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手背腰椎點

手背腰椎點

發布時間:2020-10-14 06:29:53

1、腰痛點的准確位置圖

要重點是在手背的位置上,手背上有幾個三個穴位。
這三個穴位來治療腰痛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腰痛點的准確位置,在手背部第二掌骨與第三掌骨之間,掌骨向後約一厘米左右凹陷的位置,用手指按壓會有明顯的酸脹感。治療腰痛時如果左側腰痛,選取右側腰痛點,右側腰痛選擇左側腰痛點。如果有腰部中間部位疼痛,可加用雙側腰痛點與後溪穴。後溪穴在第五掌指關節尺側位置的凹陷部位,用手按壓時也有明顯的酸脹感。針刺治療後配合腰部前後以及左右的輕微活動,這稱為針刺運動療法,能夠有效減輕腰部疼痛症狀。針刺後仍要注意腰部休息,以卧床休息為主。避免腰部疲勞或腰部受涼,減少久坐、久蹲、彎腰的姿勢,否則可能會再次誘發腰部疼痛。

2、手部經絡是怎樣的?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

經是經脈,為縱行的主幹,循行部位較深,包括十二正經、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絡是絡脈,為橫行的分支,循行部位淺表,包括十五絡、浮絡、孫絡。

經脈和絡脈一起形成了復雜的經絡系統,把人體聯系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的氣血通過經絡系統運行於全身,將水谷精微物質輸送到全身各組織器官,協調陰陽平衡,使臟腑組織器官發揮各自的功能,從而保障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

手指部是3條陽經與3條陰經相交會之處,因此手部的經絡比較集中。其中掌側為手三陰經,背側為手三陽經,它們都有各自的循行路線。

拇指拇指分布有手太陰肺經,它從腕後(寸口)走到大魚際,沿著大魚際邊緣,延伸至大拇指橈側末端的少商穴,是與肺、支氣管等呼吸器官有密切聯系的經絡。

食指食指分布有手陽明大腸經和手太陰肺經2條經脈。

手陽明大腸經開始於食指末端橈側的商陽穴,沿食指橈側上緣,走出於第一和第二掌骨間,向上延伸入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中。它與大腸有著密切的聯系。

手太陰肺經從腕後橈骨莖突上方分出分支,向手背到達食指橈側末端,接手陽明大腸經。

中指中指分布有手厥陰心包經,它從掌長肌腱和橈側肌腱正中進入手掌,沿著中指內側延伸到中指末端的中沖穴。

心包經與心臟及循環系統關系密切。同時,因為心包經與小腸也有著內在的聯系,因此它與消化系統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沒有名指沒有名指分布有手少陽三焦經和手厥陰心包經2條經脈。

手少陽三焦經從沒有名指靠小指一側末端的關沖穴向上走出,循行於第四和第五掌骨之間,沿手背到達腕關節外側。

手少陽三焦經與淋巴系統及內分泌系統有著密切的聯系,控制淋巴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維持內臟臟能平衡。

手厥陰心包經從掌中分出,沿著沒有名指靠小指的一側分布於手指末端,接於手少陽三焦經。

小指小指分布有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2條經脈。

手少陰心經從手掌沿著小指內側走到指甲內側末端的少沖穴,與手太陽小腸經相接,是與心臟及血液循環系統有著密切聯系的經絡。手太陽小腸經起自於手小指外側末端的少澤,沿著掌側和背側的交界線上到腕部,與小腸有著密切的聯系。

手部穴位與病理反應點手部腧穴是人們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發現出來的。手部病理反應點是指某些徵候發生後,在手部產生特有反應的區域。這些部位取用方便,療效卓著,為臨床按摩所常用。

手陽明大腸經穴陽溪定位:位於腕背橫紋橈側端,拇指翹起時,兩筋(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取之。

主治: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鳴、齒痛、咽喉腫痛、手腕痛等。

曲池定位:屈肘成直角,位於肘橫紋外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咽喉腫痛、齒痛、目赤腫痛、癮疹、熱病、腹痛、吐瀉、高血壓等。

