腦實質內穿透動脈,在長期高血壓的作用下,常有微型動脈瘤形成。主要分布於基底神經節和橋腦。微型動脈瘤壁較薄弱,當血壓驟然上升時,動脈瘤易破裂產生腦出血。(2)由於長期高血壓的作用,使已經硬化的動脈血管內膜完整性破壞,促進了血漿中的脂質易通過破損處進入內膜,使動脈壁發生脂肪玻璃樣變或纖維素樣壞死,增加了血管壁的脆性,當情緒激動、勞累或用勁排便等原因,造成血壓進一步增高,就易引起血管破裂,發生腦出血。
腦出血可有多種因素引起,但長期高血壓是導致腦出血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壓,對預防腦出血十分重要。

腦出血和腦梗塞如何鑒別?
腦出血和腦梗塞性質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因此,需及早明確診斷。在沒有條件進行CT或核磁共振檢查的情況下,可按以下幾條鑒別:(1)腦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病史,而腦梗塞病人多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心臟病史。(2)腦出血多在情緒激動或用力的情況下發病,腦梗塞多在安靜休息時發病。(3)腦出血發病急、進展快,常在數小時內達高峰,發病前多無先兆。而腦梗塞進展緩慢,常在1~2天後逐漸加重,發病前常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史。(4)腦出血病人發病後常有頭痛、嘔吐、頸項強直等顱內壓增高的症狀,血壓亦高,意識障礙重。腦梗塞發病時血壓多較正常,亦無頭痛、嘔吐等症狀,神志清醒。(5)腦出血病人腰穿腦脊液壓力高,多為血性,而腦梗塞病人腦脊液壓力不高,清晰無血。(6)腦出血病人中樞性呼吸障礙多見,瞳孔常不對稱,或雙瞳孔縮小,眼球同向偏視、浮動。腦梗塞病人中樞性呼吸障礙少見,瞳孔兩側對稱,眼球少見偏視、浮動。
當然,個別輕度腦出血病人臨床症狀輕,與腦梗塞相似,兩者難以鑒別。而大面積腦梗塞病人,出現顱內壓增高,意識障礙時,也酷似腦出血,臨床上不好區分。要力爭盡早做CT掃描檢查。腦出血的CT表現為高密度陰影,而腦梗塞表現為低密度陰影,兩者截然不同。

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怎樣鑒別?
腦出血: 中老年人多見常見
病因: 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顱腦外傷
CT表現: 可見塊狀高密度影周圍可有水腫
腦血管造影: 可見血管受壓移位,小血管可見出血破壞或受壓不顯影
死亡率: 高
蛛網膜下腔出血: 青壯年多見常見
病因: 先天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血液病
CT表現: 通常無塊狀高密度影
腦血管造影: 腦血管造影可見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
死亡率:再出血死亡率高

為什麼高血壓易患腦出血?
高血壓病人致腦出血的發病率,國內尚缺乏統計資料。但我國有資料表明,70%腦血管病人,有高血壓病史。而絕大多數腦出血是高血壓引起的。說明高血壓病與腦血管病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它是腦出血的首要危險因素。所以,把腦出血稱為高血性腦出血。
那麼,高血壓為什麼易患腦出血呢?
(1)高血壓可促進腦動脈硬化和形成微小動脈瘤。
血壓升高時,小動脈的長期加壓作用,使動脈內膜增厚,玻璃樣變性,纖維化增生以致形成小動脈硬化。這種小的腦實質內穿透動脈在長期高血壓的作用下,常有微小動脈瘤形成,主要分布於基底節和橋腦。微小動脈瘤壁較薄弱,當血壓驟然上升時,動脈瘤破裂產生腦出血。
(2)由於長期高血壓的作用,使已經硬化的動脈血管內膜完整性破壞,促進了血漿中的脂質易通過破損處進入內膜,使動脈壁發生脂肪玻璃樣或纖維素樣壞死,增加了血管壁的脆性。當情緒激動、勞累或用勁排便等原因,造成血壓進一步增高時,就易於引發腦出血。
腦出血可有多種因素引起,但長期高血壓是導致腦出血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壓,對預防腦出血十分重要。

如何診斷腦出血?
腦出血是急性腦血管病中一種較常見的和嚴重的疾病。它的病死率和致殘率都較其他急性腦血管病高。因此,在診斷時要詳細詢問病史,全面體格檢查,細致周到地進行分析,力爭盡早明確診斷,積極有效地進行治療。
首先,要掌握腦出血所具有的急性腦血管病一般性特徵。其次,還要掌握腦出血自身的特徵。急性腦血管病一般性特徵,起病急,病程進展快,常在數分鍾、數小時或數日內達到高峰。同時,還有明確定位體征。發病後常在短時間內出現因腦機能損害的局灶性定位體征。其三有顯著的急性腦循環障礙。發病後急劇發生彌漫性、全腦性症狀,如意識障礙,顱內高壓,內臟功能受損等。
根據這些一般性特徵,可初步考慮為急性腦血管病。進而,再根據高血壓腦出血的具體特徵即可確診。
中華醫學會第二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腦出血診斷標準是:①常於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發病。②發病時常有反復嘔吐、頭痛和血壓升高。③病情進展迅速,常出現意識障礙、偏癱和其他神經系統局灶症狀。④多有高血壓病史。⑤腰穿腦脊液多含血和壓力增高(其中20%左右可不含血)。⑥腦超聲波檢查多有中線波移位。⑦鑒別診斷有困難時,若有條件,可作CT檢查。

原發性橋腦出血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在腦出血中,原發性橋腦出血約佔2%~10%,主要是由基底動脈的分支旁正中動脈破裂所致。常見病因是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少數病人可因橋腦內血管畸形、血液病或腫瘤引起。中老年人多見,多因情緒激動和用力而誘發。
本病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一般起病突然,迅速進入深昏迷,很快死亡,未能充分暴露神經系統定位體證,而難以診斷。但也有部分病人表現突然頭痛(以枕部明顯),頭暈,嘔吐,眼花,復視,構音障礙,吞咽困難,一側面部麻木和對側肢體癱瘓等症狀,兩眼球向肢體癱瘓側凝視,或自發性垂直性眼球浮動,眼球向兩側運動不能。當出血波及兩側時,出現兩側面癱和四肢弛緩性癱瘓。少數為痙攣性癱瘓或呈去腦強直狀態,雙側錐體束征陽性。約有1/3的病人,由於腦內交感神經受累,出現雙側瞳孔縮小,呈針尖樣瞳孔,此為橋腦出血的特有症狀。多數病人體溫明顯升高,常在40℃以上,此為病變累及橋腦外側部的下行體溫調節纖維所致。由於橋腦被蓋中內的呼吸中樞受損,所以,80%以上的病人有中樞性呼吸障礙,表現呼吸增快,呼吸減慢,呼吸不規則,陳—施氏呼吸或喘息等。多數病人心率增快,常在120次/分以上。少數病人心率減慢,可慢於60次/分。若體溫突然下降,瞳孔散大,則提示生命垂危。當病變位於腹側且廣泛時,病人可出現四肢癱瘓,意識清楚,面無表情,默不作聲,以眼球隨意上下動作和眼瞼睜閉來傳遞意思等閉鎖綜合征的表現。
橋腦出血的診斷常較困難,但若出現典型的瞳孔縮小、交叉性癱瘓或四肢癱瘓等橋腦定位特徵時,較易診斷。
橋腦出血預後很差,多數病人在發病後24小時或12小時內死亡,少數病人可存活數天。

