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床上常選擇在第3、4或4、5腰椎棘突之間進行脊髓蛛網膜下隙穿刺或麻醉術,為什麼?
成人脊髓大多數終止於腰1水平,此處穿刺和麻醉不容易損傷脊髓。
所以腰3.4和腰4.5常用來做脊髓蛛網膜腔穿刺和麻醉。
2、為避免損傷脊髓,腰椎穿刺在: A.第一腰椎下緣 B.第二腰椎下緣 C.第三腰椎下緣 D.
D
3、為什麼臨床上腰椎穿刺常選在3、4或4、5腰椎之間?
樓上說的,並不是確切的,只是標准操作程序。腰椎穿刺,是用針,從二個椎骨之間的椎孔插入,吸取脊髓液來進行化驗檢查。我以前也做過,十幾年了,腰痛從來沒好過。現在開始慢慢的有點變天就會產生痛的感覺。
在3、4或4、5腰椎之間,是這個部位的椎孔,相對於其它的椎孔比較大,是臨床椎孔中最可靠,且幾率上極少造成重大損傷。
4、關於脊髓有哪些介紹?
脊髓是人類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的一部分,它是人體的高速公路。脊髓位於脊椎骨組成的椎管內,呈長圓柱狀,全長41~45厘米。上端與顱內的延髓相連,下端呈圓椎形,終於第一腰椎下緣(初生兒則平第三腰椎)。臨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時,多在第3~4或第4~5腰椎之間進行,因為在此處穿刺不會損傷脊髓。脊髓兩旁發出許多成對的神經(稱為脊神經)分布到全身皮膚、肌肉和內臟器官。脊髓是人體神經與腦之間的通路,也是許多簡單反射活動的中樞。
脊髓是神經系統重要組成部分,所有活動直接由腦控制。其位於椎管里,呈圓柱形,前後稍偏,外包被膜,它與脊柱的彎曲一致。脊髓的上端在平齊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下端平齊第一腰椎下緣,長約40~45cm。脊髓的末端變細,稱為脊髓圓柱。自脊髓圓柱向下延為細長的終絲,它已是無神經組織的細叢,在第二骶椎水平為硬脊膜包裹,向下止於尾骨的背面。脊髓的全長粗細不等,有兩個膨大部,自頸髓第四節到胸髓第一節稱頸膨大;自腰髓第二至骶髓第三節稱腰膨大。
脊髓的表面前後還有兩條縱溝,位於正中,為對稱的兩半。前面的前正中裂較深,後面的後正中溝較淺。此外還有兩對外側溝,即前外側溝和後外側溝。前根自前外側溝走出,由運動神經纖維組成;後根經後外側溝進入脊髓,由脊神節感覺神經元的中樞突所組成。每條後根在與前根會合前,有膨大的脊神經節。腰、骶、尾部的前後根在通過相應的椎間孔之前,圍繞終絲在椎管內向下行走一段較長距離,它們共同形成馬尾。在成人(男性)一般第一腰椎以下已無脊髓,只有馬尾。
5、成人脊髓下端平齊第幾腰椎?
?
6、怎樣進行腰椎穿刺 到達腦脊髓 依次經過哪些部位
這種情況首先要局麻,穿刺依次經過皮膚、皮下、棘上韌帶、黃韌帶、硬脊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