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腰椎壓迫脊髓症狀

腰椎壓迫脊髓症狀

發布時間:2021-02-15 19:31:16

1、脊髓壓迫症的症狀有哪些?

1.病程經過及分期急性壓迫如外傷性血腫、轉移癌、硬脊膜外膿腫,起病急驟,進展迅速,在數小時至數天內脊髓功能便可完全喪失。急性膿腫患者常以高熱寒戰起病。慢性壓迫如良性腫瘤、先天性畸形等,起病極為緩慢,早期症狀多不明顯,或僅有相應部位的不適感,輕微疼痛,又非持續,往往不足以引起患者的注意。
多數患者是因疼痛較劇或肢體力弱、感覺障礙出現之後才就醫診治。對症治療後症狀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減輕,因此可能誤診為肋膜炎、心絞痛、膽囊炎或其他內臟疾患,或認為是關節炎脊柱肥大、神經根炎、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等等。若此期未能得到診治,壓迫將進一步進展,症狀亦日趨加重。
脊髓壓迫症的自然病程大體可分3個階段,即早期(根痛期)、脊髓部分受壓期和完全受壓期。
(1)根性神經痛期:亦稱神經根刺激期。病變較小,壓迫尚未及脊髓,僅造成脊神經根及硬脊膜的刺激現象。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根性痛或局限性運動障礙。疼痛部位固定,局限於受累神經根分布的皮節區域,疼痛異常難忍,被描述為電擊樣、刀割樣、撕裂樣、牽扯樣和針刺樣。開始為一側性,突然發作,突然消逝,是間歇性痛。每次發作自數秒至數分鍾。當用力、咳嗽、打噴嚏、大便等導致胸、腹腔壓力突然增加時可觸發或加劇疼痛,改變體位時可加重或減輕。因而患者常常只取一種姿勢。在間歇期內可完全正常,或在疼痛部位出現感覺異常,如麻木、蟻走、蟲爬、寒冷、針刺、發癢、沉重等感覺。當壓迫進一步進展,疼痛加劇,變為持續性、雙側性,以致可以較廣泛。神經根受壓到一定程度時,其傳導功能逐漸低下以致喪失,出現感覺減退或消失。由於相鄰的上、下兩個感覺神經根所支配的皮節有重疊,故神經根損害所出現的節段性感覺障礙,常是部分性的不完全的,若是完全性感覺喪失,提示有2個以上的感覺根受到損害。根痛並非見於所有患者,以髓外壓迫者多見,髓內病變則較少見。病變位於脊髓腹側者可無根痛症狀,可產生運動神經根刺激症狀,表現為相應支配肌群的肌束顫動、「肉跳」乃至痙攣,或易疲乏無力。這些早期症狀的分布部位對脊髓受壓的定位診斷有很大價值。
(2)脊髓部分受壓期:病變在椎管內繼續發展,脊髓受到壓迫,出現脊髓傳導束障礙,表現為受壓平面以下的肢體運動、感覺和括約肌功能減弱或消失。因運動傳導束神經纖維較粗,對壓迫和血供影響耐受力差,因此運動障礙可先於感覺障礙。脊髓丘腦束受累產生受壓平面對側2~3節段以下的痛、溫覺障礙,壓迫平面高者障礙明顯。可能在腰骶段脊髓丘腦束的位置已移向背外側所致。如累及後索,則出現同側關節運動覺、位置覺、震動覺等深感覺障礙,震動覺易受損害故表現也較早。深感覺障礙時患者在黑暗中行走困難,有如踩在棉花上的感覺。脊髓受壓獲得的適應和代償功能,往往在此期間逐步建立,因此臨床症狀的加重和波動也就較為明顯。運動和感覺障礙出現的程序髓內和髓外病變不同,髓內壓迫者,運動、感覺障礙呈離心形式,即自受壓平面向下、向遠側發展,可有感覺分離現象,根痛較少,括約肌功能障礙較早。髓外壓迫者,運動、感覺障礙是向心形式,即自下自遠側向壓迫水平發展。這是因為來自下肢痛、溫覺傳導纖維在脊髓內位於外側,先於受到壓迫之故。根痛較常見,括約肌功能障礙出現則較晚。脊髓受壓期歷時比根痛期為短,一般為數月左右。但兩期常相互重疊,不能截然分開。當出現長傳導束症狀之後,即應視為脊髓已遭到部分壓迫。
(3)脊髓完全受壓期:亦即麻痹期、橫斷期,屬本症的晚期。壓迫已遍及到脊髓的整個橫斷面。盡管無肉眼所見的解剖上橫斷,但其功能已大部或完全喪失,脊髓受壓平面以下的運動,感覺,膀胱、肛門括約肌功能,以及皮膚、指(趾)甲營養等均出現障礙。
上述脊髓受壓的臨床發病過程,以慢性髓外壓迫性病變表現最為典型。病程越長則此三期的出現越明顯。分期並非絕對的,常有交叉重疊,如在脊髓完全受壓期,尚存在根痛的病例,也非罕見。但分期對了解和分析脊髓受壓一般規律和幫助臨床早日發現、抓緊治療時機都有意義。
2.症狀與體征
