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腰椎穴點陣圖解

腰椎穴點陣圖解

發布時間:2021-03-18 02:34:15

1、腰椎間盤突出針灸取穴

椎間盤突出症是纖維環破裂後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造成以腰腿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患有椎間盤突出症首先要注意改變生活方式,不適宜穿帶跟的鞋,有條件的可以選擇負跟鞋。
日常生活中應多注意腰部保暖,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

腰椎間盤突出針灸取穴:主要是以足太陽膀胱經經絡取穴(建議:可以去書店買張針灸經絡圖)
經常取得穴位例如:腎俞、大腸俞、承扶、環跳、委中、承山、昆侖、足三里等。

2、背部穴點陣圖

背部主要有:大椎穴、至陽穴、曲垣穴、腰陽關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門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風門穴、肝俞穴、腎俞穴、厥陰俞穴、 小腸俞穴、肺俞穴、膽俞穴、膏肓穴、三焦俞穴、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腸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穴、關元俞穴、膀胱俞穴。

補:靈台穴、筋縮穴、中樞穴、懸樞穴、肩中俞穴、附分穴、天髎穴、秉風穴、臑俞穴、肩貞穴、大杼穴、督俞穴、氣海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會陽穴、長強穴、魄戶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關穴、魂門穴、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胞肓穴、秩邊穴、中膂俞穴、白環俞穴。 以上穴位依次分布在督脈、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等人體經絡上 經典穴位推薦
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稱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和下髎穴,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脹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發熱並向小腹放散。

風門穴
定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主治:常用於傷風咳嗽、發熱頭痛、頸項強痛、腰背痛等病症的治療與保健。

膏肓穴
定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肩胛骨內緣,抱肘取穴。
主治:常用於咳嗽、氣短、健忘、遺精、陽痿、盜汗及諸虛百損的治療。

至陽穴
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靈台穴
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腎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主治:補益腦髓,強壯腰腎,止咳定喘,聰耳明目。適用於腎虛腰痛、腰膝酸軟、耳鳴目眩、健忘失眠、陽痿遺精、月經不調、神經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氣喘、腎不納氣、小兒發育不良、諸虛百損等病症。有全身強壯作用,對腎虛、腎炎有一定的作用。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痛的感覺,用力不可過大,時間可稍長一些。

3、腰背部都有什麼穴位?

人體背部穴點陣圖及作用功效

定喘穴的作用:治療哮喘

肩中俞穴的作用:治療肩知背道痛、咳嗽、視物不清

肩外俞穴的作用:治療肩胛痛、上背部痛、頸項強痛、上臂痛

肩井穴的作用:治療頭項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

秉風穴的作用:治療肩胛痛、肩凝

天宗穴的作用:治療肩胛痛、手麻、耳鳴、耳聾、上肢痛

臑俞穴的作用:治療肩臂酸痛

膈俞穴的作用:治療咳嗽、吐血、盜汗、肋痛、嘔吐、膈肌痙攣

魂門穴的作用:治療腸鳴、嘔吐、胸背痛

脾俞穴的作用:治療腹脹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

京門穴的作用:治療腰肋痛、腸鳴、腹泄

三焦俞穴的作用:治療腹脹、嘔吐、腹泄、腰嵴強專痛

氣海俞穴的作用:治療腰痛、痔瘡

關元俞穴的作用:治療腰痛、便秘、腹泄、腹脹

膀胱俞穴的作用:治療膀胱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嵴強痛

秩邊穴的作用:治療腰痛、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

白環俞穴的作用:治療遺精、白帶、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癱瘓

會陽穴的作用:治療痛經、性機能減退、便血、腹泄、痔瘡

如果有屬幫助到你,希望能採納!

4、最全的人體穴點陣圖

人體穴點陣圖:

1、穴位,學名腧穴,主要指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多為神經末梢和血管較多的地方。稱為穴、穴道。

2、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

「腧」通「輸」,或從簡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黃帝內經》又稱之為「節」、「會穴」、「氣穴」、「氣府」等;《針灸甲乙經》中則稱之為「孔穴」;《太平聖惠方》又稱作「穴道」;《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通稱為「腧穴」;《神灸經綸》則稱為「穴位」。

3、《素問.氣府論》解釋腧穴是「脈氣所發」;《靈樞.九針十二原》說是「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說明腧穴並不是孤立於體表的點,而是與深部組織器官有著密切聯系、互相疏通的特殊部位。「輸通」是雙向的。