丘腦出血有何特點?
丘腦位於間腦的背側,為一對卵圓形的灰質塊。身體各種感覺傳導束都從這里經過,所以,丘腦是皮層以下管感覺的「司令部」。當一側丘腦受刺激時,對側半身會產生過敏或疼痛。如果一側丘腦被破壞,則對側半身深淺感覺障礙。
丘腦出血主要因腦膝狀體動脈或穿通支破裂引起。若出血量少,病人常常神志清楚或僅有輕度意識障礙。病灶對側感覺異常,疼痛或感覺喪失,但沒有偏癱。如果出血直接侵及內囊,往往出現偏癱。大量丘腦出血,則顱內壓升高,患者常有頭痛、嘔吐及昏迷等症狀。血腫破入腦室後,腰穿腦脊液為血性。
丘腦出血的眼球運動障礙具有特徵。主要為上視障礙,病人雙側眼球向內下方凝視,似乎老看著自己的鼻尖,猶如「落日狀」。瞳孔常常縮小,對光反射減弱或消失。血液破入第三腦室後,病人雙眼則向偏癱一側凝視,這種眼球位置異常和運動障礙是診斷丘腦出血的可靠依據。少數病人因錐體系統受影響,可有病灶對側不隨意運動。
丘腦出血的預後與出血灶的大小有關。若出血灶較大,血液穿破到腦室,引起腦干損傷,顱內壓升高,發生腦疝時,預後不佳。丘腦出血的死亡率約佔50%。
丘腦出血單純依靠臨床表現,診斷較困難。頭顱CT掃描,診斷准確率較高。

腦葉出血有何特點?
腦葉出血即大腦皮質下白質內出血,多由動靜脈畸形破裂引起。半數以上病例有高血壓病史。出血可發生於額、頂、顳、枕、島葉的任何部位,但以頂、顳葉出血者較多。
腦葉出血後,主要表現頭痛、嘔吐、抽搐、失語、視野缺失、偏身感覺及運動障礙等。但由於各個腦葉都有自己的特殊神經功能,所以臨床表現及其程度,主要取決於出血的部位。
額葉出血以精神障礙為主,並常伴有輕微錐體束損害的症狀和體征。主側半球受損可有運動性失語。顳葉出血起病時,主要表現病灶側劇烈頭痛、惡心、嘔吐。出血破入蛛網膜下腔後,可出現全頭痛,頸項強直,克尼格氏征陽性,臨床上很像蛛網膜下腔出血。頂葉出血主要表現為不均等偏癱,多為下肢重於上肢及面部,或上下肢癱重於面部,半身感覺障礙以及體像障礙、失用症等。枕葉出血以視野改變為主。主要為同向偏盲。血腫大時,可出現海馬回疝,表現意識障礙,去大腦強直,雙眼下視,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等腦干受損的症狀和體征。
總之,相比起來,腦葉出血有以下特點:
(1) 由於腦葉出血不像內囊出血容易累及運動傳導束,偏癱發生率低。
(2)血腫部位距腦室較遠,造成顱內高壓和腦干受壓機會較少,昏迷發生率低。
(3)腦葉出血容易早期破入蛛網膜下腔,腦膜刺激征多。
(4)腦葉出血經過及時治療,預後較好。

如何診斷小量腦出血?
小量腦出血是指出血量小於10毫升的大腦半球出血,臨床也較常見。據報道約占同期住院腦出血病人的24%,但由於出血量少,臨床症狀輕,表現不典型,所以極易誤診。
小量腦出血尚無統一診斷標准,以下幾點可作為參考依據:①中老年人,在劇烈活動或情緒激動時突然發生頭痛者。②高血壓病人,突然血壓升高,伴有頭痛;病情好轉後,血壓又很快恢復正常者。③既往無卒中史,常為首次發病。突然出現輕微面癱、偏癱、感覺障礙等局灶性神經症狀者。④無意識障礙,嘔吐,頸項強直及雙側巴氏征陽性。
腰椎穿刺作腦脊液檢查,對診斷小量腦出血會有幫助。但腰穿正常者,亦不能完全排除。因為有10%以上的病人,由於血液未破入腦室及蛛網膜下腔,腰穿腦脊液檢查為陰性。
CT檢查是確診小量腦出血安全可靠的方法。它不僅可顯示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是否破入腦室或蛛網膜下腔,而且還可顯示中線是否移位,腦室受壓情況等。
小量腦出血一般預後較好。但若出血部位靠近腦中線結構,或者病程中再次出血,同樣可危及生命。因此,應嚴密觀察病情,積極進行治療,防止繼續出血或再出血。

腦出血時應用脫水劑的原則是什麼?
腦出血的急性期常有腦水腫,顱內壓增高,甚至導致腦疝形成,因此,應及時應用脫水劑以降低顱內壓,控制腦水腫。其脫水劑的應用原則是:
(1)根據病人的臨床症狀和實際需要,決定脫水劑的用量和用法。並密切觀察顱內壓的動態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葯。
(2)有意識障礙者,提示病灶范圍較大,中線結構已受影響,可給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靜脈滴注,6小時1次,並觀察病情和意識障礙的動態改變,注意用葯後症狀是否緩解,以便調整用量和用葯間隔時間。
(3)若病人昏迷程度加深,腱反射和肌張力逐漸降低,出現對側錐體束征或去大腦強直樣反應時,為病灶擴大或中線結構移位加重的徵象。除應給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靜脈滴注,進行積極的脫水治療外,並應加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靜脈滴注,每日1~2次,以上兩葯可同時或交替應用。
(4)臨床症狀較輕,病人神志清楚,無劇烈頭痛、嘔吐,眼底檢查未見視乳頭水腫者,可暫不用脫水劑。相反,如有劇烈頭痛或嘔吐,可試給50%葡萄糖60毫升靜脈注射,並密切觀察用葯效應。若症狀改善,說明確有顱內壓增高。如果頭痛、嘔吐等症狀未減輕,可能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刺激所致,宜用止痛或鎮靜劑。對此類病人,一般主張暫時不用甘露醇,以免干擾顱內高壓的穩定性。
(5)脫水劑一般應用5~7天。但若合並肺部感染或頻繁癲癇發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腦水腫加重,脫水劑的應用時間可適當延長。
(6)應用脫水劑的過程中,既要注意是否已達到了脫水的目的,又要預防過度脫水所造成的不良反應,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壓,電解質紊亂及腎功能損害等。

常用的脫水劑有哪幾種?
腦血管病人往往伴有腦水腫,尤其是腦出血者更為明顯,若不及時治療可使病情加重,甚至發生腦疝,而危及生命。因此,為了消除腦水腫,可根據病情選擇脫水劑。脫水劑按其葯理作用不同,臨床上分為三大類。
(1)高滲脫水劑該類葯物輸入人體後,可提高滲透壓,使之高於腦組織,造成血漿與腦組織之間的滲壓梯度,水就逆滲壓梯度移動,從腦組織移入血漿,使腦組織脫水,顱內壓降低。這類葯物主要包括20%甘露醇,30%山梨醇,尿素,高滲葡萄糖等。臨床上以20%甘露醇和5 0%葡萄糖較常用。但由於甘露醇在體內的代謝產物,可轉化為葡萄糖,所以,對於糖尿病合並腦血管病的患者,應慎重使用。
(2)利尿劑 主要是通過利尿作用使機體脫水,從而間接地使腦組織脫水。同時,還可抑制N a�+進入正常和損傷的腦組織與腦脊液,降低腦脊液的形成速率,減輕腦水腫。利尿劑包括速尿,利尿酸鈉,雙氫克尿噻,氨苯喋啶,醋氮醯胺等,以速尿和雙氫克尿噻較為常用。
(3)類固醇葯物具有良好的抗利尿作用,且作用溫和而持久。尤其適應於全身應激功能低下或伴有休克現象的患者。常用葯物有地塞米松和氫化考的松。但

7、腦瘤的發病原因是因為什麼呢?

