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盤架子、站樁、單操三者有什麼區別?
接樓上!! 1;盤架子 這是老一輩的說法, 是在套路中,提取一些精華。 有的配合低馬,練習身法和步法的靈活性 每門都有一些獨特的套路! 一般范指,基本功,入門基礎! 2,站樁 它就是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練的是形神,可以用,得意忘形,來認知 站樁,一般練的是一個人的功力, 還有下盤的穩定,在一門武術中,可以說是核心,類似大成拳一樣!王選傑說,站樁可以說是拳術裡面的內功!治病,養生,都有獨特的好處! 3,單操 一般是把一些核心技術,拿出來單獨練習 練的是,技術的熟煉度,和運用方法 可以一個人或兩個人對練習。 也是實戰初步的入站式!
2、大成拳實戰厲害嗎
大成拳是本能渾圓力,講究一確即發,發人於丈外!而修本能者多更重精神膽識!!其膽識相比混混地痞不止上百倍!且身心合一,勁極柔極剛,更助長了膽識意氣風發生活觀逢勃向上...!
3、您站樁的姿勢正確嗎?
我們都知道練大成拳(意拳)樁功有病治病、無病健身。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如果站樁姿勢有誤還有可能「沒病找病」。劉耀茂先生的這篇文章,根據人體脊拄構造,講了站樁治病和因站樁姿勢不當而致病的道理,相信對大家練功會有所幫助。——編者 正常成人的脊柱在前後方向上有四個生理彎曲,頸部凸向前叫頸曲;胸部凸向後叫胸曲;腰部凸向前叫腰曲;骶部凸向後叫骶曲,這種生理的彎曲是與人類直立生活相適應的。正常脊柱可做前屈。後伸、左右側曲。左右側旋轉等六個方向運動和環轉運動,運動范圍較大的地方是頸下部和胸腰交界處,脊柱的損傷和病變一般也多見子此。腰部有五節腰椎,共有五個椎間盤,椎間盤位於上下椎體之間。椎間盤由髓核、纖維環、軟骨板構成。還有四條韌帶,一為前縱韌帶,位於椎體前方;二為後縱韌帶,位於椎體後方;三為棘上韌帶,位於棘突之上;四為帶韌帶,位於相鄰兩椎板之間。椎間盤堅固而富有彈性,它有承受壓力、減少沖擊力之作用。椎間盤沒有血液供應,它的營養通過軟骨板的滲透與椎體進行交換,促進新陳代謝,所以椎間盤損傷後不好恢復,需長時間養護。 通過正確的站樁,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在站技擊樁時,步子半丁半八,兩足重量前三後七,兩臂有撐抱之力,內七外三,指端斜插,左右鉤擰,足趾抓地,雙膝撐拔,力向上提,足根似起非起,頭頂項豎,頂心暗縮。此時有三處要點需格外注意:1.下巴內收,好似夾一紙球,它加大了頸部向前的頸曲距離,擴大了頸椎的間隙;2.心口高微向內收,使胸部向後的胸曲加大;3.松胯提臀掖胯,臀部向下後方拉,腰椎間隙加大,特別是收臀掖胯把骶曲向後下拉,直至尾骨全部牽引.使骶曲加大。頸椎、胸椎、腰椎、尾骨間隙均勻拉開,符合脊柱正常的生理彎曲,因為椎間隙的擴大,增大了氣血的供養,使彈性的腰椎問盤在運動中的人為牽引下,得以良好的滋養,已有病變的會饅饅恢復原形,得以康復。 如果不按王薌齋先生傳授的樁法去練,不按前三後七重心站,不掖胯,重心加高,也許暫時覺著很舒服,但久而久之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為含胸之後胸椎間隙前面減小,後面加大,此時如下提臀大肌不掖胯,不按前三後七分配重量,腰椎將承受很大壓力,前間隙加大,後間隙減小,腰椎間盤長此畸形負荷必然導致變形而產生病變。發生病變的腰椎間盤,前厚後薄,在外因的誘發(如外傷、風寒、腎虛,甚至咳嗽等)下,極易使纖維環破裂,引起髓核向外突出,壓迫附近的脊神經根,痛苦之極,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直至成為廢人。 此外,按上面錯誤做法站樁,練出的絕不是王薌齋先生的功法,因為你不具備前三後七的單重,故爾做不出渾圓爆發力,只是枝節片面力。王老先生在《斷手述要》中說過:「任何一門拳術其步法實為關鍵,步法之妙在於形體單、雙重之調配。據我數十年練功與實搏經驗而談,三七單重發力實乃技擊勝人之訣竅。「當年我的老師劉龍先生說過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大成拳站樁不怕偷學,內里太深奧,智力差者或先生教授不當,教都未必成材。偷學站樁者小心把腰站折了」。此言絕非危言聳聽!