(4)腰椎穴點陣圖解擴展資料:

頭頸部的穴位

1、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2、神庭穴

位置:頭前部入發際五分處。

3、太陽穴
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寸凹處。

4、耳門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張口呈現凹陷處。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

7、啞門穴

位置:在頂部後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後發際凹陷處)。

8、風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

5、腰部有幾些穴位

揉命門穴 命門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限中,與前臍中《神闕穴》相對。左手或右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拳尖》置於命門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反復操作36次。意守命門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溫腎陽、利腰脊等作用。
揉腎俞穴 腎俞穴在 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與命門穴相平。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腎俞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連坐36次。意守腎俞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滋陰壯陽、補腎健腰等作用。
揉腰陽關穴 腰陽關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限中。左手與右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置於腰陽關節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反復做36次。意守腰陽關穴。督脈為陽經,本穴為陽氣通過之關。每天按肉此穴,具有疏通陽氣』強腰膝、益下元等作用。
揉腰眼穴 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3.8寸處,與腰陽關穴相平。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腰眼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連作36次。意守腰眼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活血通絡、健腰益腎等作用。
腰部活動 兩手相互摩擦至熱,用兩手叉腿,大拇指在前,四指按在兩側腎俞穴處,先順時針方向旋轉腰臀部9次,再逆時針方向旋轉腰臀部9次,連作36次。意想腰部盡量放鬆。每天活動腰臀部,具有舒經活穴、滑利關節、強健腰肌等作用。
捶腰陽關穴 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鬆,用拳背部叩擊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陽關穴36次。意守腰陽關穴,每天叩擊此穴,具有振奮陽氣、強腰膝等作用。
拿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關節後面月國窩橫紋正中處。雙手多搓至熱,以兩手同時拿揉《用大拇指與四指的指面對稱施力拿、揉》兩下肢委中穴,約1分鍾。《針灸大成》中說;』腰背委中央』。每天拿揉此穴,具有舒筋活絡、解痙止痛等作用。
捶腰骶 兩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以拳背部有節奏地叩擊腰部脊柱兩側到骶部,左右皆叩擊36次,意守腰骶部,並意想腰骶部放鬆。每天叩擊腰骶,具有活血通絡、強筋健骨等作用。
擦腰 搓手令熱,意兩手掌面緊貼腰部脊柱兩旁,直線往返摩擦腰部兩側,一上一下為1遍,連作108-180遍。意想腰部的熱感越來越強而達整個腰部。每天摩擦腰部,具有行氣活血、溫經散寒、壯腰益腎等作用。腰部保健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堅持不懈,必見成效。希望這些對你有作用!!!!

6、人體腰部穴點陣圖

腰部結構分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等,可在醫學教科書《人體解剖學圖譜》中找到

7、腰部有哪些穴位

背腰部是經脈足太陽膀朧經、督脈循行分布的區域,所以背腰部的瑜穴皆歸屬於這兩條經脈,臨床常用腦穴如下: 足太陽膀膚經 肺俞: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 寸5 分。 厥陰俞: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 寸5 分。 心俞: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 寸5 分。 隔俞: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 寸5 分。 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 寸5 分。 膽俞: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 寸5 分。 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 寸5 分。 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 寸5 分。 腎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 寸5 分。督脈 長強:在尾骨尖端與肛門之間。命門: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筋縮:在第九腰椎棘突下。至陽:在第七腰椎棘突下。神道:在第五腰椎棘突下。身柱:在第三腰椎棘突下。大椎: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

8、誰有腰部背面的穴點陣圖,命門在哪,有什麼作用

位置: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門與神闕(肚臍)在同一水平位上。
主治:腰痛、遺精、陽痿、遺尿、月經不調、白帶、腹痛,本穴具有強壯的保健作用。
取穴百時採用俯卧的姿勢,命門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度下凹陷處。指壓時,有強烈的壓痛感。
主治症狀:
此穴的主治症狀為:腰痛、腎臟疾病、夜啼哭、知精力減退、疲勞感、老人斑、青春痘等。追問:
有幫助消化和減肥的穴位嗎回答:
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針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道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並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在神經系統方面,可促進腦細胞機能的恢復,提高大腦皮層細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環系統、血液版系統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調節心律,增加紅細胞、白細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內分泌系統方面,對垂體權-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性良性調節作用,提高機體防禦疾病的能力。

與腰椎穴點陣圖解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