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剖學中的s代表哪節椎體或者其他
2、您好,解剖學裡面的豎脊肌的作用是什麼?
頭最長肌使伸展肌,單側收縮,使頭側屈旋轉,並在頸椎屈曲時起到控製作用。
胸最長肌和頸最長肌的功能是單側收縮時,脊柱側向同側,雙側收縮時,使脊柱伸展。當脊柱向前屈曲時,起至穩定、控制脊柱重力的作用。當大力呼吸、咳嗽和用力排便時,豎脊肌強力收縮。
頭伸展時,由頭半棘肌和頭最長肌、上斜方肌、頭夾肌協同完成;拮抗肌胸鎖乳突肌前部、頭前直肌;頸半棘肌、對側頸夾肌、和肩胛提肌、同側多裂肌和迴旋肌協同頸部旋轉運動。
伸展功能由頸半棘肌、雙側頸夾肌、頸最長肌、頭半棘肌、雙側肩胛提肌和雙側多裂肌協同完成;拮抗肌是頸前肌群。
胸、腰的最長肌與下後鋸肌、腰方肌協同完成伸展作用,拮抗肌腹肌群;腰椎旋轉主要由腹斜肌來完成,椎旁肌來協助作用,胸椎的旋轉由肋間肌來完成,多裂肌協助作用。
(2)解剖學腰椎擴展資料
豎脊肌的結構與連接:最長肌分為三部分,分別是:胸最長肌、頸最長肌、頭最長肌,止於頸、胸椎的橫突 和顳骨乳突。它們是一組發育良好的豎脊肌群,肌纖維由總腱發出,胸最長肌附著第1-12肋骨後端及椎體T1-T12的橫突和關節突上。
在頸部,頸最長肌附著於胸椎T1-T4橫突上方和頸椎C2-C6橫突後結節上,而頭最長肌附著T1-T5的橫突和C4-C7橫突上方,側向外側輕度成角,附著於顳骨乳突的後緣。(總腱:骶骨背面、髂嵴後緣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3、我是一名醫學生,我們用的教材是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人體解剖學(第二版)》,上面說左腎上端平...
正確應該是:
左腎比右腎高,因為右邊有肝上下運動的關系。
左腎上端平第11胸椎下緣,下端平第2腰椎下緣
右腎上端平第12胸椎上緣,下緣平第3腰椎上緣。
4、頸椎胸椎腰椎的所有人體解剖學上的區別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徵
1. 頸椎 椎體較小,第3~7頸椎體上面的兩側緣向上突起稱椎體鉤,若椎體鉤與上位椎體的邊緣相接,則形成鉤椎關節(Luschka關節)。若椎體鉤增生肥大,可使椎間孔狹窄,壓迫脊神經,產生頸椎病的症狀。椎孔較大,呈三角形。橫突有孔,稱橫突孔,有椎動脈和椎靜脈通過。第6頸椎橫突末端前方的結節較大,稱為頸動脈結節,頸總動脈行經其前方。第2~6頸椎的棘突較短,末端分叉。
第1頸椎又名寰椎,呈環狀,無椎體、棘突和關節突,由前弓、後弓及側塊組成。前弓較短,後面正中有一小關節面稱齒突凹。側塊位於兩側,連接兩弓,上下面各有一橢圓形和圓形關節面。後弓較長,上面有橫行的椎動脈溝,有同名動脈通過。
第2頸椎又名樞椎 ,其特點是椎體向上伸出指狀突起,稱齒突,與寰椎齒突凹相關節。
第7頸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長,末端不分叉,皮下易於觸及,常作為計數椎骨序數的標志。
2. 胸椎 12個椎體從上向下逐漸增大。椎體後外側和橫突前面都有肋凹。關節突的關節面幾乎呈冠狀位。棘突較長,向後下方傾斜,呈疊瓦狀排列。
3. 腰椎 椎體粗壯,椎孔大,呈三角形。上、下關節突粗大,關節面幾乎呈矢狀位。棘突寬而短,呈板狀,幾乎水平地伸向後方。因而,各棘突之間的間隙較寬,臨床上常於此作硬膜外隙或蛛網膜下隙穿刺術。
5、在解剖學上,人的腰椎應該怎麼數?從上往下還是從下向上?
?
6、解剖學中的s代表什麼椎體
骶椎。
頸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