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幾種常見腰椎融合術的比較
1911年Albee與Hibbs採用脊柱融合術分別有效地治療了脊柱結核與脊柱側凸.1959年Boucher等採用椎弓根釘進行腰椎關節固定.20世紀80年代以後,通過對脊柱正常解剖結構和脊柱內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學研究,脊柱融合術的手術效果得到進一步提高,致使脊柱融合術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早期脊柱融合術以單純植骨達到脊柱融合的目的,在此基礎上結合內固定的應用版進一步提高了融合率,特別是椎間融合器的出現,又大大提高了融合率.其主要優點是:①可以使運動節段的穩定性得到明顯的提高;②可以在癒合期維持畸形矯正後的形態.由於較高的腰椎疾病發病率,使得腰椎融合術開展較廣泛,老年患者是行腰椎融合術的主要人群,而牢固的腰椎融合是老年腰椎重度滑脫治療的關鍵[1].隨著世界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人類壽命的明顯提高、權手術方式的改善及生物材料的研發等因素促使這種手術在老年人群中的開展迅速增加,鑒於腰椎融合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幾種常見腰椎融合術作如下綜述.
2、頸椎和腰椎是身體最易產生退變的結構,請用生物力學角度分析其易於退變的可能因素
毛都沒有一個,誰給你分析啊!
3、簡述脊柱環節節段的力學特性
獲得頸部脊柱節段和腰部脊柱節段的生物力學參數,為力學環境中人體脊柱安全性評價及防護系統的設計提供依據。方法分別對6例人體頸部脊柱節段和4例腰部脊柱節段進行壓縮力學實驗,獲得整體節段的壓力和變形關系曲線,通過分析得出整體節段的屈服壓力、屈服變形和剛度等生物力學參數。結果頸椎節段的平均屈服壓力為2267N,平均屈服變形為12.6mm,平均剛度系數為303.07N/mm;腰椎節段的平均屈服壓力為5276N,平均屈服變形為13.25mm,平均剛度系數為633.52N/mm。結論腰部脊柱節段發生屈服破壞時的平均壓力達到頸部脊柱節段的2倍以上,而平均屈服變形相當。
4、人彎腰是的重心是第幾節腰椎?
正常情況下,是第三腰椎建議坐下。位於腳跟。胃部而彎腰駝背屎重心一定從人體力學角度。寫對人相當於鍵軸一追是第四節骨椎
5、腰椎曲度過大的鍛煉方法
游泳能夠鍛煉腰背部肌肉,有利於長期不合理姿勢腰痛的康復,可以鍛煉一下。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目前任何醫學手段都達不到治癒效果,只能慢慢康復,疼痛次數逐漸減少,疼痛感逐漸減輕。醫學界一致認為腰椎間盤突出是由於長期不合理的姿勢造成的,所以治療的根本應該是矯正不合理的姿勢。通常的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方法是葯物止痛,針灸,推拿,牽引,理療,按摩等方法,雖然短期內能緩解腰椎間盤突出,但也常常反復發作,最終花費不菲仍久治不愈,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加重。
倒走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式,倒走過程中可以有效矯正腰部(腰椎前凸)的不合理姿勢,減小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的同時,還能鍛煉自身肌肉,使腰椎間盤突出得到有效緩解和治療。
可以試一下倒走,看疼痛感會不會減輕。倒走時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
倒走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倒走時能強制人體重心後移,矯正脊柱的過度彎曲,只是倒走不容易堅持,也不太安全。其實站立的時候也可以強制重心後移,赤足或穿平底鞋站立,前腳掌踩一本20毫米左右厚的書,這樣腳處於前高後低的狀態,同樣可以強制重心後移,時間越長越好,如果感覺症狀有減輕,可以考慮使用負跟鞋,鞋底是前高後低的,和倒走原理相同,在有些三甲醫院可以買到。
穿上前高後低的負跟鞋,正常向前行走也具有倒走的作用,這樣使日常散步也具有的倒走鍛煉的康復作用。相對於以往短時間的倒走鍛煉,效果大大增加,而且更加鞏固,最重要的是非常安全,完全解除了倒走的安全隱患。全面解決了倒走健身鍛煉的不足,是最新的腰椎間盤突出康復治療方法。並且,穿負跟鞋與其他的醫療手段是互不抵觸的,它不是偏方,而是人體力學研究的科學結論,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並獲得三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而且還通過了國際專利的審查。
