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己經腰椎向右移動凸出來了怎麼辦?
你的腰椎已經向右移動而且凸出來了,你應該立刻去醫院,讓醫生給你一個准確的治療方案。
2、腰椎向右側凸。L4/L5間隙略變窄?
趁早治療是可以的。
3、腰椎退行性變..腰椎向右側凸。L4/L5間隙略變窄?
腰椎間盤突出伴狹窄是常見病,絕大部分不需要葯物或手術治療,找個正骨大夫,他們手法專治這類病,通常治療一到兩次,治療時間不超過十分鍾,不再壓迫神經,相應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通常百八十塊錢的病
4、脊柱向右凸側彎脊柱向右凸側彎
你好,成年人20度側彎不需要戴支具,可以每年復查一次脊柱X光片,拍片時必須站著拍(比較是否加重及加重的速度),也無需採取其他治療措施,如出現腰背疼痛或下肢不適時來醫院就診即可。
(李書綱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京協和醫院李書綱 http://lishugang.haodf.com/
5、腰椎側凸的鍛煉與飲食
鍛煉:
腰椎病患者要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脊柱是一個由骨骼和附著的肌肉等組成的動力器官,腰椎的穩定性有賴於腰背肌的良好功能來呵護,在腰背肌力量減弱以後,腰椎骨性結構及椎間盤所受的壓力增加,椎間盤退變加速,容易發生椎間盤突出,發生腰椎不穩。這是護理腰椎病最基本的方法。
飲食:
腰椎間盤突出的飲食應多樣化,宜清淡,低鹽低脂,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補充豐富的營養,多吃水果蔬菜。多食含有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E等食物,能達到增強腰椎骨骼的強度、提高肌肉的力量,從而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症狀的緩解。
鈣不僅是骨的主要成分,還具有精神安定的作用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日常生活中含鈣量多的食物有:魚、奶及奶製品、芝麻、濃綠蔬菜、海藻類。
蛋白質是形成肌肉、韌帶所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建造和修補,給機體提供能量。日常生活中含蛋白質多的食物有豬肉、雞肉、牛肉、肝臟、魚類、雞蛋、豆類及其豆製品等。但是這些食物的膽固醇和油脂含量也高,食用少了蛋白質缺少,食用多了給機體造成很大的負擔,容易血管硬化,血管梗阻。因此說,對於這類病人,可以適當的補充純蛋白粉,來緩解食物中蛋白質來源的不足。
含維生素B多的食物有糙米、小米、燕麥、花生等。
維生素E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肌肉緊張的作用,同樣能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的疼痛的症狀。日常生活中含維生素E多的食物有鱔魚、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等。
維生素C能增強腰椎椎間盤的纖維環的強度,多食維生素C也能達到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症狀的效果。維生素C含量多的食物有紅薯、馬鈴薯、油菜花、青椒、捲心菜、芹菜、草莓、甜柿子、檸檬、橘子等。
良好的生活習慣:
1、保持腰椎的正確姿勢(腰椎前凸位),坐姿時應選擇高且有靠背的椅子,卧位應選擇硬板床。
2、在一定的時間內應隨時調節體位,不要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如久坐,尤其長時間彎腰最易引起椎間盤後突。
3、學習省力的姿勢動作,如搬重物時盡量採取屈膝屈髖下蹲,避免直腿彎腰搬物,同時,重物應盡量靠近身體。
