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術後如何保養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腰椎間盤突出症康復治療非常關鍵,應從入院前開始進行,鼓勵患者多進行腰背肌鍛煉、直腿抬高試驗等;手術後也要卧床休息,進行直腿抬高試驗,日常中也可走路運動,若手術不影響椎體的穩定性,可恢復日常生活,若手術影響椎體的穩定性,則三個月內避免提重物和重體力勞動,並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康復治療。
2、腰間盤突出手術後適合做哪些運動
一般來講腰椎間盤突出症分急性期鐵和恢復期,在每個時期都有一定的自我鍛煉方法,科學的鍛煉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科學的鍛煉會適得其反,使病情更加嚴重。在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保持正確的姿勢,可明顯減輕疼痛症狀和穩定病情。在恢復期,進行必要的功能鍛煉,有利於病情的康復,並防止腰腿痛症狀的復發。
一、
急性期
1、卧位
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應睡較硬的床墊,仰卧時膝微屈,腘窩下墊上要間康治療儀,全身放鬆,腰部自然落在床上。側卧時屈膝屈髖,一側上肢自然放在枕頭上。
2、下床
從卧位改為俯卧位,雙上肢用力撐起,腰部伸殿,身體重心慢慢移向床邊,一側下肢先著地,然後
另一仙下肢再移下,手扶慶頭站起。
3、坐位
坐位進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較硬的靠背。椅子腿搞度與病人膝到足認錯的高度相等,同時把要間康治療儀放在椅子靠背上。坐位時,膝部略高於髖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墊一踏板。
4、起座
從座位上站起的,一側下肢從椅子側面移向後方,腰部挺直,調整好重心後起立。
二、
恢復期
恢復期做自我鍛煉,使腰背部肌力增強,一可增加腰椎活動度,二可增加腰脊柱的穩定性。
1、仰卧抬起骨盆
仰卧位雙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點,抬起骨盆,然後慢慢落下,反復20次。該動作能矯下骨盆前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觸胸
仰卧位雙膝屈曲,手抱膝使其盡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將背部弓起離開床面。
3、側卧位抬腿
側卧位,上側腿可伸直,下側膝微屈,上側腿側抬起,然後慢慢放下,反復數十次。
4、爬行與膝觸肘雙膝及上肢撐起俯卧,腰部放鬆核發慢慢上沉,重得10次後,一側下肢伸直,屈膝使其盡量觸及同側肘關節。重復15次。
5、直腿抬高
仰卧位,將雙手壓在臀下,慢慢抬起雙下肢,膝關節可微屈,然後放下,重復15次。
6、壓腿
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軀干前傾壓向伸直的下肢,然後交換成另一下肢。此動作也可在站位進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卧起坐
仰卧位,雙膝屈曲,收腹使軀干抬起,雙手觸膝。
3、腰椎手術康復後可以做哪些體育活動?
腰椎手術後的康復非常重要:
術後早期(0-7天):
1、踝泵鍛煉:術後及早開始,一般麻醉清醒後可進行,持續到可下床活動。方法:踝關節用力緩慢地屈伸,通過關節運動,帶動肌肉收縮,通過肌肉泵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手術後炎症介質的吸收,防止深靜脈血栓危機生命。
2、 直腿抬高鍛煉:術後第一天可以開始被動抬高鍛煉,2-3天後,可進行主動抬高鍛煉(患者自己用力交替抬高下肢)。方法:下肢伸直,抬搞,雙腿交替進行,抬高30度-70度,循序漸進。每天3-4組,每組5-15個,每次維持3秒。通過下肢運動抬高,使相應神經根運動,防止其粘連,同時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3、翻身鍛煉:術後1-3天後,可進行翻身鍛煉。方法:手握床邊扶手,左右翻身。
術後一周後:
1、下床活動:患者這時可在幫助下離床,在可能的情況下,在支具或腰圍保護下早期下床活動有利於康復。下床活動的時間也要量力而為,無痛原則,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床邊坐立、逐步下床吃飯,上廁所等。一月內仍然以卧床休息為主。
2、腰背肌鍛煉:術後1-2周開始,可以長期堅持。常用的方法有:五點支撐、三點支撐、飛燕式。每天2-3組,每組5-30個,每個堅持3秒鍾。
4、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後恢復期適應做什麼運動
腰椎間盤突出:纖維環破裂, 髓核從破裂處擠出 ,壓迫神經根。治療方法有兩種,康復治療和手術治療,康復治療也稱保守療法,保守療法無效的,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後,仍然需要進行康復治療,以鞏固療效。
腰椎間盤突出是長期不合理姿勢積累的結果,醫學界一致認為矯正姿勢是康復治療的關鍵和核心,倒走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不妨試驗一下,倒走須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讓腳跟踩實。倒走能強制人體重心後移,矯正腰椎的過度彎曲,只是倒走不容易堅持,也不太安全。其實站立的時候也可以強制重心後移,赤足或穿平底鞋站立,前腳掌踩一本20毫米左右厚的書,這樣腳處於前高後低的狀態,同樣可以強制重心後移,可以體驗一下,體驗時間越長越好。
如果感覺症狀有減輕,可以考慮使用負跟鞋,鞋底是前高後低的。同樣是強制人體重心後移,矯正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穿著正常行走就可以,和倒走原理相同,比倒走更安全,更容易堅持,與現有的治療康復方法都不矛盾,還具有補充、強化和鞏固的作用,而且是有益無害。以往矯形鞋只是用於矯正骨盆左右方向的傾斜,現在是將其用於矯正骨盆的前傾,道理很簡單,負跟鞋在有些三甲醫院可以買到。
注意:平時不要穿帶跟的鞋,任何帶跟的鞋都會加重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加重腰痛。高跟鞋會導致和加重腰痛大家都知道的,中跟鞋也一樣。
5、腰椎術後一天比一天好還要鍛煉嗎
?
