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腰椎 > 節日保護腰椎

節日保護腰椎

發布時間:2020-10-11 00:12:06

1、腰部疼痛的問題

腰痛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或正中等處發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又可作為獨立的疾病,可見於現代醫學所稱之腎病、風濕病、類風濕病、腰肌勞損脊椎及外傷、婦科等疾患。
腰痛的病因多為感受外邪、、腎虛精虧、年老多病、閃挫跌撲、氣血淤滯所致。臨床表現為:寒濕型有腰部冷痛,酸脹重著,轉側不利,陰雨天加劇等特徵。濕熱型有口苦煩熱,小便短赤,伴有灼熱感,氣候濕熱時更痛等症狀。淤血型痛有定處,如錐如刺,俯仰不利,伴有血尿,日輕夜重。腎虛型則酸軟重痛,喜揉喜按,勞後痛甚,卧則減輕,面色蒼白,心煩口乾,喜暖怕冷,手足不溫。
民間治療各種腰痛的驗方有:
1:處方:當歸12克,蘇木、桃仁、地龍各9克,官桂、麻黃、黃柏、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日1劑,飯前分服2次,15天為1療程。
療效:服葯2療程,治癒率達92%
2:處方:制首烏180克,苡仁20克,白酒750毫升。
用法:葯浸酒內15天,去渣取液,每服30毫升,日2次。
療效:用葯1-2劑,有效率為82.5%

2、男性腰痛是怎麼回事

男人腰痛的7個原因
1、腰椎病變
腰椎病變也會引起腰痛,隨著年齡的增長,腰椎神經的壓迫症狀也會隨之增多。因退行性病變引起的假性脊椎柱滑脫是較常見的一種病變,容易引起腰椎管狹窄,壓迫脊髓和神經根,導致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往往是因骨質疏鬆所致的椎體塌陷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贅形成可引起脊椎僵硬,也可導致持續性腰痛。
2、腎積水
腎積水是由於輸尿管結石、腫瘤、先天性疾患等各種原因導致輸尿管梗阻,使尿液不能順利排到膀胱而引起的腎臟病理改變。腎積水的症狀主要是腰部一側發酸、脹痛。
3、不良性生活
性生活太過頻繁會導致勞損性腰痛,但是性生活未盡興也會引起神經性腰痛。所以進行性生活時,雙方一定要保持適當的頻率,而且要量力而行。
4、前列腺問題
前列腺問題中最常見的就是前列腺炎了,前列腺炎不僅有下腹痛、會陰痛,還伴隨著腰痛。但是前列腺炎的腰痛多在下腰部,跟其他症狀的腰痛有一定區別。
5、腰部損傷
腰痛還有可能是腰肌勞損引起,久站、負重過大都會導致腰肌勞損。
6、泌尿系統
很多腎盂腎炎患者也會出現腰痛的症狀,不過這種腰痛主要為脹痛。除此之外,泌尿系統結石、結核也會有腰痛的表現,不過它的特點是血尿伴腎絞痛,或有排尿中斷、排尿困難、尿血、腰痛等症狀。而盂腎炎則是血尿伴尿痛、尿血、尿頻、腰痛、發燒。
7、腎虛
男人都很擔心自己腎虛,這不僅會讓他們不自信,在性生活上也會顯得力不從心。如何判斷腰痛是不是腎虛呢?腎虛的症狀除了腰痛外,還有早衰、健忘失眠、食慾不振、骨骼關節疼痛、腰膝酸軟、不耐疲勞、乏力等。另外,腎虛在泌尿系統方面也有表面:會出現尿頻、小便清長的症狀。
男人如何護腰才正確
護腰首先要調整生活方式,注意預防腎臟虧虛,比如不能熬夜、避免久坐。
其次,要注意合理飲食。男性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選擇一些補益腎臟的飲食。如多吃一些黏滑的食品,如海參、墨魚、雪蛤、泥鰍等。
最後是要加強鍛煉。在此,推薦一個鍛煉姿勢——轉腰遠眺。
方法: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腳與膝關節朝前,微微屈腿。上身以腰為軸,用頭帶動整個頸部及上肢,慢慢轉動直到最大角度,再轉到前面。
整個過程中腰盡量做到直立,左右各做10—20次。
這個動作可以減輕單一姿勢導致的腰痛,有效鍛煉腰部肌肉群,提高腰部力量,同時對脊柱骨、椎間盤等腰部關節疾病的預防與康復有一定作用。
此外,控制體重也能有效保護腰部。有啤酒肚的男性,就像在腰上掛了一個大沙包,使得身體的重心向前傾,大幅增加了腰部的負擔。所以,減掉啤酒肚也是保護腰的重要內容。

3、為什麼站久了會覺得腰疼

常見引起腰痛的原因有:

1.腰肌勞損。

2.泌尿系統感染。

3.生殖器官疾病。

4.受涼、創傷罹患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的婦女,多因在月經期、分娩和產後受風、濕、寒的侵襲,導致脊椎長骨刺而誘發腰痛。

5.孕期及產褥期勞累。

6.腰椎病變。

7.更年期婦女由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可能引起腰痛,其特點是晨起重而活動後減輕。還有月經不調、痛經或情緒等因素。

(3)節日保護腰椎擴展資料: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揉:取坐姿,兩手五指並攏,分別放在左右後腰椎部,掌心向內,上下緩慢揉搓,至發熱為止。
滾:兩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滾動、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復多次進行。頭部可配合前傾後仰。

推:兩手對搓發熱之後,重疊放於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 30-50次,至局部產生發熱感。

壓:兩手叉腰,大拇指分別按於腰眼處,用力擠壓,並旋轉揉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各 36圈。

捏:兩腳前伸而坐,或彎曲膝蓋,或正坐姿勢均可。兩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叩:雙手握拳,兩拳手心向外,輕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為宜,左右同時進行,各叩 30次。 

抓:雙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壓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從腰椎兩側處,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從腰眼抓到尾部,兩手同時進行,各抓 36次。

抖:兩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處,手心向內快速上下抖動 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 1-2分鍾。

點:取坐位,以兩手中指尖分別點按兩腿上的委中穴(膝關節後),點按 1-2分鍾,直至被按部出現酸、麻、脹的感覺。

參考資料:

網路-腰疼

與節日保護腰椎相關的內容