腦腫瘤即各種腦腫瘤,是神經系統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對人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一般分為原發和繼發兩大類。原發性腦腫瘤可發生於腦組織、腦膜、顱神經、垂體、血管殘余胚胎組織等。繼發性腫瘤指身體其它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或侵入顱內形成的轉移瘤。
近年來,腦腫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據統計,腦腫瘤約佔全身腫瘤的5%,占兒童腫瘤的70%,而其它惡性腫瘤最終會有20-30%轉入顱內,由於其膨脹的浸潤性生長,在顱內一旦據一定空間時,不論其性質是良性還是惡性,都勢必使顱內壓升高,壓迫腦組織,導致中樞神經損害,危及患者生命。
腦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20-50歲為最多見。少兒以顱後窩及中線腫瘤較多見,主要為髓母細胞瘤,顱咽管瘤及室管膜瘤。成人以大腦半球膠質瘤為最多見,如星形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室管膜瘤等其次為腦腫瘤、垂體瘤及顱咽管瘤、神經纖維瘤、海綿狀血管瘤、膽脂瘤等。原發性腦腫瘤發生率無明顯性別差異,男稍多於女。
腦腫瘤形成的病因病機:傳統中醫認為,腦腫瘤的形成是由於內傷七情,使臟腑功能失調,加之外邪侵入,寒熱相搏,痰濁內停,長期聚於身體某一部位而成。專家們博採眾家之長,經過潛心研究,將腦瘤的發病原因概括為內外兩種,即內為素質因素或易感因素,外為誘發因素或為助長因素,但一不會發病。 他認為腦腫瘤屬祖國醫學的「頭痛」、「頭風」等范疇,究其發病原因,主要為腎虛不充,髓海失養,肝腎同源,腎虛肝亦虛,肝風內動,邪毒上擾清竅,痰蒙濁閉,阻塞腦洛,血氣凝滯,「頭為諸陽之會」總司人之神明,最不容邪氣相犯,若感受六淫邪毒,直中腦竅或邪氣客於上焦,氣化不利,經脈不通,瘀血、瘀濁內停,內外全邪,上犯於腦,並留結而成塊,發為腦瘤。腫瘤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有兩類基因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一類是腫瘤基因,另一類是抗腫瘤基因。抗腫瘤基因的活化和過渡表達誘發腫瘤形成,抗腫瘤基因的存在和表達有助於抑制腫瘤的發生。腫瘤基因可以存在於正常細胞中,不表達腫瘤特性,當這樣細胞受到致瘤因素作用時,如病毒、化學致瘤和射線等,細胞中的腫瘤基因被活化,細胞的表型發生改變,腫瘤性狀得以表達,這些細胞迅速擴增,從而形成真正的腫瘤實體,目前認為,誘發腫瘤發生的因素有:遺傳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致瘤病毒。
腦腫瘤的好發病位:腦腫瘤的發生部位往往與腫瘤類型有明顯關系,膠質瘤好發於大腦半球,垂體瘤發生於鞍區、聽神經瘤發生於小腦橋腦角,血管網織細胞瘤發生於小腦豐球較多,小腦蚓部好發髓母細胞瘤等。
腦腫瘤的臨床表現:視其病理類型,發生部位,主要速度之不同差異很大,然 其同特徵有三:1、顱內壓增高;2、、局限性病灶症狀;3、進行性病程。
(一)顱內壓增高症狀約佔90%以上腦瘤患者中出現,其表現為:
1、頭痛、惡心、嘔吐、頭痛多位於前額及顳部,為持續性頭痛陣發性加劇,常在早上頭痛更重,間歇期可以正常。
2、視乳頭水腫及視力減退。
3、精神及意識障礙及其他症狀:頭暈、復視、一過性黑朦、猝倒、意識模糊、精神不安或淡漠,可發生癲癇,甚至昏迷。
4、生命體征變化:中度與重度急性顱內壓增高時,常引起呼吸、脈搏、減慢,血壓升高。
(二)局部症狀與體征:主要取決於腫瘤生長的部位,因此可以根據患者特有的症狀和體征作出腫瘤的定位診斷。
(1)大腦半球腫瘤的臨床症狀:
1、精神症狀:多表現為反應遲鈍,生活懶散,近記憶力減退,甚至喪失,嚴重時喪失自知力及判斷力,亦可表現為脾氣暴躁,易激動或欣快。
2、癲癇發作:包括全身大發作和局限性發作,以額葉最為多見,依次為顳葉、頂葉,枕葉最少見,有的病例抽搐前有先兆,如顳葉腫瘤,癲癇發作前常有幻想,眩暈等先兆,頂葉腫瘤發作前可有肢體麻木等異常感覺。
3、錐體束損害症狀:表現為腫瘤對側半身或單一肢體力弱或癱瘓病理征陽性。
4、感覺障礙:表現為腫瘤對側肢體的位置覺,兩點分辨覺,圖形覺、質料覺、實體覺的障礙。
5、失語:分為運動性和感覺性失語。
6、視野改變:表現為視野缺損,偏盲。
(2)蝶鞍區腫瘤的臨床表現:
1、視覺障礙:腫瘤向鞍上發展壓迫視交叉引起視力減退及視野缺損,常常是蝶鞍腫瘤患者前來就診的主要原因,眼底檢查可發現原發性視神經萎縮。
2、內分泌功能紊亂:如性腺功能低下,男性表現為陽萎、性慾減退。女性表現為月經期延長或閉經,生長激素分泌過盛在發育成熟前可導致巨人症,發肓成熟後表現為肢端肥大症。
(3)松果體區腫瘤臨床症狀:
1、四疊體受壓迫症狀: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即:視障礙,瞳孔對光反應和調節反應障礙,耳鳴、耳聾;持物不穩,步態蹣跚,眼球水平震顫,肢體不全麻痹,兩側錐體束征;尿崩症,嗜睡,肥胖,全身發育停頓,男性可見性早熟。
(4)顱後窩腫瘤的臨床症狀:
1、小腦半球症狀:主要表現為患側肢體共濟失調,還可出現患側肌張力減弱或無張力,膝腱反射遲鈍,眼球水平震顫,有時也可出現垂直或旋轉性震顫。
2、小腦蚓部症狀:主要表現為軀乾性和下肢遠端的共濟失調,行走時兩足分離過遠,步態蹣跚,或左右搖晃如醉漢。
3、腦干症狀:特徵的臨床表現為出現交叉性麻痹,如中腦病變多,表現為病變側動眼神經麻痹,橋腦病變,可表現為病變側眼球外展及面肌麻痹,同側面部感覺障礙以及聽覺障礙,延髓病變可出現同側舌肌麻痹、咽喉麻痹、舌後1/3味覺消失等。
(4)小腦橋腦角症狀:常表現為耳鳴,聽力下降,眩暈,顏面麻木,面肌抽搐,面肌麻痹以及聲音嘶啞,食水嗆咳,病側共濟失調及水平震眼。
(三)進行性病程,腫瘤早期可不出現壓迫症狀,隨著瘤體的增大,臨床常表現不同程度的壓迫症狀,根據腫瘤生長部位及惡性程度的高低,腫瘤增長的速度快慢不同,症狀進展的程度亦有快有慢。
腦腫瘤的治療:
日前,國內外對腦腫瘤的治療多採用手術,化療、放療、X刀、γ刀等,但大多難以治癒,惡性腫瘤病程短,發展快,根據惡性程度高低手術切除的多少或放化療的敏感度,復發有早有晚,生長在腦干、丘腦等重要部位的腫瘤難以手術或不能手術,X刀,放射等治療後的腫瘤可有縮小或短時間內控制增長以後瘤體不再生長、再復發,良性腫瘤病程較長,生長緩慢,手術完全切除的不易復發,但生長在腦乾等重要部位的腦瘤手術只能部分或大部分切除,手術後瘤體還會再復發、再生長、顱內惡性腫瘤手術後放、化療平均存活率不足一年,偏良性的膠質瘤,垂體瘤、顱咽管瘤、膽脂瘤等顱內良性腫瘤手術不易切除干凈,γ刀、X刀、放射治療並不可能徹底殺死腫瘤,因此大部分患者手術後仍然會再復發。
專家組博採眾家之長,把中醫宏觀的產體證施治同現代醫學的微觀分析結合,從中醫角度對腦腫瘤潛心研究30餘年,對腦腫瘤的發病機理及治療方法,以其突破中醫理論的獨特見解,得到醫學界的關注和社會的廣泛承認,他認為:目前國內外對治療腦腫瘤的方法雖多,但大多難以治癒,大部分患者仍會復發。腦腫瘤的發生及其造成的不同程度頭痛、頭暈、癱瘓,聽力,視力功能障礙等症,大都是肝腎功能不足的常見症狀,肝氣筋藏血、腎藏精、1/2主骨通髓、髓通於腦,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作用,病理上相互影響,為攻克腦腫瘤治療的難點,他根據中醫理論,結合中西醫診斷,認真研究病理資料,潛心探索中醫驗方,將中醫理論與現代醫學有機結合,經過反復實踐研究論證,突破傳統中醫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的方法,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超前抗腦瘤理論。他根據腦瘤的類型部位,病理,癥候等不同情況,辨證施治,在治療用葯上從調補肝腎治起,以平肝熄風,補腎健腦,另取中葯升降沉浮之性,調節機體升清降濁之功能,並用軟堅散結,活血化瘀之法。從而使作用於腫瘤的中葯歸經入腦,以達病灶,並使敗退的腫瘤細胞上行於汗,下解於二便,使葯入有門,病出有路,經過不懈努力,從上千種中葯中篩選出幾十味天然中草葯材,經過進一步對葯物的調理、加工、提取、升華,最終研製出能有效殺滅或抑制腫瘤細胞,而且不傷正常組織,可以功補兼施的抗瘤系列中葯內服,該系列葯能夠順利通過血腦屏障,沿經絡直達病灶,有選擇性的導彈性進入瘤體,封閉瘤體組織血液循環,阻斷瘤體的血氧供應,切斷瘤體的惡變信使,抑制腫瘤細胞復制和轉錄。該系列葯對各類型膠質瘤、垂體瘤、腦腫瘤、顱咽管瘤,膽脂瘤、神經纖維瘤、松果體瘤、海綿狀管瘤、神經鞘瘤、脊索瘤、腦轉移瘤等顱內良、惡性腫瘤療效顯著,使腫瘤細胞喪失繁殖能力,從而使瘤體逐漸縮小、鈣化或消失。