手三里定位:位於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曲池穴下2寸處。

主治:齒痛頰腫、上肢活動不利、腹痛、腹瀉等。

上廉定位:位於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曲池穴下3寸處。

主治:頭痛、手臂麻木、腸鳴腹痛等。

下廉定位:位於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曲池穴下4寸處。

主治:頭痛、眩暈、目痛、肘臂痛、腹脹、腹痛等。

溫溜定位:位於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陽溪穴上5寸處。

主治:頭痛、面腫、咽喉腫痛、疔瘡、肩背酸痛、腸鳴、腹痛等。

偏歷定位:位於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陽溪穴上3寸處。

主治:目赤、耳鳴、鼻出血、喉痛、手臂酸痛等。

合谷定位: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橈側之處的中點。取穴時,以一手的拇指指間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指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下即是。

主治:所有頭面諸病,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鼻淵齒痛、咽喉腫痛、口眼歪斜、面腫等。此外還主治傷風、咳嗽、哮喘、吐瀉、消渴、黃疸、水腫、痹證、中風、乳少、多汗、腹痛、便秘、經閉、滯產等。

三間定位:微握拳,在手第二掌指關節後橈側凹陷處(第二掌骨小頭上方)。

主治:目痛、齒痛、咽喉腫痛、氣喘、身熱、腹脹、腸鳴、泄瀉等。

二間定位:微握拳,在第二掌指關節前緣橈側赤白肉際處(第二掌骨小頭橈側前凹陷中)。

主治:鼻出血、齒痛、口歪、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熱病等。

商陽定位:位於食指末節橈側,指甲旁約0.1寸處。

主治:耳鳴、耳聾、齒痛、咽喉腫痛、頜腫、青光眼、手指麻木、嘔吐、熱病、昏迷等。手少陽三焦經穴四瀆定位:位於尺骨鷹嘴下5寸,橈骨與尺骨之間。

主治:耳聾、咽喉腫痛、暴喑、齒痛、上肢痹痛等。

三陽絡定位:位於腕背橫紋上4寸,橈骨與尺骨之間。

主治:耳聾、暴喑、齒痛、上肢痹痛等。

會宗定位:位於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穴尺側約1寸,於尺骨的橈側緣取之。

主治:耳聾、上肢痹痛等。

支溝定位:位於腕背橫紋上3寸,橈骨與尺骨之間。

主治:耳鳴、耳聾、暴喑、脅肋痛、便秘、熱病等。

外關定位:位於腕背橫紋上2寸,橈骨與尺骨之間。

主治:熱病、頭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脅肋痛、上肢痹痛等。

陽池定位:位於腕背橫紋中,指總伸肌腱尺側緣凹陷中。

主治:目赤腫痛、耳聾、咽喉腫痛、瘧疾、腕痛、消渴等。

中渚定位:握拳,位於手背部第四、五掌骨小頭後緣之間的凹陷中,液門上l寸處。

主治:頭痛目赤、耳鳴耳聾、咽喉腫痛、熱病、手指無法屈伸、踝關節扭傷等。

液門定位:握拳,位於手背部第四、五指之間,掌指關節前凹陷中。

主治:頭痛目赤、耳鳴耳聾、咽喉腫痛、瘧疾等。

關沖定位:位於第四指末節尺側,指甲角旁約0.1寸處。

主治:頭痛目赤、耳鳴耳聾、咽喉腫痛、熱病、昏厥等。

手太陽小腸經穴小海定位:屈肘,位於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的凹陷中。

主治:肘臂疼痛等。

支正定位:位於陽谷穴與小海穴的連線上,陽谷穴上5寸。

主治:頭痛、目眩、熱病、項強、肘臂酸痛等。

養老定位:以掌向胸,位於尺骨莖突橈側緣凹陷中,腕背橫紋上1寸。

主治:視物不清,肩、背、肘、臂酸痛等。

陽谷定位:位於腕背橫紋尺側端,尺骨莖突前凹陷中。

主治:頭痛目眩、耳鳴耳聾、齒痛、熱病、腕痛等。

腕骨定位:後溪穴直上,位於第五掌骨基底與三角骨之間的赤白肉際處。

主治:頭痛項強、耳鳴、黃疸、熱病、瘧疾、指攣腕痛等。

後溪定位:握拳,位於第五掌指關節後尺側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主治:頭項強痛、目赤、耳聾、『咽喉腫痛、腰背痛、瘧疾、多汗、指攣腕痛等。