6、腰椎手術後的術後指導
一、腰椎微創術後建議休息6-8周
雖然腰椎椎間孔鏡沒有破壞腰部結構,但取出突出的髓核後,原本因為突出造成的纖維環裂口還是存在的。纖維環在6-8周左右能夠癒合。患者術後應休息6-8周。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復發的可能。這段時間不能太勞累,去洗手間可以起床,吃飯可以起床,其餘時間,鼓勵休息,不能久站久坐。6-8周後,活動范圍和活動量要循序漸進的增加,隨著時間和腰背部肌肉功能鍛煉可以逐漸增加下床活動的量和活動范圍。
二、術後8周的腰圍保護
卧床時候一定不要戴腰圍,但下床活動時,一定要戴好腰圍再下床。腰圍的作用是減少脊柱受力25%。用腰圍好好保護支撐保護8周,過了8周,復發幾率大大降低。
三、早期的神經根預防粘連和下肢肌力訓練
開放手術後,椎管內和神經根管內的粘連仍是不可避免的,嚴重的椎管內粘連甚至可以引起嚴重的症狀。腰椎椎間孔鏡微創手術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粘連非常輕。但是,還是要告訴大家,微創術後早期的直腿抬高訓練是預防神經根粘連的良好的方法,同時也是下肢肌力訓練的方法之一,一般手術後的第二天即可開始在床上進行直腿抬高訓練,訓練的方法是每天3-4次,每次直腿抬高10次,雙腿交替進行。這種自主的直腿抬高訓練一般要持續2周,尤其是在術後的早期1-2周內非常重要。
四、腰背部肌肉功能訓練
腰背部肌肉功能訓練是提高腰部支撐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不僅可以快速的恢復腰部的力量同時也是預防和治療術後腰痛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腰背部肌肉鍛煉的方法包括「小燕飛」和挺腹抬臀訓練,腰背部肌肉鍛煉一般在術後6周後進行,每天2次,每次2秒一個,30個為一次。5-10分鍾,鼓勵終生堅持不懈,保持腰背部肌肉強大。
五、腰椎微創術後最好的運動是什麼
腰椎微創術後良好的運動方法不僅可以起到全身各部位器官的鍛煉,同時也不會造成其它組織副損傷,因此對於腰椎術後最好運動是游泳。一般情況下手術後8周即可開始游泳運動。
7、得了腰間盤突出,做完手術後還能運動嗎?
隨著年齡增長,腰椎間盤發作,易患腰椎疾病。但現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並不是中老年人的高發,而是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整天坐著,生活習慣不是很好,而是年輕、柔弱的腰身、腰椎等。椎間盤脫落後的治療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保用治療,另一種是手術治療。雖然保用治療的副作用很小,但治療過程中疼痛的恢復需要很長時間,有些人不得不面對手術帶來的腰椎問題。參議員徹底解決,但屬於人們“浪費”腰椎手術後,不能再訓練或努力工作了是的,是嗎這真的是假的嗎?
腰椎實際上是脊椎的一部分。脊柱包括椎間盤、椎間盤和椎間盤。椎間盤是一個整體,是身體的中軸和脊柱。脊柱具有支撐身體的功能,將頭部、身體和上肢的重量以及身體的平衡轉移到收到。脊樑是一個整體,它是一個繁榮與失敗的關系。無論脊柱哪個部位出現問題,都會直接或間接引起腰痛和脊髓損傷,後果嚴重。從技術上講,腰椎手術的風險高。那個病變位於神經根和脊髓附近,如果不小心,可能導致脊髓損傷。
不過,髖關節手術並不像人們說的那麼糟糕。有傳言說髖關節手術會癱瘓,術後不能活動。據文獻報道,椎間盤的殘留率在10%左右,癱瘓率較低。腰椎手術有兩種,一種是顯微手術,另一種是融合,總之,成功率在99%以上,是不會癱瘓的。
有許多職業運動員經歷過椎間盤衰竭和手術。腰椎手術後,75%-100%的運動員繼續進行體育活動。從手術到恢復,大約2.8個月到8.7個月,這不是不可能的培訓。It我們大多數人只做有氧運動並不重要。從臨床經驗可以看出,治療是最好的。在系統的治療下,理療、牽引和葯物治療的效果更好,生活方式也更好。腰椎痢疾對神經和脊髓的壓迫可以減輕或消除,這有助於放輕松點。你先弄清楚。
但是,我們在對待問題上不能過於迷信和保守。我們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疾病上。如果葯物無效,或患者神經損傷嚴重,肌肉明顯下降,行走時出現跛行現象,如果出現急性“馬尾綜合征”,則由於腰椎間盤發作,缺損非常困難。如果繼續進行治療,很難消除神經壓迫,加重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很快就會發生選擇手術治療。
應該注意的是,手術時間並不困難,而且總是令人愉快的。術後患者應堅持功能鍛煉,不要久坐,積極接受康復治療,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