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側位片的病理表現?
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側位片中常可看到如下徵象。
(1)腰椎生理前凸的改變。腰椎生理曲度可消失,嚴重者可出現與正常前凸相反的後凸。這是由於為了減輕對神經根及硬膜的壓迫而產生的保護性反應。
(2)腰椎間隙的改變。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側位片中,可表現為除了腰5、骶1 椎間隙以外,下一間隙較上一間隙窄。初期椎間隙表現為前窄後寬,中晚期表現為椎間隙明顯變窄,這意味著纖維環破裂,髓核脫出。
(3)突出部上下兩個椎體前緣骨質增生。由於椎間盤退變,相鄰的椎體出現了異常運動,故而產生了骨贅,這也是椎間盤突出的病理改變之一。
(4)椎間孔變小。這是由於椎間盤突出後,下位椎體的上關節突向上交錯而致。若上關節突進入了椎弓下切跡,則可能嵌壓走行於其中的神經根。
(5)腰椎相鄰後緣的鈣化增生。這意味著陳舊性的間盤損傷或突出。髓核鈣化可出現腰部活動僵硬的症狀,鈣化必定會減小椎管的容積誘發出神經根受壓的徵象。
2、在病理上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怎樣分型的?
結合臨床實踐,可將腰椎間盤突出症在病理上作如下分型。
(1)凸起型。其纖維環內層破裂,但外層尚完整。
(2)破裂型。纖維環已破裂,突出的髓核及纖維環僅有後縱韌帶擴張部遮覆。
(3)游離型。突出的椎間盤組織游離於椎管中,可以壓迫馬尾神經。
3、腰間盤突出症的病因病理是什麼
腰椎在人們日常勞動生活中活動度最大,承受來自上肢及軀乾的重力,是最容易產生勞損與外傷的部位,腰椎的椎間盤也最易受到損害。一般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發生的,而外傷是發病的重要誘因。 (1)腰椎間盤的生理性退變因素:正常的椎間盤富有彈性和韌性,具有強大的抗壓能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組織易產生退變,這種退變即老化的過程。一般認為人在20歲以後,椎間盤即開始退變,髓核的含水量逐漸減少,椎間盤的彈性和抗負荷能力也隨之減退。其中纖維環、軟骨終板、髓核均產生病理性退變。 (2)外傷因素:當椎間盤有了生理性退變或纖維環有了裂隙時,外傷是引起纖維環破裂的主要誘因。若腰椎間盤突然受到擠壓或扭曲,造成髓核壓力增高,可使髓核從纖維環的裂隙突出到椎管內。 筋骨痛貼治療這個效果是不錯的,你可以去他們網站詳細了解下,網址是筋骨痛貼的全拼,祝你早日康復!
滿意請採納
4、檢查腰椎MR平掃結論是 L5椎體佔位病變伴病理性骨折,轉移瘤?累及椎管內,請結合臨床 。
腫瘤標志物查過沒,現在懷疑有腫瘤骨轉移
5、腰椎間盤突出的病理是怎樣的呢?
突出期:此時期的症狀表現是非常明顯的,因此人們要對它的產生進行認識,專家提出:當椎間盤壓力增高時,髓核從纖維環薄弱處或裂隙處突出。突出物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而產生放射性下肢痛。壓迫馬尾神經時可出現大小便障礙。
6、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做腰椎管瘤病理幾天出結果,今天哥哥在做了腰椎管瘤
這個大概要一周左右才可以出結果,有的地方兩三天出結果不太一樣
7、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正位片的病理反映?
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正位片中,可能看到如下幾方面的徵象。
(1)腰椎側彎。側彎多見於腰4、腰5 椎間盤突出,側彎的方向既可以凸向患側,也可以凸向健側。一般認為側彎是突出物壓迫神經根而引起的一種代償性改變。當突出的髓核位於神經根內側時,腰椎側彎凸向健側;當突出的髓核位於神經根外側時,腰椎側彎凸向患側。腰5、骶1 椎間盤突出時,側彎往往不明顯。
(2)椎間隙左右不等寬。側彎凸側的椎間隙增寬。這也是一種代償反應,而不是因突出物佔位所致。此徵象對於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症並無特殊意義。
(3)骨盆傾斜。這是常見於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一種保護性姿勢。
不同的患者會因年齡、病程或是先天因素等諸多因素的產生不同的X線表現,其中棘突偏歪,特別是第5 腰椎棘突扭曲,往往是由於發育的結果。其對於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症並無特殊的臨床意義。
此外,一些腰椎先天發育畸形,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隱性脊柱裂、腰3 橫突肥大等都會在X線正位片上有較為明確的反映。
8、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因病理有哪些,一般是什麼原因形
1.病因:
腰椎間盤退行性變、損傷。
2.病理:
(1)膨隆型:表面完整,有隆起。
(2)突出型:髓核突向椎管。
(3)脫垂游離型:破裂的椎間盤組織游離在椎管內。
(4)Schmorl結節及經骨突出型:髓核突入椎體骨松質內,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或沿椎體間血管通道突向前縱韌帶,游離於椎體前緣。
形成原因:一般來說腰間盤突出主要是腰間盤變性及腰椎的退變引起來的,同時平時的勞累、彎腰幹活及過度負重等都是可以加重症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