(1)感覺障礙:為脊神經後根、脊髓內的各種感覺傳導束受到刺激或損害所致。包括疼痛、感覺過敏、感覺減退或缺失、感覺分離和感覺異常等。根性痛最為常見而且劇烈,已於前述。此外亦偶爾可見感覺傳導束性疼痛,呈某一個肢體或半身的彌漫痛或燒灼樣、針扎樣痛。當髓外壓迫波及脊椎時,可產生脊椎椎體性痛,表現為背部肌肉深層鈍痛、常合並有局部肌肉痙攣強直,用力、咳嗽或體位改變時加劇,也可因坐位時減輕,卧位時加重等。感覺過敏,常在感覺減退或消失平面的上方有一條感覺減退較輕區域,再上方常存在一狹窄的感覺過敏帶。感覺減退較輕區與感覺過敏帶之間的界線,代表脊髓受壓節段的上緣。當病變在脊髓中央區時,常損害交叉的脊髓丘腦束纖維,而一部分未交叉的觸覺纖維及深感覺纖維可免受累及,產生分離性感覺障礙,即痛、溫覺喪失而觸覺及關節肌肉覺存在。常見於脊髓空洞症、髓內腫瘤,而髓外腫瘤則少見。白質前聯合的損害則出現損害水平以下兩側對稱性的痛、溫覺喪失。後索受損害則產生損害平面以下的觸覺、本體覺、振動覺的喪失。此外髓外壓迫時出現相應節段的棘突壓痛、叩痛亦較常見。感覺障礙是脊髓壓迫症的重要體征。對判斷髓內還是髓外壓迫,特別是對壓迫的定位診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肌肉運動障礙與肌腱反射改變:病變累及前根、前角及皮質脊髓束時,產生肌力、肌張力和反射改變。早期為乏力、精細動作困難、步行易疲勞等現象,隨後出現肌力減退直至完全癱瘓,前根和前角的損害以肌無力、肌張力低、肌萎縮和肌束顫動以及腱反射消失為主要表現,即所謂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病變在頸段及腰骶段尤為明顯。當皮質脊髓束以及與運動有關的其他下行傳導束受損害時,以肌無力、肌張力增加、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反射為主要表現,即所謂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如果病變在脊髓頸膨大部位,既累及支配上肢的前根和前角,又累及支配下肢的皮質脊髓束,因此產生上肢的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和下肢的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脊髓壓迫症所造成的癱瘓一般為截癱或四肢癱,單肢癱少見,偏癱更少見。緩慢進行性的完全性截癱,早期兩下肢是伸性痙攣性癱瘓,刺激病變水平以下皮膚,可引出兩下肢挺直,肌張力增高。也可出現反射性屈曲,稱為屈曲痙攣性截癱。臨床上可把能引出此防禦反射區域的上界,作為脊髓受壓平面的下緣。晚期則變為鬆弛性癱瘓。受壓水平以下的淺反射消失、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反射出現,則為下行的皮質脊髓束同時受到損害所致。早期僅累及患側,隨後健側也逐漸出現改變。
(3)括約肌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排尿急迫、排尿困難,一般在感覺、運動障礙之後出現,爾後變為尿瀦留,頑固性便秘,最終大小便失禁。病變在脊髓圓錐部位時,括約肌功能障礙常較早出現。病變在圓錐以上時,膀胱常呈痙攣狀態,其容積減少,患者有尿頻、尿急,不能自主控制,同時有便秘。而病變在圓錐以下時,則產生尿瀦留,膀胱鬆弛,當膀胱充滿尿液後自動外溢,呈充溢性尿失禁。肛門括約肌鬆弛,稀的糞便自行流出,大便失禁。
(4)營養性障礙:繼發於肢體的感覺、運動障礙之後,皮膚乾燥,易脫屑、變薄,失去彈性,皮下組織鬆弛,容易發生壓迫性潰瘍(壓瘡)。指(趾)甲失去光澤、增厚和脫落。關節呈強直狀態。
(5)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脊髓胸1~腰2的灰質側角內有交感神經細胞,在骶段內則有副交感神經細胞。當受壓時或與高級中樞失去聯系時,出現多汗、無汗、血管舒縮和立毛反射異常等改變,常伴有兩下肢水腫,腹脹及發熱(當壓迫水平較高時導致大面積體表出汗障礙)。頸8~胸1的灰質側角有睫狀脊髓中樞,損害時產生Horner綜合征,為一有價值的定位體征。
3.不同水平脊髓壓迫症的臨床表現
(1)頸段病變:頸段病變的特點是:四肢都有癱瘓,下肢屬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上肢則根據病變部位不同可為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也可為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感覺障礙涉及上肢、頸、後枕甚至面部。根據病變的部位又可分為上、中、下三段。