4、避免在腰椎側彎及扭轉時突然用力,不能避免時,也應先做熱身運動,以增強脊柱抗復合能力。
5、功能鍛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和消除腰椎間盤周圍軟組織的水腫,延緩和防止椎間盤突出。但切忌超強度劇烈運動。可做以下腰部保健操:①、腰部的伸展運動;②、魚躍式腰背肌鍛煉。
6、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涼。
7、肥胖者應適當減肥。著裝時避免穿高跟鞋。
8、已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平時應配帶腰圍,限制腰部活動,避免加重病情或復發,卧床後可解掉腰圍。使用腰椎治療儀可緩解疼痛,糾正脊柱的變形。
9、積極地盡早地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避免延誤病情,給自己帶來痛苦,給治療增加難度。
6、胸椎輕度向右側凸,腰椎明顯向左側凸。各椎體骨質形態未見異常,對應關系如常,椎間隙清晰。骨盆骨質完整
病情分析:
你好,這情況一般考慮不嚴重不需要治療,注意補鈣
如果比較嚴重應該去醫院手術治療,建議去醫院骨科檢查一下
指導意見:
你的情況建議你喝鈣片看看效果,不行的話建議你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遵醫囑治療。
7、脊柱側凸和脊柱側彎的區別
脊柱側彎是青少年發育期比較常見的一種脊柱畸形,它是指脊柱向左或向右發生彎曲,超過正常的彎區。初期表現為兩後不等高,腰凹不對稱,此時進行矯正效果較好。其目的是通過矯正練習,加強肌力,恢復脊柱周圍肌力的平衡。矯正練習中脊柱左側彎便向左側同練習,右側彎便向右側屈練習。 (1)手拉肋木體側屈二側對肋木站立,一手拉住肋木,另一手上舉,做體側屈,練習3紐,每組30~50次。要求抬頭、挺胸、收腹,上體不能前傾。 (2)俯卧,兩臂彎曲體前撐地,將脊柱側彎一側的腿用力向上抬起,同時異側手臂伸直前舉,保持3~4秒,再還原。練習3組,每繼10一15次。 (3)兩腿開立,側彎一側的手臂自然下垂,另一側手臂肩側屈抱頭,上體向側彎一側彎曲,手往不伸至最低,保持3秒,還原。練習3組,每組10~15次。或側彎一側手臂提一重物(如啞鈴、書包等)進行練習。 (4)向脊柱側彎方向側卧,兩臂屈臂撐地,外側腿用力向肩側方踢腿至最大限度,再還原,練習25~30次。要求踢腿時身體要正,踢腿幅度要大。
8、腰椎側凸
如果我們暫時無法得到一個解剖學意義上的病理解釋,那麼不妨多嘗試幾種治療措施。因為,診所醫生所開的葯可以鎮痛,並治癒肌體的炎症;運動療法醫師(按摩醫師)可以緩解神經和肌肉受到的緊張和壓力,骨科醫生使脊柱恢復靈活性,矯正教練幫助肌肉變得更加強健……
人們一直認為,對於那些老喊腰疼的人來說,最好睡硬板床。為了驗證這種傳統說法是否有科學道理,西班牙科學家最近做了一項相關的實驗。實驗結果證明,對腰疼患者來說,最能減輕他們腰疼的床墊類型為中等硬度,而不是人們常說的硬板級硬度。
要注意保暖,特別是在冬春寒濕季節,尤其需要做好腰部的保暖。盡量避免淋雨受寒,夜卧當風等。避免久卧潮濕之地,在寒濕季節,可適當使用電熱褥祛寒保暖。經常活動腰部 ,可使腰肌舒展,促進局部肌肉的血液循環。
腰痛患者穿高跟鞋是不合適的,為了防止腰痛,一般人也最好不經常穿高跟鞋。那麼腰痛患者是不是穿平底鞋才好呢?其實,平底鞋也不見得絕對有利,選擇鞋跟高度為3厘米左右較為適宜。所以,有腰痛的病人不妨換一雙合適的鞋,也許會使腰痛有所緩解。
「退著走」就是連續地向後退著走路,在晨起鍛煉的人群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人在「退著走」。慢性腰痛很多是因為腰部肌肉力量、韌帶強度不夠,腰椎穩定性差引起的。 「退著走」的鍛煉可增強腰背肌群力量,加強腰椎的穩定性及靈活性。在退著走的時候,腰部肌肉有節律地收縮和放鬆,使腰部血液循環得以較好地改善,提高腰部組織的新陳代謝,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1)叉腰式:預備姿勢:直立,挺胸抬頭,雙手叉腰,拇指在後,其餘4指在前。拇指點按腰部雙側「腎俞」穴。(該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動作:退著走時先從左腿開始,左腿盡量後抬,向後退出,身體重心後移。先左前腳掌落地,隨後全腳著地,重心移至左腿後再換右腿,左右腿交替退著走。每退1步,用雙手拇指按揉「腎俞」穴1次。
