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穴里腰椎、骶椎、尾椎的具體位置在哪裡
腰椎:椎體較大;棘突板狀水平伸向後方,相鄰棘突間間隙寬,可作腰椎穿刺用,關節突關節面呈矢狀位。人體有五個腰椎,每一個腰椎由前方的椎體和後方的附件組成。椎板內緣成弓形,椎弓與椎體後緣圍成椎孔,上下椎孔相連,形成 椎管,內有脊髓和神經通過,兩個椎體之間的聯合部分就是椎間盤。它是由纖維環和髓核兩部分組成。髓核位於椎間盤的中央,它是一種富含水分 、呈膠凍狀的彈性蛋白。在髓核的周圍是纖維環,一層層的纖維環把兩個椎體連接在一起,並把髓核牢牢地固定在中央。
人的骶椎位於對耳輪上下腳起始部隆起處至腎穴外上方這一段,由下而上依次為骶1至骶5。骶骨呈倒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陷,上緣中分向前隆突稱岬,中部有 4條橫線,橫線兩端有4對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部為骶正中嵴,中間部為骶中間嵴,此嵴外側有4對骶後孔,孔外側部有骶外側嵴.骶前後孔與骶管相通, 有骶神經前,後支通過.骶管下端的裂孔為骶管裂孔,兩側向下突出為骶角.骶骨外側部上份有耳狀面,與髖骨耳狀面相關節,耳狀面後方骨面凹凸不平稱骶粗隆。人體的五塊骶椎合成的一塊骨。為骨盆的後壁。上與第五腰椎相連,下與尾骨相連。
尾椎位於骶骨之下方,由四節(三至五節)退化椎骨結合而成,構成脊柱尾端。人的脊椎骨是根據所處的部位,可以依次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等。除了骨與尾骨的韌帶及其他小韌帶附著在上面外,部分的臀大肌也附著在其上,這也是尾椎病患者時而感覺臀部不適的原因。
2、腰間盤在哪個位置圖片?
這個情況得根據醫生辨證,選取合適的穴位,一般是以腰背部疼痛局部穴位為主,一般配合著委中穴位及後溪穴位 平時你也一定注意腰腹部保暖,盡量還是別久坐,平時你可以配合著多做燕飛鍛煉腰背肌肉,對症狀改善都是有幫助的
3、治療腰椎哪裡好請介紹下
腰椎間盤突出主要是由於椎間盤突出後刺激神經而形成炎症產生一系列症狀,因此首先可以進行注射消炎鎮痛的葯物,將炎症去除掉。其次因為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疼痛,所以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將突出的椎間盤去掉,從而解除對神經的壓迫,達到根治的目的。
4、腰間盤在哪個位置圖片
腰間盤(腰椎間盤)指的是兩個腰椎之間的盤狀物,位置是在兩個腰椎之間,主要起到支持重量,緩沖壓力的作用。腰椎是脊柱在腰部的那一段,正常成人有5個腰椎,即L1、L2、L3、L4、L5。
腰椎間盤位於兩個腰椎體之間,第一腰椎與第二腰之間的椎間盤稱為腰1、2椎間盤,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之間的稱腰2、3椎間盤,以此類推,一般腰椎間盤突出好發於腰3、4與腰4、5椎間盤。
但腰痛並不一定都是腰椎間盤突出造成的,如運動過度後的腰肌勞損、腎虛等也可引起腰痛。
(4)腰椎哪個位置擴展資料:
腰間盤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常見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預防工作應從學校、家庭、工作和職業前訓練開始,使每一個工作人員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確的勞動姿勢,注意勞動保護。
腰間盤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由多層纖維軟骨環按同心圓排列.頸腰部纖維環前厚後薄,髓核易向後外側脫出,突入椎管或椎間孔,壓迫脊髓或脊神經——椎間盤突出症。
鍛煉方法
1、腹肌鍛煉。
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個,每天三次。(可根據患者的體質來定,不可逞強)。
2、交叉扭腰。
兩腳分開與肩寬,腳尖向內兩臂伸直,一手在體側,一手舉過頭頂。如果右手在上,先向左側後方擺。左側相反。於此同時腰部也隨之扭動,左右各100次。
3、抱膝觸胸。
處於仰卧位,雙膝屈曲,手抱住膝部,使盡量靠近胸部,然後放下,一上一下為一個動作,可持續30個。
4、腰背肌鍛煉。
處於平卧,雙膝彎曲放在床上,然後用力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10厘米。這時您會感覺到腰背部在用力,堅持5秒鍾,反復10下。
5、腰椎間盤突出具體位置在哪裡
首先要知道纖維環、髓核是椎間盤的組成部分,依據纖維環斷裂、髓核裸露在外的程度,腰椎間盤突出的程度也不同。當腰椎間盤纖維環沒有完全斷裂的情況被稱為椎間盤膨出,當完全斷裂髓核裸露在纖維環外後,才叫做腰椎間盤突出。另外腰椎疾病還有一種叫做椎間盤脫落,是指椎間盤整個都不在正常位置上,屬於移位。
腰椎間房突出之所以有疼痛感,是因為椎間盤周圍密布著各種神經。當其發生變形後,壓迫到神經會感到疼痛,而疼痛感也有可能來源於神經炎症,炎症也有可能是曾經變形造成的。人體的神經是串聯的,尤其在腰椎附近的神經,更是連接了坐骨、大小腿、腳掌等等地方的樞紐,在這個地方能引發別的地方的疼痛。
6、腰骶部是在哪個位置?
腰骶部是指臀部上緣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包括五塊腰椎、一塊骶骨和尾骨,是脊柱正中,皮帶下部位。
腰骶部疼痛多指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疼痛。
腰骶部表現有下列特點:
1、腰骶部的位置
腰骶部正常位於活動度較大的腰椎與甚少活動的骨盆交接處,同時又位於腰椎生理前凸與腰椎生理後凸的交接處,杠桿作用特別大,容易受到損傷。
2、腰骶部關節
腰骶部關節特別多,達20餘個,且關節又經常處於運動狀態,不論行走、站立或坐位時均在負重,維持關節穩定的因素如關節囊、韌帶稍有損傷,關節面稍有不對稱或不適合情況時,即可發生疼痛。
3、腰骶尾部的軟組織
腰骶尾部的軟組織結構亦較復雜,肌肉過度收縮時,常使豎脊肌或臀大肌的起始部發生撕裂,該部可以出血、腫脹、肌肉痙攣。
4、腰骶部神經
腰骶部的腰神經根徑路甚長,神經根易受卡壓的部位有以下幾個:
①、椎間盤與黃韌帶間隙;
②、側隱窩;
③、上關節突旁溝;
④、椎弓根下溝;
⑤、椎間孔。
預防腰骶部疼痛方法
第一,保證正確的坐姿,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將後背坐直,並保持頸部的挺直。
第二,應每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的鍛煉,這是身體健康必需的。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第三,避免空調冷風直吹頸肩部肌肉,注意保暖。
第四,枕頭的高矮軟硬要適中,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蕎麥皮為好,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
7、腰4\5椎間盤大致在哪個位置
臨床上以腰4~5、腰5~骶1為腰椎間盤最易突出的部位,因為腰4~5及腰5~骶1承受的壓力最大(承擔身體重量的60%左右),活動度最大。
腰椎間盤突出容易發生在左側,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較多的人為右利勢,在運動和體力勞動時,由於右手用力者的右側腰背部肌肉緊張力較強,椎間盤相應在右側所受的壓力較大,因此,擠壓的力量傳導至左側,可使左側纖維環撕裂,並將髓核擠至左側而造成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