①頸上段(頸1~3)主要臨床表現如下:頭部及頸部的運動、提肩胛運動有不同程度的癱瘓及萎縮。四肢均有痙攣性癱瘓,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性反射如跖反射(Babinski征)陽性,彈指征(Hoffmann征)陽性。膈神經受刺激而引起呃逆、嘔吐,或膈神經受損出現呼吸困難、發音低沉,甚至呼吸肌完全麻痹。根痛限於枕部或頸後部,也可引起該區的感覺缺失。由於三叉神經下降可延伸至頸3水平,因此這里的病變也可有面部感覺障礙。如病變屬佔位性者,可因小腦延髓池的阻塞而產生顱內壓增高。
②頸中段(頸4~6)主要臨床表現如下:四肢均有癱瘓,以肩部運動及膈肌運動受影響最大,肱二頭肌(頸5~6)、岡上肌(頸5~6)、岡下肌(頸5~6)、小圓肌(頸4~5)、肩胛下肌(頸5~6)等可為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並出現肌萎縮;肱三頭肌(頸7~8)有肌張力增高,反射亢進。因此臨床上可見屈肘時阻力較大,伸肘時十分鬆弛的肌張力分離現象。根痛部位局限於肩部或肩胛部,有時肩部及上臂外側有淺感覺減退或消失。軀乾的感覺減退或缺失平面常限於胸2水平以下。肱二頭肌反射消失,但肱三頭肌反射及兩下肢的腱反射都呈亢進。
③頸下段(頸7~8,胸1)主要臨床表現:手指活動有明顯的癱瘓,伴有手部小肌肉的萎縮。前臂的肌肉也可呈不同程度的萎縮及弛緩性癱瘓。根痛部位限於前臂及手指。上肢有節段性的感覺減退或缺失,軀干感覺平面止於胸2水平。肱二頭肌的反射正常,但肱三頭肌反射(頸7~8)、橈骨膜反射(頸5~6)、指屈反射(頸6~7,胸1)均可消失。病側出現Horner綜合征。
(2)胸段病變:胸段(胸1~11)病變特徵較少,患者常呈兩下肢的痙攣性癱瘓。感覺障礙的平面在胸2以下,腹股溝以上,因此正確的節段定位比較困難。其主要臨床表現如下:
①兩上肢不受影響,但兩下肢呈痙攣性癱瘓。
②根痛的表現為肋間神經痛、上腹部疼痛、腰背痛等,有時伴有帶狀皰疹。皰疹的部位及根痛的部位具有定位意義。感覺障礙的部位隨病變部位而定,大體可根據以下關系確定:病變在胸2者感覺障礙水平止於第2肋骨水平;病變在胸4,感覺障礙止於乳頭水平;胸6齊胸骨劍突水平;胸8齊肋緣水平;胸10平臍水平;胸12齊腹股溝水平等。
③兩下肢的腱反射亢進及腹壁反射減退或消失。腹壁反射分上、中、下三部分,上腹壁反射消失表示胸7~9有損害;中腹壁反射消失表示胸9~11有損害;下腹壁反射消失表示胸11~腰1有損害。
④臍孔征(Beever征)陽性,可見於胸10病變。令患者仰卧,向前抬頭,檢查者以手壓其額部以加阻力,此時可見患者臍孔明顯地上移。
(3)腰段病變:腰段病變的特徵是兩下肢有癱瘓,感覺障礙位於腹股溝之下。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又分腰上段與腰下段。
①腰上段(胸12~腰2)臨床上的主要表現如下:兩髖關節屈曲及股內收動作有癱瘓。同時可見髂腰肌、縫匠肌、恥骨肌及內收長肌等萎縮。由於這些肌肉部位較深,常不易被察覺。膝、踝、足趾的運動為痙攣性癱瘓。根痛部位在腹股溝部、臀外部、會陰或大腿的內側。大腿的上部及腹股溝上下有感覺減退,符合節段性分布。膝反射亢進,提睾反射消失。下肢有錐體束征。
②腰下段(腰3~骶2)臨床上的主要表現:膝關節及踝關節的運動受到很大限制。根痛出現於大腿的前外側或小腿的外側。感覺障礙限於兩下肢,呈節段性分布。股二頭肌反射、提睾反射可正常,但膝反射、半腱半膜肌反射、臀反射、踝反射均可消失。大、小便失禁或瀦留。
(4)圓錐病變:圓錐(骶3~5)及尾節病變的主要臨床表現有以下特點:兩下肢常無明顯的運動障礙。肛門及會陰部有鞍狀的感覺障礙。性功能障礙,包括陽痿及射精不能。這兩者並不同時發生,因它們各有不同的中樞。勃起中樞位於骶1~3而射精中樞則位於骶3~4。大、小便失禁或瀦留,膀胱失去張力而擴張。
病變單純侵犯圓錐者,反射障礙極為少見;多數病變在侵犯圓錐的同時也累及周圍的腰神經根,故反射的影響常較單獨圓錐這幾個節段所引起的影響為廣泛,膝、踝、趾、肛門等反射均可消失。
(5)馬尾病變:在腰1椎體以下椎管內不再有脊髓存在,只有腰2至尾1的神經根及終絲,各走向它們相應的椎間孔,而先後離開椎管。腰2神經根在腰椎2~3間隙離開椎管,腰3神經根在腰椎3~4間隙離開椎管,依此類推。因此,馬尾病變的部位越高,它侵犯的神經根越多,表現的症狀也越廣泛。一般說,它的臨床表現與脊髓腰段病損相似,但是肌肉的癱瘓是鬆弛性的,有明顯的小腿肌肉萎縮,膝以下的各種反射消失,並在小腿部分有根性分布的感覺障礙。
首先必須明確脊髓損害是壓迫性的還是非壓迫性的,通過必要的檢查便可確定脊髓壓迫的部位或平面,進而分析壓迫是在脊髓內還是在脊髓外,以及壓迫的程度;最後研究壓迫病變的性質。這是診斷脊髓壓迫症的基本步驟和要求。為此必須將病史、臨床檢查所得,結合輔助檢查有關資料加以綜合分析,一般均能正確做出診斷。