前谷定位:握拳,位於第五掌指關節前尺側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主治:頭痛、目痛、耳鳴、咽喉腫痛、乳少、指痛、熱病等。

少澤定位:位於小指末節尺側,指甲角旁約0.1寸處。

主治:頭痛、咽喉腫痛、耳鳴耳聾、乳少、昏迷、熱病等。

手太陰肺經穴尺澤定位:位於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緣。

主治:咳嗽、氣喘、咯血、潮熱、胸部脹痛、咽喉腫痛、小兒驚風、吐瀉、肘臂攣痛等。

孔嘬定位:位於尺澤與太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處。

主治:咳嗽、氣喘、咯血、咽喉舯痛、肘臂攣痛等。

列缺定位:位於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

主治: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口眼歪斜、齒痛等。取穴時,兩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即是。

經渠定位:位於橈骨莖突內側,腕橫紋上1寸,橈動脈橈側凹陷中。

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咽喉腫痛、手腕痛等。

太淵定位:位於掌後腕橫紋橈側端,橈動脈橈側的凹陷中。

主治:咳嗽、氣喘、咯血、胸痛、咽喉腫痛、腕臂痛、嘔吐、經閉、沒有脈症等。

魚際定位:位於手掌側面,第一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第一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

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腫痛、失音、發熱等。

少商定位:位於拇指末節橈側,指甲角旁約0.1寸處。

主治:咽喉腫痛、咳嗽、鼻出血、發熱、嘔吐、呃逆、昏迷等。

手厥陰心包經穴曲澤定位:位於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尺側。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腹瀉、熱病、肘臂攣痛等。

郄門定位:位於腕橫紋上5寸,兩筋之間。

主治:心痛、心悸、嘔血、咯血、疔瘡等。

間使定位:位於腕橫紋上3寸,兩筋之間。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熱病、瘧疾等。

內關定位:位於腕橫紋上2寸,兩筋之間。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熱病、上肢痹痛、失眠、眩暈、偏頭痛等。

大陵定位:仰掌,位於腕橫紋的中點處(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瘡瘍、失眠等。

勞宮定位:位於第二、三掌骨之間,握拳屈指時,中指尖所指處即是。

主治:心痛、嘔吐、口瘡、口臭等。

中沖定位:位於中指末節尖端的中央。

主治:心痛、昏迷、舌強腫痛、熱病、吐瀉、小兒夜啼、中暑、昏厥等。

手少陰心經穴少海定位:屈肘,位於肘橫紋內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心痛、肘臂攣痛、頭頂痛等。

靈道定位:位於腕橫紋上1.5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

主治:心痛、暴喑、肘臂攣痛等。

通里定位:位於腕橫紋上l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

主治:心悸、暴喑、舌強不語、腕臂痛等。

陰郄定位:位於腕橫紋上0.5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

主治:心悸、心痛、骨蒸盜汗、吐血、鼻出血、暴喑等。

神門定位:位於腕橫紋上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中。

主治:心痛、心煩、健忘、失眠等。

少府定位:手掌面,位於第四、五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端與沒有名指端之間即是。

主治: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遺尿、小指攣痛等。

少沖定位:位於小指末節橈側,指甲旁約0.1寸處。

主治:心悸、心痛、胸脅痛、熱病、昏迷等。

經外奇穴十宣定位:位於十指尖端,距指甲游離緣0.1寸處。

主治:昏迷、高熱、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

四縫定位:仰掌,伸指,位於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間關節橫紋中點處。

主治:小兒疳積、消化不良、腹瀉、腸蟲症、咳嗽等。

中魁定位:位於手背,中指近端指間關節橫紋中點處。

主治:嘔吐、食慾不振、呃逆、牙痛、鼻出血等。

八邪定位:位於手背側,微握拳時,第一至五指間的橫紋端赤白肉際處即是,左右共8個穴。

主治:煩熱、頭項強痛、咽痛、齒痛、目痛、手指麻木、手指拘攣等。

落沈(外勞宮)定位:位於手背第二、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上約0.5寸處。相當於外勞宮穴處。