平時注意不要久坐久站,不要乾重體力活,不要過度勞累,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不要睡軟床,最好睡硬板床
6、腰椎側彎的鍛煉方法
一、美式脊椎矯正(Chiropractic):
美式脊椎矯正是基於解剖學、脊柱生物力學、X線學等基礎學科發展起來的相對成熟獨立的學科。通過臨床醫學檢查,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找到脊柱側彎的原發部位及矯正的關鍵點,運用力學原理,對側彎加以適度的矯正,具有快捷、輕巧、安全等優點,在美國被稱為是「脊椎的無血手術」,在保守療法中效果最佳。
二、牽引療法
牽引療法對調整關節的結構及緩解肌肉、韌帶的緊張度有一定作用,但目前國內的牽引器械和方法不能對側彎的脊椎進行安全而有效的矯正,或療效較慢,比較容易造成損傷。所以牽引不宜做為脊椎側彎症保守療法的首選療法。
三、使用支架矯正:
脊柱側彎角度大於四十度時,醫師大多會建議患者用支架進行治療,目前支架的種類相當多,製作技術與材質也明顯進步,穿戴後可有效預防脊柱側彎繼續惡化,但是否有矯正治療效果,目前尚無定論。
凱諾脊健康研究中心在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一般不建議使用支架進行治療。因為長期使用支架會降低脊柱肌肉的應力水平,從這一點上說並不利於康復。臨床表明,絕大多數脊柱側彎症均可通過採用脊椎矯而得到有效的控制,且無種種穿戴支架造成的生活上的不便。
四、功能鍛煉:
鍛煉方法能矯正或改善脊柱側彎的形狀和症狀,但只能做為輔助治療,且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治療才可以。
7、腰椎的生物力學特點有哪些?
脊柱的載荷主要由體重、肌肉韌帶活動產生的預載與外載入荷所產生的,腰椎在整個脊柱中承載最大,並且是疼痛的易發部位,目前基本可以肯定,腰椎傷病與其承載異常有密切關系。因此,要全面了解腰椎間盤突出症,就先要了解腰椎的生物力學特點。大致如下:(1)腰椎的生理曲度:正常情況下,腰椎前凸,頂端在腰3和腰4椎體前面。這7a686964616f31333332636363種生理曲度是人類從嬰幼兒爬行時開始到站立後逐漸形成的。在嬰兒爬行時,由於腹部的重量牽拉,腰部自然凹陷,使腰椎生理曲度初步形成。站立後,由於負重使椎體及椎間隙前寬後窄,椎間盤前寬後薄。腰椎生理曲度在性別上也有一定的差異,女性一般較男性為大。腰椎生理曲度的存在是脊柱自身穩定和平衡的需要。腰椎生理曲皮變化,說明腰椎的穩定性和平衡受到了影響,某些組織就處於非正常受力狀態,易發生相應部位的勞損性疼痛。有時非腰部疾病也可造成腰椎生理曲度改變,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可造成腰椎生理前凸增加。(2)腰椎的連接和支持:腰椎的連接和支持除了骨性連接和椎間盤外,還有周圍的韌帶、肌肉,髖部、胸腹部的肌肉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的韌帶有前縱韌帶、後縱韌帶、黃韌帶、棘間韌帶及棘上韌帶。一旦腰椎的韌帶發生損傷,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造成腰部疼痛。腰部、筋部和胸腹部支持腰椎穩定的肌肉很多,直接作用於腰椎的肌肉有背闊肌、下後鋸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等,間接作用於腰椎的肌肉有腹前外側壁肌、臀大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等。這些肌群以腰椎為軸心,前後左右相互平衡和協調,協助韌帶維持腰椎相對穩定;維持腰椎於某一特定狀態;提供動力,使腰椎產生各個方向的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承受作用於軀乾的外力。外傷、勞損、受寒可使上述肌肉及其筋膜發生炎症而產生腰部疼痛等症狀。(3)腰椎的負荷:腰椎的負荷相當大,站立時,軀干、雙上肢和頭頸部的重量要經過腰椎向下傳導,坐位時,重力對腰椎的影響可賂微減少一些。即使在完全卧床、全身放鬆時,椎旁的肌肉仍然對椎間盤產生擠壓作用;在人體背負重物時,腰椎所承受的壓力則更大。實驗證明:咳嗽時腰3-4椎間盤的負荷有80公斤,屈膝直腰上舉10公斤的重物時承受的負荷是180公斤。因此,腰椎比其它關節較易發生退行性變,尤其是椎間盤髓核的退變。
8、運用人體力學的相關知識估算腰骶椎間盤的受力情況,思考為什麼腰椎間盤容易突出,壓迫神經?