4、大成拳和散打哪個更厲害?
散打。。。當然可以。。耍奸招。。因為現代人很聰明。。
5、鍛煉腰椎的8個瑜伽動作 腰椎間盤突出可以練瑜伽嗎
1、揉命門穴:命門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與前臍中(神闕穴)相對。右手或左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拳尖)置於命門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重復操作36次。意守命門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溫腎陽、利腰脊等作用。
2、揉腎俞穴:腎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與命門穴相平。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腎俞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連作36次。意守腎俞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滋陰壯陽、補腎健腰等作用。
3、揉腰陽關穴:腰陽關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左手或右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置於腰陽關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反復作36次。意守腰陽關穴。督脈為陽經,本穴為陽氣通過之關。每天按揉此穴,具有疏通陽氣、強腰膝、益下元等作用。
4、揉腰眼穴: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3.8寸處,與腰陽關穴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相平。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腰眼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連作36次。意守腰眼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活血通絡、健腰益腎等作用。
5、腰部活動:兩手相互摩擦至熱,用兩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四指按在兩則腎俞穴處,先順時針方向旋轉腰臀部9次,再逆時針方向旋轉腰臀部9次,連作36次。意想腰部盡量放鬆。每天活動腰臀部,具有舒筋活血、滑利關節、強健腰肌等作用。
6、捶腰陽關穴: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鬆,用拳背部叩擊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陽關穴36次。意守腰陽關穴。每天叩擊此穴,具有振奮陽氣、強腰膝等作用。
7、拿委中穴:委中穴在膝關節後面月國窩橫紋正中處。雙手對搓至熱,以兩手同時拿揉(用大拇指與其餘四指的指面對稱施力拿、揉)兩下肢委中穴,約1分鍾。《針灸大成》中說:「腰背委中求」。每天拿揉此穴,具有舒筋活絡、解痙止痛等作用。
8、捶腰骶:兩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以拳背部有節奏地叩擊腰部脊柱兩側到骶部,左右皆叩擊36次。意守腰骶部,並意想腰骶部放鬆。每天叩擊腰骶,具有活血通絡、強筋健骨等作用。
9、擦腰:搓手令熱,以兩手掌面緊貼腰部脊柱兩旁,直線往返摩擦腰部兩側,一上一下為1遍,連作108-180遍。意想腰部的熱感越來越強而達整個腰部。每天摩擦腰部,具有行氣活血、溫經散寒、壯腰益腎等作用。腰部保健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堅持不懈,必見成效。
6、太極拳與大成拳那個厲害?
這個問題不知道如何回答你才好。
某拳種的厲害與否評判它是根據以下幾點:
一是其拳術理論;
二是習此拳術者的悟性及實戰性;
那麼從拳術理論上說,太極拳有非常全面的,達到無為境界的一種拳術,修身養性,至深無為。
大成拳實為意拳,也有自己獨到的理論,就是恢復自然本能,恢復脊椎彈性,意形雙修,講究去肌肉僵力,從而達到力的迅速傳導。
因兩種拳術的理論差別,決定了,學太極拳現在以養生居多,大成以實戰居多。。所以說哪個厲害實在不好說,太極拳到實戰的高度和領域了,已經是鳳毛麟角。若有此類太極大家出現,必定名震江湖。但現在的太極傳承,實戰者越來越少。
第二,若提問題的同學本人研習此兩拳術中的任何一種,也要有相當悟性才可取得成績,若能領悟任何一種拳術的精華,並堅持習練。哪種拳術都很厲害。但任何拳術最終都會走向無為。也就是太極拳的至高理論。。正所謂,殊途同歸,不分彼此。
7、腰椎間盤彭出該怎麼調理
我親身體會說給大家聽。我是腰間膨百出。前幾天我的腰突發疼痛。朋友讓我去度正骨,我懷問疑能治嗎?醫生讓爬到床上。捏捏,按按,讓咳兩聲,一供10分完畢。站起來答馬上感覺腰輕松。做了內三次腰不疼了。正骨的確管用。不讓提拿重物容,平躺,多休息就好。
8、腰椎間盤突出症可以做俯卧撐嗎
腰椎間盤突出不可做俯卧撐,只會加重病情;理想的方法是,吊單杠,或站大成拳的養生樁,拉開椎間盤,可恢復,百度貼吧"意拳_大成拳"有相關介紹.