主治:落枕、手臂痛、腹痛腹瀉、小兒消化不良、頸椎病等。

腰痛點定位:位於手背側,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掌骨之間,腕橫紋下約1.5寸處,尺側為精靈,橈側為威靈,合稱腰痛點,左右共4穴。

主治:急性腰扭傷、頭痛、小兒驚風等。

小骨空定位:位於手背,握拳時,手小指背側近端指間關節橫紋中點處即是。

主治:目赤腫痛、目翳、喉痛、指關節痛等。

大骨空定位:位於手背,拇指指間關節橫紋中點處即是。

主治:目痛、目翳、白內障、吐瀉、鼻出血等。

中泉定位:位於腕背側橫紋中,陽溪穴與陽池穴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主治:胸悶、咳嗽氣喘、胃痛、吐血等。

虎口定位:拇指、食指分開,手指蹼中點上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唇紫、煩熱、頭痛、眩暈、牙痛、失眠等。

五虎定位:握拳,位於手背第二、第四掌骨小頭之高點處,左右共4穴。

主治:手指拘攣等。

拳尖定位:握拳,位於手背第三掌骨小頭之高點處。

主治:目翳、目痛、指攣等。

二白定位:位於前臂內側,腕橫紋上4寸,橈側屈腕肌腱兩側,一手兩穴。

主治:痔瘡、脫肛等。

臂中定位:位於前臂內側,腕橫紋與肘橫紋之間的中點處,橈骨與尺骨之間。

主治:上肢癱瘓、痙攣、前臂神經痛等。

手部病理反應點胸痛點定位:位於拇指指關節橈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胸痛、吐瀉等。

小腸點(便秘點)定位:位於掌面,食指近端指間關節橫紋之中點。

主治:小腸病、便秘等。

大腸點定位:位於掌面,食指遠端指間關節橫紋之中點,主治:大腸病等。

咳喘點(咳嗽點)定位:位於掌面,食指掌指關節間橫紋靠近尺側處。

主治:支氣管炎、哮喘等。

脾點定位:位於掌面,拇指指間關節橫紋中點。

主治:脾胃病、浮腫等。

降壓點定位:位於手掌,腕後正中第一、二橫紋之間。

主治:高血壓。

胃腸點定位:位於手掌面,勞宮與大陵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慢性胃炎、潰瘍、消化不良等。

踝點定位:位於拇指掌指關節橈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急性踝關節扭傷、踝關節疼痛等。

足跟痛點定位:位於胃腸點與大陵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足跟痛等。

心點定位:位於掌面,中指遠端指間關節橫紋的中點處。

主治:所有心血管疾病等。

三焦點定位:位於掌面,中指近端指間關節橫紋處。其中點為中焦,橈側為上焦,尺側為下焦。

主治:胸部、腹部、盆腔疾病、小兒消化不良等。

肺點定位:位於掌面,沒有名指遠端指間關節橫紋的中點處。

主治:所有呼吸系統疾病等。

肝點定位:位於掌面,沒有名指近端指間關節橫紋的中點處。

主治:肝、膽病等。

腎點(夜尿點)定位:位於掌面,小指遠端指間關節橫紋的中點處。

主治:夜尿、尿頻、腰膝酸痛等。

命門點定位:位於掌面,小指近端指間關節橫紋的中點處。

主治:生殖系統疾病等。

牙痛點定位:位於掌面,第三、四掌指關節之間,靠近第三掌指關節處。

主治:牙周炎、咽喉炎、三叉神經痛、牙痛、下頜關節痛等。

定驚點定位:位於掌面,大小魚際交接處之中點。

主治:高熱、驚厥等。

哮喘新點定位:位於第四、五掌指關節之間。

主治:哮喘、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瘧疾點定位:位於掌面,第一掌骨與腕關節匯合處,大魚際的橈側緣。