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的時候腿疼哦,感覺到的時候趕緊去醫院檢查一下抓緊治療,希望大家注意身體健康!
9、腰椎痛的生物力學基礎是什麼
腰段脊柱有多個運動節段,每個運動節段由三個關節連接的椎體組成(一個是椎間關節,另兩個是後方的椎小關節)。在正常情況下,這三個關節保持著機械性平衡,如果其中一個遭受持久損傷,最後必將損傷另兩個關節的完整性。運動節段通過穩定器的制約獲得穩定。一般認為,運動節段穩定器有以下4種:
(1)被動性(亦稱結構性)穩定器:包括椎體的形狀、大小,關節面的形狀、大小、方向
(2)動力學穩定器:包括韌帶、纖維環、關節面軟骨
(3)主動性穩定器:包括運動肌如腰方肌、骶棘肌等。
(4)流體動力學穩定器:是指髓核的膨脹。
假如這些制約因素受損或者鬆弛,平衡將受到侵犯,結構就將發生失穩,體現在腰部就將產生腰腿痛。
目前,國內外已有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腰腿痛的產生進行了有意義的臨床觀察和生物力學實驗研究。Ⅴ anakkerrecken追蹤隨訪了行腰間盤手術的病人,發現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坐骨神經痛消失,而腰痛持續存在,並表現為腰部酸軟無力。他在病人身上行動力學攝片後,發現其原因是腰椎不穩,表現為腰椎前屈時在正常的腰椎間盤有過度活動現象;另有學者測試了活動節段的軟組織當分別從前後方依次切斷時,對腰椎穩定性的影響,提出當屈曲時,所有的後部連接結構加上一個前部連接結構被破壞時,活動節段產生失穩;而當伸展時,所有前部連接結構加上兩後部連接結構被破壞,活動節段產生失穩。
由於外傷,更主要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產生的自發性的間盤退變,運動節段將發生…系列的病理變化,而且這些變化有著它自身的發展規律。一般可將運動節段退變過程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早期:病變的運動節段在負荷時不能行使正常功能,
因而產生疼痛,肌肉保護性痙攣而使腰椎活動范圍減少等,此時的病理改變是最小的,也稱為功能性障礙階段;中期:間盤高度降低,內容物減少,纖維環膨脹使間盤像·半充氣的皮球,韌帶和後關節囊鬆弛,後關節軟骨面退變。當腰椎屈曲、側彎和旋時,運動節段對負荷產生異常反應,其活動范圍超過了正常的制約程度,上椎體在下椎體上出現異常活動,此時即為不穩將產生慢性腰痛。如間盤纖維環破裂,最易發生在此期,並引起下肢放射痛;晚期:後關節退行性變,椎體周圍和後關節產生骨贅,即通常所指的骨質增生,脊椎間活動減少,關節變得穩定聽以,椎體骨質唇樣增生是…·種代償性反應機制,它使脊柱活動度減少,似乎增加了穩定,但因正常結構的退變,卻帶來了內在不穩,因而常可引起一些繼發性的腰腿痛。如增生突向椎管,壓迫脊髓或神經根,則疼痛尤為平重。
以上是腰腿痛的生物力學基礎,當然只是--般規律,而每個病人因個體差異可有所不同。
10、為什麼靠著東西時腰椎的壓力會減小,就是說從力學原理上來說,為什麼我坐著靠著靠背會更舒服
因為當你站著的時候,你的身體受者豎直向下的重力,上身正向下壓著你的腰;而當你靠著時,窗子,床之類的,會分擔腰部承擔的壓力,從而身體會覺得舒服。當你的心理壓力和朋友一起承擔時,也會舒服些。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