腦腫瘤的10大早期信號是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多數人對腦瘤缺乏了解,有許多病人沒有及時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而斷送了生命,故應引起人們的重視現將腦瘤的10大早期信號分述如下。
(1)頭痛:性質多較劇烈,常在清晨發作,有時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輕度活動後頭痛就會逐漸緩解或消失。
(2)嘔吐:由於顱內壓力的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樞受到刺激,從而出現嘔吐,嘔吐多在頭痛之後出現,呈噴射狀。
(3)視力障礙:顱內壓增高時會使眼球靜脈血迴流不暢,導致淤血水腫,損傷眼底視網膜上的視覺細胞,致視力下降。
(4)精神異常:位於大腦前部額葉的腦瘤可破壞額葉的精神活動,引起興奮、躁動、憂郁、壓抑、遺忘、虛構等精神異常表現。
(5)單側肢體感覺異常:位於腦半球中部的頂葉,專管感覺,該部位腫瘤常會導致單側肢體痛、溫、震動、形體辨別覺減退或消失。
(6)幻嗅:顳葉部腫瘤可在其刺激下出現幻嗅,即可聞到一種並不存在的氣味,如燒焦飯或焦橡膠等氣味。
(7)偏癱或踉蹌步態:小腦部病變更具特異性,即患者常在頭痛、嘔吐、視物障礙之後,出現偏癱或踉蹌的醉酒步態。
(8)耳鳴、耳聾:此種多在打電話時發覺,即一耳能聽到,另一耳則聽不到。該表現多是聽神經瘤的先兆。
(9)巨人症:多見於腦垂體瘤。表現為病人生長迅速,出現肢端肥大症(大下巴、大鼻子、口唇、舌頭均肥大、手足異常粗大)。
(10)幼兒生長發育停止:常見於顱咽管瘤。臨床表現為十五六歲身材只有五六歲高,性徵亦不發育,肚皮上堆滿脂肪,看上去大有「少年發福」之勢。
綜上所述,腦瘤表現多種多樣,故當出現上述徵象時應速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目前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和磁共振成像對腦瘤均能早期做出確切診斷。

8、1,中風分哪幾種呀?

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由於本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以及並發症多的特點,所以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並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預防中風的重要性已經引起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醫學家們正從各個方面探索中風的預防措施。

1、 高血壓是發生中風最危險的因素,也是預防中風的一個中心環節,應有效地控制血壓,堅持長期服葯,並長期觀察血壓變化情況,以便及時處理。

2、 控制並減少短暫性腦血管缺血發作(即一過性偏肢麻木、無力或眩暈、復視、吞咽困難、走路不穩等症狀)是預防中風關鍵的一個環節。一旦小中風發作,須立即抓緊予以系統治療,就有可能避免發生完全性中風。

3、 重視中風的先兆徵象,如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時,就應採取治療措施,避免中風的發生。

4、 消除中風的誘發因素,如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等,應自我控制和避免。

5、 及時治療可能引起中風的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滯血症、A性行為、肥胖病、頸椎病等。

6、 飲食要有合理結構,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製品、蔬菜和水果。應忌煙,少酒,每日飲酒不應超過100毫升(白酒)。定期有針對性地檢查血糖和血脂。

7、 堅持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能促進膽固醇分解從而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並能解除精神緊張和疲勞。

8、 要注意心理預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做到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壓急劇升高,引發腦血管病。

中風患者在氣候變化時應當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不要用腦過度;平時外出時多加小心,防止跌跤;起床、低頭系鞋帶等日常生活動作要緩慢;洗澡時間不宜太長;注意治療原發病,防止再發腦血管病。根據不同病因,堅持治療,定期復查必要的項目。為防止再發,以上注意事項均應予以足夠重視。

如果你擔心中風,就必須立刻做到下面四件事:

1.多吃蔬菜和水果 每天至少吃五種或更多,其中一定要有紅蘿卜才行。

每周吃五次或五次以上紅蘿卜的人,比每個月只吃一次或不到一次紅蘿卜的人,要少68%罹患中風的危險!這是哈佛大學追蹤90,000位女護士長達八年之後,所得到的結果。另外,菠菜也是很有效的預防中風的食物。紅蘿卜和菠菜的保護功效是因為它們富含β-胡蘿卜素的緣故。據研究指出,每天攝取15-20毫克β-胡蘿卜素的人,和每天只攝取6毫克的人相比,二者的中風機率相差得很明顯。

像胡蘿 、菠菜和其他各種富含β-胡蘿卜素的蔬菜之所以能預防中風,是因為胡蘿卜素能夠防止膽固醇被氧化成有害的形態,進而堆積在血管內,造成血液凝塊。更重要的是,血液中若含有大量β-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可以幫助你免於中風而死亡,或減少中風所造成的神經傷害,並且加速身體復原!這是布魯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檢驗了八十位中風病人病發後二十四小時內的血液之後,所得到的結論。這是因為當你中風,也就是腦部缺氧的時候,你的腦部細胞功能開始發生障礙,最嚴重的情況就是腦神經細胞受傷。但是如果你血液中含有許多維生素A,它就能夠在各種細胞病變發生的時候加以阻止,因而減輕腦部受損的程度或死亡的機會。

2.每周至少吃三次魚,尤其是富含omega-3脂肪的魚。

如果你的血液中含有大量omega-3脂肪酸,你中風的機會就比較少一點;而且即使中風,傷害也會比較小。荷蘭最近的研究發現,年齡在60-69歲之間,每周至少吃一次魚的人,那些不吃魚的人,在往後十五年內中風的機會要少一半。

日本所進行的一連串研究也發現,每天吃9盎司魚肉的漁民,比每天只吃3盎司魚肉的農夫,因中風而致死亡的機會要少25-40%。

這是因為神奇的omega-3脂肪酸能夠調節血液的狀態,使血液較不容易形成凝塊,進而防止大腦血管阻塞。如果你的年齡已大到會令你擔心自己的血管阻塞,你不妨想像一下這種情況:當你服下魚油以後,它就會在你的細胞膜內停留。這種充滿魚油的細胞較富彈性,有如液體般的柔軟。也就是說,像這種柔軟形態的細胞比較容易擠過狹窄收縮的血管,把氧氣運送給腦部和心臟的細胞。這種巧妙的變化可以救你一命,特別是當你的血管已經老化和受阻塞的時候。