主治:瘧疾、熱病等。

咽喉點定位:位於手背,第三、四掌指關節之間,靠近第三掌指關節處。

主治: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牙痛、三叉神經痛。

扁桃體點(魚際點)定位:即魚際穴,第一掌骨橈側中點,赤白肉際處。

主治:扁桃體炎、咽喉腫痛等。

心悸點定位:位於掌面,第五掌指關節橈側緣。

主治:心悸、月經過多、痛經等。

感冒點定位:位於掌面,第一掌骨基底內側下1寸。

主治:感冒、扁桃體炎、齒痛等。

運動點定位:位於掌面,大魚際上緣和中央各有一點。

主治:小兒麻痹後遺症。

眼點定位:位於拇指指間關節尺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目赤腫痛、流淚、麥粒腫等所有眼病。

前頭點定位:位於食指近端指間關節的橈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膝、踝、趾等關節疼、胃腸病、頭痛等。

頸項點定位:位於第二、三掌指關節之間,近第二掌指關節處。

主治:落枕、頸項扭傷等。

頭頂點定位:位於中指近端指間關節的橈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神經性頭痛、頭頂痛等。

偏頭點定位:位於沒有名指近端指間關節的橈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偏頭痛、胸脅痛等。

會陰點定位:位於小指近端指間關節的橈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會陰部痛、痛經、白帶過多等。

後頭點定位:位於小指近端指間關節的尺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後頭痛、扁桃體炎、呃逆、臂痛等。

坐骨神經點定位:位於第四、五掌指關節之間,近第四掌指關節處。

主治:坐骨神經痛、髖臀痛等。

坐骨點定位:位於小指掌指關節的尺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腰背痛、尾骨痛、耳鳴、鼻塞等。

止癢點定位:位於手背,第五掌骨與腕骨交界處。

主治:蕁麻疹、瘙癢症等。

升壓點定位:位於手背腕橫紋中點。

主治:低血壓、休克等。

呃逆點定位:位於手背,中指遠端指間關節橫紋的中點處。

主治:呃逆、嘔吐等。

退熱點定位:位於手背,中指橈側指蹼處。

主治:發熱、腹瀉等。

腹瀉點定位:位於手背,第三、四掌指關節上l寸。

主治:腹瀉、腹痛等。

急救點定位:即中沖穴。

主治:昏迷、熱病等。

止血點定位:位於手背腕橫紋上,沒有名指縱線和小指縱線之間。

主治:所有出血證。

腰痛點定位:位於手背,腕橫紋下1.5寸,第二伸指肌腱橈側、第三伸指肌腱尺側各1穴。

主治:腰痛、急性腰扭傷等。

腰脊點定位:位於手背第三掌骨體近心段中線。

主治: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背痛等。

扁點定位:位於食指掌指關節橈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肩部疼痛、肩周炎等。

痙攣刺激點定位:位於手背面,每個相鄰掌指關節上1寸處。

主治:手指痙攣等。

止痛點定位:位於手背面,第二掌骨中點橈側緣0.5厘米處。

主治:痛證。

鼻出血點定位:位於手背面,拇指、食指指蹼緣中點,赤白肉際處。

主治:鼻出血、鼻炎等。

安眠點定位:位於手背面,合谷穴與三間穴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失眠、神經衰弱等。

頭痛點定位:位於手背第三、四掌骨間,掌指關節後0.5寸處。

主治:頭痛、偏頭痛。

3、手背上一點的是什麼啊誰可以告訴我嗎謝謝啦

是扁平疣;大多驟然發生,為米粒大到綠豆大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質硬,淺褐色或正常皮色,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數目較多,多數密集,偶可沿抓痕排列成條狀(同形反應)。一般無自覺症狀,偶有微癢。好發於顏面、手背及前臂等處。病程慢性,有時突然自行消失,亦可持續多年不愈,愈後不留瘢痕。

