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症,可發生於中老年人,也可發生於青年人,是由於人體頸椎間盤逐漸地發生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或頸椎正常生理曲線改變後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頸部脊髓、椎動脈、頸部交感神經而引起的一組綜合症狀。
頸椎病的症狀有哪些
1. 頸型:
主訴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特徵是頸部僵硬、不舒服、疼痛,以及活動不靈活,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2.神經根型:
病人的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減弱,有時連拿杯都覺得沒有力,病情嚴重時,整夜疼痛難於入睡。
3. 椎動脈型:
病人的征狀是偏頭痛、頭暈,或者胸悶、
胸痛。每次眩暈發作都和頸項轉動有關。
4.交感神經型:
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
長期從事財會、寫作、打字、辦公室等職業的工作人員,由於長期低頭伏案工作,使頸椎長時間處於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而且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於非協調受力狀態,頸後部肌肉和韌帶易受牽拉勞損,椎體前緣相互磨損、增生,再加上扭轉、側屈過度,更進一步導致損傷,易於發生頸椎病。
辦公室工作人員首先在坐姿上應保持自然的端坐位,臀部和背部要充分接觸椅面,雙肩後展,兩肩連線與桌緣平行,脊柱正直,兩足著地。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使目光平視電腦屏幕,雙肩放鬆。避免頭頸部過度前屈或過度後仰,以減輕長時間端坐引起的頸部疲勞。
1. 坐姿正確 : 要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確,使頸肩部放鬆,保持最舒適自然的姿勢。辦公室工作者,還應不時站起來走動,活動一下頸肩部,使頸肩部的肌肉得到鬆弛。
2. 活動頸部: 應在工作1~2小時左右,有目的地讓頭頸部向前後左右轉動數次,轉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各個方向的最大運動范圍為准。使得頸椎關節疲勞得到緩解。
3. 抬頭望遠: 當長時間近距離看物,尤其是處於低頭狀態者,既影響頸椎,又易引起視力疲勞,甚至誘發屈光不正。因此,每當伏案過久後,應抬頭向遠方眺望半分鍾左右。這樣既可消除疲勞感,又有利於頸椎的保健。
4. 睡眠方式: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低。枕頭:中央應 略凹進,頸部應充分接觸枕頭並保持略後仰,不要懸空。習慣側卧位者,應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不要對著頭頸部吹冷風。
5. 避免損傷:避免和減少急性頸椎損傷,如避免猛抬重物、緊急剎車等。
6. 防寒防濕: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時受風寒侵襲。頸椎病患者常與風寒、潮濕等季節氣候變化有密切關系。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速度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血液循環。冬季外出應戴圍巾或穿高領毛衫等,防止頸部受風、受寒。
7. 預防感染:積極治療頸部感染和其他頸部疾病。
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1.按摩百會 :
用中指或食指按於頭頂最高處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腦寧神,益氣固脫。
2.對按頭部 :
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
3.按揉風池 :
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後兩側凹陷處),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痛。
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4.拿捏頸肌 :
將左(右)手上舉置於頸後,拇指放置於同側頸外側,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後放鬆,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痙止痛,調和氣血。
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5. 按壓肩井 :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於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後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功效:通經活絡,散寒定痛。
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6.按摩大椎 :
用左(右)手四指並攏放於上背部,用力反復按摩大椎穴(位於後頸部頸椎中最大椎體下方的空隙處)各20~30次,至局部發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功效: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7.對按內、外關 :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關穴(掌橫紋以上2寸,兩肌腱之間),中指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內關穴對面),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1分鍾,雙手交替進行。功效:寧心通絡,寬胸行氣。
8.掐揉合谷 :
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處),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雙手交替進行。功效:疏風解表,開竅醒神。
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9.梳摩頭頂 :
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加壓力從前發際沿頭頂至腦後做「梳頭」狀動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腦鎮痛。
康復操可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
松,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1. 左顧右盼:
頭先向左後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
30次。2. 前後點頭:
頭先前再後,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
3. 旋肩舒頸:
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後向前旋轉
20—3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20—30次。
4. 搖頭晃腦:
頭向左一前一右一後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
5.頭手相抗:
雙手交叉緊貼後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後用
力,互相抵抗5次。6. 雙手托天:
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鍾。
腰椎要注意不要用力,每天輕微活動數下,可以買一把按摩椅每天做腰脊按摩兩次,每次20分鍾.會有收效的
2、長期頸椎疼痛不及時的護理,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頸椎病不及時護理有可能導致神經衰弱,影響人的睡眠和精神,嚴重影響健康。
3、常坐的白領怎麼護理腰椎和頸椎?
你這個情況需要日常注意,另外建議去專業的養護中心治療及預防下,我推薦我去過的美脊康,他們是是國內首家引進國際領先水平的脊椎康復設備的健康品牌,同時擁有國內一流的脊椎康復專家團隊,在康復方法和效果等方面都得到強大的技術保障。具體地址是豐台區西南四環(科豐橋)總部基地十區8號樓3層,好像望京家樂福也有店,但是我不清楚,你可以搜搜。
4、頸椎間盤突出怎樣日常護理緩解疼痛?