9、有練習形意拳或大成拳的嗎?是否真的能練出內功,內功在身體裡面是什麼感覺?
形意拳是內家拳,它首先看重於內功意念的練習,故它具有理明,易悟,易成的特點。
形意拳的內功練習與一般的靜功是相似的,基本要求也是一樣的,它也是從站樁開始。形意拳的樁是三體式,在三體式中要求做到外三合和內三合。在外形姿勢上要體現出十二形來,要有熊頂,龍頸,猴眼,烏嘴,燕膀,鷹瓜,蛇腰,虎胯,雞腿,馬足,龜尾,蛤蟆肚之勢。
熊頂是指頭部的後腦骨(即百會穴後一寸左右的發圈處)往上頂,象站立的熊似的,重心穩重。龍頸是脖子向上伸直,有青龍出水升天之勢。猴眼是指眼睛在站樁時,其精神狀態象猴子似的,要外精內靈。在內要內視丹田,要跟隨或領著意念精氣走,要隨著或領著精氣,意念進行穴位間的開合或經絡的運轉。在外要看對方的三尖。重力線的兩極(三尖指兩肩和頭頂)。烏嘴是指嘴巴象烏鴉的嘴巴似的,要舌頂上鄂,氣沉丹田。燕膀是指肩膀象燕子似的沉肩墮肘。鷹爪是指手型象老鷹的爪子似的,虎口要撐圓,有擒拿姿勢,小指和無名指要自然彎曲,可起攜帶作用,中指要伸直有點穴的功能。蛇腰是指腰椎要垂直中心,腰關節要自然松開,活動起來要靈活,快捷有力,象蛇飛行時的腰椎一樣。虎胯是指坐胯象老虎在縱跳山澗之時往下胯一坐的姿勢。雞腿是指前腳下為平直,後腳與前腳成45度角。後腳的內側腳跟在前腳的內側線的延長線上,有雞走一條線之勢,用以保證自身的重力線落在兩腳支撐點的邊線上。馬足是指兩足象騎馬時一樣:上馬時,打開兩胯,坐在馬背上奔跑時,兩足要用力夾緊馬肚,以防被摔下來,也象一把打開的大鉗子,兩足的意識直插地下,緊抱地球球心,兩胯的意念要通過兩膝蓋,兩足的湧泉穴直指地球球心。龜尾是指我們的脊椎尾骨的形態要象烏龜的尾骨似的,尾閭骨往裡收提,穀道內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身體中正,任督二脈暢通。蛤蟆肚是指小肚子要象青蛙,蛤蟆的肚子鼓起,氣沉丹田。
形意拳的三體式樁在內的要求完全是氣功的要求,氣功主要是精氣神的練習,使精氣神達到飽滿旺盛的目的,達到健康身體的目的。要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必須首先認識和掌握我們自身精氣神活動興亡規律,並有意識地去控制和調整它們,使之有得於增產節約,使之有利於儲存,轉化。使我們盡量不得病,使我們精氣旺盛,使我們長壽。
氣功的功夫練習可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入定胎息。第二:開三關。第三:取葯、結丹。第四:結胎。第五:出胎。這五個階段就象小學,中學,大學。每前一個階段是後一階段的基礎。
氣功的具體練習是有三部份內容的即:練,養,化
「練」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穴位之間的開合,也可以是經絡的運轉。例如:下丹田與中丹田之間的開合,就象從下丹田吸氣到中丹田,又從中丹田呼氣到下丹田,如此往返來斷。又如:中丹田膻中穴(前心)、上夾脊(後心),下丹田之間的開合,從中丹田吸至上夾脊。然後從上夾脊呼到下丹田。再如任督二脈的開合運轉。吸氣順督脈上行,呼氣順任脈下行。
「養」就是指一個穴位自身的開合、呼吸。例如:意守丹田,這種方法為養。它就是把下丹田作為一個呼吸體,開合體,發光體。一合(吸),則把宇宙中的氣通過全身各個部位,包括皮膚的各個毛細孔直吸至下丹田。然後一開(呼),把丹田的氣通過全身的各個部位呼到宇宙遠處空中。