2、腰椎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患有腰椎病引起的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疼痛和酸痛,患者在吞咽的時候會出現吞咽困難的情況,少數的患者會伴有聲音嘶啞、胸部疼痛、咳嗽、惡心嘔吐以及異物感等情況。腰椎病的患者會出現視力的障礙,當風吹過的時候很想流淚。

腰椎病的患者在站立或者走路的時候會有身體出現控制的情況,同時會產生尿頻、尿急、排尿不暢等內分泌的疾病,患有了腰椎病最為嚴重的後果就是癱瘓,這樣可能會影響患者的一生。

腰椎病這個疾病不僅臨床表現復雜,發病的原因也是非常豐富的,這當中比較常見的原因包括職業的因素、遺傳的因素、心理的因素、環境的因素、不良的生活習慣、不正確的坐姿以及慢性的損傷等,對於腰椎病的治療和預防也應該從發病原因著手,這樣才會有好的效果產生。

腰椎病比較常見的發病人群是中老年人,近年來,這個疾病逐漸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經常與電腦接觸的從業者也是這個疾病的高發人群。發現可能患有了腰椎病就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目前治療腰椎病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的,這當中包括牽引治療、推拿治療、微創手術治療、封閉治療、葯物治療等,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病情的發展情況和檢查結果來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患者在治療的期間也要多配合醫生,這樣才會有好的效果產生。