[
5、頸腰椎病的日常護理該怎樣做
長期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可能因為姿勢不當造成勞損。值得注意的是,頸椎病與受寒及潮濕等因素刺激有直接關系。冬日氣溫降低,很多頸椎病患者會病情加重,常出現頸部不適、肌肉酸痛,甚至頭暈的現象。
因此,冬天一定要做好頸部保暖,防止頸椎病的發生或加重。冬天為頸椎保暖,可以圍上厚的長圍巾,一方面避免頸部受寒,減少頸椎病的發生幾率,另一方面也能去除頸部疲勞,避免頭頸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縮,造成的腦部血液循環減慢和頭暈、頭痛等症狀。
頸椎病的退行性病變是長期、緩慢的過程,並非「一日之寒」。從事伏案工作的白領們,平日就要特別注意每半小時休息一次,輕輕轉動頸部;保持良好的坐姿,坐下來時將背部輕微彎曲,但勿使腰椎向後彎曲;不要趴著睡;床墊不要太軟,枕頭不得高於一側肩寬的2/3,盡量讓頸椎維持自然狀態,使枕頭與頸部處在一條線上;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6、腰椎和頸椎應該怎樣治?
我是一名骨科醫生,我並不建議你使用市面上賣的治療儀 ,在臨床當中它的效果不是很大,而且腰椎病很少有治癒的案例,很多醫學專家都建議使用溫感記憶棉床墊在睡眠中緩解腰椎病痛,它能減少床墊對脊椎和腰椎的壓力,減少酸痛點的產生,促進血液循環,使大腦保持有氧狀態,有效的緩解腰椎病痛,同時也能提高睡眠質量。祝健康。
7、頸腰椎我們平時怎麼護理呢
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 平時要注意多做以下幾個動作 1 雙手高舉版相握向後向上用力舉起權 同時頭也要向後向上挺起 2 俯卧 雙手自然放置在雙腿兩側 然後向上挺起頭和胸部 越用力越好 做到力盡為止 3 雙手背後 頭和胸部雙手向後向下用力伸展 並踮起腳尖
以上幾個動作每日多做幾次 就會對頸腰部位有很好的保護和恢復作用
希望你能健康快樂
8、頸椎間盤突出症的護理
◆不要太難過了。頸椎病保健,按百揉曲池,手三里,外關穴,合谷穴,落枕穴。曲池穴位置:人體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手三里位置:在陽溪穴與曲池穴度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處。外關穴位置:手脖子橫皺紋向上三指寬處,與正面內關相對。合谷穴:位於人體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拇指側。落枕穴: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知之間,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骨和道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強烈壓痛之處,就是落枕穴。注意正確睡姿一般以仰卧、側卧為宜。俯卧位時頭頸部處於向一側極度扭轉的體位,頸部呈緊版張狀態,易引起頸部肌肉、韌帶關節等的勞損和退行性改變,一般不宜採用。日本琉慷一般情況下都有明顯的作用改善,校菓非常棒,只權不過,很難買到。
9、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護理?
一、急性期的護理
1、在急性期患者應絕對卧硬板床休息2—3周,減輕腰椎負擔,避免久坐。
2、注意保暖,防止受涼,受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重要誘因,防止受涼可給予腰部熱敷和頻譜儀照射。
3、飲食宜清淡,多飲水,宜多食含纖維豐富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4、做好心理護理,介紹相關知識,講解情緒對疾病的影響,使患者保持輸快的心情。
5、 病人疼痛緩解後,即開台腰背肌功能鍛煉,加強腰背肌保護功能。功能鍛煉包括五點式和三點式。五點式的方法是:頭部、雙肘及雙足跟作為支撐點,使勁向上挺腰抬臀,腰背肌功能加強後可改用頭部及足跟三點作為支撐的三點式鍛煉方法。鍛煉應循序漸過,逐漸增加,避免疲勞。
6、病人疼痛緩解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但每次活動時,腰部一定要使用腰部保護用具,並注意避免腰部突然受力。還要掌握正確的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滾向床的一側,抬高床頭,將腿放於床的一側,用胳膊支撐自己起來,在站起前坐在床的一側,把腳放在地上,按相反的順序回到床上。急性期間,經過治療疼痛緩解,病人即可回家休養,。
二、緩解期指導及護理
1、減輕腰部負荷,避免過度勞累,盡量不要彎腰提重物,如撿拾地上的物品宜雙腿下蹲腰部挺直,動作要緩。
2、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要注意持之以恆。
3、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生活要有規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快。
4、禁煙酒,忌食肥甘厚味,苦寒生冷食品,多食滋補肝腎的食物如動物肝腎、羊內、大棗等。
5、病人應樹立戰勝疾病的決心,腰椎間盤突出症病程長,恢復慢,病人應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待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