4、手背上面起黑點

這是黑色素沉著,是由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過多並在表皮角質細胞沉積過多所致。黑色素沉著不僅影響美觀,還對身體存在一定的潛在危害。
黑色素沉著的原因:
通常受陽光、紫外線輻射或化妝品、葯物及其它物質刺激後,形成黑色的皮膚色素沉積而成,一部分隨著角質層脫落;一部分沉澱於底層,通過血液循環排出體外,以上功能一旦失調,便形成了色素沉著。 人體肌膚每天都在不斷的代謝各種垃圾,如果體內分泌循環不暢的話,就會出現色素沉澱的現象。

5、女人手背腰腿點長物子好嗎

你這個提問是什麼意思? 是長「痦子」的意思嗎? 色素痣,被老百姓稱作「痦子」, 一般對身體沒有什麼影響,但是長在特殊部位,例如經常摩擦處:腳底,指尖,褲腰部,衣領處的色素痣建議早日切除,以免長期摩擦導致惡變。

6、人手上的各個部位代表人體什麼器官?

生物全息理論為山東張穎清教授所創,其中手部全息穴位簡便易記,取用方便,療效肯定,且有一定的診斷意義。第二掌骨體撓側從遠心端的頭穴到近心端的足穴依次排列12穴,第五掌骨尺側從遠心端的頭穴到近心端的生殖穴依次排列8穴,可以拇指端或指甲向掌骨體按掐為主要手法治療相應臟器的疾患。現分別介紹如下。
1.手部第H掌骨撓側全息穴位
(1)頭穴
定位位於第二掌骨小頭撓側。
主治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急性結膜炎及頭面、眼、耳、鼻、口、牙、腦等部位疾病。
(2)頸肩穴
定位位於第二掌骨體遠端撓側,頭穴與上肢穴之間。
主治頸肩、甲狀腺、咽喉、氣管上段、食管上段等部位的疾病。
(3)上肢穴
定位位於第二掌骨體遠心段橈側,頸肩穴與心肺穴之間。
主治肩、上肢、肘、腕、手及食管中段的疾病。
(4)心肺穴
定位位於第二掌骨體遠心段撓側,頭穴與脾胃穴連線的中點。
主治心、肺、胸、乳房、氣管下段、食管下段及背部疾病。
(5)肝膽穴
定位位於第二掌骨體中段撓側,脾胃穴與心肺穴連線的中點。
主治肝膽疾病。
(6)脾胃穴
定位位於第二掌骨體中段橈側,頭穴與足穴連線的中點。
主治脾、胃及胰臟疾患。
(7)十二指腸穴
定位位於第二掌骨體中段橈側,脾胃穴與腎穴之間。
主治十二指腸及結腸右曲部疾患。
(8)腰腹穴
定位位於第二掌骨體近心段撓側,脾胃穴與腎穴之間。
主治腰扭傷、腰腿痛、大腸與小腸疾病。
(9)腎穴
定位位於第二掌骨體近心段橈側,脾胃穴與足穴連線的中點。
主治腎、輸尿管、大腸、小腸疾病。
(10)下腹穴
定位位於第二掌骨體近心段橈側,腎穴與腿穴之間。
主治下腹部、骶尾部、子宮、膀胱、結腸、直腸、闌尾、卵巢、陰道、睾丸、尿道、肛門等部位疾病。
(11)腿穴
定位位於第二掌骨體近端撓側,下腹穴與足穴之間。
主治臀部、股部、膝關節等下肢疾病。
(12)足穴
定位位於第二掌骨基底部橈側,第一、二掌骨側近拇指側的交點處。
主治足、踝部疾病。
2.手部第五掌骨尺側全息穴位
(1)頭穴
定位位於第五掌骨小頭尺側。
主治頭面部及眼、耳、鼻、口腔等疾病。
(2)頸肩穴
定位位於第五掌骨體遠端尺側,頭穴與心肺穴之間。
主治肩周炎、肩部扭傷、落枕、頸椎病等。
(3)心肺穴
定位位於第五掌骨體遠心段尺側,頭穴與脾胃穴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心、肺、氣管及胸背部疾病。
(4)肝膽穴
定位位於第五掌骨體遠心段尺側,心肺穴與脾胃穴之間。
主治肝膽疾病。
(5)脾胃穴
定位位於第五掌骨體尺側,頭穴與生殖穴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脾、胃。肌肉疾病。
(6)腎穴
定位位於第五掌骨體近心段尺側,脾胃穴與生殖穴連線之近脾胃穴1/3處。
主治遺尿,腎、膀胱及生殖系統疾病。
(7)臍周穴