順便一提的是,吃飽和動物性脂肪的作用恰恰相反,會使細胞膜變得更僵硬。因此,為了預防中風和心臟血管疾病,最好別吃這一類的脂肪。

3.控制鹽的攝取量。

即使鹽不會使你的血壓上升,它也可能對腦部組織有害,引起微小的中風。曾有人用老鼠做實驗,分別喂給它們高鹽和低鹽的飲食。吃高鹽飲食的老鼠在十五周內,竟然全部中風死掉,雖然它們的血壓並沒有升高;而吃低鹽飲食的老鼠只有12%因中風而死掉。吃高鹽飲食致死的老鼠,則因一連串輕微中風,最後導致腦部組織壞死和動脈受損。

4.不妨考慮喝茶,尤其是喝綠茶。

記住,採取這些行動,能夠在你萬一中風時,減輕你神經的受傷程度,並降低死於中風的機會。

中風(急性腦血管病)

急性腦血管病俗稱中風、卒中,臨床表現以突然昏倒(或不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語困難為主要特徵。
中風與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組成現今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特別是腦血管疾病的診斷困難較多,而治療葯物和方法卻較少,嚴重影響健康和壽命。

急性腦血管病常見類型:
(1) 腦出血;
(2) 蛛網膜下腔出血;
(3) 腦梗塞(包括腦血栓形成);
(4)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稱為小卒中)。
腦血管病分缺血性,包括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出血性,包括腦溢血、珠網膜下腔出血。

中風病人多有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病史,一旦發生中風,治療起來就比較麻煩,即使搶救脫險,也多遺留偏癱等後遺症,長期不愈。而早期發現,及早採取措施,常可防止產生嚴重後果。那麼,中風有哪些預兆呢?
中風病人往往先出現一側面部或手腳突然感到麻木或軟弱無力,嘴角歪斜,流口水;突然出現暫時性說話困難或聽不懂別人說話的意思;暫時性的視力模糊或看不見東西;突然感到眩暈或搖晃不穩,甚至暈倒;沒有明顯原因的嗜睡;個性或智力方面的突然改變;出現無法解釋的頭痛等。凡有以上症狀的任何一項或幾項都應該讓病人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靜,不要緊張、激動、恐懼、煩躁,如能叫急救車或請醫生來診查更好。如沒有條件,需到附近醫院就診時,應用擔架抬到車上,路上應防止顛簸。病人不能用力,要躺平,頭向一側歪,防止嘔吐物嗆入氣管內。
中風是由腦血管病變引起的腦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表現的一種病變。可分為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兩大類。腦溢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屬於出血性中風;腦栓塞和腦血栓形成屬於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的臨床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狂躁、嗜睡、昏迷或偏癱;缺血性中風的臨床表現為半身癱瘓、半身感覺缺失、失語、視覺失常等。
養生指南:
一.防治原發疾病:高血壓病越久,血管硬化越明顯,極易發生中風。平時應經常檢測血壓,堅持服葯,盡可能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冠心病常因心律失常而造成心臟泵血能力減退,使腦血流緩慢而容易發生缺血性中風。高脂血症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及血液粘稠度增高。糖尿病會使動脈壁硬化及血液粘稠度增高。二者均可誘發中風。因此,有效地控制防治原發疾病,是預防中風發生的重要關鍵。
二.調暢情志:輕松、愉快的情緒,能有效地防止高血壓病等原發疾病病情的加劇。
可通過聽輕音樂,與年青人交談來分散注意力。不要看緊張、恐怖的影視。遇事不可發怒,注意勞逸結合。早晨空腹上街買菜及鍛煉時應先吃些點心,以防止低血糖及腦血栓形成的發生。天氣變化明顯,特別是突然變冷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導致病情惡化。應多加衣服保暖。
三.戒煙忌酒:吸煙及酗酒,會進一步損害心臟功能,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血脂,極易誘發中風。
四.保持大便通暢:平時應保持大便通暢,不宜在大便時怒張,以免腹壓增高,腦血流量急驟上升而發生腦溢血。
五.飲食調攝: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蔬菜及水產品,如青菜、蘿卜、海帶、紫菜等。
宜少食多餐。要攝入足夠的食物纖維及潤腸食物,禁食肥肉及動物內臟,不可吃刺激性強的蔥、椒、咖啡等。少吃精製糖、蜂蜜、水果糖、糕點等。食鹽量限制在每天4克以內,能防止水分瀦留,減輕心臟負擔。
六.體育鍛煉:選擇打太極拳、散步、氣功等項目進行鍛煉。不可整日卧床,卧床久則會使血流減慢而產生缺血性中風,亦不利於中風後機體功能的逐漸恢復。
七.及時就醫:如發現走路不穩、肢體一側無力、口角歪斜、唇麻、握物落地時,可能有腦血管痙攣或小中風,應及時就診,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中風後的語言恢復 李珊 主任醫師
半數以上的中風病人不會說話或說話不清楚或雖能自發說話,但答非所問且聽不懂別人說話的意思等。這些都是中風引起的語言障礙。醫學上將中風病人的語言障礙分為失語症與構音障礙兩大類。前者又分為運動性失語、感覺性失語、混合性失語、命名性失語等。
運動性失語又稱表達性失語,病人雖能聽懂別人的語言(口頭的、書面的),但不能用口語或書寫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如果病人完全不能講話叫完全性運動性失語症;如果病人只能說簡單語句而不會說復雜語句,叫不完全性運動性失語症。
感覺性失語症又稱接受性失語症,病人雖有說話能力,但不懂別人的話意和自己的話意,講話內容雜亂無章或斷斷續續,經常答非所問,用詞錯誤,無法進行正常交談。
混合性失語既有運動性失語又有感覺性失語。病人既聽不懂別人說話時的意思又不會說。
命名性失語病人雖能說出物品的用途,但不能講出該物品的名稱。有時偶而說出物品的名稱,但瞬間就忘記,故又稱健忘性失語。
失語症的病變都在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目前尚無特效葯物專作用於語言中樞。積極治療原發病,大多數病人之失語可隨原發病變的好轉而逐漸恢復。特殊的功能訓練對失語症病人的順利康復十分重要。現在認為語言障礙的康復治療越早越好,在病後3個月內恢復較快,一年以後則難以再恢復。功能康復訓練包括發音訓練、短語訓練、會話訓練、朗讀訓練、復誦句子訓練、文字辨識、指出物品名稱、執行命令以及圖片、實物配對練習等。
對完全性失語症病人的康復訓練要像教小孩學說話一樣從學發音開始,如讓病人發「啊」音或用嘴吹口哨誘導發音。然後再說常用單字,如吃、喝、好、行等,或出示卡片,讓病人讀出上面的字。再依次教雙音詞、短語、短句、長句等。訓練時說話與視覺刺激結合起來,如說「吃」時與飯菜結合起來,或以看圖識字方法,說與看圖結合起來。不完全性運動性失語病人,能說出一些單字、片語、句子或說話不流利,病人常常有詞彙貧乏、講話緩慢、重復語言等。對這類病人要耐心地教,反復復述閱讀的故事,練習靈活性,鍛煉語言的運用技巧。
感覺性失語症病人的訓練要比運動性失語困難些。可運用視覺邏輯法、手勢方法進行訓練。如給病人端上臉盤,放好毛巾,並對病人說「洗臉」,病人雖不理解「洗臉」二字之意,但從邏輯上他會理解你是讓他洗臉。如此反復多日進行,久之就會使語言與視覺結合,語言功能得以恢復。手勢方法即家屬或陪護人用手勢與語言結合的方法來訓練病人。如讓病人「吃飯」,訓練者拿筷子以吃飯的動作多次示範,病人很快就會理解,從而主動拿筷子吃飯。
混合性失語症的病人功能訓練更困難,必須採取說、視、聽三結合的方法反復多次進行。如讓病人穿毛衣,則必須既說「穿毛衣」讓病人聽,又要指著准備好的毛衣,並作出手勢示意讓病人看。
中風引起的另一類語言障礙為構音障礙,主要表現為發音不準、吐字不清,語調、語速及節奏等異常以及鼻音過重等。康復方法必須盡早進行發音訓練,包括開始發音、持續發音、音量控制、音調控制等;發音器官的運動訓練,如唇、舌的運動以及軟顎抬高等;發音節奏訓練,包括重音訓練、語調訓練以及停頓練習等。這類病人多出現全身肌肉過度緊張,包括咽喉語言肌肉的過度緊張,通過呼吸訓練、呼吸控制及其他鬆弛療法,降低咽喉語言肌肉的緊張度,可為呼吸及發音打下基礎。通過心理行為或葯物進行鬆弛療法,降低語言肌的緊張度,也是這類病人的重要康復方法之一。
免費醫院網天天健康報編輯部

