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床穿刺為什麼常在第3或第4腰椎間隙進行,寫出針頭依次穿過的層次
這個地方的損傷神經幾率比較小。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黃韌帶,棘間韌帶,硬膜外腔。
2、臨床上行腰椎穿刺術常選的部位在何處?針頭由淺入深依次要經過哪些結構?
1、臨床上行腰椎穿刺術常選的部位:
腰椎穿刺術的穿刺點一般在兩髂後上極連線,在L3與L4或L4與L5之間的間隙進針。
2、針頭由淺入深依次要經過的結構:
穿刺針頭應依次通過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突間的棘間韌帶、黃韌帶、硬膜外隙(其中包括內椎靜脈叢、硬脊膜和蛛網膜),進入蛛網膜下腔,並位於馬尾神經根之間。
3、臨床穿刺抽取腦脊液常生3、4腰椎進行,為什麼?請詳細寫出針頭經過的層次?
腰椎穿刺抽取腦脊液兩側髂嵴高點間連線平第四腰椎棘突作定位標志由淺入深依經皮膚皮組織、棘韌帶、棘間韌帶、黃韌帶、硬膜外隙、硬脊膜、蛛中國膜隙
4、給病人抽腦脊液常在何處進行穿刺?為什麼?針頭刺入終池由淺入深要經過哪些結構
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包內包括進行腰椎穿刺的必需器件:一支帶針芯的腰穿針、皮膚消毒液、手術巾、收集管和一個測壓計。首選22-gauge穿刺針,因為穿刺孔較小可減少發生CSF滲漏的危險。一般說來,嬰兒使用1.5英寸(3.8 cm)的針,兒童使用2.5英寸(6.3 cm)的針,成人使用3.5英寸(8.9 cm)的針。
在兩側髂脊上緣之間劃一條線,與經過L4棘突的中線相交。在L3與L4或L4與L5之間的間隙進針,因為這些位置點位於脊髓終末段的下方。醫師應在消毒皮膚和注射局麻葯之前摸清界標,因為這些操作有可能使界標模糊不清。使用皮膚標記筆標出正確的位置。
如果進針位置正確,穿刺針應依次通過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突間的棘間韌帶、黃韌帶、硬膜外隙(其中包括內椎靜脈叢、硬脊膜和蛛網膜),進入蛛網膜下腔,並位於馬尾神經根之間。當穿刺針通過黃韌帶時,醫師可感覺到一種突破感。此時,應將針芯拔出2 mm,觀察是否有腦脊液流出。如果穿刺不成功,並碰到骨,將穿刺針退至皮下組織,但不要退出皮膚,調整好方向後再次進針。針頭一旦進入蛛網膜下腔,就有CSF流出。如果穿刺時有創傷,CSF可能稍帶血色。收集CSF時,CSF應清澈無血,除非存在蛛網膜下腔出血。如果腦脊液流出不暢,可將針頭旋轉90度,因為針頭開口處可能被神經根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