定位位於第五掌骨體近心段尺側,脾胃穴與生殖穴連線之近生殖穴1/3處。
主治結腸炎、小腸炎、腰扭傷等。
(8)生殖穴
定位位於第五掌骨基底部尺側。
主治生殖系統疾病、肛周疾病,腰腿痛等。
手部病理反應點的按摩手法以推、拿、按、揉、點為主,操作次數多為10-30次,故在具體介紹反應點時不再贅述。手部病理反應點共有45個,其中掌側22個,手背側25個,現逐一介紹如下。
(1)胸痛點
定位位於拇指指關節撓側,赤白肉際。
主治胸痛、吐瀉、癲癇等。
(2)小腸點
定位位於掌面,食指近端指間關節橫紋之中點。
主治小腸病等。
(3)大腸點
定位位於掌面,食指遠端指間關節橫紋之中點。
主治大腸病等。
(4)咳喘點(咳嗽點)
定位位於掌面,食指掌指關節間橫紋靠近尺側處。
主治支氣管炎、哮喘、神經性頭痛等。
(5)脾點
定位位於掌面,拇指指間關節橫紋中點。
主治脾胃病、浮腫等。
(6)胃腸痛點
定位位於手掌面,勞宮與大陵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慢性胃炎、潰瘍、消化不良、膽道蛔蟲症。
(7)踝點
定位位於拇指掌指關節橈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急性踝關節扭傷、踝關節疼痛等。
(8)足跟痛點
定位位於胃腸點與大陵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足跟痛等。
(9)心點
定位位於掌面,中指遠端指間關節橫紋的中點處。
主治各種心血管疾病等。
(10)三焦點
定位位於掌面,中指近端指間關節橫紋處。其中點為中焦,橈側為上焦,尺側為下焦。
主治胸部、腹部、盆腔疾病,小兒消化不良等。
(11)肺點
定位位於掌面,無名指遠端指間關節橫紋的中點處。
主治各種呼吸系統疾病等。
(12)肝點
定位位於掌面,無名指近端指間關節橫紋的中點處。
主治肝、膽病等。
(13)腎點(夜尿點)
定位位於掌面,小指遠端指間關節橫紋的中點處。
主治夜尿、尿頻、腰膝酸痛等。
(14)命門點
定位位於掌面,小指近端指間關節橫紋的中點處。
主治生殖系統疾病等。
(15)牙痛點(咽喉點)
定位位於掌面,第三、四掌指關節之間,靠近第三掌指關節處。
主治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三叉神經痛、牙痛、胸痛、下頜關節痛等。
(16)定驚點
定位位於掌面,大小魚際交接處之中點。
主治高熱、驚厥等。
(17)哮喘新點
定位位於第四、五掌指關節之間。
主治哮喘、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18)瘧疾點
定位位於第一掌骨與腕關節匯合處,大魚際的橈側緣。
主治瘧疾、熱病等。
(19)扁桃體點(魚際點)
定位即魚際穴,第一掌骨橈側中點,赤白肉際處。
主治扁桃體炎、咽喉腫痛等。
(20)心悸點
定位位於掌面,第五掌指關節撓側緣。
主治心悸、月經過多、痛經等。
(21)感冒點
定位位於掌面,第一掌骨基底內側下1寸。
主治感冒、扁桃體炎、齒痛等。
(22)運動點
定位位於掌面,魚際上緣和魚際中央各有一點。
主治小兒麻痹後遺症等。
(23)落枕點
定位位於手背,第二、三掌指關節上1寸。
主治落枕、頸項痛等。
(24)眼點
定位位於拇指指間關節尺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目赤腫痛、流淚、麥粒腫等各種眼病。
(25)前頭點
定位位於食指近端指間關節的撓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胃腸病、闌尾炎,膝、踝、趾等關節疼痛,前頭痛等。
(26)頸項點,
定位位於第二、三掌指關節之間,近第二掌指關節處。
主治落枕、頸項扭傷等。
