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腰椎椎體在哪

腰椎椎體在哪

發布時間:2020-10-16 13:56:33

1、l3 4 l4 5 l5 s1椎間盤在身體哪個部位

L3:第三腰椎 

L4:第四腰椎

L5: 第五腰椎

S1:第一骶椎(其實骶骨是5個骶椎融合成的一個整體)

L5/S1椎間盤就是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間的椎間盤。

(1)腰椎椎體在哪擴展資料:

腰椎間盤突出的好發部位以L4~5椎間盤最為多見,佔58%~62%;L5~S1次之,佔38%~44%,極少部分發生於L3~4以上的椎間盤,2個椎間盤同時發病者佔5%~10%。L5~S1椎間盤是整個脊柱最下邊的2個椎間盤,是全身應力最集中的部位,承受的壓力最大。

腰椎活動度較大,脊柱做各種方向活動時對下位椎間盤,尤其是纖維環的牽拉力最大。因為骶椎是固定的而不參與脊柱活動,脊柱活動時骶椎不產生相應的協調緩沖動作,脊柱上位各節段的活動最終均集中在最下方的2個活動節上。因此,L4~5椎間盤損傷的機會最多。

在臨床上,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西醫治療方法以消炎止痛、牽引治療為主,對於緩解病情進展具有積極作用。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的多發病,常見病,治療方法多,復發很難避免,這是由疾病本身決定的,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是當前的主要工作。

2、怎麼快速找准胸椎,腰椎的位置,有什麼標志沒有?

確定一個腧穴的位置,常利用體表的各種標志,尤其是骨性標志作為定位依據。脊柱由7 個頸椎、12 個胸椎、5 個腰椎、5 個骶椎、4 個尾椎構成。以下標志可幫助確定脊椎的位置:1、從枕骨結節向下,第一個觸及的是第2 頸椎棘突;它與第2 頸椎椎體約在同一水平。2、當頭部前屈時,可摸到明顯隆起的第七頸椎棘突(大椎)。3、兩手垂於軀體兩側時,兩肩胛岡連線平第三胸椎棘突;棘突下緣約平第3 、4 胸椎間隙。4、兩肩胛骨下角連線平第七胸椎棘突。約平第8 胸椎椎體。5、第十二肋與豎脊肌外緣交點,相當第一腰椎水平。6、兩季肋下緣連線平第二腰椎棘突。7、腰肌兩側可觸及的最長的橫突為第3 腰椎橫突,同第3 腰椎椎體水平。8、兩髂嵴最高點連線平第四腰椎棘突。9、髂後上棘:髂嵴後端。瘦弱者呈隆起頭,年青或肥胖者皮膚表面呈現一凹陷。為骶髂關節中心點和第二骶椎中部的標志。10、骶後孔:骶骨背面的四對小孔,為八髎穴所在。11、骶管裂孔(腰俞):骶尾關節上方正中呈凹陷處。

3、T12 椎體在什麼位置

T12椎體也就是人體的第十二節胸椎。

1、人的胸椎骨有12塊。

2、 椎體從上向下逐漸增大,橫斷面呈心形,其兩個側面上、下緣分別有上、下肋凹,與肋頭相關節。 p2) 橫突末端前面,有橫突凹與肋結節相關節。

3、 第一胸椎和第九胸椎以下各胸椎的肋凹不典型。

4、關節突的關節面幾乎呈冠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朝向後,下關節突的關節面朝向前。

5、棘突較長,向後下方傾斜,各相鄰棘突呈疊瓦狀排列。

各椎均有與肋骨相連的2個關節面,一個在椎體後部(與椎骨頭相關節)(如下圖),一個在橫突上(與肋結節相關節)。肋骨又與胸前的胸骨有關節相連,故胸椎、肋骨及胸骨構成胸廓的骨架對胸椎可起到穩定作用。胸椎椎孔較小,故胸椎椎管較狹小,胸椎部位損傷或病變,易引起脊髓損傷。

(3)腰椎椎體在哪擴展資料

胸椎(T)有12塊椎骨,T1-12自上而下,第1胸椎有時也稱為第8頸椎,胸椎與頸椎和腰椎有明顯區別,它有肋骨協助維持穩定。實際上在脊柱的胸段是一個由胸椎、肋骨和胸骨組成的桶狀結構,與頸椎和腰椎相比,因其穩定性好,錯位的機會較少。

一個典型的胸椎椎骨都有椎體、椎弓和突起,椎骨自上而下(即胸1至胸12)逐漸增大。在椎體的後面有棘突,側面有橫突,左右各有一個關節突。在椎體側面後部近體上緣和下緣處,各有半球形肋凹,與肋骨形成肋橫突關節。

上關節突和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幾乎呈冠狀位;棘突較長,伸向後方,並依次相掩,呈疊瓦狀。這些都是與頸、腰椎不同的解剖特點。

4、s5椎體是什麼部位???

