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怎麼坐;姿勢
腰間盤突出的正確姿勢:
1、正確的坐姿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正確的坐姿為上身挺直,收腹,下頜微收,兩下肢並攏。使膝關節略微高出髖部,腰背緊貼並倚靠椅背,這樣就大大減少了腰骶部的肌肉的疲勞。另外,不宜坐低於20cm的矮凳,應坐有靠背的椅子,這樣可以承擔軀體的部分重量,使腰背部相對處於鬆弛的狀態,減少腰背勞損的機會。
2、正確的站姿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站立時,膝關節要稍微屈曲,自然收腹,挺胸抬頭,使身體的重心從耳後的乳突向下經髖關節的中心橫軸、第二骶前面,到膝關節前部和踝關節前方,落在承重的足上。此時人體的重力線正好通過腰椎椎體或椎間盤後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再次突出。
3、正確的睡姿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睡眠時體位應該是仰卧或側卧位。仰卧位時應在雙下肢下方墊一軟枕,以便雙髖及雙膝微屈,全身肌肉放鬆,椎間盤壓力降低,減小椎間盤後突的傾向,同時也能降低髂腰及坐骨神經的張力。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較佳體位。
2、腰間盤突出正確的站、坐睡、走姿
坐姿:
正確的坐姿應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頜微收,兩下肢並攏。如有可能,應使膝關節略高出髖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則應在上述姿勢的基礎上盡量將腰背緊貼椅背,這樣腰骶部的肌肉不會疲勞。久坐之後,應活動一下,鬆弛下肢肌肉。另外,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不宜坐低於20cm的矮凳,盡量坐有靠背的椅子,這樣可以承擔軀體的部分重量,減少腰背勞損的機會。
站姿:
正確的站姿是:沿中心線(從頭部中心延伸經過頸、肩、臀、膝及腳底)平衡分身體重量於雙腳,達到體重與姿態的平衡。此外,還應抬頭,下巴與地面保持水平;挺胸,肩部放鬆;小腹內收。美的站姿能體現一個人積極樂觀的健康精神,還能預防疲勞發生和身體變形。
不正確的站姿包括:僵直,胸部過分凸起;彎腰駝背,軀體肌肉緊張度不夠;背部下凹或脊柱前凸,腹部鼓起;垂肩,脊柱後凸、背部下凹及垂肩,脊柱側凸。
走姿:
正確的走姿應從容、平穩、直線。為此,良好的走姿應當身體直立、收腹直腰、兩眼平視前方,雙臂放鬆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腳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勻,兩腳之間相距約一隻腳到一隻半腳,步伐穩健,步履自然,要有節奏感。起步時,身體微向傾,身體重心落於前腳掌,行走中身體的重心要隨著移動的腳步不斷向前過渡,而不要讓重心停留在後腳,並注意在前腳著地和後腳離地時伸直膝部。
3、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治療後怎樣保持良好的站立姿勢?
站立姿勢不良,特別是脊柱不正,會造成椎間盤受力不均勻,是造成椎間盤突(膨)出的隱伏根源。正確的站立姿勢應該是兩眼平視,下頜稍內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兩腿直立,兩足距離約與骨盆寬度相同,這樣整個骨盆就會向前傾,使全身重力均勻地從脊柱、骨盆傳向下肢,再由兩下肢傳至足,以成為真正的「腳踏實地」。此時人體的重力線正好通過腰椎椎體或椎間盤後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次突出。 勞動時應採取的站立體位是:膝關節微屈,臀大肌輕輕收縮,自然收縮腹肌,這樣可使骨盆輕微後傾,腰椎輕度變直,減少腰骶角的角度,增加脊柱支撐力,減輕椎間盤的負擔。長時間一個姿勢站立是不可能的,可以改為「稍息」的姿勢,即一側腳向前跨半步,讓體重放在一側下肢上,而使另一側下肢稍加休息,兩側交替。站立不應太久,應適當進行原地活動,尤其是腰背部活動,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勞。一旦發現不良站立姿勢應及時糾正,良好的站立姿勢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髓核再次突出。
4、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應採取什麼樣的站立姿勢最好?