(27)頭頂點
定位位於中指近端指間關節的橈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神經性頭痛、頭頂痛等。
(28)偏頭點
定位位於無名指近端指間關節的橈側,赤白肉
際處。
主治偏頭痛、胸脅痛等。
(29)會陰點
定位位於小指近端指間關節的橈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會陰部痛、痛經、白帶過多等。
(30)後頭點
定位位於小指近端指間關節的尺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後頭痛、脊背痛、扁桃體炎、呃逆、臂痛、頰痛等。
(31)坐骨神經點
定位位於第四、五掌指關節之間,近第四掌指關節處。
主治坐骨神經痛、髓臀痛等。
(32)脊柱
定位位於小指掌指關節的尺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腰背痛、尾骨痛、耳鳴、鼻塞等。
(33)止癢點
定位位於手背,第五掌骨與腕骨交界處。
主治尋麻疹、瘙癢症等。
(34)升壓點
定位位於手背腕橫紋中點。
主治低血壓、休克等。
(35)呃逆點
定位位於手背,中指遠端指間關節橫紋的中點處。
主治呃逆、嘔吐等。
(36)退熱點
定位位於手背,中指撓側指蹼處。
主治發熱、目疾等。
(37)腹瀉點
定位位於手背,第三、四掌指關節上1寸。
主治腹瀉。腹痛等。
(38)急救點
定位即中沖穴。
主治昏迷、熱病等。
(39)腰腿痛點
定位位於手背,腕橫紋下1.5寸,第二伸指肌腱撓側、第三伸指肌腱尺側各1穴。
主治腰痛、急性腰扭傷等。
(40)腰脊點
定位位於手背第三掌骨體近心段中線。
主治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背痛等。
(41)肩點
定位位於食指掌指關節撓側,赤白白際處。
主治肩部疼痛、肩周炎等。
(42)痙攣刺激點
定位位於手背面,每個相鄰掌指關節上1寸處。
主治手指痙攣等。
(43)止痛點
定位位於手背面,第Th掌骨中點撓側緣0.5厘米處。
主治痛證。
(44)鼻出血點
定位位於手背面,拇指、食指指蹼緣中點,赤白肉際處。
主治鼻出血、鼻炎等。
(45)安眠點
定位位於手背面,合谷穴與三間穴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失眠、神經衰弱等。

7、腰椎和手背上的哪個穴位相關呀?

沒看明白題目的意思,我大概說一下
1. 後溪 主治:頭項強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攣痛等痛症;耳聾、目赤;癲狂癇;瘧疾。
2. 養老 主治:目視不明;肩、背、肘、臂酸痛。
3. 中諸 主治:頭痛、目赤、耳鳴、耳聾、喉痹、舌強等頭面五官病症;熱病;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4. 腰痛點(經外穴) 取穴:手背側,當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間,當腕橫紋與掌指關節中點處,一側二穴。 主治:急性腰扭傷。

8、手背小點點

這個應該沒問題的,不需要用葯的,過一段時間由白點變成水泡,再過一段時間它就會慢慢的枯萎了,然後就脫皮也就自然好了。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也好對症治療。祝你早日恢復正常。

9、手背上一點一點的是什麼啊誰可以告訴我嗎謝謝啦

扁平疣,免疫力低下的人會出這些東西,不疼不癢就是影響美觀。

與手背腰椎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