(2)擺臂式:預備姿勢:直立,挺胸抬頭,雙目平視,雙臂自然下垂。動作:雙腿動作同叉腰式,退著走時雙臂配合雙腿的動作進行前後擺動。
「退著走」鍛煉可每天早晚各進行1次,每次20分鍾,一般以每次鍛煉後,稍事休息,疲勞感即逐漸消失為宜。場地要選擇平坦、無障礙的地方,鍛煉時要盡可能挺胸,盡量後抬大腿。
9、脊柱側凸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本病以女性為多,在兒童期身體增長慢,畸形並不明顯,即使輕微畸形亦無結構變化,容易矯正,但此時期不易被發現。患者至10歲以後,椎體第二骨骺開始加速發育,側凸畸形的發展即由緩慢轉為迅速,1~2年內可以產生較明顯的外觀畸形。多數側凸發生在胸椎上部,凸向右側;其次好發於胸腰段。凸向左側著較多。脊柱側凸所造成的繼發性胸廓畸形,如畸形嚴重,可引起胸腔和腹腔容量減縮,導致內臟功能障礙,如心臟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心搏加速,肺活量減少,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神經根在凸側可以發生牽拉性症狀,凹側可以發生壓迫性症狀,神經根的刺激,可以引起胸和腹部的放射性疼痛;亦有引起脊髓功能障礙者、由於內臟功能障礙,息者全身往往發育不佳,軀干矮小,體力較弱,心肺儲備力差。
【診斷】
一、病史
首次就診患者要詳細詢問病史。了解患者母親妊娠情況,生產情況,妊娠頭三個月有無潛在致胎兒畸形的影響。家族中同胞兄弟姐妹有無同樣患者,有無糖尿病患者。對脊柱側凸出現的年齡,彎曲進展情況,有無接受過治療及何種方式的治療。現在主要的症狀是什麼,如易疲勞,運動後氣短、呼吸困難、心悸、下肢麻木,走路不便,大小便困難等應予以詳細詢問。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毫無症狀,特別在好發的青春期少女,胸背不易裸露,畸形常被忽略。故群體普查,認真查體是早期發現的關鍵。
二、物理檢查
物理檢查包括測身高、體重、坐高、雙臂外展位雙中指尖間距等有關項目。然後被檢查裸露整個腰背部,自然站立,雙足與雙肩等寬、雙目平視,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內。觀察被檢查者雙肩是否對稱,雙肩胛下角是否在同一水平,兩側腰凹是否對稱,兩側髂嵴是否等高,棘突聯線是否偏離中軸。五項中如有一項以上不正常列為軀干不對稱。然後作脊柱adam前屈試驗,被檢者雙膝伸直,使軀干由頸至腰徐徐前彎,檢查者從背部中央切線方向觀察上胸段,胸段,胸腰段及腰段兩側是否等高、對稱。不對稱者為前屈試驗陽性,疑為脊柱側凸(圖1)。
在脊柱前屈試驗檢查的同時,檢查者可用脊柱側凸角度測量尺或水平儀等測量被檢者背部各段的傾斜度,或hump角,記錄其最大傾斜角及其部位。若背部不對稱傾斜超過4°者疑為脊柱側凸。
體檢注意事項:包括前屈試驗在內的物理檢查是脊柱側凸體檢的基本檢查方法,特別是前屈試驗(forewardbendingtest)是公認的脊柱側凸的體檢初測中簡易、靈敏、而實用的方法,但在具體應用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被檢者站立的地面要平坦,若有雙下肢不等長者,應將患肢墊高,使骨盆擺平。
2、被檢查脊背必須完全裸露,並囑其全身放鬆。
3、被檢者應背對光源,側光在脊背造成陰影易產生假象。
4、前屈試驗時,雙手掌相對合攏或手持橫棍,使雙上肢自然下垂,然後緩慢前屈,以了解脊柱全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