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光拍片、CT、B 超、核磁,這些最常見的檢查應該怎麼選?
到醫院看病時,醫生會開各種各樣的檢查。X 光拍片、CT、B 超、核磁,這些最常見的檢查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選?
X光:像把麵包壓扁了看
X光會穿過人體,遇到被遮擋的部位,底片上不會曝光,洗片後這個部位就是白色的。就像一片麵包或一塊棉花,看不到裡面的纖維紋理,但用手壓癟了會清晰一些。X光最大缺點是受制於深淺組織的影像相互重疊和隱藏,有時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攝X光片。
CT:像把麵包切片看
CT的檢查原理是X光會分層穿過人體,之後通過電腦計算後二次成像,就像把一片麵包切成片來看。優點是可以分層看,經計算後可以顯示出更多的組織信息。
B超:像挑西瓜前敲一敲
B超的原理是用超聲波穿透人體,當聲波遇到人體組織時會產生反射波,通過計算反射波成像。就像挑西瓜一樣,邊敲邊看顯示病灶情況。
核磁共振:搖一搖再看
核磁共振機使用較強大的磁場,使人體中所有水分子磁場的磁力線方向一致,這時磁共振機的磁場突然消失,身體中水分子的磁力線方向,突然恢復到原來隨意排列的狀態。簡單說就相當於用手搖一搖,讓水分子振動起來,再平靜下來,感受一下裡面的振動。所以,核磁共振(MRI)也被戲說為是搖搖看的檢查。
而這些又用於哪些身體部位的檢查呢?
1、外傷骨頭——粗看X光片、細看CT
3、胸部——粗看X光片,細看CT
4、腹部盆腔——除腸道外,一般超聲都能查
5、心臟——排除冠心病用CT,看心功能用超聲
下一次去醫院檢查就可以根據自己要檢查的部位推測到醫生要給你做什麼檢查了。
2、拍片與核磁共振的結果那個比較可信?
不是可信不可信的問題,讓你做MRI是排除有無椎間盤的病變,沒有不更好!二十五歲這個年齡怎麼不能骨質增生,現在隨著人們不注意平時的運動鍛煉整天處於一種姿勢,越發年輕化就有了,根回據你說的情況考慮問題不大,就是一個退變,頸椎周圍的軟組織的問題,關鍵要糾正自己的姿勢,不要常時間處答於一種不良姿勢,多運動鍛煉會慢慢好的。
3、在國內是做醫學放射技術的,拍片,CT,MRI都會,但是不能做診斷,現在
你出了國連放射技術都幹不了了。如果想在加拿大從事醫療,必須重新在加拿大上學。
4、醫保給報核磁共振費用嗎
核磁共振可以用醫療保險檢查,但是需要住院檢查才能享受醫保待遇。
分析如下:
1、核磁共振檢查在醫保范圍之內。
2、報銷比例和你的報銷類型有關,一般是70%。
3、其報銷的比例和多少跟自己的檢查和用葯情況,醫療等級等因素有關。
4、住院是可以報銷的,但是門診有大部分城市是報銷不了的。
(4)腰椎拍片或MRI要多少錢擴展資料
住院報銷:
1、報銷范圍:葯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准,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
2、60周歲以上老人在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3、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