腦血管意外即中風,是由腦血管病變引起的腦部血液循環障礙。表現為同側的手足癱瘓,即偏癱。嚴重的可昏迷,抽搐,甚至喪命。
中風可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大類。
缺血性中風包括動脈硬化性腦血栓和腦栓塞兩種。動脈硬化性腦血栓佔中風病人的60%。動脈硬化後血管變為狹窄,血管壁不光潔,血流緩慢以致凝結,使部分腦組織缺血壞死。這種中風常見於高齡的老人,並常在睡眠時發生,一覺醒來,發現手足不聽使喚,起病後病情常有逐步發展的趨勢。腦栓塞是因其它部位形成的「栓子」,隨血液流到腦血管中阻塞腦血管,使部分腦組織缺血壞死。常見的「栓子」,如心房顫動的病人從心房中脫落下來的血栓;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病人,從心臟瓣膜上脫落下來的細菌栓子;長骨骨折時,進入血管的脂肪栓子;患潛水病時的氣栓等。腦栓塞的病人,都有其它疾病的基礎,發作突然。
出血性中風包括高血壓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兩種。高血壓腦出血見於長期高血壓病患者。在血壓波動較大時,大腦中動脈等處破裂發生腦出血,使部分腦組織壞死。這種中風多見於長期高血壓而未妥善治療者,並常在飲酒、激動、發怒或用力等情況下發作。腦出血病人常可迅速進入昏迷,如在橋腦部位出血,並多伴有高熱。蛛網膜下腔出血,多為腦底部的先天性動脈瘤破裂出血。這種出血常見於中青年人,甚至少年兒童。發作前可能有些頭痛,發作時劇烈頭痛、昏迷、抽搐。
腦血管意外的診斷不難,作腰椎穿刺檢驗腦脊液中有無血液,對鑒別是哪一種中風很有幫助。
腦血管意外發作時,應就地治療。對缺血性中風,主要治療措施是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參、阿司匹林等葯物。對於出血性中風,主要治療措施是降低顱內壓力,消除腦水腫,常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葯物。若疑為腦動脈瘤破裂,在病人情況允許時,可作腦血管造影檢查,有時可作手術治療。
手足偏癱是中風的主要後遺症,需及時應用針灸、推拿、導平療法等治療,加上適當鍛煉,可使病情改善。
預防中風,主要在於治療高血壓病,控制血壓在基本正常范圍之內。患者精神要樂觀,保持情緒的穩定。對年邁的老人宜作適當活動,不要長時間卧床。有短暫腦缺血症狀發作的人,應服些潘生丁或阿司匹林等,以預防腦血栓形成。

什麼叫中風 醫葯科普雜志《求醫問葯-開卷有益》作者: 華耀松
中風通常指急性腦血管病,亦稱腦血管意外、腦卒中。中風常分為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及混合性中風。
缺血性中風 包括: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臨床症狀通常24小時內完全消失; 2.腦血栓形成,發病較緩慢,病情多呈進行性加重;3.腦栓塞,發病急驟,多為心臟或心臟以外的栓子突然脫落經血流至腦組織中,堵塞了血管;4.腔隙性梗死,為顱內小血管堵塞,病人症狀都不很嚴重,或無臨床症狀,常為多發,預後好。
出血性中風 包括:1.腦出血,多為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引起,並且進展迅速,常伴有意識障礙,多有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偏盲、失語等局限性體征;2.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由於先天性腦動脈瘤破裂、血管畸形和腦動脈硬化出血引起,出血都在腦表面蛛網膜下腔中,起病多為劇烈頭疼或伴有嘔吐,或有意識障礙,常為一過性頸部僵硬而無癱瘓等局限性體征或不明顯。
混合性中風 指頭顱CT掃描時或相繼出現出血和梗死的新鮮腦血管病灶。此種病人較少見。

完整版請看這里:http://doctor.u111.net/sljk/ybjb/shenjing/zhngfeng.htm.html

9、進行腰椎穿刺在等幾腰椎? 要如何定位?

哦,對了那個沒說定位標志,呵呵。
兩側骼嵴最高點的連線約平第4腰椎棘突,可作為腰椎穿刺的定位標志。
腰三腰四間隙或者腰四腰五,成人可以往上到腰二腰三間隙。因為:
1、在馬尾神經平面以下,不會傷到神經
2、此處棘突平直,棘突間間隙大,容易進針

10、腰穿 引起的癱瘓 腦炎 引起的癱瘓 兩者有何區別? 如何恢復?

腦膜炎

腦膜炎是一種嬌嫩的腦膜或腦脊膜(頭骨與大腦之間的一層膜)被感染的疾病。此病通常伴有細菌或病毒感染身體任何一部分的並發症,比如耳部、竇或上呼吸道感染。細菌型腦膜炎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疾病需及時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在數小時內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精神損傷。病毒型腦膜炎則比較嚴重但大多數人能完全恢復,沒有後遺症。

腦膜炎比較罕見,在美國,每年發病少於3000例,大多數為兩歲以下的嬰兒。開始的症狀類似感冒,如發熱、頭痛和嘔吐,接下來嗜睡和脖子痛,特別是向前伸脖子時痛。小孩子經常因弓後背時感到疼痛。有一類大腦炎會有暗紅色或淺紫色淤點布滿全身。兒童會因大腦炎導致囟門突出(嬰兒頭頂骨未合縫的柔軟的地方)。 腦膜炎可在居住一起的人中傳染,比如在學生宿舍內。腦膜炎,特別是細菌型腦膜炎很少暴發。盡管從1991年後暴發增加,但至今弄不清原因。

病 因

細菌性腦膜炎是因某種細菌傳染造成。分3種類型,即流感嗜血桿菌B型、腦膜炎奈瑟菌(雙球菌)和肺炎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美國大約80%是細菌性腦膜炎。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內或體表攜帶這些病菌井不侵害人體,他通過咳嗽或打噴嚏傳播。一些研究指出人們最易在患感冒時被病菌傳染,因為鼻子發炎使細菌進入身體變得極為容易。

結核性腦膜炎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腦膜非化膿性炎症,約佔全身性結核病的6%。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經血播散後在軟腦膜下種植形成結核結節,結節破潰後大量結核菌進入蛛網膜下腔。近年來,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趨勢。早期診斷和治療可提高療效,減少死亡率。

病毒性腦膜炎可由幾種病毒引起,包括幾種與腹瀉有關的病毒,其中之一可能是被大田鼠等咬後感染。還可由真菌引起。最為常見的一種是隱球菌,可在鴿子類中找到。健康人不易患與真菌有關的腦膜炎,但對那些HIV病毒感染的人則不一樣,這是一種可以引起艾滋病的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

診斷與檢查

確診腦膜炎應做腰穿術,或脊柱穿刺。為使這種操作引起的疼痛緩和些,應在醫院內麻醉後進行。用一根針沿脊柱上的兩塊骨頭之間刺人取一點骨髓樣品。本來清的腦脊液液體變混濁或出現化膿的細胞,就應懷疑患腦膜炎,此時將需做特別的肌體檢查。 血樣、尿樣和眼、鼻分泌物體將被採集。因為此病發展迅速,治療應立即進行,甚至應在檢查結果出來之前進行。