「化」就是指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氣功的化在不同的階段,有具體不同的練習方法。因為絕大多數人只能到達第三階段,所以在這里只作這三個階段的具體的方法介紹。
在開始練氣功至第一階段入定胎息完成以前的「化」可以是在練養功完成後意沉丹田,稍作靜養,然後進行全身放鬆活動,或作各部位的按摩,也可作慢行散步活動,特別是每練完內家拳後,更應多作散步活動。 在氣功第一階段入定胎息完成以後,直至第三階段取葯練丹,結丹完成以前的「化」是練精化氣。具體的方法是氣沉丹田稍作靜養後,以肚臍為出發點,以下往上,從左往右轉圈吸合。接著從上向下,從右向左轉圈呼開,這樣一吸一呼為一圈,如此往復36圈,這些圈從小到大(象鍾表的彈簧似的)。然後相反方向,從大到小旋轉24圈,返回肚臍。最後,從肚臍吸入(約1寸左右)。再呼至下丹田。再靜養片刻即可。女的與上述方法相同,但方向相反。
在氣功第三階段取葯煉丹,結丹完成以後至結胎完成前的「化」是練氣化神。具體的方法是從下天門(會陰穴)吸至上天門(百會穴),然後反方向按督脈路線從上天門呼回下天門,如此呼吸開合二十個來回即可。 在氣功的第四階段結胎完成以後的「化」是練神還虛。
第一階段的入定胎息完成標準是我們氣功練習時的吸呼合開能恢復人在母體時的吸呼合開的狀態感覺。胎兒在母體內的呼吸開合不是肺,鼻去進行,而是通過血液將全身聯系起來,進行整體的開合,有一開無有不開,一合無有不合之勢。要達到這樣的境地非有松靜的狀態不可。但人們常加各種因素,從身體到精神,往往一開始達不到松靜的程度,常妨礙經絡血液的運轉流通,不通則有熱,麻,痛等感覺。不通,其穴位經絡,神經等就被沖擊,沖動,身體四肢就會動作,會撲,打,滾,爬。前仰後合,手舞足蹈,哭笑無常。除了上述反應外,還可能出現腸鳴,內臟絞動,等內動。繼上述外動,內動後還可能出現幻覺,身體有輕,沉等等感覺。所有這些都是初練氣功者常見的現象,不足為怪,也不必害怕。但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些東西都不是我們的追求目標,所以我們既要不怕,也要不讓其發展,以免出現偏差。當出現這些現象動作時,我們只要做到松靜,集中意念,用練精化氣的「化」的方法,即可消除,使其恢復正常。為了少出偏差,我們在意守穴位時,在初學階段,最好能做到這些穴位的位置上不過肩,下不過膝。同時,也可以先練「玉液丹」因為有了「玉液丹」後,人的各穴位,關節就好象有了潤滑劑一樣,容易暢通。練「玉液丹」的具體方法是:意守玄英穴(即咽喉),當過一段時間後,即有較多的唾液產生,這時就可用意念將唾液咽到下丹田,然後,再返回意守玄英穴,重復上述做法。
第一階段的練常是下丹田與命門穴位之間的開合,也可以是膻中穴與上夾脊穴之間的開合。即從下丹田吸至命門(或從膻中吸至上夾脊)再從命門呼至下丹田(從上夾脊呼至膻中)。因為下丹田是先天之本,膻中是後天之本。第一階段的養也通常是下丹田自身的呼吸開合,或是膻中穴自身的呼吸開合。「練」和「養」是交換進行,其時間的長短應順其自然,但總的原則是練不能疲勞,養不能丟失意念,也就是滿足松靜的要求。