脊椎是人體的中軸,在靜力狀態下,其具有特有的生理曲線,即四個曲度: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後凸,表明脊柱自身的穩定。在正常直立狀態下,脊椎必然承受縱向的壓應力、剪力、張應力以及彎曲和旋轉的力量等。這種穩定性的存在與維持,主要依賴內源性與外源性穩定因素。前者主要指髓核內在使兩側椎體分離的壓應力與纖維環及周圍韌帶抗髓核分離的壓應力之間的平衡,後者主要指脊椎周圍,髖部以及胸腹腔內外肌群內部平衡。站立姿勢不良,尤其是脊柱不正,會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隱伏根源,如含胸垂肩、下巴前突以及站立時左右倚靠,東歪西斜的站立姿勢會破壞這種內源性或外源性穩定因素,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或復發。
正確的站立姿勢是兩眼平視,下頜稍內收,胸部挺起,腰背平直,小腿微收,兩腿直立,兩足距離與雙肩寬度相等。這樣整個骨盆會前傾,全身的重力均勻通過脊柱、骨盆傳向下肢至足,成為真正的「腳踏實地」。此時,人體的重力線正好通過腰椎及椎間盤後部,能有效地避免椎間盤再次突出。
在勞動中應採取的較好站立位置是:膝關節微屈、臀大肌輕輕收縮,腹肌自然收縮。這樣的站立體位與標准站立體位相似,可使骨盆輕松後傾,能增加脊柱的支撐力,減輕椎間盤的負擔。
此外,長時間的一個姿勢站立是不能耐久的,這時可以改為「稍息」的姿勢。當然,站立也不應過久,可適當進行一些原地活動,特別是腰背部的活動以消除腰背肌的疲勞。一旦發現有站立體位的不良姿勢應及時加以糾正,以免造成腰痛、腰肌緊張、甚至發生脊柱側彎等症。由此可見,正確的站立姿勢也是避免椎間盤再次突出的不可缺少的一個條件。
5、腰間盤突出8種鍛煉方法
你好,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表現為腰痛,反復發作,常伴有臀部疼痛。單側坐骨神經痛:病人常在一次彎腰動作中如刷牙或從地上拾東西時,突發劇烈腰痛,不能挺腰和活動,並伴有坐骨神經痛。疼痛沿臀部、大腿和小腿後側向下至足部放射。在咳嗽、噴嚏、用力排便時疼痛加重。多次發作後,少數病人可有兩側坐骨神經痛,並可伴有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礙等。
慢性和復發性腰痛及坐骨神經痛是本病的特點之一。病人腰部板硬,肌緊張,可向左或右凸。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即抬腿至20度—40度時,腿的麻痛感即加重。使用中醫驗方-腰椎ˉ骨方世ˉ貼-貼於腰椎間盤部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腰椎間盤突出有非常獨到的治療作用。。
感覺、運動和腱反射改變:早期為痛覺過敏,稍後為減退。腰,神經根受累時,小腿前外側感覺過敏或遲鈍;骶,神經根受累時,小腿後側及足外側感覺過敏或遲鈍。前者伴有趾的背伸乏力或不能,後者伴有趾的跖 屈乏力或不能。祝您健康。
6、哪種站姿最適宜腰椎間盤突出患者?
脊椎是人體的中軸,在靜力狀態下,其具有特有的生理曲線,即四個曲度: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後凸,表明脊柱自身的穩定。在正常直立狀態下,脊椎必然承受縱向的壓應力、剪力、張應力以及彎曲和旋轉的力量等。這種穩定性的存在與維持,主要依賴內源性與外源性穩定因素。前者主要指髓核內在使兩側椎體分離的壓應力與纖維環及周圍韌帶抗髓核分離的壓應力之間的平衡,後者主要指脊椎周圍,髖部以及胸腹腔內外肌群內部平衡。站立姿勢不良,尤其是脊柱不正,會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隱伏根源,如含胸垂肩、下巴前突以及站立時左右倚靠,東歪西斜的站立姿勢會破壞這種內源性或外源性穩定因素,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或復發。腰椎論壇是全國各地腰椎間盤突出膨出病友和大量骨科專家自發組成的免費公益論壇社區網,討論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方法和症狀、診斷、鍛煉及手術和預防保健等方面話題。 正確的站立姿勢是兩眼平視,下頜稍內收,胸部挺起,腰背平直,小腿微收,兩腿直立,兩足距離與雙肩寬度相等。這樣整個骨盆會前傾,全身的重力均勻通過脊柱、骨盆傳向下肢至足,成為真正的「腳踏實地」。此時,人體的重力線正好通過腰椎及椎間盤後部,能有效地避免椎間盤再次突出。 在勞動中應採取的較好站立位置是:膝關節微屈、臀大肌輕輕收縮,腹肌自然收縮。這樣的站立體位與標准站立體位相似,可使骨盆輕松後傾,能增加脊柱的支撐力,減輕椎間盤的負擔。 此外,長時間的一個姿勢站立是不能耐久的,這時可以改為「稍息」的姿勢。當然,站立也不應過久,可適當進行一些原地活動,特別是腰背部的活動以消除腰背肌的疲勞。一旦發現有站立體位的不良姿勢應及時加以糾正,以免造成腰痛、腰肌緊張、甚至發生脊柱側彎等症。
7、腰椎間盤突出鍛煉圖片;詳細
腰椎間盤突出鍛煉:退步走、山立站姿、仰卧蹬車、引體向上、壓腹鍛煉等。
1、退步走:每天退步走40~60分鍾。走的時候盡可能往後倒,以走完後微感疲勞,以不加重症狀為度。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鍛煉方法中,退步走最簡單易行。
2、山立站姿可以治療腰間盤突出:雙腳內側相貼靠,雙腿肌肉收緊,尾骨內卷,骨盆擺正,臀腹肌肉收緊,雙肩由前向上而後繞動,雙臂自然放於體側。下鄂水平方向微內收。眼睛正視前方。最好靠牆練習,讓後腦勺,雙肩,雙臀,小腿肚及腳後跟9個點接觸到牆面。
3、仰卧蹬車:仰卧床上,雙腿向上似蹬自行車狀。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鍾,此方法是廣大患者推薦的一種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鍛煉方法。
4、引體向上:身體素質好的人可以在單扛上做引體向上,身體素質差點的人也可以雙手握著單扛兩腳懸空吊一會兒,手累了休息一會兒再做,一天反復多次。
5、壓腹鍛煉:每日早晚都可做壓腹運動,即跪著,用兩手前臂在前面檯子上,高度適當,中間腰腹部慢慢壓下去,停留5秒,再做,每回做約10個。一方面可加強腰背肌的鍛煉,另一方面使椎間隙及纖維環,椎間韌帶發生旋轉,牽拉,產生周邊壓力,突出物易於回納,可使椎體關節恢復解刨功能位,達到適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