3、腰椎壓迫神經什麼症狀

坐骨神經疼的病因是椎間盤突出擠壓了坐骨神經,椎間盤突出會引起腰疼、坐骨神經疼痛,臀部疼痛,腰間盤突出會引起大腿根韌帶疼痛和胯骨韌帶的疼痛,、並且嚴重影響行走。腿疼,腿麻,腿上皮膚出現象皮狀態,汗毛孔變得粗大,疼痛感覺減弱或者消失,大腿關節韌帶疼痛,腿部肌肉疼痛,僵硬,腫脹,一隻腿長一隻腿短,大屁股和小屁股肌肉萎縮,腳脖子疼痛等症狀,再發展到腳引起腳底板發熱,腳底板疼痛,腳麻,腳345指到腳後跟神經抽疼,腳大拇指過電似的抽疼,腳後跟內側神經巨烈抽疼,是會引起尿頻並且會使大小便失禁和生殖器疼痛及水腫,也會引起一條腿或雙腿癱瘓。是造成股骨頭壞死的主要原因等等症狀。所以腰椎問題絕對不可小視。現在告訴你治療方法:如果你是腰左側疼,就右側身躺在平板床上頭枕在枕頭上,《反之,就左側身躺在平板床上頭枕在枕頭上》,雙腿彎曲全身放鬆,然後用左手大拇指尖按壓住腰疼痛處,逐漸加力先把軟組織按壓擠開,這時就能較明顯的感覺到膨出的椎間盤疼痛處,這時要再加力推壓膨出的椎間盤回到腰椎間骨縫里,同時全身配合往後弓腰,一直按壓感覺不到一點疼痛了,這時按壓穩固20到30秒慢慢放鬆弓腰,可以反復做幾次更穩固些。這時改成平躺姿勢雙手抱彎曲的左腿試一試腰還疼不疼?如果不疼就說明復位成功。否則就再次復位。左臀、左腿疼痛處自己可以用力的按摩直到不疼了。使用這個復位方法年輕人用復發的較少,老年人復發的較多。學會這方法就是病復發了,你再復位就是了。至少你能過上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不再受疼痛的折磨了。當然主要還是要看你學習和掌握這個復位技術及運用如何。腰椎間盤突出是個很纏人的病,現在一直時好時壞,一直好不了跟你腰曲度變直有關。經常走動也有關。最好帶上護腰皮帶。在腰部下面墊個枕頭睡覺」對腰間盤突出,腰椎生理曲度變直有治療和糾正的作用。剛開始墊枕頭高度從2厘米開始,習慣以後高度逐漸加高,最終高度不要超過五厘米。經過腰部壓實後保持三個公分高度就是合適的。 其實糾正起來比較簡單:1:睡覺要用硬板床。2每天睡覺要平躺,可以在胸背部墊上一個(長135公分x寬25公分x厚5公分)的枕頭進行糾正,一般2---3天就見效果。一般1個月就可以矯正過來。註:矯正時一定要把小枕頭鋪平整,不可以一邊高一邊低。

4、腰椎壓迫神經的症狀

如果腰椎壓迫神經如果症狀嚴重的話,就會大小便失禁.

因為當年我父親得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時候,我的一個親戚(也是一個比較權威的醫生說的)所以我才知道.

不希望有人會有這種症狀,如果真有那種症狀產生時,手術治理康復的話希望是很小的.

5、腰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了必須手術嗎?

手術的適應症到底是什麼?我個人的觀點是是否手術需要影像學和症狀相結合,假如你症狀很重,即使MRI上壓迫較輕,也可能需要手術解除壓迫。假如你沒什麼症狀,即使椎間盤突出很重導致椎管狹窄都不一定需要手術。骨科醫師告訴患者假如不手術會發生截癱等,其實因為腰椎間突出引起的下肢癱瘓很罕見,除非受到外傷引起的。臨床經驗告訴我們,很多患者即使脊髓壓迫了,保守治療能夠使患者症狀緩解、壓迫產生的炎症消除,在能夠保守治療有效時為什麼要手術呢?總之,
腰椎間盤突出
患者假如經過嚴格保守治療1-2個月都沒有效果時我覺得才可以考慮手術(當然出現馬尾綜合征等嚴重情況除外)。

6、脊椎壓迫神經的症狀是什麼呀?

在臨床上,脊椎壓迫神經不同的階段神經受壓產生症狀不一樣。如果病人頸椎脊髓受到壓迫,產生臨床症狀是病人自覺頸部疼痛、雙上肢皮膚感覺刺痛、肌肉無力、手指明顯就力量減弱,還會出現病理反射。有的還會出現病人雙下肢無力、行走困難,而且在行走時有踩棉花堆的感覺、胸部有束帶感,還有的病人會伴有血壓升高、視物模糊或者吞咽時有異物感。如果是腰椎的神經受到壓迫,病人自覺腰部疼痛,甚至向雙下肢放射痛、有針刺感,病人腰部活動受限,雙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總而言之,出現脊椎壓迫神經後,病人最好到醫院去及時就診,在醫生的及時診斷下給出對症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7、脊神經根受壓症狀有哪些?

所謂的脊髓壓迫神經,應該就是由於一些病變壓迫脊髓或者是壓迫神經根而導致的一內些症狀。如容果神經根受壓的話,可能會出現根性疼痛,比如腰椎或者頸椎間盤疾病壓迫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痛,同時如果壓迫脊髓的話,還會出現肢體的無力,麻木的症狀。不同的疾病引起的臨床表現是不同的,需要通過臨床醫生的查體,同時要藉助於CT或者是磁共振檢查,才可以確定具體的原因。

與腰椎壓迫脊髓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