治 療

細菌性腦膜炎是一種有 生命危險的疾病,應立即治療。症狀出現就應馬上去急診。常規治療 如果患上腦膜炎,你應到醫院就醫直至感染完全被根除,大約需2周時間。如果你感染上細菌型腦膜炎,將會使用大劑量抗菌葯物,可能用靜脈注射。抗生素被廣泛採用治療細菌性腦膜炎。因為抗生素對病毒性腦膜炎不起作用。還經常採用輸液和休息療法。 因為腦膜炎是傳染性的,所以你將會被放到隔離房間至少48小時。如果因為腦膜炎使你對光敏感,住的房間將被弄暗。你應攝取大量液體並服用阿司匹林以減輕發熱和頭痛。 醫生可能需要給病人感染的鼻竇部和乳突導流(耳朵後的骨頭處)以防止再感染。 如果你患的是肺炎雙球菌性腦膜炎,醫生可能會為較多和你接觸的人進行預防性抗生素注射。當一次小的流行腦膜炎發生時部分人將會注射用來對付雙球菌腦膜炎的疫苗,同樣私人海外旅行到一個腦膜炎流行危險區,比如非洲撒哈拉沙漠邊。進一步說,用疫苗對付6型流感嗜血桿菌是現在兒童時代免疫的固定措施。 輔助治療 因為腦膜炎發病快且有生命危險,所以在採用選擇療法前應接受急診治療。選擇療法的意圖是幫你恢復身體和重建免疫系統以防復發。進行生物反饋療法,進行全身治療或看中醫。中醫可能建議你針刺和針壓法,或結合中草葯療法以增加免疫力。按摩師或按骨術師也可以幫你恢復體力。

營養及飲食

保持健康的免疫系統和防止再次感染腦膜炎,應食用低脂肪、高纖維有營養的食譜,盡量避免吃糖和加工食物,維生素也很有作用。維生素A(每天2500~10000國際單位),復方維生素B(500毫克一天3次服用),維生素C(每天500~2000毫克)。

腦膜炎的鑒別診斷

1.化膿性腦膜炎:其中最易混淆者為嗜血流感桿菌腦膜炎,因其多見於2歲以下小兒,腦脊液細胞數有時不甚高。其次為腦膜炎雙球菌腦膜炎及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鑒別除結核接觸史、結素反應及肺部X線檢查可助診斷外,重要的還是腦脊淮檢查,在細胞數高於外,重要的還是腦脊液檢查,在細胞數高於1000×106/L(1000/mm2),且分類中以中性多形核粒細胞佔多數時,自應考慮化膿性腦膜炎;但更重要的是細胞學檢查。

2.病毒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主要是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腦膜腦炎及病毒性脊髓炎均可與結腦混淆,其中散發的病毒腦炎比流行性者更需加以鑒別。各種病毒性腦膜炎之診斷要點為:①常有特定之流行季節。②各有其特殊的全身表現,如腸道病毒可伴腹瀉、皮疹或心肌炎③腦脊液改變除細胞數及分類與結腦不易鑒別外,生化改變則不相同,病毒性腦膜腦炎腦脊液糖及氯化物正常或稍高,蛋白增高不明顯,多低於1g/L(100mg/dl)。④各種病毒性腦炎或腦膜炎有其特異的實驗室診斷 方法,如血清學檢查及病毒分離等(參閱各有關專章節)。輕型病毒腦炎和早期結腦鑒別比較困難,處理原則是:①先用抗結核葯物治療,同時進行各項檢查,如結素試驗、肺X線片等以協助診斷。②不用激素治療,如短期內腦脊液恢復正常則多為病毒腦炎而非結腦。③鞘內不注射任何葯物,以免引起腦脊液成分改變增加鑒別診斷之困難。

3.新型隱球菌腦膜腦炎:其臨床表現、慢性病程及腦脊液改變可酷似結腦,但病程更長,可伴自發緩解。慢性進行性顱壓高症狀比較突出,與腦膜炎其他表現不平等。本病在小鍺較少見故易誤診為結腦。確診靠腦脊液塗片,用墨汁染色黑地映光法可見圓形、具有厚莢膜折光之隱球菌孢子,沙保培養基上有新型隱球菌生長。

4.腦膿腫:腦膿腫患兒多有中耳炎或頭部外傷史,有時繼發於膿毒敗血症。常伴先天性心臟病。腦膿腫患兒除腦膜炎及顱壓高症狀外,往往有局灶性腦征。腦脊液改變在未繼發化膿性腦膜炎時,細胞數可從正常到數百,多數為淋巴細胞,糖及氯化物多正常,蛋白正常或增高。鑒別診斷藉助於超聲波、腦電圖、腦CT及腦血管造影等檢查。

5.但腦瘤與結腦不同處為: ①較少發熱。②抽搐較少見,即使有抽搐也多是抽後神志清楚,與晚期結腦患兒在抽搐後即陷入昏迷不同。③昏迷較少見。④顱壓高症狀與腦征不相平行。⑤腦脊液改變甚少或輕微。⑥結素試驗陰性,肺部正常。為確診腦瘤應及時作腦CT掃描以協助診斷。

典型的結腦診斷比較容易,但有些不典型的,則診斷較難。不典型結腦約有以下幾種情況:①嬰幼兒起病急,進展較快,有時可以驚厥為第1症狀。②早期出現腦實質損害症狀,表現為舞蹈症或精神障礙。③早期出現腦血管損害,表現為肢體癱瘓者。④同時合並腦結核瘤時,可似顱內腫瘤表現。⑤其他部位的結核病變極端嚴重,可將腦膜炎症狀及體征掩蓋而不易識別。⑥在抗結核治療過程中發生腦膜炎時,常表現為頓挫型。對於以上各種不典型垢情況,診斷需特別謹慎,防止誤診。

流行性腦膜炎的預防
(一)早期發現病人,就地隔離治療。
(二)流行期間做好衛生宣傳,應盡量避免大型集會及集體活動,不要攜帶兒童到公共場所,外出應戴口罩。
(三)葯物預防:國內仍採用磺胺葯,密切接觸者可用碘胺嘧啶(SD),成人2g/日,分2次與等量碳酸氫鈉同服,連服3日;小兒每日為100mg/kg。在流腦流行時,凡具有:①發熱伴頭痛;②精神萎靡;③急性咽炎;④皮膚、口腔粘膜出血等四項中二項者,可給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葯治療,能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流行。國外採用利福平或二甲胺四環素進行預防。利福平每日600 mg,連服5日,1~12歲兒童每日劑量為10 mg/kg。
(四)菌苗預防:目前國內外廣泛應用A和C兩群莢膜多糖菌苗。經超速離心提純的A群多糖菌苗,保護率為94.9%,免疫後平均抗體滴度增加14.1倍。國內尚有用多糖菌苗作「應急」預防者,若1~2月份的流腦發病率大於10/10萬,或發病率高於上一年同時期時,即可在人群中進行預防接種。