第二階段開三關的標準是前三關,後三關皆被打開,暢通無阻。前三關是指身體前部的三個穴位:下丹田,膻中,印堂。後三關是指身體後三個穴位:命門,上夾脊,百會。前三關和後三關的穴位是對應相通的,每打開一個穴位時,對應的一個就自然打通。這三關的每一關被打開時,都有較明顯,強烈的感覺。如膻中和上脊被打開時,就象放煙火似的一個火團沖開,爆炸開,火花向全身,身體感覺非常綿柔,溫暖,舒服無比,難以形容。又如印堂和百會穴被打開時,百會穴就象一個窗口似的,又象一個呼吸體似的,附近的頭發都有煽動的感覺,印堂也象一個鼻子似的。這兩個穴位打開以後,自身的體質變化和大自然天氣的變化都有所覺察反應,有明顯的跳動和異樣的感覺。確有「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之感。只有三關被打開,任督二脈方能貫通,小周天方能打通,第二階段完成了,我們就可以自己調整自己,自己控制自己,自己感覺自己。就可以防止疾病的產生就可以消除疾病。第二階段完成了,三關開了,就可進行取葯練丹,進入第三階段的練習。例如:當我們「上火」「熱氣」時,陽火過盛時,可用意念將氣從頭頂「百會穴」一直降至腳心「湧泉穴」三十六次。也可以用意念從膻中穴吸至上夾脊,再從上夾脊呼至下丹田。如此反復做三十六次,此法名叫「入龍灘」。
第二階段的「練」多是下丹田與命門之間的開合,膻中與上夾脊之間的開合,印堂與百會之間的開合。「養」多是下丹田,膻中(中丹田),印堂,(上丹田),命門(後丹田)上夾脊,百會(天門)它們自身的開合「化」是練精化氣的化。
第三階段取葯煉丹,結丹的標準是煉成金丹。這是道家叫法,在佛家來說是有「舍利子」(註:與現世人們所謂死後,燒而不化的所謂佛骨舍利,不是一回事,它是內功到了一定階段可以感覺到的,一種好象有形,其實無形的,實際存在的東西,)它象一粒豆子一樣大,在人體內走動,不固定在一個位置。我們練功到了這一階段,精氣通常非常飽滿,常有性起,溢精,排月經的感覺。此時若不及時進行「取葯煉丹」則精氣就會溢出,精液自流,有經排出,精氣受損失。許多功夫就白費了。所以這一階段對人的身體健康,延長壽命非常重要。
如何進行采葯煉丹呢?總的原則是在有「葯」產生時,采不老不嫩之葯,按一定的線路採回丹田進行混養轉化。「葯」是指精氣,精血,是自身內部的東西。不老不嫩是指最合適的時宜,時間,在這些問題上,男女是各有區別的。對男的「葯」的產生時間常在性起之時,在同房高潮之時,在練「添油法」之時,在起性將要溢精之時。對女的,「葯」的產生時間除了性起,同房高潮之時外,還在月經來臨之時。不老不嫩之葯是指性動第一下為嫩,第二下為不老不嫩,第三下,溢精之時為老。女子月經來臨前剛有感覺時為嫩,開始見紅或已來月經時為老了。則剛有感覺後,或是其當天為之不老不嫩。采葯的路線是:用意念從會陰穴循督脈吸至百會穴,然後循任脈呼至黃庭穴(心口向下約2寸處)。再用意念從下丹田吸至黃庭穴,把葯接住,從黃庭呼至肚臍,再從肚臍吸入約1寸,再呼至下丹田,稍作靜養後,用意念把「葯」帶到肚臍作練精化氣的化(即36圈24圈之法),送回下丹田。
「添油法」是用兩手中指並攏在小腹抵骨處向上按摩至胸骨中間部,然後用兩並攏的姆指反方嚮往下按摩至小腹抵骨中間上部,一個往返為一次,共三十六次。接著,用基手掌放在肝臟上,右手放在左手背上,在肚臍上從左到右,從下向上,周繞肚臍旋轉按摩三十六圈。按完後換右手放在肚臍上,左手壓在右手背上,反方向在肚臍上旋轉按摩三十六圈。完成後,用右手托著左睾丸,用右手托著左睾丸八十一圈。換左手托著右睾丸,用右手掌按摩右睾丸八十一圈。完成後用采葯煉丹的方法,把精氣送回下丹田。「」添油法「能使人精氣旺盛,多長壽二,三十年。這種方法常在睡覺前或早上起床前,在被窩里做功,不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學習。