S5椎體是第五骶椎。
人體的脊柱從上至下是由七塊頸椎、十二塊胸椎、五塊腰椎、五塊骶椎及四塊尾椎構成。片子報告上C代表頸椎,T代表胸椎,L代表腰椎,S代表骶椎。
因此L1也就是第一腰椎,T2就是第二胸椎,S1就是第一骶椎。從剛才我給你說的那個順序往下排,

5、第一至第五腰椎怎麼定位?相應體表標志怎麼對應?

一般來講,系皮帶身體兩側突起及髂嵴最高點連線通過第四腰椎體下部或第四,第五腰椎間隙,第四腰椎上一橫姆指寬度即為第三腰椎棘突,依次類推為第二腰椎和第一腰椎棘突

6、腰肌的位置示意圖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位於腰椎兩側的長肌,它大部分位於腰椎椎體與橫突之間的陷溝內,肌纖維以羽狀形式向外 下方排列走行,形成上下較細、中段較粗的類似紡錘狀的條形肌肉。

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

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功能與鍛煉:腰大肌與髂肌一起合稱為髂腰肌。髂腰肌對大腿的前擺起重要作用。常採用正踢腿、負重高抬腿跑、懸垂舉腿、仰卧起坐等輔助練習發展髂腰肌的力量。腰大肌受腰叢的肌支(T12~L4)支配。

腰肌的位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6)腰椎椎體在哪擴展資料:

腰肌勞損的臨床表現:

1、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4、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5、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

7、請問腰椎的第一椎體具體在哪個位置?急急急

腰椎壓縮性骨折,如果壓縮程度輕,可以保守治療,絕對卧床

8、人體腰椎骨是怎樣編號的

人體腰椎骨按照從上至下的方式分為第1~第5腰椎。

腰椎的總體形態表現為椎體高大,前高後低,呈腎形。

人體的腰椎骨分為5個,第1~第3腰椎的橫突逐漸增長,以第3腰椎最長,第4、5腰椎的則逐漸變短。第5腰椎椎體特別大,椎體前面特別高,當第5腰椎與骶骨相接時,構成向前凸的岬。


(8)腰椎椎體在哪擴展資料:

腰椎椎體的椎體結構特點:

一、 皮質骨的橫斷面掃描皮質骨構成包繞松質骨的殼結構,平均厚度大約1.5~3.5mm,根據其厚度和骨質特點又分為三種情況:

1、椎體前緣和兩側的馬蹄形部分,其形狀和皮質骨厚度比較規則,CT值范圍:400~500;

2、椎弓根區,指與椎弓根相連的椎體側壁和椎體後壁部分,此區皮質骨厚度由椎體向椎弓根方向逐漸增厚,連接椎弓根處最厚。CT值范圍:500~800;

3、椎弓根間區,位於椎弓根間的椎體後壁,皮質骨厚度在三部分中最薄,甚至在椎體中部缺如,相應於椎體後壁靜脈竇。CT值范圍:200~400。

二、 松質骨的橫斷面掃描 松質骨與皮質骨比較,具有高度的不均勻性,CT值范圍從數10至250以上。

以椎體中部為例:椎體中央略偏後部分的骨質比較緻密,此外的周圍部分骨質較疏散,而近椎弓根部分介於兩者之間,椎體前部皮質骨下松質骨最低;靠近上下腰終板的松質骨平均較椎體中部質密,而下部略高於上部。

9、脊椎的L3.L4在那個位置?

L3,L4就是第三、第四腰椎的意思。如圖: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位於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

脊柱分頸、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長,能活動,好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較固定。身體的重量和所受的震盪即由此傳達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構成,是一相當柔軟又能活動的結構。隨著身體的運動載荷,脊柱的形狀可有相當大的改變。脊柱的活動取決於椎間盤的完整,相關脊椎骨關節突間的和諧。

脊柱的長度,3/4是由椎體構成,1/4由椎間盤構成。

(9)腰椎椎體在哪擴展資料:

腰椎腰1、腰2、腰3的位置在人體的後腰部正中線上,通常位置確定需要根據胸12的具體位置,找胸12之前需要先找到第12肋骨的肋骨頭。

肋骨頭位置大約在腰部與背部結合處,正中線旁開5-6公分左右的位置,能夠摸到肋軟骨頭,肋骨頭確定之後順著肋骨就可以找到第12胸椎,觸摸到胸椎棘突之後往下一個就是腰1椎體的棘突,再往下一個是腰2椎體棘突,再往下是腰3椎體棘突,這種方法是比較簡單一些的。

10、脊柱有哪幾部分組成?如何連接?

正常人的脊柱分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個部分。頸椎有7個、胸椎12個、腰椎5個、骶椎5個和尾椎4個,共汁33個脊椎骨。成年人的5個骶椎長在一起成為骶骨,4個尾椎也互相融合成為尾骨;因此,實際上可以活動的椎骨僅26個。它們通過周圍的肌肉、韌帶相關節囊組成一個能活動的、並有強大的支撐力量的中軸。它起著保護脊髓,維持人體活動,並將頭頸與軀乾的負荷傳導到骨盆的作用。

與腰椎椎體在哪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