結核性腦膜炎對小兒智力有影響嗎?
結核性腦膜炎是小兒結核病中一種最嚴重的疾病,是全身性結核的一部分,是結核桿菌經血液循環進入腦組織所引起。
結核性腦膜炎早期表現為患兒精神狀態改變,如原來比較安靜的小兒變得煩躁好哭,或者本來活潑的小兒變得精神呆滯,不喜歡游戲。還可有低熱、食慾減退、嘔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現,年長兒可自訴頭痛。如果病情嚴重,小兒頭痛呈持續性並加重,嘔吐加重並可變為噴射性,逐漸出現喜睡,還可出現抽搐,抽搐停止後小兒神志清醒。病情進一步加重則出現昏迷,頻繁抽搐,四肢肌肉鬆弛、癱瘓。還可出現呼吸不規則,部分病人死亡。
結核性腦膜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規則,可出現腦積水、腦出血、肢體癱瘓、癲癇、失明、智力低下等嚴重後遺症。
預防結核性腦膜炎最基本方法是防止小兒受到結核菌感染,對小兒要做好預防接種,出生後即接種卡介苗,每隔3~4年復種,並避免接觸結核病人。當小兒出現反復低熱、咳嗽不易治癒時,應到醫院拍胸片,如確定為肺結核應徹底治療,以防向腦部擴散。如果小兒出現長期低熱,精神狀態發生改變,持續頭痛、嘔吐應到醫院檢查腦脊液,如果確診為結核性腦膜炎,要徹底、正規地治療,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化膿性腦膜炎會影響小兒智力嗎?
化膿性腦膜炎是小兒常見的,由各種化膿性細菌引起的腦膜炎症。以發熱、頭痛、嘔吐、煩躁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神經系統檢查和腦脊液檢查異常。由於小兒抵抗力較弱,血腦屏障發育未完善,細菌易進入大腦神經系統。一般為身體其他部位感染引起敗血症,細菌進入大腦所致。部分由於中耳炎、頭部外傷後感染,細菌直接進入腦膜所致。
兒童時期起病急,高熱可達39℃以上,小兒常訴劇烈頭痛,精神差,乏力,食慾減退,嘔吐頻繁。起病時小兒神志清醒,病情進展可發生嗜睡,神志模糊,言語雜亂,不能正確辨別方向,抽風,昏迷。病情嚴重者在發病後24小時內就出現抽風及昏迷。如果未及時治療,病情進展,小兒頸部僵硬,頭向後仰,背部僵硬,小兒整個身體向背後彎曲似「弓」樣,醫學上稱角弓反張。小兒還可出現呼吸不規則,甚至出現呼吸衰竭,部分小兒皮膚有出血點。
較小的病兒由於囟門還沒有閉合,骨縫可以裂開,所以症狀出現晚,先有發熱和呼吸道感染或腹瀉症狀,以後出現嗜睡、煩躁、易受驚嚇、尖聲哭叫、眼球固定,有時用手打頭,搖頭,往往到出現驚厥時才引起家長注意。
由於病變可引起腦膜粘連和腦實質的損害,因此可以出現顱神經麻痹、失明、聽力障礙、肢體癱瘓、癲癇及智力減退等後遺症。
本病的治療主要是根據腦脊液塗片和培養找到細菌,根據葯物敏感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抗生素使用要早,劑量要大,療程要夠,爭取減少後遺症的發生。還要對症處理高熱,控制抽風,減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還要使用激素減少顱內炎症粘連。 
由於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部分小兒可出現智力減退,另一部分小兒可出現失明,聽力減退,可以間接地影響小兒智力發育,所以要積極預防。小兒應加強營養,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腦炎流行期間少到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的小兒或成人,有感染時盡早到醫院治療,治療要徹底,防止發展成敗血症,甚至引起化膿性腦膜炎。

腦膜炎
腦膜炎(meningitis)可累有硬腦膜、蛛網膜和軟腦膜。硬腦膜炎(pachymeningitis)多繼發於顱骨感染。自從抗生素廣泛應用以來,此病之發病率已大為減少。軟腦膜炎包括蛛網膜和軟腦膜炎症,則頗為常見。因此目前腦膜炎實際上是指軟腦膜炎(leptomeningitis)而言。腦膜炎絕大部分由病原體引起,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腦膜炎是其中最主要的類型;少數則由刺激性化學葯品(如普魯卡因、氨甲蝶呤)引起。腦膜炎有3種基本類型:化膿性腦膜炎,淋巴細胞性腦膜炎(多由病毒引起),慢性腦膜炎(可由結核桿菌、梅毒螺旋體、布氏桿菌及真菌引起)。本節重點敘述化膿性腦膜炎。
1.急性化膿性腦膜炎 急性化膿性腦膜炎是軟腦膜的急性炎症,大量炎性滲出物積聚於蛛網膜下腔。其中流行性腦膜炎多在冬春季流行,其餘病原的腦膜炎則多為散發性。
病因和發病機制
急性化膿性腦膜炎的致病菌類型隨患者之年齡而異。在青少年患者中以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為主。該菌存在於病人和帶菌者的鼻咽部,借飛沫經呼吸道傳染,細菌進入上呼吸道後,大多數只引起局部炎症,成為健康帶菌者;僅小部分機體抵抗力低下的患者,細菌可從上呼吸道粘膜侵入血流,並在血液中繁殖,到達腦脊膜後引起腦膜炎。在冬春季可形成流行,稱為流行性腦膜炎。
新生兒腦膜炎最常見的病因是大腸桿菌,感染多來自產道。由於體內缺乏能中和病菌的IgM,入侵的大腸桿菌得以繁殖而致病。
流感桿菌腦膜炎多見於3歲以下之嬰幼兒。肺炎球菌腦膜炎在幼兒和老年人常見,其中幼兒的腦膜感染多來自中耳炎,而在老人則常為大葉性肺炎的一種並發症。
病理變化
肉眼觀,腦脊膜血管高度擴張充血,病變嚴重的區域,蛛網膜下腔充滿灰黃色膿性滲出物,覆蓋著腦溝腦回,以致結構模糊不清,邊緣病變較輕的區域,可見膿性滲出物沿血管分布。在滲出物較少的區域,軟腦膜往往略帶混濁。膿性滲出物可累及大腦凸面矢狀竇附近或腦底部視神經交叉及鄰近各池。由於炎性滲出物的阻塞,使腦脊液循環發生障礙,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腦室擴張。
鏡下,蛛網膜血管高度擴張充血,蛛網膜下腔增寬,其中有大量中性粒細胞及纖維蛋白滲出和少量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浸潤。用革蘭染色,在細胞內外均可找到致病菌。腦膜及腦室附近腦組織小血管周圍可見少量中性粒細胞浸潤。病變嚴重者,動、靜脈管壁可受累並進而發生脈管炎和血栓形成,從而導致腦實質的出血性梗死。
臨床病理聯系
急性化膿性腦膜炎在臨床上除了發熱等感染性全身性症狀外,常有一系列神經系統症狀,表現為:
(1)顱內壓升高症狀:頭痛,噴射性嘔吐,小兒前囟飽滿等。這是由於腦血管充血,蛛網膜下腔滲出物堆積,蛛網膜顆粒因膿性滲出物阻塞而影響腦脊液吸收所致,如伴有腦水腫,則顱內壓升高更加顯著。
(2)腦膜刺激症狀:頸項強直。炎症累及脊髓神經根周圍的蛛網膜、軟腦膜及軟脊膜,致使神經根在通過椎間孔處受壓,當頸部或背部肌肉運動時可引起疼痛,頸項強直是頸部肌肉對上述情況所發生的一種保護性痙攣狀態。在嬰幼兒,由於腰背肌肉發生保護性痙攣可引起角弓反張(episthotonus)的體征。此外,Kerning征(屈髖伸膝征)陽性,是由於腰骶節段神經後根受到炎症波及而受壓所致,當屈髖伸膝試驗時,坐骨神經受到牽引,腰神經根因壓痛而呈現陽性體征。
(3)顱神經麻痹:由於基底部腦膜炎累及自該處出顱的Ⅲ,Ⅳ,Ⅴ,Ⅵ,Ⅶ對顱神經,因而引起相應的神經麻痹征。
(4)腦脊液的變化:壓力上升,混濁不清,含大量膿細胞,蛋白增多,糖減少,經塗片和培養檢查可找到病原體。腦脊液檢查是本病診斷的一個重要依據。
結局和並發症
由於及時治療和抗菌素的應用,大多數患者可痊癒,病死率已由過去70%~90%降低到50%以下。如治療不當,病變可由急性轉為慢性,並可發生以下後遺症:①腦積水:由於腦膜粘連,腦脊液循環障礙所致;②顱神經受損麻痹:如耳聾,視力障礙,斜視、面神經癱瘓等;③腦底脈管炎致管腔阻塞,引起相應部位腦缺血和梗死。
暴發性腦膜炎球菌敗血症是暴發型流行性腦脊膜炎的一種類型,多見於兒童。本病起病爭驟,主要表現為周圍循環衰竭、休克和皮膚大片紫瘢。與此同時,兩側腎上腺嚴重出血,腎上腺皮質功能衰竭,稱為沃-弗(Waterhouse-Friederichsen)綜合片,其發生機制主要是大量內毒素釋放所引起的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患者腦膜變化輕微,病情凶險,一般在起病24小時內死亡。
2.結核性腦膜炎

與腰椎穿刺結構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