采葯煉丹法在開始階段,往往是因為我們的功力不夠深,往往因為我們還沒有達到有性無情的境界,我們沒有完全達到自控水平,所以還不能完全單靠用意念的方法去完成,這時,我們常藉助於用中指去緊壓會陰穴,用食指去加強中指,去一齊完成。
第三階段的「練」多是下丹田與命門之間的開合,膻中與上夾脊之間的開合,任督二脈之間的開合。「養」多是下丹田,膻中穴自身的開合,「化」仍然是練精化氣的化。 --------。
什麼時間進行練氣功,站三體式樁的效果最好?這個問題對練習者來說,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如果選擇好的話就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據老一輩有經驗的師傅們體驗是:在合適和時間練一次,就相當於在其它時間練三十次。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合適的時間練三年,就相當於一般的人(不懂合適的時間的人)練九十年。有多少人能超過百歲呢?!怪不得有好多人練了幾十年的氣功,卻見效甚微,水平不高!合適的站樁,練氣時間應符合大自然陰陽變化的規律,同時也要符合人的生物鍾,陰陽變化的規律,人的生命運動的規律,人的經絡運轉的規律。
練內功,氣功,站樁的最佳時間對大自然來說,應遵循子午流注法,具體地講是子時和午時。但根據季節的變化,又有:從冬至開始到夏至止,這段時間內應是子前午後,從夏至開始到冬至止這段時間內應是子後午前(晚11點至於點是子時,11點到晚12點是子前,晚12點到晚1點是子後,中午11點至1點是午時,午11點到中午12點是午前,中午12點至中午1點是午後)。
對人的陰陽變化規律來說,最佳的練氣功時間應是人自身性起,陽升的時候,一般來說,是在凌晨4點至今6點這段時間。至於其他的人自身的子午時,最佳練功時間恐怕都各有不同,因人而異,因性而異,因年齡不同而異,因天氣季節變化而異等等,希望各人根據原則而去自悟之。
在有了一定的內功基礎以後,反過來對站樁的姿勢,外形,對練拳的各種動作要求就可以隨便得多,自由的多,譬如三體式,既可是一步三體式,也可以是半步三體式,還可以是並步三體式,單腿三體式等等,站樁除三體式外,也可是無極樁,或其他形式的站樁。除站樁以外,也可以是坐樁,卧躺樁,還可以走動,跑步,騎車,寫字,或其它的工作活動,包括唱歌跳舞-----等等。真是可以無時不有,無處不有,所有姿勢,動作都有「練」和「養」內涵。都要求人的丹田和地球球心,天頂中正地聯成一條垂線,要求小周天貫通,都是丹田自身各不同方向路線(包括直線,曲線)的開合,丹田與其他穴位之間的開合。例如:走路,散步時可以是以養為主。以丹田自身的開合為主。在騎車,散步時可以是以「練」為主,量兩個環跳穴之間的開合。在練拳的動作時即可以是作順行相生為「養」,即是丹田自身的不同方向路線的開合(按動作的方向路線去做),也可以是作逆行相剋為「練」,即以丹田為基,對拉(或對壓)到其他的一個穴位,再馬上從其他的那個穴位合(克)回到丹田上來。這時的丹田就象一個一瞬間充滿氣的鋼球似的。
在這里還應該指出,在「練」和「養」或者是「化」的過程中其開合,運轉與我們平時的呼吸不完全是等同的,有時可以是同一節拍,有時可以比它快,有時可以比它慢,但總的原則是要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